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电商风云

2015-05-12王珍一

时代人物 2015年2期
关键词:唯品刘强东美团

王珍一

2014年的中国电商江湖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狼烟四起,各大电商合纵连横,攻城掠寨。

这一年,聚美优品、京东、阿里相继上市,完成中国电商资本化。阿里、京东以其强大实力,位居行业第一、第二,人称电商巨无霸。唯品会、美团相继发力,夺得第三、第四的位置,其后苏宁易购、当当、1号店、美丽说、小米電商等群雄奋力追赶。

随着阿里的上市,电商江湖格局基本已定,阿里好比霸主大秦,欲统一群雄,群雄各怀心思或战略联合,或短兵相接。京东联合腾讯,将其电商收入麾下并获得微信一级购物入口。零售业巨头万达强势入局,联合百度、腾讯成立万达电商,欲阻断阿里后路。面对追赶者,阿里布局移动互联网入股微博、陌陌,加快海淘力度。此外,唯品会、美团等电商精准定位,在与同类型电商竞争中守住市场。在硝烟弥漫中,曾经的骄雄乐蜂、麦考林、凡客等则相继倒下。

却也是在这一年,中国电商发展迎来新纪元。电商富豪成为各类富豪榜新贵,在财富急剧增长之外,他们持续改变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他们继续颠覆与创新,与传统企业上演着融合或者决裂的宫斗大戏。在电商一番混战后,他们找到新的风口,下乡、海淘、移动电商成为年度乃至第二年的电商关键词汇。京东在自建产业链之外,已深入城乡,扩充市场。阿里系在“双十一”时已吹响跨境电商号角。随着“4G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商群雄布局移动电商市场,反应敏锐者占据先机,迟钝者奋力追赶。在时代浪潮中市场瞬息万变,谁抓住了潮流,谁掌握了先机,谁懂得了人性,谁就能在一场场大战中存活下来并有机会颠覆甚至超越曾经不可企及的电商巨头。

2014年已结束,2015年电商发展思路更加明晰,不管是从低价高频电商向高价低频电商延伸还是从标品实物电商向个性服务电商延伸,他们已经做好准备,电商江湖硝烟依旧,而终有人会成为传奇。

2014年最红火的电商莫过于马云的阿里,刘强东的京东。2014年5月22日,京东登陆美国纳斯达克,9月19日,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中国电商界双雄的相继上市,被业内人士称为“电商新时代的开始”。与此同时,不少研究者指出目前中国的电商行业无可避免地进入电商寡头时代。马云的阿里系已经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电商巨无霸,行业地位无人能憾。紧随其后的京东,虽然与阿里系相比势力稍小,但近几年快速发展,不断蚕食阿里系市场份额。

作为两家电商巨无霸的掌门人刘强东的张扬与马云的低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外在表现在二人在市场竞争中的战斗风格迥异。

这一年,阿里业绩辉煌,在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全球最大IPO,上市首日市值达到2383亿美元。随后在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活动中以 571亿的骄人成绩傲视群雄,并成功将“双十一”商标收入麾下。除此之外,阿里系积极投资、收购相关互联网公司,新浪微博、陌陌、优酷土豆、美团、快的打车、高德地图等业界翘楚身后皆是阿里的身影。

相比阿里而言,京东上市后市值达246亿美元,体量稍小。面对马云将“双十一”商标收为己用,刘强东积极应变,打造“618”京东店庆日,使其成为与“双十一”遥相呼应的又一大全民网购狂欢节。在京东的发展模式上,刘强东抛弃马云的“平台商”概念,积极自建产业链,以供应链和管理能力体现价值并以此与马云一决高低。

刘强东决心撼动马云的霸主地位,2014年3月10日京东与腾讯合作。腾讯将旗下拍拍C2C、QQ网购等业务转移给京东,并以2.15亿美元收购京东3.5亿股,占京东15%的股份。随后腾讯微信为京东接通一级购物窗口,为京东带来巨大社交流量。整合资源进行核裂变的京东正成为马云背后挥之不去的阴影。

