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以从化市图书馆为例

2015-05-13徐杰飞从化市图书馆广东广州510900

图书馆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均等化城镇化图书

徐杰飞(从化市图书馆,广东广州510900)

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
——以从化市图书馆为例

徐杰飞
(从化市图书馆,广东广州510900)

[摘要]以从化市图书馆的实践为例,阐述在新型城市化建设背景下,推动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对策。[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公共图书馆均等化

[分类号]G258.2

1 引言

“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提出在我国最早源于2003年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出台,对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作出进一步明确。作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环,基层公共图书馆必须主动作为,迎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落实均等化服务,切实推进基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全新发展。

2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充当的角色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过去片面追求城市大规模、大空间、大能耗的发展模式已逐步改变到以提升城市文化、提高服务能力、减少能耗排放等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在城镇要建成适宜人居之所的社会发展大态势下,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要融入其中。

2.1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交融发展

“双螺旋”是基于DNA的构象,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缠绕具体形象化而得[1]。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很多与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素,如科技、文化、教育、生态等。其中,文化的地位十分重要。文化与城镇化是一种双向互动、相得益彰的关系。如果城市没有文化底蕴,没有文化内涵,再好的城市建设就只是“硬件堆砌”,缺少“灵魂”。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两级政府持续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改革力度,基层公共图书馆首当其冲。基层公共图书馆位于“金字塔”底端,直接面对的是最广大的群众,体现的是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和文化需求。因此,积极推动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有助于推动当地文化的均衡发展,让更广泛的群众受惠,让城镇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持续发展须在城镇化中得到体现,而城镇化的推进又需在文化经济中得到彰显,这完全体现出在新历史条件下,两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螺旋”特性。

2.2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与城镇化建设规模要相适应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要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广大农村群众构建新的空间,包括生活空间、就业空间、文化空间等。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正是基于破解城乡二元化、解决城乡文化差异这一难题而做出的举措,此举迎合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将服务“送”下去,让知识在最大范围内传播。那么“度”在哪里?参考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公式,以年为计算周期,设一个地区的财政预算为Y,基层公共图书馆投入占总预算的比值为N,每本图书(每宗服务)的平均价格为P,群众图书阅读(群众接受服务)平均量为T,该地区人口为S,人口增加率为K,那么,Y×N=P×T×S×(1+K)。当政府投入等于当地群众对图书的需求(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时,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规模与城镇化建设规模就相适应,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均等化服务切合实际。当政府投入大于当地群众对图书的需求(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时,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规模过大,使用人口不足,造成文化设施空置、利用率过低等情况。广大农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盲目以政府行为推动或干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脱离实际,势必适得其反,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均等化服务应充分考虑广大农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要符合当地实际和城镇化建设规模,不宜盲目建设。

2.3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要充分体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特点

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标准、建设理念依据不同的发展条件而定,具有“唯一”性。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应在图书馆总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地的特色,为所在城镇量身订制,用人文理念引领城镇建设,以知识海洋铸造城镇文化品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各地图书馆开拓创新,创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图书馆均等化服务模式,较为典型的有重庆市图书馆的“人的城镇化”服务[2]、湖南信阳的“平桥模式”[3]、天津的“社区分馆、行业分馆”模式[4]、苏州的多元化社区图书馆(室)模式[4]等。以上模式能取得成功,其重要原因是能充分考虑各群体的文化需求,将图书馆均等化服务有机融入到当地城镇化建设中,让农村有城市的软硬件设施,让城市有农村的文化、生态气息,淡化城乡差别。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有赖于自身的服务创新,有赖于城市的持续发展,更有赖于扎根于当地,与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应用到城镇化建设中,既要很好地发掘和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又要吸纳和融合外来要素,塑造城镇个性,使城镇化成为强化乃至再造本地特色和文化的催化剂。

