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中的黑奴精神

2015-05-09陈雪娥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6期
关键词:奴性反抗黑奴

摘 要:影片《被解放的姜戈》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南部,讲述了黑奴姜戈在赏金猎人舒尔茨的帮助下恢复了自由身,并同舒尔茨一起拯救其妻子的故事。在整个故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白人对黑人的惨无人道的压迫和黑人悲惨的境遇。故事的最后,姜戈救出了自己的妻子,并用炸药炸掉了白人庄园主坎迪的糖果庄园。《被解救的姜戈》以黑奴为题材,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背景下,黑奴与白人之间激烈的冲突,尤其突出展现了黑奴的反抗与自由平等意识。

关键词:黑奴;虐待;奴性;反抗;平等

作者简介:陈雪娥(1993-),女,汉族,安徽蚌埠人,山东工商学院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01

影片把姜戈塑造成为了一位神枪手,并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气息,但导演也通过姜戈救妻这一线索,向观众展现了当时黑奴制度的残酷与暴虐,黑奴的生活如牲畜一般。他们可以随意被主人出卖,不仅失去的人身自由,并时常被羞辱,鞭打,甚至是残害。影片集中展现了黑奴残酷的处境,具有平等与反抗意识的黑奴,当然,其中也不乏奴性深种的黑奴形象。

一、黑人的残酷处境

在影片的一开头。黑奴与白人的社会差距即体现的十分明显,白人骑在马上,而黑奴们却带着铰链跟在后面行走,满身的伤痕触目惊心。其后在姜戈解救妻子的过程中,遇到了白人庄园主坎迪——姜戈妻子的主人,从此开始,影片细致地展现了黑奴被虐待的情景:黑奴们进行角斗,自相残杀,以供白人娱乐欣赏;不愿再进行角斗的黑奴,白人放狼狗将他们撕成碎片;姜戈妻子逃跑被抓回来后,全身赤裸的被关在一个箱子里;女黑奴甚至沦为白人泄欲的工具……这些行为令人发指,简直惨无人道!废奴主义者道格拉斯曾提到黑人悲惨的遭遇:“美国的奴隶制就是赋予一个人得以运用和强行把别人的肉体和灵魂作为财产的权利,奴隶的处境简直如野兽一样,他等同于一份财产……”可想而知,黑奴在当时社会中受到非人的对待。

二、黑人的奴性

“nigger”一词在影片中频频出现,这是一种极具侮辱性的称呼,称作“黑鬼”。而黑人管家史蒂夫作为一个”nigger”,却骂其他黑奴为”nigger”,这彻底地显现出了他的奴性。他是一个对主人唯命是从,却对黑奴残下毒手的黑奴,他背叛出卖自己的同胞,而对白人主人阿谀奉承,百般谄媚。在影片中庄园主坎迪有一段关于黑人头盖骨有三处凹痕的理论,真的是荒谬至极。在他看来,那三处凹痕就是黑奴奴性的代表,那是一种深藏在骨子里的奴性。恰巧黑人管家史蒂芬随声附和,摇尾乞怜的样子符合和这一谬论。

“马”在影片中似乎也成了自由平等的象征,姜戈骑在马上,象征着姜戈追寻自由与平等,而黑人管家史蒂芬却是个瘸子,只能拄着拐杖行走,因此根本不可能骑马。在影片的最后,滑稽的一幕出现了:当姜戈杀掉所有白人,只剩下史蒂芬的时候,史蒂芬自知难逃一死,这时,他突然扔掉拐杖自行行走。这一场景暗示了史蒂芬是自愿放弃自由,甘心作为白人的奴隶。以黑人管家史蒂芬为代表的黑奴,他们缺乏反抗精神,只懂得一味地服从,这不是肉体的禁锢,而是灵魂!

三、黑人的反抗精神

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姜戈就是一位极具反抗精神与平等意识的黑人,舒尔茨解救姜戈后,给予姜戈一个姓氏”freeman”音译为“弗里曼”。”freeman”即“自由人”的意思,此词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姜戈是自由的化身,是自由平等的代表。

姜戈从一开始被贩卖,再到跟着舒尔茨一起成为赏金猎人,不断猎杀犯罪的白人,最后冒险去营救自己的妻子。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白人发生激烈的冲突与对抗。姜戈救妻是本片的一个线索,他的妻子是自由平等又一象征,姜戈营救妻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姜戈追求自由平等的过程。

姜戈从一开始心惊胆战地进到白人酒馆,再到自己可以随意挑选自己中意的衣服,直至后来他可以自信地骑在马上并杀掉白人。这是一种心理的转变,更是一种从社会最底层到敢于白人平起平坐的转变。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才懂得:只有斗争,才会获得自由。在白人长达百年的压迫与摧残下,黑奴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他们向往平等,向往自由,向往像白人一样生活。这些情绪堆积到最后,终究会爆发出来,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从影片《被解救的姜戈》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对比鲜明的黑奴,一种是以黑人管家史蒂芬为代表的黑奴,他们的奴性深深地植根于自己的灵魂,不敢反抗,任凭白人肆意残害他们,却不敢反抗。白人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他们却还在低声下气的伺候他们,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另一种则是以姜戈为代表的黑奴,这类黑奴具有极强的反抗意思,他们是一群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想要自由,想要平等,向往美好的生活,为此,他们努力着,挣扎着,奋斗者。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关于黑人奴隶精神的佳作不胜枚举,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汤姆叔叔的小屋》 ,这部小说的出版在美国社会上引起了剧烈的反响,使得美国民众反对奴隶制度的情绪空前高涨,进而推动了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当然还有《宠儿》 、《根》等一系列关于黑奴的优秀文学作品。关于黑奴作品的大量产生,也从侧面反映出,黑奴精神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究与反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欲晓.《被解放的姜戈》:西部荒野中的自由之歌[J].电影文学.2013(21).

[2]罗亚辉.从电影《被解放的姜戈》看人性的矛盾[J]. 短篇小说. 2014( 03 ).

[3]张仪.Django Unchained被解救的姜戈:暴力的自由与快感[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13(07).

[4]张陆.《被解救的姜戈》 :意大利西部片与美国精神的合体[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07 ).

猜你喜欢

奴性反抗黑奴
回头一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种族歧视观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之黑奴形象的分析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与《琵琶记》中赵五娘形象的异同
谈非洲黑奴贸易中非洲角色定位
多变与奴性:《动物庄园》中人性的探讨
浅析《孔雀东南飞》悲剧之因
压抑与反抗
精神与苦闷
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