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月飞书”背后的心理

2015-05-15云燕

现代家长 2015年5期
关键词:布克书本高三

云燕

撕书,毕业狂欢

“五一”小长假结束以后,中学便迎来了毕业季,学生和老师都很忙很紧张。珠海某中学教务处袁主任找到我,说是要请教一个棘手的问题。原来,他所在的中学这些年来出现了一种一年一度的毕业狂欢活动,即学生自发地撕碎历年来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练习试卷,然后把碎片从高处抛下,伴以狂呼尖叫,场面蔚为壮观,就像六月飞雪。有同学称之为“抛卷节”“撕书节”,老师们则形象地称之为“六月飞书”。

“这种狂欢活动影响太坏了!”袁主任说,“有同学拍下照片,有的同学录下整段视频,然后迫不及待地发在网上,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声讨,校领导压力很大。我们曾要求各班班主任事先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取消这项活动,但是无效。”

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会无效呢?”

袁主任递给我一张纸,说:“这是我从学校贴吧上截屏打印下来的,您看看吧,现在的学生多么嚣张。”

我接过来看,原来是去年“六月飞书”的《号召令》,只见上面写道:

同学们,做了18年老师的乖乖,现在到发泄的时刻了!让我们来点中国高中生的疯狂吧!明天就是我校传统节日“撕书节”了!12年寒窗不堪回首,把陪伴我们的“伙伴”、折磨我们的“敌人”一起毁了吧!它占用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太多的精力!为了它我没时间玩耍,没时间恋爱,天天挑灯夜战到天明!为了它,我和父母反目成仇!为了它,我远离了欢声笑语!现在,到了算总账的时间了!撕毁它吧!从楼上撒下去吧,让六月飞雪!让六月飞书!校长是不是反对?你们老师是不是不支持?告诉他们,老子毕业了!老子要疯了!老子要造反!老子长大了!为以后留下疯狂的回忆!高三,苦中作乐是我们唯一的本事!亲爱的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撕书节”到了,看你们的啦!

袁主任说:“昨天学校领导开会,研究制止学生撕书的办法,可是大家一筹莫展,因为我们不清楚学生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所以派我来请您指点迷津。”

我问:“参加撕书的有多少学生?”

袁主任想了想,说:“人数不好说。刚开始是十几个学生撕书、抛撒碎片,然后引来无数效仿者,乱哄哄的,好像每个教室的窗口都有碎片撒出,起码半数学生参与吧。要命的是,有些高二的学生也跟着起哄,好像对来年同样的情景急不可待似的。”

袁主任还告诉我,“六月飞书”活动并非个案,全国各地都有中学出现类似奇观,而且渐成习俗。比如,深圳市高级中学,就曾有数百名高三学生呼喊着把15万张试卷抛向空中,高三的走道基本被湮没,政教处老师拦都拦不住。汉中市汉台中学百名高考生在领到准考证后将课本、复习资料等撕毁的视频传到网上。这段被网友称为“疯狂行为”的视频随后被各大网站转载,并在网上引发争议。河南驻马店某中学的老师说,六月里接连三天下了三场“大雪”,雪花都是撕碎的试卷,是高三学生在庆祝毕业。

“撕书、撒碎片绝对要制止!”袁主任说,“污染环境是小事,重要的是学生们不尊重书本,也就是不尊重知识,与教育理念背道而驰,老师们看了痛心。我知道学生们为了高考压抑了许多激情,需要宣泄,但完全可以用更积极的方式嘛,比如踢场球、开个联欢会。再说,要告别母校了,可以自发地打扫校园嘛,而不是相反,把校园整得跟垃圾场似的。”

无知,却也正常

学生用集体撕书、抛撒碎片来庆祝毕业,无疑是幼稚、无知的表现,但这种疯狂行为蔚然成风,背后一定有心理秘密。“让我们像剥洋葱那样一层一层剖析学生们的心理,看看他们都在想些什么。”我对袁主任说。

第一,撕书是一种暴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撕毁书本和试卷这种破坏行为是抗争心理在作祟。抗争什么呢?不是抗争纸质学习材料,而是书本和试卷所象征的学习压力,包括学校和家庭向他们长期施加的压力。换言之,书本和试卷只是象征物,或曰替罪羊。“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撕书和试卷,您应该感到庆幸,幸好学生们选择的象征物不是学校门窗桌椅,幸好不是老师和校长。”我对袁主任说,“学生撕毁书本和试卷,破坏性毕竟有限,说明学生们理智尚存。”