除了老对手刘强东的压力外,曾经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说:“2020年王健林如果赢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就输了,我们这代年轻人就输了。”的马云不得不重新审视万达掌门人王健林的战略思路,以及他在调整之后给自己带来的压力。2014年8月29日,万达联合百度、腾讯,宣布共同出资200亿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商,王健林的一只脚已跨入电商,本身的实体优势使得王健林在电商领域大有可为。面对王健林的动作,马云毫不示弱,见招拆招,与线下实体百货公司合作,比如在2014年3月阿里巴巴就向在中国拥有36家百货公司的银泰百货投入6.92亿美元资金,进行线上线下的强强联合。

作为行业老大的阿里巴巴无疑成为无数后来者的榜样以及赶超对象,身为行业老二并且快速发展的京东成为有可能颠覆阿里的种子选手。

商场如战场,尤其是在行业老大和老二之间,马云与刘强东注定有无数的故事要上演。2014年年末,在方兴东与刘伟合著的《阿里巴巴正传》中马云吐槽“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言论一出,瞬时被媒体引爆,刘强东虽未置评,但京东黑板报微信随即发表文章《时间会证明一切,我们做好自己》反唇相讥。为了避免误会加深,马云在微博发文做出解释,并向京东表示道歉。

其实早在2011年,马云与刘强东就有一次激烈的交锋并且事关双方的经营模式。2011年10月,马云做客斯坦福大学,马云抛出“自建产业链的方式没有出路,未来属于平台商”的观点。对于马云这一观点,刘强东也不甘示弱,称“平台模式是没有能力去管理供应链的,真正给这个行业和品牌商带去价值的是你的供应链和管理能力。”

马云与刘强东的争论不会结束,结果好坏最终还是以阿里与京东的销售成绩说话。作为行业老大、老二的他们已经成为无数后来者研究学习的榜样。只是刘强东在想着赶超马云时,很多行业后来者正想着赶超他这个行业老二。

2014年中国电商行业在阿里、京东之外,最耀眼的莫过于陈欧的聚美优品,王兴的美团以及沈亚的唯品会。

2014年5月16日,创建仅4年的聚美优品挂牌纽交所,市值达30亿美元,年仅31岁的陈欧成为纽交所222年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美团网凭借2014年的积累,在2015年1月18日完成新一轮总额7亿美元的融资,美团估值达到70亿美元,一跃成为继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之后中国第四大电商公司。而一向被视为”异类”的唯品会在2014年情人节那天以1.1亿美元收购由明星企业家李静创立的乐蜂网75%的股份,实现服装与美妆产业优势互补的战略,而其持续的盈利能力一直被业内人士津津乐道。

2014年,在电商巨头的夹缝中,在无数中小电商的厮杀中,陈欧、王兴、沈亚杀出一条血路,成为电商行业的佼佼者。

作为中国电商界的黑马,聚美优品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单月销售额从10万到6亿元的突破,并晋级与天猫、京东、亚马逊等比肩的B2C电商第一阵营,牢固地占据中国美妆类电商第一站的领航地位。仅用4年时间,以1300万元融资,就创造出3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提到陈欧,网民第一时间想到的似乎还是“我为自己代言”的“陈欧体”。“陈欧体”的疯传让更多人认识了聚美优品,认识了为自己代言的陈欧。

与此同时,成立于2010年3月的美团网,目前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聚焦吃喝玩乐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2014年美团网全年交易额突破460亿元,服务覆盖了全国1000个城市,合作商户超过80万家,在团购市场占据了超过60%的份额。

作为经历了百团大战、千团大战幸存下来的生活服务网站,美团网在2014年以超过60%的市场份额雄踞榜首,与第二、三名一起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对于王兴而言,2014年是重要节点的一年,这一年他在团购上与百度糯米继续争夺市场,在在线旅游上群战携程、艺龙、途牛等业内“资深元老”,在外卖上与饿了么、淘点点激战正酣。幸运的是,在这一系列战役中,美团取得不俗的战绩。