3从化市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实例探究及启示

从化市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面积为1974.5平方公里,是以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为主的城市。截至2013年底,全市总人口62.3万,辖区有221个行政村、46个居委会[5]。近几年,从化市先后进行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家书屋、文化室(图书室)提升等项目建设,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设施(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构建起市—镇(街)—村(居)三级图书馆服务网络。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全覆盖,设施设备的提档升级,都为从化市图书馆推进均等化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3.1从化市基层公共图书馆现状及原因

笔者作为负责人参与了多次专题调研工作,通过采取实地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基本摸清了从化市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从调查中发现,从化市各镇(街)、村(居)都建有图书馆,馆内配有一定数量的图书、电脑和报刊等设施设备(详见表1),部分图书馆还配有管理人员。但是,基层公共图书馆普遍使用率较低,能严格执行开放时间的不多,原因有三:一是馆舍设置不合理。基层公共图书馆,尤其是村(居)一级,大部分选址不理想,离群众生活区较远,不方便群众使用,部分馆舍还被长期占作他用,而基本的文化配套又很少被纳入村建村改中。二是缺乏有效的人员管理。由于体制和人员编制的限制,镇(街)、村(居)两级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不专业,较为松散。镇(街)一级管理人员多为临聘人员,没有图书资料专业知识,仅勉强维持粗放式开放;村(居)一级多为身兼计生、征地、维稳等数职的人员,根本无法顾及图书馆的开放。三是设施设备更新滞后。从化市基层公共图书馆都按标准配置了图书、电脑等,但图书总量不多,种类单一,受众有限;电脑质量参差不齐,且无人员管理,可用的很少。近年来,从化市虽然为基层图书馆更换了部分图书和电脑,但这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群众的需求。

3.2从化市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的具体做法

从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达7成,辖区大部分以山地、丘陵为主,南北、东西跨度都超过100公里的城市,从化市图书馆在推进均等化服务上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为破解困局,从化市图书馆深入实践,在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在契合当地特色上做文章,成熟一处,推进一处,巩固一处,以点带面,以面连片,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动了从化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新发展,促进了地区文化氛围、文化底蕴的形成,为从化市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做出了贡献。

3.2.1联合办馆模式

地区财政和重视程度的不同,造成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服务、设施、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群众享受到的文化资源差别较大。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统建统分统管”模式仍难以实现。为了填平文化“鸿沟”,从化市图书馆充分调研,创新举措,与条件成熟的基层图书馆联合办馆。在联合办馆模式下,各合作馆业务规范统一、活动共建共享、财产自核自统。从化市图书馆提供技术、业务指导、人员培训、流转图书(共配备图书47504种、65223册);合作单位提供场地、管理人员、设施设备、日常馆舍维护。由于该模式既减少合作馆资金和场地的重复投入,又丰富合作馆的馆藏、群众活动以及提升服务管理水平,适合目前的体制设置,因此得到合作馆的普遍认可。目前,已有镇(街)、村(居)、学校、企事业等25个部门图书馆成为从化市图书馆的合作馆,覆盖了辖区的五镇三街。仅2014年,合作馆借还图书近9万册次,联合开展了“相声”“故事大王”等系列活动30余次,服务群众达3万余人次。联合办馆模式是资源的有效再分配,缓解了基层图书馆资金的压力,带动了周边更多群众的参与,促进了“均等化”服务的开展。

3.2.2流动图书车模式

从化市山多地广,村落较为分散,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较多,仅采用定点服务模式覆盖到的农村群众不多。流动图书车机动灵活,非常适合从化市的地域特点。1994年,从化市图书馆就已开始流动图书车模式的尝试,当时年送书下乡仅20次,但服务的农村群众可达8000余人次,基本与镇(街)图书馆全年的入馆人数持平,“流动图书车”服务模式在当时影响颇深。后因经费问题,该服务被迫取消。2010年,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向从化市赠送一辆南粤书香车,从化市图书馆“流动图书车”服务得以重新启动。通过使用手提电脑,利用VPN和移动网络技术,整合图创INTERLIB系统等手段,流动图书车实现了与从化市图书馆的通借通还,为服务的开展扫清了障碍。从化市图书馆已在城郊街世纪星小学(农民工子弟学校)、消防中队等10个地方建立了固定的流动图书车服务点,每周一至周五固定到以上地点开展馆外活动。据统计,仅2014年,从化市流动图书车下乡150天(次),借还图书31000余册次,服务群众近7万人次,社会反响很大。从化市图书馆“流动图书车”模式在送书的基础上,还同步开展送展、送影或送讲座等系列活动,让服务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有效弥补部分基层图书室设置不合理、设施陈旧、阅读活动难以开展的弊病。2013年,从化市图书馆流动图书车项目先后获评广东省和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阅读推广奖项。

