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白象似的群山》中的空白及读者参与

2015-05-09毛春华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

摘  要:《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虽然篇幅较短,仅有几千字,但看起来耐人寻味。本文试从文本的叙事视角、对话及结局三个方面论述, 旨在把这三方面与文学创作中空白手法的具体使用相结合, 论述如何导引读者参与对文本的再创造, 以丰富作品的内涵,使作品保持长久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空白;接受美学;冰山原则

作者简介:毛春华(1979-),女,辽宁丹东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02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篇幅极短的小说, 没有任何冗长的场面描写,全篇几乎都是以日常对话来揭示不同人物的心理状况的。而且对话多用简单句,使得全文简单易懂。而就是这种简单直白的对话丰富了男女主人公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地塑造了人物性格。与此同时,作者著名的叙述技巧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即 “冰山理论”。所谓的“冰山理论”是海明威以冰山为喻,露出水面的部分是作者的作品,而水下的部分则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填充。读者在填充的这一过程中积极参与文本内容的解释从而生成不同版本的释义,实现其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谈到读者参与就不得不提及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汉斯·罗伯特·尧斯认为读者在文本阅读中应该积极参与文本分析,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观点渗透到理解中,对作品中提供的文本意义进行再创造。而伊瑟尔所提及的空白手法的使用恰恰召唤读者介入文本,引发阅读行为,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这样读者就能深入参与作品中对作品中的空白进行理解、想象、分析、体味。

客观叙事视角的空白与读者参与

整部小说采用客观的叙事视角,作者选择了西班牙北部的一个小火车站作为叙述空间,将普通人的生活作为一个切面,同时将客观记录限定在一小段时间里。此外,在文本叙述中,作者也省掉了许多信息,包括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关系及小说发生的时间等。作者的叙述并没有给读者足够的信息,只有那句“那个美国人”读者才了解主人公的国籍,除此之外作者没有告诉我们任何别的信息。作者的叙述完全是客观的且作者并没有任何主观叙述,这也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空白,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文本的可见的“水上部分”,去寻找深藏的“水下部分”,从而去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在《白象似的群山》中读者看到:在一个美国人同一个女孩在西班牙的某个小火车站等车的时候,男人设法说服女孩去做一个小手术,但并没有交代是什么手术,但读者凭着经验能做出恰当的判断。

“那以后咱们怎么办?”

“以后咱们就好了,就象以前那样。”

“我知道咱们会幸福的。 你不必害怕。我认识许多人,都做过这种手术。”

从以上摘录中读者能判断出这是一次人工流产,虽然两人一边喝啤酒一边交谈。读者仍然能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活动,这也恰恰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男人想尽办法让女人把孩子打掉。但是两人是什么关系,是恋人?还是情人?小说中并未点明。男人为什么要女人堕胎,是因为男人已婚怕妻子发现?还是害怕把自己的生活复杂化了?亦或是他得病怕连累情人和孩子?还有多少种可能?读者和叙述者都不清楚。在这里海明威设置了悬念,其目的在于让读者置身于小说之中,让读者积极参与到小说中来,使他们在不断推翻、证实或重建自己的期待视野中,或失望,或愉悦,或顿悟,并由此创造第二文本,而这种第二文本也不是唯一版本,因为不同的读者由于各自的经验和学识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有不同,这不但丰富了文本的释义,也使作者实现了写作的目的。同时也是文本更加真实、生动。

对话的空白及读者参与

整部小说几乎全篇都是由对话构成的,没有作者的主观叙述也没有主人公的自言自语,有的对话如果不认真分析就看不出是谁说的,因为作者有时候把“他说”这样的字眼也省略了。例如:

“你真的希望我做吗?”

