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农业思想的嬗变

2015-05-06韦祖庆

贺州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土地农民农业

韦祖庆

(贺州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农民农业思想的嬗变

韦祖庆

(贺州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农业思想正在发生嬗变。对于土地的领属情感正在疏离,农作物种植的品种也变得多样化,耕作方式也由传统转向现代。这种变化也进一步说明,农业地位在农民身上已经无可质疑地在下降。

农民;农业思想;变化

传统社会形成的农本思想,不仅是统治者的思想,也是农民自己的思想,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生产的基本思想。在农本思想的强烈作用下,农民在实际生产中形成了自己的农业思想,具有具体化农本思想并使之具有操作性的特征。如今,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传统社会形成的农民农业思想正在发生隐性变化,以便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厚重的农业地位变轻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国家决策层面从来没有改变,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政策标志。但是,就农民个体而言,农业在他们心中的位置是否如同国家所标示的那样重要,却因人而异。在有的农民心目中,农业的心理地位和现实地位同等重要,他们利用农业发家致富,形成产业化生产。在有的农民心目中,农业的心理地位依然很重,现实地位却在变轻,虽然依然牵挂着或从事着农业,但是农业地位的重要性已经不能与改革开放以前同日而语,现实地位不可避免地下降。

(一)青壮年不再成为农业生产主力

农业历来都是重体力劳动,青壮年从来都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但是,现在的农村生活者基本上就是人们所说的“603861”部队,即老人、妇女、儿童,青壮年都到外地打工了。据调查,“2010年离土不离乡农民工的规模为10539 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52.69%;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平均年龄为38.01岁”[1]75,这意味着还有47.31%即9462万人属于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两者相加达到2亿多人,这些原先的农民已经基本上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49.7%,城镇人口6.7 亿,流动人口2.2亿”[2]5,农民工2亿与流动人口2.2 亿基本吻合,他们占农村人口6.78亿的29.98%,这意味着成年劳力基本上不在农村。从表1 中对2008-2013年中国农民工规模统计可看出,举家外出务工的数量也不在少数,这些家庭已完全没有人在农村务农了。

表1 2008-2013年中国农民工规模统计[3]单位:万人

2014年,“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表示,目前全国农民工总量2.74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亿人[4]。”这些数据表明完全参加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已经不多,相当部分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传统农业社会自从封建社会以来,就形成了重农抑商和重农抑工的国家政策,并且由此延及民间形成了农业光荣的生产心理,于是农业成为农民首选产业,有效地引导年轻人自觉自愿地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人员流动去向能够真实地反映行业的重要程度。如今情况与前大不相同,农民即使依然有着安土重迁的心理,离土不离乡,青壮年农民依然不再或不主要从事直接的农业生产,转向工商业或服务业。

(二)农业在经济收入中比例降低

改革开放以前,家庭经营性收入几乎就是农民的全部收入,而且基本上只有第一产业农业的收入,如此情形,农民不重视农业都不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绿皮书报告:2013年,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3793元,……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828元”占42.6%[5]。再看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一个点,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6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546元,家庭经营性收入3258元,财产性收入147元,转移性收入311元。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2516元,第二产业237元,第三产业505元[6],家庭经营性收入占52%,其中农业产业只占40.18%。由面到点可以看出:各个地区肯定存在差异,但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基本维持在一半左右,这就使得农民不可能将全部精力放在农业,而且经营性收入中还包含第一、二、三产业的收入,纯粹农业收入还会降低。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农业在农民心中地位必然下降。

(三)离土又离乡转变成为农民城里人

按照“安土重迁”的观念,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背井离乡那是被生活所迫的无限凄惨,因此不是万不得已农民不会离开自己的土地。目前,这个观念显然受到严重冲击,外出务工不是像旧时代那样出于生活所迫,而是基于主动追求幸福生活的心理欲求。“截止2010 年底,全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平均已经为总收入的41%,东部发达地区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更是达到51.5%,远远超过全国41%的平均水平”[7]48,虽然“对中部地区而言: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33.2%,远远低于国家41%的平均水平”[8]50。但是,也说明西部农民正在大幅度地走出土地,走出农村,走向外面的世界,特别是走进城市,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更高收入和更好生活。到了2013年,农民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性收入。正因为工资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城市打工,于是,2010年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为10539万人,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高达9462万人;到了2014年外出(包括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农民工达到1.68亿人占总量的61.3%。长久离开自己土地的农民数量在增加,农业在这些农民心中的份量正在减轻。