表1 从化市基层公共图书馆基本情况统计

3.2.3共建共享模式

从化市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经普查确定的文物点有175处、从化市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8个。文化遗产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使城镇更具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从化市图书馆充分收集资料、挖掘信息,为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镇、村图书馆的重新布局提供专业意见和业务指导,协助当地整合利用历史史实和文化资源,让图书馆成为城镇化建设中的“亮点”,如打造了传统文化古村落——太平镇钱岗村、文明示范村——良口镇溪头村、生态文明村——温泉镇宣星村、美丽乡村——城郊街西和村等一批极具特色的基层图书馆。这些图书馆有的充当资料保存室,积累保存了各类型的村创建资料,免费提供给其他地方创建借鉴之用;有的充当对外宣传窗口,展示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当地发展旅游经济增添文化内涵;有的充当宗族繁衍展存厅,整理收集本族本房的族谱,供族人房人进行查阅,寻根溯源,增进宗族认同感。实践证明,大部分使用率较高、“人气”较足的基层图书馆,都拥有能体现自身特色并得到当地群众认可的文化资源。

从化市图书馆还加大了与辖区内各高校资源的共建共享力度,分别于2012年10月、2013年4月与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等8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和馆际互借协议。在“平等、自愿、共享、互补”基础上,整合和利用联盟内的电子资源、师资人才力量和活动,为辖区内的群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打造了由中大南方学院外教Mr.Azrak主讲的英语外教班、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图书馆北部山区电子商务知识普及项目以及英乐维剑桥英语培训学校公益讲座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特色公益项目;推送了一批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的电子资源到边远地区的村(居)、学校。在与高校的共建共享中,从化市图书馆在科研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和专业授课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升,让城乡群众享受到更高质量的资源和服务。

从化市图书馆共建共享模式,实现对人才、资源和技术的有效优化、统一,改变了目前基层公共图书馆功能单一、资源薄弱的局面,弥补了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缺失的不足,在打破诸多壁垒制约的同时,实现了公共服务的纵深开展,让群众“坐享”文化大餐。

4 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城乡均等化理念,其与文化建设是一个既开放又相互关联的循环系统。新型城镇化发展离不开文化基础,文化的发展又离不开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发展的群众需求。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均等化服务上更应充分契合城镇发展的文化诉求,因地制宜,走出新型城镇化与图书馆协调发展的特色之路。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下,从化市图书馆推动基层公共图书馆均等化服务开展的实践所带来的经验,可供借鉴。各地基层公共图书馆应依托当地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挖掘和培育地方文化特色,顺势而为,避免“千篇一律”建设,让更多的文化资源惠及群众,真正做到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DNA双螺旋[DB/OL].[2015-01-15].http://baike. baidu.com/link?url=ufFLePanoO69i2QSJN0uVeDHkBL1Cb Y2RTKtzkNFOBuXDfB_goQo_y7Y0l5kSqKi.

[2]邓继权,曾妍,张晓耿.“人的城镇化”与图书馆全方位知识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1):171-174.

[3]郁映辉.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策略[J].甘肃科技,2014(22):108-111.

[4]刘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4(13):51-55.

[5]《从化年鉴》编纂委员会.从化年鉴2014[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56-57.

徐杰飞男,1979年生。硕士,副研究馆员,副馆长。

收稿日期:(2015-04-14;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均等化城镇化图书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家乡的城镇化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