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方言进行现代汉语音位教学的探索

2015-05-06刘宗艳

贺州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音位音素变体

刘宗艳

(贺州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广西 贺州542899)

利用方言进行现代汉语音位教学的探索

刘宗艳

(贺州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广西 贺州542899)

音位是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根据语言的社会属性归纳出来的有辫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概念是最基本的语音概念之一,音位教学是现代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文章主要探索在多方言地区如何利用方言差异进行音位教学。将同一音素放在不同的方言音系中进行功能对比,可以比较成功地导入音位概念。然后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演示普通话音位的归纳过程,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普通话的音位系统。用活生生的方言作为例子引导多方言区高校的学生学习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论联系实践,对语言学的教学将会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现代汉语;音位;方言

引言

普通本科院校的中文专业中,《现代汉语》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我们所选用的教材《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中说明“音位”一节的教学目的是:“掌握音位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音位与音素的区别。通过对普通话音位系统的分析,熟悉普通话音位及常见的音位变化,并确立语音系统性和符号性的理论观点”[1]97。“音位”这一节的目录前头标有星号,表示“学时少的专业可以不讲,做为学生自学内容”[1]I。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音位部分的内容应该是理解语音其他问题的基础,是从理性上把握现代汉语声韵调系统和指导发音练习的关键所在。比如陆俭明(2013)归纳的汉语语音教学中学生常会提出的问题之一是:“《汉语拼音方案》里的i 可以代表三个元音:舌尖前不圆唇元音[ɿ]、舌尖后不圆唇元音[ʅ]和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i],可是在讲‘开、齐、合、撮’四呼时,却将[ɿ][ʅ]归入开口呼,将[i]归入齐齿呼,这是怎么回事啊?”[2]在教学中也碰到了这样的问题,要回答此类问题就需要以音位知识为基础。学生如果不具备音位理论知识,就很难用系统的观念去理解语言,对纷繁复杂的语音现象进行抽象概括,所以说音位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和抽象概括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位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将同一音素在不同音系之间进行功能对比。贺州地区方言资源丰富,有客家话、粤语、平话、西南官话等。以贺州以例,探索在多方言地区如何利用方言资源进行现代汉语音位教学。

一、导入“音位”概念

在回顾语音三大属性的基础上逐渐引出语音的社会属性,因为音位归纳的依据正是语音的社会属性。如何阐述音位的社会属性,首先采用最常见的英汉对比,即以[s]和[θ]两个音素在英汉两个语音系统中的功能进行对比。让学生试着将普通话的“三”[san]说成[θan],看看是否会引起歧义,结果学生发现读成[san]是标准的读法,而读成[θan]是非标准的读法,但不至于引起歧义。然后让学生试着将英语的“sink[siηk]”读成[θiŋk],这时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反应读成了“think”,意义明显发生了变化。同样的一组音素[s]和[θ],在英语中相同的语音环境下明显有辨义功能;而在汉语普通话中的相同语音条件下,只有标准与非标准的差别,没有区别意义的功能。在贺州铺门话的调查中发现,[s]和[θ]两个音素之间甚至连标准与非标准的区别也没有,同一个发音人,前后两次发同一个音都可能不同。调查中所接触的两位50岁以上的发音人表现都是如此,即使旁人指出这种差别,发音人也不能感觉它的存在。所以说课堂上让说铺门话的同学读方言中的“三”“茶”“锁”等字,并询问:“三”是否可以读[sam]或[θam]、“茶”是否可以读[so]或[θo]、“锁”是否可以读[sio]或[θio],回答正是预期的“是”。在这个基础上,让西南官话区的学生先分别用普通话和方言读出下列词语,体会二者之间声母的区别:早/找、草/炒、扫/少。学生都能辨出普通话有两套塞擦音擦音,而当地西南官话中只有[ts][tsh][s]一套。这时教师提示:“早/找”“草/炒”“扫/少”在普通话中形成三组“最小对”,每一最小对前后两个音节的区别只有作为声母的辅音,比如,“早草”这一最小对前后意义不同,是因为音素[ts]和 [tsh]不同。然后请方言中[n]和[l]不分的同学示范一下方言,让其他同学仔细听,并帮助他们从普通话中找一些[n]和[l]组成的最小对来询问发音人。教师从一旁指出[n]和[l]在汉语普通话的标准音中各自的功能不同,在一些方言中则不加区分,比如说,“男”可能读成“兰”,“努力”可能读成“鲁力”。有了较为充分的感性认识,我们顺理成章地正式引出“音位”这个抽象概念,即:“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3]51。以上文所提到的感性知识为基础进行举例说明:[ts]和[t]在普通话中为不同的音位,在学生所说的西南官话中只有[ts]音位,不存在[]音位;[n]和[l]在普通话中是不同的音位,而部分方言中为自由变体;英语中[s]和[θ]是音位的差别,普通话中仅为标准与非标准的区别,铺门话中连这种区别也没有,为典型的自由变体。接下来说明语音符号中声音和意义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约定的关系,即语音的社会属性,音位的归纳正是在这种社会属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必须在某一具体的语音系统内部完成,不能跨语音系统,这正是音位归纳的系统性原则。

