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检测及临床价值

2015-05-10刘首明夏慧江小萍夏裕王飞马杨莹钟安王贝贝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胸痛脂肪酸心肌梗死

刘首明 ,夏慧 ,江小萍 ,夏裕 ,王飞马 ,杨莹 ,钟安 ,王贝贝

(清远市中医院,1、检验科;2、心内科,广东 清远511500)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后迅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1]。但现在常用的心肌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MB同工酶质量(CK-MB)等释放入血的较晚,因此它们并不是早期诊断AMI的理想指标。近年来发现,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AMI早期升高,逐渐受到重视,它是一组小分子细胞内蛋白质,其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肝、脂肪、心、脑、小肠等细胞中[2]。当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HFABP从心肌细胞释放入血,使外周血H-FABP升高[3,4]。本研究旨在探讨H-FABP对AM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估其对于AMI后早期心功能的预测价值[5]。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及心内科因胸痛发作3h内就诊的患者12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7例,女49例,平均年龄55±12岁,排除妊娠女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中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2001年颁布的AMI诊断与治疗建议的标准诊断为AMI的患者68例(AMI组),非 AMI患者 58 例(非 AMI组)。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所有患者于胸痛发作<3h内就诊时、发作后3~6h和6~12h采集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分别检测血清H-FABP、cTnI和CK-MB水平。

1.2.2 方法与仪器 血清H-FABP采用宁波美康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的增强胶乳免疫比浊法试剂在日立7600-03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测定;血清cTnI、CK-MB采用雅培i1000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3 结果判断 血清 H-FABP、cTnI、CK-MB阳性界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确定,高于阳性界值即判断为阳性。AMI患者Killip心功能分级标准[5]:Ⅰ级:无心力衰竭症状,无肺部啰音和第三心音;Ⅱ级:轻至中度的心力衰竭,肺部湿啰音的范围<1/2肺野;Ⅲ级:重度心力衰竭,肺部湿啰音的范围>1/2肺野(肺水肿);Ⅳ级:心源性休克。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相同时间点两组之间指标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或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或配对设计秩和检验,AUC比较采用Z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血清H-FABP、cTnI、CKMB 水平比较 AMI患者在胸痛发作<3h、3~6h、6~12h的血清H-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AMI组 (P<0.05);AMI患者在胸痛发作<3h的血清cTnI、CKMB 与 AM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h、6~12h的血清cTnI和CK-MB高于非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血清H-FABP在胸痛发作3h内即有明显升高,3~6h达到顶峰,6~12h开始下降(<3h与3~6h比较,3~6h与6~12h比较,P<0.05);AMI患者血清cTnI和CK-MB在胸痛发作3h内无明显变化,3~6h开始轻度升高,6~12h才出现显著升高(<3h与3~6h比较,3~6h与6~12h 比较,P<0.05)。 见表 1。

表1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血清H-FABP、c TnI、CK-MB水平比较(±s)

表1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血清H-FABP、c TnI、CK-MB水平比较(±s)

组别 n H-FABP(μg/ml)cTnI(ng/ml)CK-MB(ng/ml)AMI组<3h 3~6h 6~12h非AMI组<3h 3~6h 6~12h 68 68 68 44.02±25.10 68.35±32.66 55.74±28.64 2.058±2.791 3.521±2.868 9.898±5.161 7.25±8.77 11.35±4.56 26.35±13.53 58 58 58 4.35±2.15 4.15±2.35 3.83±3.01 0.008±0.010 0.013±0.013 0.012±0.015 2.15±2.01 3.75±3.04 4.15±2.65

2.2 血清H-FABP、cTnI、CK-MB诊断 AMI的性能比较 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H-FABP、cTnI、CKMB 阳性界值分别为 6.3ng/ml、0.022ng/ml、3.1ng/ml。血清H-FABP在胸痛3h内诊断AMI的AUC显著大于血清 cTnI、CK-MB(P<0.05),见图 1、表 2。

图1 血清H-FABP、cTnI、CK-MB的ROC曲线分析

表2 胸痛发作3h内3项心肌标志物诊断AMI的AUC比较

2.3 血清H-FAB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 (Ⅰ-Ⅳ)相关分析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FAB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显著正相关 (r=0.902,P<0.01),见表 3。

