APP下载

解密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15-05-17文/陈

中国记者 2015年3期
关键词:通讯社广播编辑部

□ 文/陈 怡

一、“卫星”是什么?

有研究者认为,“卫星”是俄罗斯新成立的以外宣为目的的新闻机构,是一家新的通讯社;也有人认为,“卫星”是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推出的一款用多种语言播发的新媒体产品,类似《纽约时报》影响深远的“雪崩”报道;还有人认为这或许是一个以占领新媒体市场为目的的新闻项目。这些理解都或多或少抓住了“卫星”的特征,但都不尽准确。

事实上,尽管“卫星”自称为通讯社,且有语言线路这种通讯社特有的产品,但其最为重要的业务,还是以互联网络为渠道,通过网站、广播、APPS、客户端等新媒体渠道直接面向终端受众。因此,“卫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通讯社。另一方面,“卫星”也并非新闻产品或新闻项目。资料显示,“卫星”在全球有25个站点,有为数众多的采集队伍,有多种独立的新闻产品,有相对系统、独立、完整的组织和结构,可见,“卫星”无疑是一个独立的媒体机构。

因此,更准确的理解是,“卫星”通讯社是“今日俄罗斯”通讯社创办的一个以对外传播为目的、以新媒体为阵地的独立的媒体品牌。这个品牌继承了俄新社和“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的优质资产,包括丰富的语言线路及数量众多的语言人才,以及全球各地的国际广播电台站点等基础设施。“卫星”是“集多样化新闻内容供应商和广播公司于一身”的一家独立的媒体机构。

关于“卫星”,最常见的两个疑问是:“今日俄罗斯”本身就是一家国际新闻通讯社,为什么又要花大力气重新创办另一个不同名称的通讯社呢?这两家通讯社之间的定位和业务又有何差异?表面的解释是,“卫星”是专为外宣目的创办的通讯社,是为占领新媒体而量身定制的一个机构;“今日俄罗斯”则是国家通讯社,肩负内宣外宣双重职能,面向国内国际的所有媒体。但有专家分析认为,俄罗斯创办“卫星”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是要借助这个新标识来淡化外宣中的官方色彩,以最大限度减少国际传播阻力。因为,俄罗斯此前的外宣工具,无论是“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还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简称RT),都有较为强烈的以“反西方”为特质的官方色彩。在意识形态斗争不那么明显的新媒体空间,这个更为中性的品牌或许能更多更好地吸引网络受众。

二、“卫星”是怎样架构的?

据“卫星”网站介绍,这个新品牌的组织结构包括“总社编辑部—地区编辑部—各国编辑部”三个层级。在“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总部莫斯科,“卫星”设有一个总编辑部;在华盛顿、开罗、北京和蒙得维的亚这四个核心城市,“卫星”设置了四个“地区级编辑部”,职责是进行全球时区接力,实现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播发稿件。在伦敦、德里、开罗等25个全球重要首都城市,“卫星”都设立了“编辑部”①。

从组织结构的层级设置和编辑部布局来看,“卫星”与其母体“今日俄罗斯”通讯社相似乃至重合之处甚多。尽管目前还没有更为详细的运作情况透露,但几乎可以断定的是,这个新品牌对其母体的国际报道资源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从25个“编辑部”所在城市来看,“卫星”的国际传播网络在东、中欧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分布密集。这也是前俄新社和“俄罗斯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的传统优势地区。

在“卫星”的海外机构设置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中心”的职能设计。在25个分布于全球的编辑部中,每个编辑部都设有一个堪称强大的“多媒体中心”。多媒体中心的职责是创办并负责运营一个地方性的新闻网站,“为网站制作独家内容”,同时为当地受众提供现代广播。这种职能设计为“卫星”在当地开展网络服务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卫星”网站显示,每个多媒体中心的编制为30到100名采编人员不等,主要由当地的专业人员组成。

三、“卫星”有哪些业务?

概而言之,“卫星”的产品与服务主要包括三大板块:通讯社业务、多语种现代格式广播、本土化新闻网站。第一板块是传统业务,与其母体“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资源共享、互为补充;第二、三板块属于新兴媒体业务,主要由全球各地的“多媒体中心”制作完成的。

1.通讯社业务。通讯社业务包括新闻信息专线和图片图表服务。截至目前,“卫星”通讯社推出了用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四种语言播发的6条全天候信息专线。其中的3条英文信息专线主要通过地区过滤进行选择。但与传统通讯社业务不同的是,所有这些专线内容均通过新闻网络客户端、电子邮箱和FTP服务器进行传输。