二、区别音素与音位

通过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结合方言实际,从语音的社会属性方面初步提出了“音位”和“音位变体”的概念,因为音位是在音素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所以有必要先讲清音位与音素的区别。首先让学生回答两个简单的问题:“你长大了吗?”“哪一天长大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但第二个问题却难住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难以回答的现状下引导学生思考对连续世界的主观切割问题。接下来又以年龄为例,要求学生从20—80岁中分出“青年/中年/老年”,尤其是找出青年和中年、中年和老年之间的分界线。学生发现典型的青年、中年、老年很好辨认,比如说20岁无疑是青年,80岁无疑是老年,但是两两之间的分界线就难确定,这正是范畴理论中的典型成员和和非典型成员的区别,范畴的边界难以确定。进而介绍“连续和离散”这一对哲学范畴,说明“客观世界”和属于主观世界范畴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为连续和离散的关系。多媒体展示色谱,提示学生从色谱中切分出不同种类的颜色并用词语表达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词语是有限的,而实际存在的颜色种类却是无限的。运用隐喻手段,说明音素与音位的关系是连续与离散的关系。让学生活动自己的舌尖和舌体,在口腔中逐渐变换位置,试着发出音色不同的元音和辅音来,然后联系自己的母语方言,找出哪些音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能区别意义,哪些不能。这里可以重复上文所提到的例子。然后教师给出相应的提示:音素是从语音物理属性中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人实际上可发出的音素是无限多的,但在某个语音系统中起辨义作用的音素却是有限的。音位是一种具体的语言或方言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依据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在一个语音系统中代表着一束功能相同的音素。所以说音素与音位之间是连续与离散的关系。音位定义的要点是区别意义。确定下来的音位是一种理想的存在,实际发出的是以音位为代表的一束功能相同的音素。音位归纳要求用有限的符号去表示无限多的音素,达到以简驭繁的目的,即贯彻音位归纳的经济原则。

三、归纳音位的三条标准或依据

归纳音位一般依据三条标准,即:辨义功能、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其中辨义功能是确定音位的首要标准,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作为补充。

(一)辨义功能

辨义功能是归纳音位的首要标准,运用这一标准的前提是要找出最小对。不同音素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替换比较,造成意义不同则为不同的音位。比如说设立[-55]这样一个语音环境,将音素[s]和[]分别放入前面的下划线位置,看看二者能否区别意义,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答案是肯定的, [s55]可以表示“撒”的意义,[55]可以表示“沙”的意义,所以“撒”和“沙”构成最小对,在这个最小对中起辨义作用的是音素[s]和[],所以说[s]和是两个不同的音位。但南方许多方言中,尤其是广西境内的汉语方言,[s]和[]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是没有辨义功能的,所以不能算作两个音位。这正是音位社会属性的体现。如果将普通话的“三”[san]说成[θan],一般不会引起歧义,所以二者同属一个音位,只是后者被认为是不标准的说法,即变体的形式,因为前者被认为是标准的,所以选作音位的代表;在英语中,[s][θ]是能辨义的,比如sing[siŋ](唱歌)、thing[θiŋ](东西)的意义不同,所以[s][θ]是两个音位。通过普通话与方言、普通话与英语等不同语音系统之间的比较,进一步强化音位的社会属性,即音位只属于某一特定的语音系统,不能跨系统。音位的归纳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的工作,在短短的两个课时内是无法完成的,所以课堂上我们只能在现有结论的基础上简单演示普通话音位的归纳过程,下面分别讨论普通话的辅音音位、元音音位、声调音位。

1.辅音音位。在归纳辅音音位时,选择性地给出以下三个语音环境:[-55][-i55][i-55],然后将普通话中可能出现的辅音音素放入空格,不断替换,看能否区别意义,最后可以归纳出21个辅音音位,如表1。

表1 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

除表1外,普通话的辅音音位还有/ʐ/音位。

2.元音音位。在归纳元音音位时,我们选择性地给出以下六个语音环境:[n-214]、[l-55]、,然后将普通话中可能出现的元音音素放入空格,不断替换,看能否区别意义,最后可以归纳出10个元音音位:

表2 汉语普通话元音音位

3.声调音位。在归纳声调音位时,我们选择性地给出以下语音环境:,然后将普通话单字音中可能出现的声调放入空格,不断替换,看能否区别意义,最后可以归纳出4个声调音位:

