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新闻的“轻”表达
——以东方网实践为例

2015-05-17文/张

中国记者 2015年3期
关键词:上海受众

□ 文/张 桑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消费倒逼改革

首先,新闻消费碎片化、随时化。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巨大、生活节奏加快,按时定期的传统新闻消费显现出种种的不适应。而以手机为主要终端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时空维度对新闻传播的限制,大众新闻消费呈现“短、频、快”的碎片化阅读趋势。

其次,新闻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在跨越国界的互联网上,海量新闻信息对于普通受众而言,不是少了,而是太多了。因此,在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受众对新闻提出了个性化、多样化等更高要求。基于GPS定位技术的手机位置服务,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新闻信息个性化定制提供了可能。同时,受制于手机移动终端的小屏显示,传统新闻网站大而全的门户模式也正在成为过去时,一大批有明确市场定位、针对细分领域、更具专业性的新闻资讯产品在移动互联网内容市场中备受受众青睐。

从党和政府对媒体的要求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其主因是新传播技术和新舆论生态下,传统媒体的新闻宣传在实际传播中遭遇影响力危机。可以说,这一轮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改革中,需要破解的首要问题在于如何谋求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实效。

新闻“轻”表达的内涵

作为上海的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东方网自2013年起就提出新闻业务全面转型,在整体采编队伍中建立“移动互联网思维”,新闻内容制作、发布、交互、推送、营销等各环节都要以移动互联网为第一维度来思考、改善自身工作,努力创新网络新闻表达。经过近两年的积极探索实践,总结提炼出新闻“轻表达”的理念。具体而言,所谓新闻“轻表达”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重大新闻题材的轻深度

在很多传统媒体的固有思维方式中,对于重大题材报道,一般都是大策划、大制作、集团作战、求规模效应,好似没有规模就做不好重大报道。在新闻网站发展的初期,对于重大题材报道也沿袭了这种作风,重大报道专题新闻务求海量、丰富,新闻背景和资料务求全面、周到,表现形式图、文、音视频能上的都上,互动应用留言、微博、访谈应有尽有。海量信息的整理集纳成为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同题竞争的一大利器。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屏对信息的承载相对于PC端要小得多,习惯于移动阅读的受众对网络媒体的重大报道提出了“少而精”的新要求。

如何在少量信息中尽显重大题材的深度?这就要求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角度上必须有所选择,以新闻价值和受众需求两个维度,提炼新闻化繁为简。基于这种报道思路,2013年东方网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报道中进行了有益尝试。首先,在新闻报道角度上立足于“解惑”。自贸区创新探索“新”在哪里?自贸区跟普通群众、中小投资者有哪些息息相关的变化?为拉近与网民距离,更直观明了地介绍自贸区政策,东方网此次报道加入漫画元素。从漫画关键词的筛选、确定,到人物漫画形象的构思、形成,从漫画故事脚本的拟定、故事情节架构确认,到漫画背景画面的体现、对话的设定,东方网最终形成了由12个关键词、72幅画面组成的漫画报道集《东东“漫”游自贸区》。从“东东”也就是东方网的独特视角,分析了自贸区的特别之处,得到网友肯定。同时,东方网自贸区专题用窄窄一行“时间轴”,浓缩梳理了中央有关部委、上海这大半年来的工作和进程,拓展了专题的时间跨度,充分反映自贸区战略的决策过程,凸显中央对深化改革的审慎和决心。

2014年记者节前夕,东方网《制度创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特别专题》荣获第24届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一等奖。

2.建立“短、频、快”的信息流

随着网络技术条件的成熟,移动发稿、现场传图越来越没有技术层面的障碍。近年来在全球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普通民众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对身边新闻现场的即时播报表现抢眼。来自突发新闻现场的大量即时短讯、快速高频率迭代更新播报,成为最受移动互联网网民欢迎的报道样式之一。无论受众在事件发展到哪一阶段开始关注新闻,都可以在信息流中概要而全面地掌握事件始末、最新动态、外界的评论和态度。这种“短、频、快”的信息流非常适合移动终端的呈现,并满足用户碎片化阅读的需求。