二、土地领属情感隐约变化

农村土地领属关系并没有变化,2011年5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和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又提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些文件明确农民对于土地的确权,就是为了稳定农民对于土地领属关系随意改变的担心和疑虑,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对于土地应该没有任何担忧。虽然农民对于土地具有确权,但是农民在土地领属关系表现形式上已经与改革开放之初有所不同,农民的观念正在嬗变。

(一)个体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采取生产队集体经营的生产关系组合形式。当时,农民对于土地领属关系的事实认同和情感联系都相对松散,土地是集体的,也是每一个人的,但是似乎又不是个人的,只是生产队集体的,因此国家或组织机构可以相对随意调整和划拨农村土地,不会引起农民反弹。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出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从生产队集体经营中解放出来,家庭获得土地承包使用权而转变成为个体经营。土地所有权性质没有改变,依然是国家或集体所有,只是改变了土地经营使用权,由集体转为家庭。但是,农民对于土地的事实认同和情感联系,就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土地是集体的,更是自己的,实现了个人与土地的紧密结合。个体经营的关键是克服了农民与土地之间的相对松散关系,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成农民与土地的紧密结合,于是农民对土地就大量地投入时间、精力、资金和情感等,由此也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粮食产量短期内获得大幅度地连续的提高,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正是这样一种成效,不断地强化了农民对于土地的认同,也强化农民对于土地的情感,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

但是,农民个体的能力是有限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是农民个人所能够全部解决的问题,因此基于生产关系调整而释放出来的改革红利,在经过二十多年后,已经基本耗尽,农民基于农业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不断下降。为此,原先基于依附土地能够快速提高生活水平的土地情结开始松动,特别是新生代农民的土地情结在弱化,因此,如果还要持续发挥土地应有效能,就需要调整基于家庭个体经营的生产关系了。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提出集约经营的理念,由原来基于家庭的个体经营,运用某种适当方式实行集约化经营,以便克服个体经营带来的困境。从政策层面理解这个概念,“集约经营指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集约经营是一种先进的、高效益的生产经营方式。农业集约经营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产品的总量”[9]188。很显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始终是一个战略性问题,肯定主要只能依靠自己解决,否则就会在战略上受制于人,因此近年来国家正在积极引导农民的发展集约经营。集约经营就意味着经营权的收拢,不能实行之前的个体经营方式,因为个体家庭的小块面积不可能实行集约经营,只能在相对大范围的面积上实行“公司式经营”,实行统一管理。因此,必须强调在经营方式上农民与土地的分离,割断农民与土地直接的物质利益联系,只能与土地产生间接联系,于是,必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消解原先基于个体经营的农民与土地的紧密联系和深厚感情,这也是生产关系调整带来的附属产品。

(二)人地一体向人地分离转变

人地一体是农耕文明的必然选择,因为农作物是植物不能流动生长,这种定点生长的特性就形成了千百年来农民“安土重迁”的观念和行为,这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渊源。后来,再运用行政手段强化人地一体的体制,一是城乡分离的非农业和农业的户籍管理制度,二是农民外出需要乡镇一级政府审批证明制度,这就从制度层面强化了农民对于土地的附着,也限制了农民人地分离的可能。这个时候,农民对于土地的附着情感具有某种被动性,与传统基于生产需要的“安土重迁”观念有所不同,这是历史发展的附着产物。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试点是从农村开始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本载体,就此掀开了历史新篇章。这次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的土地情感被动性被有效化解,转而变成一种积极主动的情感,自觉自愿地与土地融为一体,并且转化成为丰硕的劳动果实,开始能够自我解决千百年来不能有效解决的温饱问题。这个时候,农民对于土地的情感是异常深厚的,不仅充分开发原有土地的潜力,而且不断自主开荒拓土,促成一段时期内耕地面积不断增加,“80年代初期全国实有耕地面积13 250×104公顷~13 970×104公顷,比1957年净增1/5~1/4左右。”[10]8这个耕地面积增量,既有集体垦荒行为,肯定也有个人自主垦荒行为,如果农民没有土地的实际利益和深厚情感,那么是不可能的,这是人地一体的现实体现。

但是,这种人地一体的蜜月期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向着纵深推进,从农村向城市、从农业向其他各行各业深化改革,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边际效益开始呈现衰减态势,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美好生产,于是出现以“北上广深”为基点辐射周边吸纳农民进城务工的打工潮。2014年全国农民工达到2.74亿,这些农民已经事实上从原来的人地一体走向人地分离,实现一种在物理空间层面与土地的分离,从而割断了与土地的外在层面联系。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尤其是新生代农民,还计划或希望永久离开农村自己的土地定居城市。2006年8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半以上(55.14%)的农民工设想未来在城市发展、定居。”[11]20经过多年之后,可以设想这种定居城市的意愿不会减少只会增加,这种抛弃曾经相依为命的土地命根子的愿望和行为,有力地说明农民在土地领属关系方面,情感已经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城市文明淹没农村文明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土地附着向土地流转转变