2.现代格式广播。继承前“俄罗斯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的衣钵,“卫星”也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国际广播,其目标是2015年底能用俄、英、德、中、日等30种语言进行广播,计划覆盖全球34个国家、130个城市,广播新闻的播音时间将超过800个小时。但与其前身不同的是,“卫星”的技术手段更加现代,广播内容只通过现代格式播放,包括:调频(FM)波段、DAB/DAB+(Digital Radio Broadcasting)数字格式、DRM、HD-Radio,及通过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因此,“卫星”的广播只能通过网络收听。从这一“门槛”也不难看出,“卫星”国际广播的受众,是具有“网络化”和“移动化”使用习惯的年轻一代受众。

3.网络服务。“卫星”在全球25个重要城市设立了“多媒体中心”,职责是为编辑部下辖的网站和广播制作内容。“卫星”网站资料显示,“卫星”每个多媒体中心都要负责维护一家在本地运营的新闻网站,并以这个本土化的新闻网站为依托开展网络服务,包括移动客户端的开发和维护,APPS内容推送、社交媒体账号维护和管理等。

以土耳其为例,2014年12月26日“卫星”通讯社开通土耳其语网站以及土耳其语广播。其中,网站涵盖数据图表、视频、图片、网络调查等各种形式,还包括深度分析、独家专访和观点等内容。主要关注土耳其、俄罗斯以及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新闻,注重内容的原创性。通过设立于莫斯科和土耳其的多媒体中心同时为该网站服务。而其土耳其语广播则主要在伊斯坦布尔进行播音。同时,相关内容还可以通过脸书、推特等社交网络平台,以及移动客户端接收。另外还可以通过“档案文件”栏目,轻松选取之前的新闻信息,方便用户使用。

四、“卫星”如何选择报道新闻?

由于运行时间不长,“卫星”选择和报道新闻的原则尚有待进一步观察。但从“卫星”的定位和其母体“今日俄罗斯”通讯社的风格,不难推断,“卫星”将同“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一样,以展示俄罗斯立场为特色。

“卫星”称其宗旨是“展现一个多极化的世界”,这与“今日俄罗斯”通讯社“发出俄罗斯声音”的理念一脉相承。“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掌门人基谢廖夫说:“我们反对当前西方媒体向世界所作的侵略性宣传,它在强行建设一个单极化的世界结构。”其总编辑西蒙尼杨也说:“‘我们将以俄罗斯视角介绍国际事件。俄罗斯是一个主要的世界大国,它的声音应当一直被听到。在我们的帮助下,国外所有有此意愿的人都能够获取有关莫斯科立场和利益的第一手信息,而不是仅仅经过外国媒体解读后的信息。”

可以预见,报道西方媒体回避的国际新闻事实、发出与西方媒体不同的声音,将是“卫星”新闻选择的首要原则。这从“卫星”的兄弟媒体——“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的报道理念上也可以得到佐证。正是因为不讳言俄罗斯观点,并且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出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声音,“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声誉,站稳了脚跟。就连俄罗斯总统普金也借助“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平台多次发表对敏感事件的独家专访,用俄罗斯的立场和观点,挑战西方媒体,为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助拳”。因此,在与西方媒体的舆论对抗中,“卫星”扮演的角色令人期待。

五、“卫星”如何运营?

各种公开的资料显示,“卫星”将沿袭“今日俄罗斯”通讯社的本土化战略。“今日俄罗斯”通讯社社长基谢廖夫说:“我们的经营理念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之前,所有的外语电台都在莫斯科办公,现在我们大部分的广播节目和网站(内容)将在当地制作。”总编辑西蒙尼扬则表示:“显而易见,我们以前尝试从莫斯科进行外语广播,以此赢得他国听众,是不太有成效的。”“在莫斯科工作的人不可能像在现场一样,无法对当地实际情况有很好的了解,也不能邀请当地的新闻人物和专家前来播音室。” 因此,“今日俄罗斯”在世界各地基本上尽量使用当地的记者,甚至不惜重金聘请世界各国的名主播、名编辑和名制作人加盟。在美国,“今日俄罗斯”电视节目99%的时间都不会看到俄罗斯记者的身影。

资料显示,一些“卫星”站点已经实现了人员本土化。例如,位于明斯克的“多媒体中心”基本实现了人员的本土化,其20名雇员都是在白俄罗斯或者其它国际媒体工作十年以上的资深媒体人。在美国,位于华盛顿的多媒体中心的员工基本都来自于美国本土,不管是记者、博主还是摄影师,他们的本土身份决定他们的视角和生产的新闻产品更符合当地受众的需求和喜好。

“卫星”也把内容本土化列为目标。“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总编辑西蒙尼扬透露说:“‘卫星’通讯社多媒体中心制作的各种节目是针对本地受众的、差异化的。在一些地

猜你喜欢

通讯社广播编辑部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速度不是一切:国外新闻通讯社如何使用用户指标?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侦探通讯社
侦探通讯社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