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日报》2015北京两会报道的亮点、创新点
——看地方两会报道如何盘活资源、突破套路

2015-05-17艾方容

中国记者 2015年3期
关键词:北京日报版面栏目

□ 文/艾方容

2015北京两会报道已经落下帷幕,盘点今年《北京日报》在报道北京市两会的表现,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北京日报》在发挥好党报功能的前提下,抢抓新闻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采编密切配合的创新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创新所带来的报纸版面呈现效果分外抢眼。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一、发挥党报功能、引导两会舆情

当前,媒体竞争激烈,两会报道既是竞技场又是试金石。面对挑战,党报必须保持政治定力,正确把握方向,义不容辞地引导舆论热点。在本次两会报道中,《北京日报》为引导广大市民准确、全面了解政府工作,不但大篇幅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而且刊发了7篇配合政府工作报告的《情况汇编》,并配发评论。

紧扣民生话题是《北京日报》本次两会报道贯穿始终的主线。在实际的采编过程中,编辑记者以实际行动做到了“热情拥抱民情、深情关注民生、尽情表达民意”。居家养老条例、清洁空气行动、缓解交通拥堵、医疗改革、环境精细化管理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均成了报道重点,这些百姓身边的事情大部分上了报纸版面的头条。

此外,重视事前策划,在以往报道的基础上,本次报道条块区分清晰。程序性报道按照会议议程严谨地报道每一阶段的程序内容;会上新闻是本次两会报道中抢抓新闻的主战场,事前要求记者不放过任何一场审议、讨论和大会发言,不放过任何一位代表、委员闪烁智慧的建议,不放过任何一场大会设定的新闻发布。同时要求记者紧紧围绕代表委员参政议政主题,发挥与部分代表、委员具有良好业缘关系的优势,深挖深刨,挖掘一些独家新闻。

二、创新栏目设置、面貌焕然一新

栏目设置是大型重点报道中捋清思路、化繁为简的重要手段,能使读者在海量信息中准确、快速找到自己的阅读点,同时也能使报道条理化、清晰化。本次两会报道,《北京日报》新设立了一些重点栏目——“两会日历”“我的议案落实了”“我的提案落实了”“新闻追踪”等4个新栏目。

“两会日历”栏目在会议期间每天都在固定位置刊发,该栏目详细刊发会议当天人大和政协会议的具体议程,其中每一项议程时间精确到每分钟;除此之外,还刊发一些当天会议议程中相关的小知识,对读者充分理解人代会和政协会议程序和事项很有帮助。

“我的议案落实了”“我的提案落实了”这两个栏目的设计出发点就是为了突出表现代表委员在上一年两会时提出过的议案、提案的落实或进展情况。议案有回声,件件抓落实,也能体现党和政府执政为民,重在落实的理念。如:1月25日在“我的提案落实了”栏目中刊发了“让电动汽车奔驰起来”,就是讲述一政协委员上一年度提出了“推广电动汽车”的提案,政府相关部门在办理该提案时,会同提出此案的委员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根源在于“电动汽车充电难”,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先后破解了建设充电桩面临的“改线难、供电难、占地难”问题,展现了本市规划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美好图景,真正让电动汽车奔驰起来也将指日可待。提案落实了,委员们的议政热情更加高涨了。

开设“新闻追踪”栏目就是为了使会上新闻与会场外联动,记者从会场上获得新闻源,然后与会场外联动追踪新闻,这样既纵深拓展了新闻,也增强了读者对两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如:1月24日在“新闻追踪”栏目中刊发的“文物局调查国子监占道小店”,新闻源就是前一天在两会会场,原文物局局长向现任文物局局长现场举报本市重点文物保护区国子监街有商户占道经营的违法行为,破坏文物保护区格局,现任文物局长当即令查。第二天的新闻追踪就报道文物执法部门调查国子监街占道经营的小店,政协委员的举报不仅有了回音,而且拓展了新闻纵深,增强了报道可读性。

通过这几个新栏目,将以往较为沉闷的会议报道盘活了,使整个报道显得生机勃勃、焕然一新。

三、创新图说形式、光影叙述主题

在以往两会报道中,我们使用图片新闻时,大多将图片新闻穿插在各版文字报道中,从版面上看,显得图文并茂,这种处理方式其实也无可厚非,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报道手段的多样化,原来的处理方式略显单薄。