表3 汉语普通话声调音位

(二)互补分布

互补分布是指音素甲在这个环境中不会出现,音素乙却可以出现,二者不发生冲突,这时可以考虑将二者合并为一个音位。例如:“纳[n]”和“按ɑn[an]”两个音节中的舌尖鼻音,一个出现在音节头,一个出现在音节尾,出现在音节头时有成阻、持阻和除阻三个阶段,而出现在音节尾的舌尖鼻音只有成阻和持阻两个阶段,没有除阻环节,因为二者处于互补分布状态,尽管音色稍有不同,还是归为一个/n/音位,两个不同音色的前鼻音为音位/n/的两个变体。同理,[a]可以出现在[n]和[i]前、[ε]可以出现在[i]和[n]之间、[ɑ]可以出现在[u]和[η]前、[]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a][ε][ɑ][]4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不同,且音色相近,所以归为一个/a/音位,即音位/a/可以有4个变体:[a][ε] [ɑ][]。

(三)音感差异

音感差异的标准,即尊重母语者的语感,母语者认为有明显差异的音即使处于互补分布的关系中也应该确立为不同的音位。例如普通话的[u]不会出现在[ʨ][ʨh][ɕ]后,[y]却只出现在[ʨ][ʨh][ɕ]后,[u]和[y]的出现条件互补。如果仅考虑这一点的话,[u]和[y]可以归为一个音位,但考虑到母语者的语感,即认为[u]和[y]的差异很大,所以还是确定为两个音位。

四、音位变体

理论上来说,一个音位应该有无限多个变体。但在某一个系统中,一个音位常表现为有一个或几个典型的变体。音位变体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自由变体也称无条件变体,比如在一些[n]和[l]相混的方言中[n]和[l]是音位/n/或/l/的自由变体。条件变体一般指互补分布条件下的归为同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例如普通话的/k/音位有两个变体[k]和[g],[k]是常态,[g]的出现条件是在轻声音节中,所以说[g]是[k]的条件变体,比如,哥哥g ē ge[kɣgə]。相应地,另外两个不送气塞音音位/p/和/t/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它们在轻声音节中往往会产生浊音变体。上文提到的出现在不同条件下的[a][ε][ɑ][]4个音素都是/a/音位的条件变体。另外,在实际语音中普通话的声调不止四个,除了阴阳上去之外还有半上声、半去声、轻声等等,但用音位理论考察,原来那么多不同的调值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半上声可能是在另一个上声前,半去声可能是在另一个去声前,都是条件变体。上声调位/214/和去声调位/51/的变体及出现条件可以简单列表如表4(举例中所列调值是前面音节的实际调值)。调位 变体 变体的出现条件 举例/214/ [214] 后面没有别的音节 好214[35] 在上声音节前 好35美[21] 在阴平、阳平、去声音节前 好21多[0] 儿化的单音重叠形容词的第二个音节 好21好0儿/51/ [51] 后面没有别的音节 高大51[53] 在去声音节前 说大53话

结语

音位是最基本的语音概念之一,音位理论可以帮助掌握现代汉语声韵调系统和指导普通话发音练习,但音位教学是现代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多方言地区的方言差异,将同一音素放在不同的音系中进行功能对比,比较成功地导入音位概念并有效地区分音素和音位两个概念。在学生对方言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概括性地演示普通话音位的归纳过程,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位系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用活生生的方言例子引导多方言区高校的学生学习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论联系实践,对语言学的教学将会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陆俭明.再谈《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13(1).

[3]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Phonemes of Modern Chinese in Dialect

LIU Zong-yan
(School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of 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99)

A phoneme is the smallest phonetic unit to distinguish meaning in a particular language system,according to language social feature.Phoneme is one of basic phonological concepts.Phoneme teaching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teaching of modern Chinese.The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dialects during the teaching course.Put the same phone in different dialect system and compare the function of it in different backgrounds,the phoneme concept can be successfully introduced and the two concepts,phone and phoneme,can be effectively distinguished.Based on perceptual knowledge of dialects,the presentation of the generalization process of mandarin phonemes can recei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s.With the help of living dialect examples,to guide students of multi dialect area to study linguistics can become easier and will have certain role in the illumination on linguistic teaching.

Modern Chinese;phoneme;dialects

H109.4

A

1673—8861(2015)03—0127—04

[责任编辑]张琴芳

2015-06-09

刘宗艳(1974-),女,苗族,湖南靖州人,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教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汉语方言、瑶语。

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244)、贺州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HZUBS201407)。

猜你喜欢

音位音素变体
从铭文标音出发进行曾侯乙编钟律制研究的路径是否可行?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依托绘本课程,培养学生英语音素意识
满语方言中的音位变换现象
小学英语课堂中音素意识与自然拼读整合训练的探索
在拼读阅读课中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素养
零基础速记48个音标音素
汉语言语产生的语音加工单元——基于音位的研究*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庄子》成语的隐喻转喻特点及其变体的认知构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