表3 血清H-FAB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相关性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心肌损伤的血液生化标志物检测已经从最初的以酶活性(LDH、CK、CK-MB)为主发展的到以蛋白质(cTnI、Mb等)浓度为主[6];大多数的 AMI患者在发病早期多无典型临床症状,且缺乏典型的心电图改变;胸痛发作6h内上述指标的检测常在正常范围内[7,8]。因此探索敏感性更高、特异性更强的检测指标对于早期诊断AMI有重要的临床价值[9]。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低分子可溶性蛋白质,其具有心肌特异性,广泛地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参与心肌细胞的脂肪酸代谢,它能与心肌细胞中的脂肪酸结合,并将其从细胞质膜向发生氧化和质化的部位运输,将其氧化分解,为心肌收缩提供能量。大多数AMI患者就医时会因为医院设备、人才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影响,所以需要选择快捷方便、价格低廉的心肌标志物进行早期诊断,H-FABP在心肌损伤或缺血缺氧、坏死早期升高,因为其检测时间窗早,特异度、敏感度较高的优点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已开始应用于AMI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10,11],较其他心肌缺血指标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H-FABP因其分子量小,故可在心肌细胞损伤后(90min)快速释放至血液中,在AMI早期(发病3h内)浓度明显增高[12]。H-FABP作为新的心肌损伤标记物在AMI早期升高,甚至已应用于AMI心功能及预后监测[13]。本研究结果显示,H-FABP在AMI患者胸痛发作后<3h即明显升高,3~6h即达到顶峰;而血清cTnI和CK-MB在发病3h内无明显变化,6~12h才显著升高;在AMI疾病发病早期,H-FABP水平升高更早于cTnI和CK-MB;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H-FABP、cTnI和CK-MB在胸痛发作后3h内最佳诊断界值水平的敏感性分别为92.5%、44.1%和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还发现,AMI患者血清HFABP水平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显著性正相关(r=0.902,P<0.01);可用于AMI早期的心功能及与预后监测。但本文研究病例相对较少,以后需要进一步进行较大样本量的研究来验证。

综上所述,血清H-FABP在早期AMI诊断比其他心肌标志物在灵敏度和特异度、检测早期时间窗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优于传统心肌标志物cTnI、CK-MB 等[14,15]。 且与心功能 Killip 分级成正相关,在AMI早期诊断中对于心功能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一种理想的心肌标志物。

[1]王恒秋,刘雨峰,王双.三种心肌标志物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6):775-777.

[2]胡娟玉,李礼.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肌红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3):297-298,306.

[3]杨应军,刘福忠.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价 [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1):1207-1208.

[4]何彪,邱振华,许发珍,等.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33(1):66-68.

[5]王亚蓉,李彪,郭壮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早期心功能的相关性 [J].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35(2):157-160.

[6]乔维洲,徐维家,宋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高敏肌钙蛋白T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3):2859-2860.

[7]杜贵萍,邵燕丽,余俊.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早期的变化[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4):320-321.

[8]邓荣春,陈会,张明,等.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289-1290.

[9]江明凤.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检验医学,2012,27(6):512-513.

[10]Liao J,Chan CP,Cheung YC,et al.Human 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for on-site diagnosis of earl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Int JCardiol,2009,133(3):420-423.

[11]Kim Y,Kim H,Kim SY,et al.Automated 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assay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JClin Pathol,2010,134(1):157-162.

[12]郭壮波,韦建瑞,李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初步评价[J].广州医药,2013,44(1):19-20.

[13]刘煌,杨云净,罗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检测及其临床价值[J].重庆医学,2012,41(21):2187-2185.

[14]闫福堂,袁军,张艳,等.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临床应用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2):1432-1433.

[15]丁柳美,唐钧,倪培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1,26(6):383-385.

猜你喜欢

胸痛脂肪酸心肌梗死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荷莲荳脂肪酸成分分析
有些胸痛会猝死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鳄梨油脂肪酸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