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大肠息肉的诊治价值

2015-05-08李长锋初春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肿瘤性大肠腺瘤

张 莹,李长锋,初春梅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内镜中心,吉林长春130033)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大肠息肉的诊治价值

张 莹,李长锋*,初春梅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内镜中心,吉林长春130033)

大肠息肉是常见的大肠疾病。目前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大肠癌起源于腺瘤性息肉,通过腺瘤、腺癌序列发生癌变[1]。早期诊断及治疗腺瘤性息肉,对预防大肠癌及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内镜医生在大肠镜检查中准确判断息肉性质,是及时诊断及治疗息肉样病变的关键环节。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一种内镜下的电子染色技术,并日臻成熟地应用于临床。已有内镜专家研究表明,应用大肠镜下NBI技术对大肠息肉表面毛细血管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在鉴别息肉为肿瘤性或非肿瘤性方面具有与病理学相接近的诊断能力[2]。

本研究采用大肠镜下NBI技术观察息肉表面毛细血管形态(capillary pattern,CP)特点,对大肠息肉是否为肿瘤性行预判断,然后选择内镜下治疗息肉的治疗方式切除息肉或活检病理,根据对照病理结果,评价其诊治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内镜中心行大肠镜检查并检出息肉的患者,同时排除肠道准备不佳,镜下观察受限的患者、有家族性息肉病、炎症性肠病、感染性肠病、已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共选取200例患者,其中男118例,女82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52岁。

1.2 检查方法 患者大肠镜检查前均行肠道准备。采用Olympus CFH260进行常规大肠镜检,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行单人操作法循腔进镜到达回盲部后退镜观察,退镜过程中所发现的息肉,常规白光模式下观察息肉形态及大小,记录部位,并留取图像,然后,转换NBI模式观察分析病变处的表面微血管形态特点并采集图像。

1.3 对息肉性质进行预判断及判断标准 对息肉黏膜表面毛细血管(CP)分型,标准参考目前比较常用的Sano分型,该分型根据毛细血管结构表现[3]分为4种类型:Ⅰ型病灶无法观察到明显的网格样毛细血管,提示正常粘膜或增生样息肉;Ⅱ型病灶可以观察到均匀分布的网格样毛细血管围绕在腺体开口周围,主要提示腺瘤性息肉,也包括部分较大或伴有锯齿样病变的增生性息肉;ⅢA型病灶的网格样毛细血管为分支样,有盲端,分布缺乏均匀性,毛细血管网的密度明显增加,多提示为粘膜内癌或粘膜浅层浸润癌;ⅢB型病灶的微血管粗细及毛细血管网分布更不规则,出现疏松血管网甚至无血管区,提示粘膜深层浸润癌。

1.4 息肉的处理方式 根据预测的息肉性质可行内镜治疗的选择内镜治疗方式切除息肉送检病理,预测息肉性质不适合内镜治疗的行活检病理。

1.5 NBI模式下预判断的结果与病理回报结果进行对比。

2 结果

本研究选取的200例患者共检查出息肉320枚,息肉大小在0.2cm-4.0cm之间。

2.1 检出的320枚息肉NBI模式下,预测息肉性质,根据Sano分型标准进行归类。其中I型48枚,

Ⅱ型256枚,ⅢA型14枚,ⅢB型2枚。其中分类为Ⅰ型及Ⅱ型及ⅢA型共318枚息肉行内镜下完整切除治疗,ⅢB型共2枚行活检病理。内镜的手术方式根据息肉的形态及大小,NBI模式下预判的息肉性质,分别采取电切圈套术、尼龙圈结扎基底套切术、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透明帽辅助下内镜黏膜切除术(EMR-C)及内镜黏膜剥离术(ESD)。

2.2 病理诊断结果 其中炎症性及增生性息肉45枚,腺瘤性息肉非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262枚,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0枚,癌变及腺癌3枚。其中1例癌变的病例其病理诊断为绒毛状管状腺瘤,部分癌变,局部临近切缘。其中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其病理结果提示切缘及基底均未见病变或蒂根部未见累及。2例活检病理诊断为腺癌的患者最后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2.3 大肠镜NBI模式下CP分型与病理诊断结果关系 见表1。

表1 大肠镜NBI模式下CP分型与病理诊断结果关系

2.4 大肠息肉NBI模式下CP分型对大肠息肉的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的诊断意义 炎性及增生性息肉归类为非肿瘤性,腺瘤及腺癌归类为肿瘤性,NBI模式下对息肉的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的预判断的符合率98.4%(315/320),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7.8%(44/45)、98.5%(271/275)。见表2。

表2 大肠息肉NBI模式下CP分型对大肠息肉的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的诊断意义

