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举措,大收获

2015-05-05张爱梅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竹日记心灵

张爱梅

每接手一个新班, 我都会让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开展“我和日记有个约会”一系列习作活动。我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开发课内外资源,通过一些富有创意的小举措,开启学生心灵,激发写作兴趣,拓展写作思维,让孩子们在具体的写作情境中,有感而发。

一、写小序——开启心灵

在“为日记取个好名字”的活动中,就有了“嫩芽”“语丝”“蓝月亮”“朝霞集”等富有诗意的名字。

同学们在日记的扉页上认真地写下《日记小序》:

“认识你之前,我都是孤单的;认识你之后,我不再徘徊。从今以后,我们将是永久的朋友。”

“走过的路,留下了一串串欢笑,照片只记录了片刻的影像;电话挂断后,那些过往片断也将消失。日记——帮我保存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帮我分担忧愁,和我分享快乐,只因你无怨无悔地听我诉说,所以成为我最忠实的朋友!”

在批阅日记时,我随孩子们的文字一起欢笑、叹息,他们也乐于向我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

芳芳为自己的长相而苦恼,琴琴为老师误解自己而委屈,晓梅为该不该揭发朋友的不良行为而矛盾……在日记中,我成了孩子们信赖的朋友,我耐心地和他们探讨:什么样的美最恒久,如何消除误解,什么是朋友的真实含义……

日记,成了沟通师生心灵的使者!

印象较深的要数小樊同学,他在一篇日记中流露了想退学的念头。我很是震惊,于是在他的日记中留言:

“把你的忧伤写出来,老师愿意倾听,并且帮你分担!”

再次批阅他的日记时,我终于明白其中缘由:他的父亲不辞而别,离家已近一年,至今未归。母亲每日以泪洗面,他也不想再上学了。这时我才察觉这位14岁的少年,竟担负着如此沉重的压力。于是我和他的母亲作了次长谈,开导她正确对待生活,多为孩子着想,毕竟前面的路还很长。母亲的心放宽了,小樊的脸上也终于重现了笑容。

日记就像一把钥匙,使我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二、赏文竹——拓宽思维

我养了一盆文竹,长势极好,放在办公室的窗台上。我发现经常有一些孩子在窗外探头张望,看得出他们对这盆文竹颇感兴趣。于是,在一次作文课,我索性把文竹搬进课堂,让他们观赏。

“老师,它为什么叫文竹?”

“它能长多高?会开花么?”

“它的寿命有多长?叶子会枯萎吗?”

……

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我没有一一作答,而是让他们仔细观察,相互讨论,记下自己的问题和发现。接下来,学生们有的定目细视,有的轻轻地摸着叶片,有的拿尺量,还有的用鼻子嗅……他们的认真劲儿俨然一位严谨的植物学家。

于是,在学生的日记中,我便读到了如下的精彩语句:

“她像一位优雅文静的少女,怪不得人们叫它‘文竹,猛一看,还以为是几棵小迎客松呢!”(比喻多么形象!)

“文竹嫩嫩的、绿绿的,近看,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草;远看,好似窈窕少女坐在为她特地配置的椅子上,又像一位老者拄着拐杖频频摇头……”(想象多么丰富!)

“文竹的手掌呈三角形,她的腰肢上还有几道生长时留下的疤痕(节)呢!一阵风吹来,她们翩翩起舞,似乎在向我们诉说什么……”(观察多么细致!)

“从上向下看,它好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天气越冷,它们越有精神,就凭这些精神,冬爷爷也不忍心把它冻坏。更何况,它还要借着寒风跳个舞呢!”(仿写《济南的冬天》多么成功!)

……

读罢,不得不赞叹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三、尝藕饼——有感而发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许多作家在谈及创作感受时如是说。

“学生的作文太差!语句干瘪,缺乏真情!”许多语文老师在批阅学生习作时感慨不已。

其实,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当学生觉得生活平淡下笔无言时,教师不妨创设一点“意外”,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有感而发。

一节语文课伊始,我给每位学生发一张32K的白纸,并且让他们对折。学生非常好奇,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

“该不会是教我们折东西吧?”

“我看不像,今天又不是手工课。”

“说不定是教我们变魔术呢!”

“一张白纸能变什么呢?”

……

学生七嘴八舌,我笑而不语,拿出一大袋东西放在讲台上。

“我闻到了油香味儿!”素有“馋猫” 之称的晓辉惊呼起来,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

“说对了!今天,请同学们尝尝老师做的藕饼。”我打开袋子开始发饼,每人一块。教室里充满欢笑声,啧啧的赞叹声,每个人心中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这块小小的藕饼,我足足吃了10分钟,我尝出了里面的藕片、生姜、葱花、肉末,也品出了其中的美味——这是老师亲手做的。我仔细回想,在今天之前,没有任何一位老师为一节作文课做食品给我们吃。以前,我们只有在节日活动时,老师才买些糖果大家一起吃。”

“老师,您每天上课,改作业,又当班主任,已经很累了。60块精致的藕饼,一定花了您不少时间吧?您在炸藕饼时有没有被油烫着?老师,您做的藕饼又香又脆,在我们心里堪称天下一绝。”

“老师,您做的藕饼真好吃,有一天我也会做给您吃。”

……

在批阅日记时,我不禁暗自欣喜,没想到一块小小的藕饼竟能引发如许情真意切的话语!

在后来的作文教学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生活片断:挖荠菜、包春卷、开演唱会、当小记者……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日记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如果教者能走出因循不变的习作训练模式,多创设一些“意外”情境,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定能使学生有感而发,妙笔生花。小举措,大收获!何乐而不为?

猜你喜欢

文竹日记心灵
文竹换盆后该如何养护
文竹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心灵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