相比聚美优品、美团,唯品会却要低调很多。事实上唯品会以其傲人成绩令众多同行羡慕不已。从上市之初发行价6.5美元破发跌到4.6美元,再到之后气势磅礴地一路上行至170美元,股价一年间翻了50倍达94.18亿美元,超过网易,成为美国中概股中市值仅次于百度和360的第三大互联网公司,引起巨头阿里和京东的注意。虽然沈亚创立的“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险”的电商模式,让他一直处于主流电商之外,但实实在在的辉煌业绩却让同行警醒。

作为2014年电商的翘楚,沈亚的人生轨迹与陈欧、王兴产生交集,只是对于一直专注“她经济”的沈亚而言,沈亚并不畏惧其他同行的优秀。2014年,沈亚果断停掉唯品会的团购业务,注重闪购,强化特卖模式。沈亚无可避免地与陈欧在市场上相遇,作为同样注重女性市场的聚美优品,在自营业务上与唯品会正面相遇,一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随之而来。只是不管是沈亚还是陈欧都很清楚在女性垂直电商领域谁懂女人心,谁得女人心,谁就得天下。

与聚美优品、美团、唯品会相比,苏宁易购、美丽说、小米电商等均发展良好,他们构筑了中国电商的中兴力量。随着国企和大型民企积极介入电商领域,中国电商生态圈基本构建完毕。

2014年的电商江湖,有人高楼起,有人高楼塌。整整一年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陈年的凡客诚品。作为曾经在自主销售式服装B2C网站中排名第一的电商,凡客在2014年遭遇极大困境。即使签约韩寒、王珞丹、黄晓明、李宇春,创造凡客体,凡客难抵高库存、销量小的品牌生存危机。

2014年年底,一篇陈年的反思文章《陈年:凑热闹的公司都会烟消云散》在微信朋友圈疯传。文中陈年反思当年盲目扩张是因为“凑热闹”,现在听了雷军之劝,打算专注把产品做好,开始做“减法”。去毛利率、去组织架构、去KPI,员工从10000多裁到300多人,产品则从“最简单”的白衬衫开始修炼专注和极致,对标优衣库。从2007年创建凡客到2014年重回白衬衫,陈年兜兜转转回到原点,只是这次他能否东山再起,行业内并非是一致的叫好声。凡客的未来,依旧是一个充满悬念的未知数。

与陈年的焦急痛苦相比,2014年的电商江湖还有人比他更痛苦。日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4年度中国十大失败电商案例,乐蜂网、麦考林、俏物悄语、饭统网、尊享网、天品网、高街网、梦芭莎、拉手网、腾讯电商榜上有名。

由知名电视人李静2008年创办的乐蜂网,是一家明星达人运营、静佳自有品牌及美妆垂直电商为一体的平台。却因过分倚重明星达人,偏离电商核心,公司整体战略一再摇摆使得乐蜂网在2014年2月,以1.125亿美元出售75%的股份,“卖身”唯品会。

即使作为“中国B2C第一股”的麦考林同样面临困境,据了解麦考林采用“线上+实体+邮购”三位一体的多渠道分销模式在企业初期很好,但随着中国电商的急剧发展,这种三条腿战略却相互牵制,受控于资本导致战略不清晰,丧失了核心竞争力,为未来埋下了“转型之困”的种子。

与乐蜂网、麦考林相比拥有一位牛气冲天的“爸爸”的腾讯电商也难逃厄运在2014年5月“命丧黄泉”。2005年9月,腾讯电商成立,C2C拍拍网成立并对外试运营,2011年至2013年,腾讯电商不断亏损。2014年3月,QQ網购、拍拍网被京东100%收购,易迅网少数股权被京东收购。5月,腾讯宣布实物电商业务并入京东、O2O业务并入微信事业群,虚拟业务并入企业发展事业群,电影票业务并入社交网络事业群,客服团队并入技术工程事业群,腾讯电商走向尽头。

