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

2015-05-07王军靳雪松陈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4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养老问卷

王军 ,靳雪松 ,陈玲

1.中国人民解放军61195部队武汉干休所,湖北武汉 430010;2.中国人民解放军61195部队卫生处,北京 100091;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医院,湖北武汉 430010

目前,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已经有一些, 但是就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还不多见[1]。该研究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该门诊部进行治疗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各98例,采用文献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这196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访问调查,探讨了调查研究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表1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n(%)]

表2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比较[n(%)]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该门诊部随机选取的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下的19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这196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访问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

1.2 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来有关老年人心理方面的一些文献资料及国家有关老年人方面的法规、政策等。

1.2.2 访谈法 通过该门诊部收集到的资料,分别对这196例老年人及其所住地区居委会的负责人进行访谈。

1.2.3 问卷调查法 该研究共设计了3类调查问卷,分别为:管理者、老年人、老年心理专家调查问卷。对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下的196例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同时调查访问了养老机构的管理者。发放社会养老调查问卷98份,全部收回,均为有效问卷,被调查者的年龄为 61~87 岁,平均年龄为(71.27±10.97)岁,男女比例为12:10,比例均衡。发放家庭养老调查问卷98份,全部收回,均为有效问卷,被调查者的年龄为62~86岁,平均年龄为(71.31±10.65)岁,男女比例为 12:10,比例均衡。发放管理者调查问卷6份,5份收回问卷,有效调查问卷5份。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通过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人际关系良好、认知和智力良好、适应能力良好、人格健全和幸福指数高等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社会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两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的情绪稳定方面的表现均较好,两者间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健康状况比较

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通过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记忆力良好、兴趣爱好广泛、经常体育锻炼、自我认可和身体状况良好等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社会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两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的饮食和睡眠良好方面的表现均较好,两者间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中国家庭结构的转变,生活节奏加快,夫妻双方缺乏精力和时间照顾双方老人,因此一部分老人被迫或是自愿进入养老院或是敬老院养老[2]。其中一部分老年人人际交往贫乏,不愿主动与人交流,遇见的心理问题无法排解,不愿意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时间久了,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渐渐形成[3-4]。采用家庭养老模式的老年人思维和记忆力都比较好,情绪波动小,情绪比较稳定,而且主要以积极的情绪为主[5-6]。家庭养老模式的老年人由于没有受到重大的不幸事件或大的变故刺激,所以这类老年人的人人格比较健全[7-8]。老人退休后地位的变迁,社会角色的转换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极易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和矛盾的心理。记忆、感知、思维等心理能力的减退和机体功能的衰退,造成老年人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出现心理失衡[9-10]。调查中发现,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记忆力、认知和智力减退,情绪状态比较差,缺乏体育锻炼和兴趣爱好,生活幸福感指数比较低,人际交往比较贫乏。

该研究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该门诊部进行治疗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各98例,采用文献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这196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访问调查,探讨了调查研究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显示,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人际关系良好、认知和智力良好、适应能力良好、人格健全和幸福指数高等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社会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两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记忆力良好、兴趣爱好广泛、经常体育锻炼、自我认可和身体状况良好等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社会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两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说明,与社会养老模式相比,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更好。

因此建议:①老年人自身需要扩大人际交往,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提高文化素质修养等,保持良好的情绪;②针对这些常见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老年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设定舒缓的解决方法;③家庭养老模式更适合老年人养老;④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养老机构应该做好老年人心理健康工作;⑤子女们应多关心老人,给予老人温暖。

[1]邓虹,冯晓薇,黄晓云.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4,26(16):486-488.

[2]吕林,杨建辉,吕牧轩.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1(17):3343-3344.

[3]Desh S,Srivastava A K.A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pattern of educational system&it's effect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adolescents[J].Indian Journal of Health&Wellbeing,2014,29(18):102-103.

[4]陈霞,马萍,刘畅,等.不同养老模式对维吾尔族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旬刊,2015,26(19):2522-2523.

[5]Zhou M Q.Study o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ropping Patterns on the Yield of Banana Dasheen[J].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4,32(20):290-292.

[6]孙颖心,王佳佳.不同养老方式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7(11):376-377.

[7]Kazemitabar SK,Pezeshki A,Ebrahimi M,et al.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Quantity of the Susspension Culture Derived Somatic Embryos in Alfalfa(medicago Sativa L.)[J].Icsc,2013,31(15):209-212.

[8]邓颖,李宁秀,刘朝杰,等.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3,26(16):731-732.

[9]韩露,王冠军.不同养老方式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需求的比较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36(16):152-155.

[10]Shen JQ,Hui-Juan W U,Zhao M Q.Study of the effect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on the children's behavior and mental health[J].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2014,22(15):180-182.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养老问卷
养老生活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养老更无忧了
问卷网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