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话含意的产生分析

2015-05-09郑麓张静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合作原则交流

郑麓 张静

摘  要:在人类的交流中,人们总是遵循着格赖斯所提出的合作原则,然而人们对话时往往受着习俗、文化、环境等影响从而违反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中的一条或多条去实现自己的会话含意。理解对方的会话含意对人们成功的交流大有裨益。对合作原则中数量准则、质量、关系和方式准则的违反可以推导出相对应的会话含意,从而掌握会话参与者的话语含意和意图。

关键词:交流;合作原则;会话含意

作者简介:

郑麓(1983-),男,汉族,安徽颍上人,郑州科技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功能语言学,英语教学。

张静(1985-),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郑州科技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2

一、绪论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必不可少。掌握交流技巧可使人们在人际关系中稳操胜券,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如鱼得水。然而,做一个成功的交际者并非易事。在交流中,由于受习俗、文化、说话环境、说话者的情绪等影响,说话者可能不会按照人们想象的方式去回答问题,所以领会其说话意图和含意至关重要。早在1967年,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在哈佛大学做演讲时就提出了会话含意理论。格赖斯在《逻辑与会话》这篇论文中区分了“implication”和“implicatum”这两个概念并创造了“含意”(implicature)这个概念,“含意是一个“说出”(what is said)的暗示、提示或意会” 。他在论文中阐述了规约含意和非规约含意这两个概念,并加以区分。格赖斯认为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就是非规约含意。本文将就会话含意的形成和产生过程进行论述。

二、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的产生

(一)合作原则

“格赖斯认为,我们的会话交流在正常情况下都是由一串连贯的话语组成的,是每个参与者在某种程度上意思到的一个或一组共同的目的,或至少一个相互都接受的方向”。会话参与者都希望对方能按照自己的思想或目的去交流,否则会话就会终止,于是人们在交流中都会大概的遵守着某些准则,这些准则也是交流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格赖斯把这些准则统称为“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它分为四个准则:

数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

1.使你的话语包含会话所需要的信息量2.不要使你的话语所包含的信息量超过所需的信息 质量准则(maxim of quality)使你所说的话力求真实:

1.不要说明知是虚假的话 2.不要说缺乏证据的话关系准则(maxim of relation):

说话要有关联

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

1.说话避免含混晦涩 2.避免歧义 3.简洁 4.条理清晰

然而,会话参与者受到习俗、文化、说话环境、说话者的情绪等影响,往往不会按照合作原则去会话,有时还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一个或多个准则去表达特殊的含意。这样,就产生了“话外之言”、“弦外之音”,为了使会话能够继续下去听话者就不能拘泥于字面意思去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必须从更深的层面上去理解说话者的会话含意。

(二)会话含意的推导

以下,本文将推导从对数量准则的违反、对质量准则的违反、对关系准则的违反和对方式准则的违反所产生的会话含意。

1.对数量准则的违反

例1 A:How much do you earn this month?

B:Not very much.

在西方国家,收入多少是一个人的隐私,这个习俗也慢慢传到了中国。在这个对话中A问B这个月挣了多少钱,而B并没有说出具体的钱数,只回答了不是很多,回答的信息量不足,显然违反了数量准则的第一个次则“使你的话语包含会话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得出B的会话含意为“我不想让你知道我这个月的收入,请以后不要再问此类问题。”

例2 A:May I know your name?

B:I was called Jimmy when I was very young, but now my name is Tom. You know that I dont like this name and I will change for a new one someday.

在此段对话中,A与B萍水相逢,A想进一步了解B的情况,想知道B的姓名。B直接回答他的名字是Tom即可,但是他却不厌其烦的说了以前叫什么现在叫什么,还表示以后还可能会改。违反了数量准则的第二个次则“不要使你的话语所包含的信息量超过所需的信息”以此可以看出B也非常想交A这个朋友,所以B很详细的介绍自己的名字,这样会让A觉得B风趣、健谈、很好相处。暗含的意思就是我很高兴和你交朋友。

例3 甲:昨晚你的歌唱得真好听,你好像每晚都唱啊,我听的都不想睡觉了

乙:哪里,哪里。

此例中,甲表面上是在夸乙的歌唱的好听,实际上是不满乙每天晚上都吵的他睡不着,照顾到面子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只能以弦外之音让乙明白他的说话意图。此例也是会话参与者利用违反数量准则的第二次则来产生会话含意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2. 对质量准则的违反

例4 父亲:小明,这次期末考试英语及格了么?

