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六七十年代文学作品中偏正复句欧化现象的研究现状

2015-05-09来胜唯王雅俐况霍凌霄雷艳平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6期

来胜唯 王雅俐 况霍凌霄 雷艳平

课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自主创新资助计划启航项目。审批部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校团委)。课题名称: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文学作品欧化现象研究

摘 要:《小团圆》作为张爱玲先生于七十年代所创作的长篇小说,其语言描写及表达手法带有强烈的欧化色彩。本文将从偏句后置这一具体欧化现象出发分析该欧化现象在以《小团圆》为代表的六七十年代当代文学作品里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欧化现象;偏正复句;六七十年代文学;《小团圆》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1

1.引言

本文选取了六七十年代带有较为典型的偏句后置欧化现象的文学作品:《小团圆》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汉语中偏正复句及其关联词的表现形式并运用语料库作出了分类,因此本文将更好地为今后汉语欧化现象研究发展提供依据。

2.偏正复句结构分类与表达方式分析

2.1因果复句

“因果复句”在本领域的研究中被定义为了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狭义的因果复句是“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说明结果,分句之间存在原因和结果的复句。”③具有因果关系的狭义因果复句的研究是具有实际研究价值的。表因句在前表果句在后是中国古汉语中的正常语序,符合事物发展的顺序和内在规律,而欧化后的汉语表达方式是表因句在后表果句在前,带有补充说明的意味。例如:

①“她家里在香港住过,知道是亚热带气候,但还是寄了个睡袋来,因为她母亲怕她睡梦中把被窝掀掉了,受凉。”——《小团圆》

在这一句话中,表因句有解释说明的意味。同样欧化后的因果复句常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实际上这种欧化后的语序起到了另一种较积极的作用,那就是补充说明。

2.2条件复句

受欧化现象的影响,传统的现代汉语条件复句的正句和偏句的语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常见的条件复句关联词语为:“只要”、“只有”、“除非”、“无论(不论)”等,常与“就”、“才”、“都”等搭配使用。传统的汉语条件复句语序为偏句在前,正句在后,而现代汉语受西方文学作品的影响,会出现偏句后置。在本文锁定的文学作品中也此类欧化现象,例如:

①在香港不是绿衣人,是什么样的制服都认不出,只凭他肩上的那只灰白色大邮袋。——《小团圆》

这句话中的条件“只凭他肩上的那只灰白色大邮袋”和结果“在香港不是绿衣人,是什么样的制服都认不出”蕴含一定的逻辑联系,本文认为该作者将偏句后置是为了突出小说的艺术表现力,为了突出焦点:“他”的窘迫。

2.3假设复句

假设句也频繁出现在当代中国文学作品之中。学界对假设句与条件句的界定颇有争议,本文采用刑福义④所提出的定义:假设复句是“假设性因果推断性”的简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相互依存的分句构成,以假设为根据推断某种结果。假设复句的结构一般由假设句与结果句两部分组成。中文传统的表达手法通常为假设句在前,结果句在后。例如:

①她想“我一定要找个小房间,像上班一样,天天去,地址谁也不告诉,除了燕山,如果他靠得住不会来的话”。——《小团圆》

该句按中文传统的表达方式为:“她想:如果他靠得住不会来的话,我一定要找个小房间,像上班一样,天天去,地址谁也不告诉,除了燕山。”本句中,“如果”引导的为假设句,另一个分句为结果句,原句分句结构不符合中文传统语法结构。本文认为作者将假设句后置是为了突出表现九莉在了解之雍对两人单独相处持抵触心理后内心对他的失望,起到了强调作用。

2.4转折复句

除上述三种分类之外,转折复句在欧化现象偏正复句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欧化的转折复句常见连词结构有:“但是……,虽然……”、“却……,尽管……”、“不过……,然而……”等。例如:

①她没拿给他看,她最怕使人觉得窘,何况是他,儘管她这是过虑。——《小团圆》

这句话的逻辑关系包括上文谈到的因果关系和本小节的转折关系。正常语序应该把转折关系中的“尽管”提到句首:尽管这是她过虑,她还是没拿给他看,因为他最怕别人觉得窘,更何况是他。原句中堆叠的连词可能对读者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因此本句的偏句结构在欧化之后产生了消极作用。

3.结语

通过对以《小团圆》为代表的六七十年代当代文学作品偏正复句的欧化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按照偏正复句中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将欧化后的复句句式归类为如下四种:

①因果复句的表因句后置

②条件复句的条件句后置

③假设复句的假设句后置

④转折复句的让步句后置

语义重心后置是欧化后的汉语偏正复句语序变化的规律,在表达上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效果。积极效果的产生方式一般都为作者将在汉语表达方式中本应前置的分句后置,这能够更好地让读者体会作者的思想并在阅读后产生共鸣。消极效果的产生主要是复句句式欧化后句序的变化和关联词的堆砌带来的句子逻辑混乱和句式的累赘,不利于读者对文本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1954.

[2]金立鑫.语法的多视角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张斌.现代汉语描写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