仔细梳理研究2014年失败的电商可以发现,定位不清、资金链断裂、监管不力、货源短缺、简单模仿他人、同行打击皆成为他们倒下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4年已经过去,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无可置疑的是电商未来依旧大有可为,成为中国商业一股真正的颠覆力量,他们将会继续改变国人的生活方式,影响和改变更多的人。对于2015年,海淘、移动电商将会继续是行业热点,阿里、京东、唯品会、美团以及其他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电商之间注定还要上演更多的风云故事。

01.上市 中国的电商业,从没有像2014年一样扬眉吐气,聚美优品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几天后,京东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阿里巴巴亮相纽交所,融资250亿美元成就全球最大IPO。京东、阿里的相继上市,这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它标志着包括3C,图书,服装、化妆品等在内的标品实物电商已达巅峰,这一轮上市也意味着标品实物电商已经没有多少剩余空间了。

02.联姻 这一年的3月10日出现了一件号称改写了电商格局的大事件。腾讯将旗下拍拍C2C、QQ网购等业务转移给京东,并以2.15亿美元收购京东3.5亿股,占京东15%的股份。这一场战役,抬升了京东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也给京东带来了巨大的社交流量,而腾讯从此退出了电商江湖。而另外一个跟“联姻”关键词相关的事件则发生在2014年8月29日,万达、百度、腾讯宣布共同出资200亿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商的新闻震惊电商界。

03.海淘 2014年的下一个关键词“海淘”,电商正在开始从区域走向全球化,电商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价格洼地,消除商品交易的空间鸿沟。天猫将2014年的双11第一次拓展至全球范围,成为首个全球化的“双十一”,而天猫国际、淘宝海外、速卖通等也首次参加双11。

而来自美国的电商巨头亚马逊也看中了“海淘”这个大蛋糕,在“双十一”前开通了海外六大站点直邮中国的服务,商品共计8000多万种。多家海淘电商平台也获得了风投的青睐,成功拿到了融资,海淘正在成为下一个电商的风口。

04.移动电商 2014年,4G时代来临,移动互联网驶入“快车道”。这一年,中国第三大社交软件陌陌上市,这是一款完全基于移动终端的社交工具。而借助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改造正在从销售渠道延伸到产品层面,从线上延伸到了线下,打车软件正在带给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变化,外卖O2O也在变革着这个古老的传统餐饮业。与此同时,移动互联带来了更多碎片化時间,这一年的双11,阿里无线端销售额占比45%,而在凌晨最高峰时,甚至达到了70%,而在2013年这一比例仅有20%。

05.电商下乡 这一年,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都把渠道下沉作为2014年的重要战略方向,纷纷瞄准了7亿农村用户,这是更为广阔的蓝海市场,未来这个市场完全可以再造一个京东和阿里。上半年电商巨头们正在试图通过下乡刷墙等方式零距离贴身服务三四线城乡消费者,京东购买了3辆大篷车,分3条线路途经100个城镇进行宣传,而阿里抛出“千县万村”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06.“双十一” 5200万元、9.36亿元、53亿元、191亿元、350亿、571亿,这是阿里从2009年到2014年双11的支付宝成交额。这是一场消费盛宴,也是一场资本狂欢的盛宴,而就在双11前几天,阿里股价也达到了117美元的新高度,市值2878亿美元。

猜你喜欢

唯品刘强东美团
建行龙卡每周六可享多重优惠
名企“撞脸”引发维权官司
唯品会,只剩“特卖”
美团外卖哥
刘强东与女清洁工
美团未来的盈利空间在哪?
决定了,就不要改变
美团宣布放弃电商业务
唯品会:掩耳盗铃 走不出的假货困境
唯品会:掩耳盗铃 走不出的假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