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科学学案 提高教学效果

2015-05-05阮俊峰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导学学案检测

阮俊峰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生物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如何设计科学的学案,是教学能否顺利、成功实施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设计科学的学案,可有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一、学习目标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的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目标,能使学生明确方向,减少学习的随意性,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学习目标一般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描述这些目标的语言最好使用便于操作的导向语言,切忌将教案中的目标直接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用。

二、学习方法设计具有科学性

学案导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能有效培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中学生由于学习时间紧、学习科目多,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情况,与教学内容同步,由浅入深地分段进行系统合理的设计。

三、学习活动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学习活动的开放性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自由思考问题、发表看法、勇于猜想、大胆质疑、动手操作。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并且纳入学生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因此设计学习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决不能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探索过程,能让学生说的尽可能让学生先说,能让学生做的尽可能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讨论的尽可能让学生先讨论,力求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条件。

四、问题设计具有探索性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要使学案导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使学生凭已知去探索未知,利用已知去除疑解惑。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探索性和启发性,难度要恰好落脚在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接受能力上。问题设计的类型一般分为矛盾式问题、阶梯式问题、辐射式问题、情境式问题、综合式问题等。

五、学习能力检测设计具有针对性

学习能力检测是学案导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手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学习能力检测设计要有针对性,要做到目的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学习能力检测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既可通过完成练习和解决具体问题去反馈检测,也可通过学生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表述去检查和了解,还可通过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去了解。实践证明,通过质疑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得到形成和发展。

当我们从以上角度来精心设计学案时,能使学案紧扣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学情,体现知识引导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巩固过程,发展拓展过程,较好地体现了知识的应用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下,可以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导学学案检测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比例尺(一)”导学案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