农耕文明时代,农业是唯一正道,因此土地历来就是命根子,不会轻易放弃,形成了深厚的土地附着情结。这种附着是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只要能够凭借土地达到美好生活的目标,那么农民对于土地的附着情感就会增强,反之,就会减弱。因为土地附着与经济收益相关,因此如果土地收益的边际效益下降之时,附着程度就会下降,也会出现土地流转的意愿。“截至2014年上半年,中国土地流转面积已经达到3.8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8.8%,达到2008年土地流转面积的3.5倍”[12],土地流转现象反映出农民对于土地爱恨有兼的情感,爱者土地命根子的情结始终还在,恨者土地收益已经不足以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开支,一个家庭不能凭借土地达到当地生活的平均水平,于是选择流转。

土地流转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这种流转农民对于土地依然拥有承包权,特别是通过土地确权的登记,更加明确农民的权益,也就明确农民对于土地拥有处分权,这就在深层次解决农民的土地情结。但是,农民对于土地的附着也从实物附着向契约附着转变,通过法律的形式农民就此失去在流转合同期内的土地处分权,也就割断了农民在这个期间与土地的事实情感联系,实现一次新的跨越。农民之所以相信契约的效力,不再执着于实物的附着,关键还在于我国法律有能力维护农民利益,因此,能够把在实物上附着情感,转移到契约的理性依赖和法律信任。

三、农业作物种植品种开始转向

几千年来的传统农业追求自给自足,核心在于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农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农业生产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作物品种开始转向,出现多元化种植倾向,形成以市场为基本导向的种植模式。

(一)粮食种植转向经济作物种植

只要身处农村的人,都可以感性发现,个体农民种植粮食面积在下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上升,当然还有数据支撑。广西沿海8县区“粮食作物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其播种面积由1975年的242613公顷降至2010年的152360公顷,下降37.2%,在农作物总面积中的比例由85%降至47%;经济作物、蔬菜和水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上升”[13]759。为何会有如此变化,原因在于粮食不如经济作物赚钱。在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之下,我们还需要关注其中隐含的东西。第一,千百年来没有解决的吃饭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否则最讲究实际的农民,不会拿自己的肚子开玩笑,去种植那些不能直接填饱肚子的东西。而且,市场粮食供给充足,能够运用货币方式调节粮食供求,整个社会粮食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第二,传统社会重农抑商的观念已经被人们抛弃,市场经济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农民正在学会运用市场价值规律调整自己的种植经营行为。第三,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多样化,百姓更加注重营养的均衡吸收,说明社会的繁荣昌盛。

(二)自给性种植转向商品性种植

传统经济是自给自足经济,因此农业种植也是自给性种植,主要用于自己消费,只有少量农产品进入商品市场。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农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种植也从自给性种植转向商品性种植,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为目标进行种植。这可以从各地举办各种农产品节可以窥见一二,如富川瑶族自治县脐橙节、昭平县茶王节、罗平油菜花节、石象湖百合花节,等等。以推销农产品为目的的各种农业节,在全国各地可谓多如牛毛。这充分说明农民种植已经走出纯粹自给性种植,开始走向商品性种植,这不仅是农民个人行为,还有政府引导的政府性行为,实现了种植思想的新跨越。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贺州市逐步建成了蔬菜、烟叶、茶叶、脐橙、梅李、马蹄、红瓜子、食用菌、中药材、蚕桑等十大特色优质高产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农副产品目的不是为了自用,而是为了出售,因此表现为生产性种植。不管是从全国态势看,还是具体到一个县市,农民的商业性种植已是常态,基本上实现了基于市场经济的现代农业生产的转变。

这种商品性种植确实不同于传统自给性种植,它需要农民具有市场眼光,因为商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自给性种植是一种眼睛向内的种植,只是关注自己的现实需要,不必考虑销售问题。商品性种植因为不是着眼自己消耗,而是通过销售获取利润,因此就存在一个销路和利润的问题,这对于习惯自给性种植的农民,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帮助农民克服这个障碍,以便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当季种植转向反季节种植

传统农业是靠天吃饭的农业,从来都是当季种植,没有能力进行反季节种植。如今,农民除了遵循自然规律进行当季种植之外,还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反季节种植,实现种植历史的新跨越。与农民关系最为密切者当是大棚蔬菜种植,通过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达到调整蔬菜生产和上市季节,既实现蔬菜的有效供给,又可以创造更高的市场利润,实现供求双方的共赢。这样一种种植方式,不仅表明农民具有了更强的市场观念,更需要依托现代技术,充分说明知识经济的理念和行为,已经渗透农民头脑。农业已经不是仅凭经验就能够胜任的工作,还需要现代科学技术,因此老式农民必须向新型农民转变,也意味着农村只有“603861”部队将带来某种潜在危机,必须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转型。