第二,抛撒碎片是一种宣泄和示威。如果说撕书是一种暴力抗争,那么学生们当众抛撒碎片就是一种宣泄、一种示威。我说:“如果我没猜错,参与撕书和抛撒碎片的学生中,一定有学习成绩较好的吧?”袁主任迅速点头,问:“正是。您是怎么猜到的?”我笑道:“这很简单,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承受的压力更大,更需要宣泄。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这一年,他们每天都在为分数而奋斗,背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隔三岔五的考试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就像气球,吹过头了一定会炸。”

第三,学习目的不明确。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们从小学到高中都在被迫读书,书成了压迫他们的工具,成了他们的梦魇。他们从小就知道,学习是为了考上大学,在他们的意识里,高考意味着读书的终结,所以他们潜意识里有“从此不再读书”的错误念头。既然可以不读书了,那要书还有何用?我说:“所以,学生们撕掉几本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从此不再学习!”袁主任痛心地点头,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学生们这样,真有万念俱灰的感觉!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

第四,学生有被关注的渴望。高三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后半段,思想意识处于半社会化阶段,他们渴望被承认,渴望被关注,所以他们热衷于拍摄撕书撒碎片的照片和视频,急不可待地发布到网上,试图引起围观。

第五,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撕书为什么没有发生在家里,而发生在学校?因为学校有大批同龄人,学校拿他们没办法。心理学上称之为“去个性化”群体心理。“去个性化”指的是,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的影响下,会导致自我意识削弱、责任感丧失,进而做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人更有勇气,却容易失去理智。“去个性化”行为的出现有两个外在条件:一是身份的隐匿性,即混在人群中,谁也不认识谁;二是责任的模糊性,即法不责众。由于群体能产生强烈的兴奋感,而毕业季的校园环境很嘈杂,学生们都很兴奋,情绪更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煽动,这类疯狂而又刺激的情况就很可能发生了。

反思,教育之殇

袁主任认同我的分析,但他对如何制止学生们胡闹仍束手无策。

我问:“学生们撕书,真的是不尊重知识吗?他们撕碎的书和试卷,真的能跟知识画等号吗?”

袁主任哑然,嗫嚅道:“难道……”

我说:“孩子们撕毁的书,大部分是‘高考技巧’和‘冲刺秘籍’吧?全都与高考有关。这些书,除了题还是题,这些题,除了应对考试,对现实有什么意义?而且,这种书就像新闻一样,有着极强的时效性,每年都要更新,就算学生们不撕,又有多少再利用的价值?如果把书撕了,发泄一下,让学生们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我看也算是物尽其用了。”我郑重地说,“我这样说您可能不同意,但我是一名心理医生,更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如果高考压力得不到释放,可能对孩子们未来的人生构成更大的伤害。所以,您的任务是如何给学生们减压。孩子们心中无压力,自然不需要用这种极端方式宣泄了。”

袁主任说:“我也是家长,孩子也正上高三,对孩子的压力心知肚明,可现实不允许我们放松啊!如果对孩子少一点限制,给他多一点自由,他可能心理健康了,可是高考怎么办?考不上大学,前途在哪里?”

我沉吟片刻,说:“我来讲一个关于压力与成绩的故事吧。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去埃及旅游,他在参观了金字塔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推断:金字塔的建造者,绝不会是奴隶,而只能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这样的推断与历史学家此前的研究结论正好相反,所以人们把布克的言论当成一个笑料。400多年后的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为什么一个钟表匠的匆匆一眼比历史学家几个世纪的研究还准确?埃及国家博物馆馆长多玛斯对布克产生了强烈兴趣,他一定要破解这个谜团。真相一步步被揭开:布克原是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锒铛入狱。由于他是一位钟表制作大师,囚禁期间被安排制作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布克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入狱之前,在自家的作坊里,他能轻松制造出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为什么会这样?他以为是环境使然。后来,他越狱逃跑,又过上了自由的生活。在更糟糕的环境里,他的制作水平竟奇迹般地恢复了。他终于明白,影响工艺水平的不是环境,而是心情。所以,他在见到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工艺时才能做出那样的推断。袁主任,您对这个故事有何感想?”

袁主任豁然开朗,说:“我明白了,学校和家长的高压政策其实是在给孩子们帮倒忙。”

我说:“对。在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管的地方,别指望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只有在身心和谐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希望您能把这个故事讲给校领导听,也讲给家长们听,少给孩子们一些压力,多给他们一些自由和宽容,他们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布克书本高三
手来释卷
高三·共鸣篇
四书五经有哪些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蠢骡驮书
种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