□ 东方网漫画报道《东东“漫”游自贸区》网络截图。

2014年9月1日,东方网首页显著位置辟出全新栏目“直播上海”,并同步对应在手机客户端适配呈现。互联网媒体中,在网站首页开辟这样一个直播类的新闻栏目,东方网尚属首家。“直播上海”栏目的推出,也是东方网在总结原先网络直播基础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并以这个固定栏目为抓手,推动互联网采编播流程再造。

“直播上海”直击申城市民关注的各类新闻、资讯,力求“零时差”报道。该栏目还开设了固定的便民服务信息板块,如早晚高峰路况、股市走向、天气环境信息等,希望通过这些便民信息的发布,进一步增加用户黏性,形成阅读习惯。播报内容注重本地性、时效性和服务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直播上海”便能在网站首页和手机上快速反应,零时差建立起播报信息流,以满足受众对突发事件的知情需求。

对于编辑部而言,“直播上海”栏目带来的最大考验是彻底改变了新闻发布由记者主导的传统模式,改由当班“直播编辑”进行综合指挥调度,根据传播要求,“需要什么,前方记者就去找什么”。当班编辑一方面实时在网络上监控线索,遇到可靠稿源发布的内容就第一时间滚动播出;另一方面,当班编辑也在稿件采编环节中起到了枢纽性作用,有需要记者核实的线索,直播编辑可直接与记者充分沟通,记者在前方现场的信息也可以第一时间以图片+文字的形式传回,再由编辑补充背景资料后及时上网,对发生在上海的各类重大新闻、民生报道、突发报道进行快速播报。

3.新闻的可视化表达

主要基于手机的移动阅读时代,密密麻麻的文字往往使行动中的用户、利用碎片时间打发无聊的用户失去阅读的兴趣和耐心,而图片、视频等富媒体表现形式在吸引眼球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或者说“微视频时代”。同样的报道主题,以图文、图解,及视音频点缀等生动活泼方式来表现、传达,传播效果要远胜于纯文字表达。在传播意识的引导下,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文本为主的表达方式,更多地创作可视化新闻作品在手机屏的方寸之间展现新闻内容、表达新闻态度,如新闻摄影作品、各种新闻图表图释等等。

中共上海十届市委六次全会报道过程中,东方网在新闻客户端相关专题尝试8秒微视频报道样式。在高层领导重要讲话精神、重大民生政策的报道中,大量采用“图解新闻”,先后制作推出“习总书记寄语上海发展”“韩正谈当前面临的‘四个不适应’”“上海学习回应习总书记期望”“一张图看懂高考改革”等新闻作品,收到良好效果。这些图释新闻在手机端的浏览量比同主题的文字类会议新闻报道增长3倍。事实证明,语言枯燥的会议报道在手机端也能变成活泼泼的轻松面孔,并受到群众的欢迎。

对于传统媒体另一个优势项目“典型人物报道”,东方网则通过摄影记者体验式跟拍的方式,用大量图片组成“图片故事”,折射人物的精神风貌。上海援藏二十周年报道,东方网精心策划报道角度,选取援藏“领头羊”的故事为切入点,以“看图讲故事”的样式进行视觉表现。在策划阶段,就充分考虑到这组报道要适配移动端传播。《上海援藏20周年——不得不知的那些援藏故事》图片故事推出后,在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PC端等多平台同步发布,引起广泛反响,累计传播近10万人次,微信朋友圈传播呈现“长尾效应”。

在东方网新闻轻表达方面的实践过程中,编辑部充分认识到,尽管单篇新闻的容量小了,表达方式轻松活泼了,但在采编制作的各环节,新闻轻表达事实上对采编队伍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全面准确吃透新闻本身,对于重大新闻和时事政策,编辑记者才有化繁为简的基础和底气;只有兼具较高的新闻素养和互联网素养,编辑记者对于如何更好展现新闻内容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技术人员才有实现的目标。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轻表达,轻的只是表达方式,其背后则是不变的新闻宣传导向之重和新闻报道专业之。

猜你喜欢

上海受众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