“我以为只是最妥善的办法。但如果你本人不是真心想做,我也绝不勉强。”

这里作者只展示了他们的对话,没有任何的讲述。这样的对话给读者留下了空白, 同时也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从这些有效的对话中想象出无数的故事:男人可能是女孩的男友,但由于还不想过早地被婚姻束缚,他还不想结婚,更不想有个孩子;也许读者还可以想象他是个有妇之夫,为了不让妻子知道他还有个情人,因此强迫情人堕胎;读者甚至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男人的做发是无私的,因为或许他生了重病不能照顾孩子和妻子,他害怕将来的离世会让妻子无力养育孩子;还有的读者大胆的猜想孩子可能是另一个男人的,而这个美国男人只是想帮助女孩,在她堕胎之后成为照顾女孩一生的男人。而女孩呢,她可能会为了情人堕胎还能表面上似乎没有反应实际上是想自己把孩子生下来独自抚养,但也有可能怕疼不敢堕胎…种种猜想都来自于读者的猜想,而这些猜想恰恰与作者的客观陈述一起使得文本更加真切、丰富。此外,对话中也没有浪漫主义者常用的情绪调动和煽情渲染。作者将很大的空白留给读者,给读者足够的信任,同时也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感知小说的美。小说开始时给读者一种阴郁的感觉,读者似乎看到在闷热的天气中,美国男人和女孩在等火车,两人一句话也不说,周围的景色毫无生机。其中“两条铁路线”看起来作者似乎是轻描淡写,但是却预示着两人的立场永远没有交集。这给小说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最终还是女孩主动和男子说话,她说:“这些山看上去像一群白象”。而白象在古印度有巨大而麻烦的负担之意,因此即使是女孩主动说话也免不了小说悲伤的格调。而男子对女孩的话并没有在意,他只关心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让女孩去做一个手术。男人反复强调“那实在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手术”。而女孩一直保持沉默,显得很焦虑和不安,面对男人的冷漠无情她几乎绝望地说:“那就请你,请你,求你,求你,求求你,千万求求你,不要在讲了”,读者看到这似乎感受到两人的关系接近极限,小说的高潮应该就在文本的结尾处,读者期待更激烈的冲突,可是,这种紧张的气氛又回复了平静。在等火车进站时,男人问女孩是否觉得好些了,女孩则微笑着回答:“我觉得好极了。”整个小说到此结束。对这个回答作者没有任何解说和判断,但却是精心设计的,也恰恰丰富了小说,使得小说更加耐人寻味。

结尾的空白与读者参与

以上是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所填补的空缺的故事内容,而海明威及其他一些作家开放式的结尾所造成的空白并不总是能被读者准确地填补上。例如这篇《白象似的群山》,结尾处女孩态度的突然转变就让人有很多种解读。小说即便是结束了也没有说明两个人的争吵结果,到底是堕胎还是不堕胎?就算是反复阅读也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这种回味一直到读者放下小说还存在。如此扑朔迷离、隐晦曲折、模棱两可的小说就像是一块橡皮糖,越嚼越带劲,越品越有味,即使是在咽下后还留有余香。作者以女孩的一句“我觉得好极了”收尾,是典型的“零度结尾”这种结尾平平淡淡地一笔带过,没有点题,没有解释,更不像结尾,读者总是觉得意犹未尽。不知道结果怎样?女孩做手术了吗?男人是否会继续跟女孩生活在一起?亦或男人因怜惜女孩没有选择让女孩堕胎?还是男人就此与女孩分手了?这种零度结尾使得读者积极地参与文本的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无数次的创造。

结束语

总之,《白象似的群山》虽然篇幅短小,但读起来意味无穷。该小说无论在叙述视角还是人物对话中都留有空白,而这些空白需要读者来填补,读者和作者一起构建了文本意义。此外,作者对结尾的处理也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作者将足够的信任留给了读者,而读者也不负众望帮作者完成对空白文本的填充,从而使小说的结局更加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三联书店,2003。

[3] 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上海人民出版社。

[4] 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三联书店。

[5] 康宁、陈镭:《〈白象似的群山〉与“冰山原则”》,《文学语言学研究》,2007。

[6] 徐天戍:《〈白象似的群山〉之读者反应批评》,《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商标翻译浅析及本土化的推动力
商标翻译浅析及本土化的推动力
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看对文学作品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