本次两会报道,除继续使用图片新闻穿插于文字报道中之外,同时还根据会议进程,分别集中以图片“光影叙事”形式独立刊发了三个不同的新闻主题——“上会记”“争建言”“两会表情”。将图片从以前的“配片”“辅助”地位,转化为可以独立表现主题的报道方式。用新闻图片展现代表、委员风采,报道两会主题,显得更加直观、生动。在大篇幅、众多文字报道形式中,穿插整版图片进行“光影叙事”,还能起到异军突起的特效功能。

四、创新解读手段、沟通市府市民

每年两会报道中的重点之一便是人大开幕当天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不但全面总结了上一年的全市工作情况和重要成果,而且对当年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事关全局,读者关注,百姓关切。

党报做好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能起到沟通政府和市民的桥梁作用,解读得透彻、到位,就能很好地方便市民、读者理解政府工作。以往我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主要是将长篇的政府工作报告拆分成若干个分项,刊登政府工作报告摘要,以“摘要”的形式进行简略解读。而本次两会报道,《北京日报》不满足于“摘要解读”的形式,而是调集了精干力量、提前进入编辑程序,在充分理解、消化、吸收政府工作报告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再创作,以直观、图解、列表的形式解读。既方便了读者阅读,又呈现了精美的版面。用了三个整版的体量。如:“10个关键词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以一个整版的体量来解读北京今年努力的方向,清晰明了,赏心悦目;“7大民生工程彰显为民情怀”,以两个整版的体量将过去一年来,北京市紧紧围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北京在城市建设和民生工作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全景展现出来,连张刊印,气势磅礴。

五、创新呈现形式、思路清晰明了

作为传统纸媒,在对某一重要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无论怎样做精内容,最终还是要落到报纸版面上呈现给读者,因此,在精心策划采访、精耕内容的同时,精做版面显得同等重要,《北京日报》本次两会报道在版面呈现上有如下创新看点:

板块区分清晰。从版面呈现形式上看,实行版面模块化,采取集纳办法突出两会报道,形成报道强势。两会报道版面充足,报道高峰日每天9个整版的体量,且两会新闻报道版面在报眉处均挂上精心设计的“2015北京两会特别报道”LOGO。两会报道就其内容来看,分为两大类,一为时政程序性报道,二为会上即时新闻类,《北京日报》落实在版面上,贯穿整个报道过程,都是按照一、二版承担时政程序性报道,三至八版为会上即时新闻报道板块,这样条分缕析,清楚明了。

主题集中突出。会上新闻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记者采回的新闻稿件也涉及众多话题,编辑部在处理稿件的时候,按照编辑思路,根据当天代表、委员审议讨论的热点话题确定重点报道内容,在版面安排上则适当突出重点、集中话题、形成版面强势。如:1月26日5版,除边栏为两会日历外,整个版面的主新闻区都集中一个话题——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主新闻为代表审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以及该条例草案所涉及的具体内容,新闻配稿分别为众多人大代表的观点、建议,这些新闻集纳在主新闻区,内容充实、相互补充,形成报道重点,强化和突出了这条涉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新闻。

六、全媒体全时全景报道两会

《北京日报》在本次两会报道过程中,旗下拥有的新媒体首次悉数登场,形成了全媒体全时全景立体报道北京两会的盛况。官方微信每天精选刊发《北京日报》当天6条新闻,两会期间每天独家奉献“两会日历”栏目,且每日更新,此外每天再刊发一至两条关注度最高的会上新闻,如:1月25日的官方微信不但刊发了当日更新的“两会日历”,还刊发了政协联组会上透露的重要民生新闻——“医疗服务价改方案今年将出台”“4万个路边停车位将改POS机或手机交费”,两会报道量占了当日整个微信容量的一半。

除微信之外,微博、APP客户端、魔法报纸(AR)等均在北京两会报道中大显身手。

猜你喜欢

北京日报版面栏目
画与理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2020年7亿人每周至少锻炼1次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版面“三评”看得失
新版面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