3 讨论

窄带成像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的一项新兴诊断技术,在具有NBI功能的内镜下,只需按动内镜操作把设定的按钮,便可由内镜下白光模式切换为NBI模式,操作简单,且省时,在NBI模式下,血红蛋白对窄波的蓝绿色光有较高吸收率,血管呈现为暗色,与背景黏膜构成鲜明对比。具有NBI功能的高清内镜,由于强对比度及高分辨率的巧妙结合,使黏膜表面的微细结构更进一步的突出显现,更加有助于内镜医生发现并鉴别病变性质,精确病变的范围。本研究基于NBI所具有的功能,取证内镜NBI技术对大肠息肉的诊治价值。本研究结果表明,NBI模式下预测息肉性质,并根据Sano分型归类,采用合适的内镜下治疗方式,可以使息肉完整切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NBI模式下对息肉的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的预判断的符合率98.4%(315/320),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7.8%(44/45)、98.5%(271/275)。可见,内镜下发现息肉后转换为NBI模式,对结肠息肉性质的预判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有极高的相似度。以往,在大肠镜下发现息肉后,通常会在息肉内镜治疗前做活检病理,待病理结果后,再行内镜下息肉治疗,这样患者必须要重复大肠镜检查,对于高龄患者无形中加大了医疗风险。本研究证明,在NBI模式下,预判息肉性质后,即可确定息肉的治疗方式,减少患者重复检查的痛苦,对于判定不适合内镜治疗的患者,活检准确率极高,本研究判断2枚ⅢB型息肉样隆起,活检病理结果均为腺癌,可以使患者及家属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选择最佳治疗方式。

有国外专家研究发现[4],应用NBI,内镜医生可使息肉的检出率增加及其性质判断的准确性提高,使NBI的普及应用显得尤为有意义。亦有国内学者研究发现[5]应用高清非放大肠镜结合NBI技术观察黏膜表面微细形态特点,预判大肠息肉的病理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虽然NBI技术对大肠息肉性质的预测与病理结果有很高的符合率,但NBI技术仍不能替代病理诊断,不过,此技术可以避免内镜医生不必要的重复操作,并可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NBI电子染色技术为一项不需要喷洒染色剂的染色技术,使用方便快捷,且可避免应用染色剂的色素内镜因染料喷洒不均而影响对病变的准确判断,NBI内镜可以使白光与电子染色模式随意切换,反复对比观察,各个角度观察,远景及近景观察,便于发现病变,并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NBI内镜可强调血管,因而对黏膜微血管形态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Kiyotoki等[6]通过多个前瞻性研究,NBI通过显示微血管,有利于鉴别结直肠的良性、恶性肿瘤。

大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绝大多数大肠癌是由腺瘤发展为腺癌的,因此,发现和去除癌前的腺瘤,可以降低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NBI技术对息肉性质准确的判断,对临床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及炎性息肉,理论上内镜下可以不予处理[7,8]。当然,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对个人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绝大多数的患者还是要求除去非肿瘤性息肉,但提前预判出息肉是否为非肿瘤性,至少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本组所有病例由于均是由经验颇丰的高年资医师操作,所以NBI下对息肉性质的预判及表面毛细血管的分型准确率势必要高于一般水平。因此普及NBI技术及提高年轻医生的诊断技术势在必行。

综上,本文表明NBI内镜技术能更加清晰地显示病变的微血管的形态,对大肠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病变有较好的鉴别诊断,对大肠息肉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大肠癌的预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NBI是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的内镜诊断技术,其操作相对简单,操作时间较短,患者无需增加大肠镜重复操作带来的痛苦,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Vogelstein B,Fearon ER,Hamilton SR,et al.Genetic alterations during colorectal-tumor development[J].N Engl J Med,1988,319:525.

[2]Katagiri A,Fu KI,Sano Y,et al.Narrow band imaging with magnifying colonoscopy as diagnostic tool for predicting histology of early colorectal neoplasia[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8,27(12):1269.

[3]Uraoka T,Saito Y,Ikematsu H,et al.Sano’s capillary pattern classification for narrow-band imaging of early colorectal lesions[J].Dig Endosc,2011,23(Suppl 1):112.

[4]Adler A,Pohl H,Papanikolaou IS,et al.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study on narrow-band imaging versus conventional colonoscopy for adenoma detection:does narrow-band imaging induce a learning effect[J].Gut,2008,57(1):59.

[5]林香春,吴 静,王沧海,等.高清晰非放大结肠镜窄波成像模式对结肠息肉样病变性质的诊断[J].中国内镜杂志,2010,16(12):1243.

[6]Kobayashi Y,Hayashino Y,Jackson JL,et al.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chromoendoscopy and narrow band imaging for colonic neoplasms:a meta-analysis[J].Colorectal Dis,2012,14(1):18.

[7]BOND JH.Polyp guideline:diagnosis,treatment,and surve illance fo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polyps.Practice Parameters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J].Am J Gastroenterol,2000,95(11):3053.

[8]Tung SY,Wu CS,Su MY.Magnifying colonoscopy in differentiating neoplastic from nonneoplastic colorectal lesions.[J].Am J Gastroenterol,2001,96(9):2628.

2015-02-27)

1007-4287(2015)09-1547-03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肿瘤性大肠腺瘤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胆囊肿瘤性息肉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脑部CT平扫图像直方图分析鉴别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脑出血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