儿子:嗯…… 考试啊?及格了……

此对话发生在父子之间,期末考试的分数出来了,父亲想知道儿子英语有没有考及格,儿子吞吞吐吐地说及格了,儿子怕被父亲责骂就向他撒了谎,隐瞒了自己不及格的事实。从而违反了质量准则的第一次则“不要说明知是虚假的话”

这句话的会话含意为“其实我没有考及格”。

例5 母亲:你爸爸前两天就去公安局办案了,怎么到现在都不回来啊?都这么晚了……

儿子:再过一会可能就回来了呢,他大人有大福的……

这是母子之间的对话,儿子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办案的时候有很大的危险性,何况这么几天了都没回家,所以母亲很为当警察的丈夫担心,儿子为了安慰母亲说了证据不足的话“可能就回来了”并且用说服力不强的理由“大人有大福”来让母亲不要担心。这就违反了质量准则的第二次则“不要说缺乏证据的话”

其实从这可以看出儿子的内心也很担忧,但极力掩饰自己去安慰母亲。

3.对关系准则的违反

例6 A:Tom will come to see me tonight.

B:It is 11:00 already.

在此对话中,A说Tom今天晚上将会去看望他,而B的答话却是现在已经11点了,从表面上看回答的驴唇不对马嘴,和A的话语无关。这就违反了关系准则的“说话要有关联”的次则。但是仔细琢磨却不是这样,B的会话含意是现在都11点了Tom都没有来,可能他不会来看望A了。

例7 甲:我放在桌子上的点心怎么都没有了?

乙:刚才有一只小猫咪从你的房间里出去了。

此例中,甲很诧异自己的点心都没有了,就想问这怎么回事,而乙却回答说“刚才有一只猫咪从他的房间出去了”。这种回答从表面上看起来和甲的话语并无关联,从而违反了关系准则的“说话要有关联”的次则,但是仔细推敲我们就想到猫儿最爱吃甜食,猫儿从甲的房间出去后零食就没有了,那就说明是猫吃了甲的零食,弄清这个会话含意后我们就会知道乙的话语不仅不是没有关联,而是关联紧密。

4.对方式准则的违反

例8 甲:他为什么被辞退了啊?

乙:因为他背着经理和会计把公司的抚恤金私吞了。

在此对话中,甲想知道“他”被辞退的原因,而乙的回答有两种意思:他背着经理和会计自己一个人把钱私吞了;他和会计一起背着经理把钱私吞了。因而这句话是个歧义句,违反了方式准则的“避免歧义”的次则。从而可以看出乙可能是会计的亲戚或是和会计有私交,不太情愿把会计的事情透露出来。

例9 A:My girlfriend was not interested in me at the beginning, was yours?

B:I dont know. I have never heard her mention your name.

此段对话中,A 说自己的女朋友在一开始并不喜欢自己,然后想知道B的女朋友喜不喜欢B. 但是从B的回答中可以知道他把A的问话理解成了“Was your girlfriend interested in me?” 所以他回答:“我不知道,因为她从来没有提到过你。”

B之所以这样回答可能是因为他不愿说出自己和女朋友的关系,故意违反方式准则去掩盖自己和女朋友关系也不怎么样的事实。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并不总是按照合作原则去交流,甚至人们为了达到某种会话目的而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在了解听话者会话经验的基础上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一条或多条准则。这种违反并不是为了终止对话,而是希望对话能够更好的进行下去,从而可见某些表面上的“违反”是更好的“合作”。所以人们面对此类会话不能急于终止对话,而要透过字面意思利用会话含意的五个特征去分析说话者的话语得出说话者的会话含意。

参考文献:

[1]Grice,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P.& Morgan,J.L.(eds)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Speech Acts.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2]Grice, H. P.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3] Gazdar, G. Pragmatic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9.

[4]陈新仁,《新编语用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吕俞辉,《“合作原则”的违反与“会话含意”的产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6).

[6]牛保义,《会话含意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语研究,2002(1):7.

猜你喜欢

合作原则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英语网络流行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分析
会话含义在广告语中的体现
合作原则下的《老友记》语言幽默分析
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分析网红papi酱的语言风格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从合作原则看言语幽默
交流&イベ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