四、耕作方式悄然转向现代

耕作方式属于生产力构成的重要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判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也能够反映农民的农业思想状态。

(一)人力畜力耕作向机械耕作转变

众所周知,传统农业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进行耕作,不仅形成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而且劳动的效率和成效都低,这种状况持续上千年没有太多改变。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情形有了根本性改变,全国各地都在不同程度改变了人力畜力耕作的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使用机械耕作,机械化程度得以不断提高。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机械耕作的政策措施,致力于实现耕作方式的现代化。2004年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自1998年起,中央财政开始设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最近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又下发《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2015〕6号),运用财政杠杆有效地引导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实现耕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个政策不仅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转变农民农业思想,依靠体力高强度付出就可以有效从事农业生产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借助机械等现代设备帮助的巧干已经到来,也正在改变着传统农民的思维和形象,可以一样迈进蓝领和白领行列。

(二)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变

如果说机械设备的使用属于硬件改善,那么农业生产技术之软件的提升,更能区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农业生产属于技术劳动,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累积千百年历史而逐渐形成,主要通过言传身教的习得方式传授,而且技术改进异常缓慢,它们具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技术娴熟程度日渐提高的特点,因此老年人成为技术权威,所谓“吃的米,比你过的桥还多”。但是,工业文明全面深入农村,知识经济渗透各行各业,知识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传统农业正在向着现代农业转变,原先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逐渐被现代农业技术所替代,于是,传统农业的一些生产特点正在被消解。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全面渗透,老年人技术权威的形象正在被消解,由于年轻人经过全面系统的学校教育,也由于年轻人对于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于老年人,因此年轻人较之老年人能够更快地掌握现代新技术,老年人技术权威的形象轰然倒塌,年轻人获得了与老年人平等、甚至更高的话语权。农业生产因为现代技术的进步,引发了农业生产内部人际生态的变化,并且正在漫延到整个农村政治社会生态系统的变化,农村伦理系统可能因此而重构。

结语

改革开放之后,农民的农业思想已经发生嬗变,由专注农业转变成为既关注农业,同时也关注工商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业,这种现象表明新型农业观正在生成,农民正在转变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农民。这种农业观的显著特点就是对接市场,运用市场规律从事农业生产;对接工业,运用工业化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接城市,以城市务工收入贴补农村建设,由此开始实现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谢永飞等.离土不离乡农民工的基本状况研究[J].南方人口,2013(2).

[2]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J].人口研究,2012(3).

[3]中商情报网. 2008-2013年中国农民工规模统计[EB/OL].ttp://www.askci.com/news/201405/12/12145135172761. shtml.

[4]郭晓萍.人社部:中国外出农民工1.68亿人,平均月薪2864元[EB/OL]. http://www.cq.xinhuanet.com/2015-02/28/c_ 1114468473.htm.

[5]新闻中心.2013农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工资收入首超经营纯收入[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ews/ 2014-04/11/content_32063084.htm.

[6]贺州市八步区人民政府提供,2014/12/8.

[7]温涛等.农民收入结构对消费结构的总体影响与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3).

[8]温涛等.农民收入结构对消费结构的总体影响与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3).

[9]翟泰丰主编.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10]毕于运等.建国以来中国实有耕地面积增减变化分[J].资源科学.2000(2).

[11]王玉君.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J].人口研究.2013(4).

[12]翟瑞民.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已达3.8亿亩行政强推问题突出[EB/OL].网易财经,http://money.163.com/14/1214/14/ ADECUDEV00252G50.html.

[13]夏秀忠.广西沿海地区主要粮经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J].南方农业学报,2014(5).

On the Evolution of Farmers'Agricultural Thoughts

WEI Zu-qing
(Normal Education College,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Guangxi 542899)

Since reforming and opening,the farmers'agricultural thoughts are quietly changing.Farmer's sense of belonging originated from the possession of land becomes weaker and weaker.The types of crop planting become more and more.Tillage methods transform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All the changes in question indicate that the role of agriculture has declined to farmers undoubtedly.

farmer;the thought of agriculture;transformation

F30

A

1673—8861(2015)03—0077—05

[责任编辑]肖 晶

2015-05-12

韦祖庆(1964-),男,广西贺州市人,贺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美学、族群文化。

2013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BSH006)。

猜你喜欢

土地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我爱这土地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分土地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