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不同体质类型和BMI的相关性分析*

2015-05-05冼慧明罗炜丹李智鸿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4期
关键词:气郁质阳虚气虚

冼慧明 罗炜丹 李智鸿

在社区工作中,儿童营养状况是社区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成年后发病的基础和内在因素[1]。对儿童体质状况的筛查,不仅利于儿童健康的成长,同时利于降低成年后患病的几率[2]。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提到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即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贫血、肥胖等儿童营养性疾病,对本社区521例儿童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社区儿童52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257例,女264例,年龄6~11岁,平均(7.9±3.0)岁,参照王琦[3]教授的《中医体质学》中关于体质分类,又被称为“中医体质九分法”对体质进行分类,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基本类型。在521例儿童中,不良体质77例(14.8%),其中男40例(51.9%)、女37例(48.1%),包括气虚质(24例)、气郁质(7例)、特禀质(19例)、血瘀质(2例)、阳虚质(14例)、阴虚质(11例)为儿童的不良体质;平和质体质444例(85.2%),其中男217例(48.9%)、女227例(51.1%)。

1.2 方法 采用收集资料的方法,对社区儿童的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身高体重计对儿童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然后填入儿童体质与营养状况评估调查表。参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中的对于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规定方法进行相关的测量。各项测量人员均通过统一的严格的培训,经过两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保证测量质量的标准性。《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中提出对中国学龄儿童少年判断超重和肥胖的界限值,见表1。

表1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 kg/m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年龄段儿童体质分布情况,主要分为6、7、8、9、10、11岁六个年龄段。观察不同BMI指数体质类型分布状况,主要针对轻度营养不良、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的体质类型分布。观察BMI和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针对6~11岁年龄段儿童的中医体质分型材料进行汇总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对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儿童体质分布情况比较 6~11岁年龄段儿童的中医体质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儿童体质分布情况比较 例

2.2 不同BMI指数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比较 正常体重儿童体质主要是以平和质为主252例(56.7%),轻度营养不良儿童中气郁质和阳虚质较高2例(28.6%),超重儿童中主要是气郁质2例(28.6%)、特禀质5例(26.3%)、气虚质6例(25%),肥胖儿童中主要是血瘀质1例(50%)比例较高,见表3。

表3 不同BMI指数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比较 例(%)

2.3 BMI和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比较 BMI与气虚质、特禀质和阳虚质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158、-0.168、-0.179,P<0.05),BMI和 与 气 郁 质、血瘀质、阴虚质和平和值无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0.085、0.057、-0.064、3.167,P>0.05)。

3 讨论

体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在生命过程中,分别在先天和后天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形态机构、生理功能、心理情绪方面综合性的特殊体质,体质也体现了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适应的一种特征。一个国家国民体质的状况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和发展的标志[4]。体质的优劣不仅影响着个人身体健康,也可能影响国家的繁荣昌盛。儿童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儿童体质和营养状态的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全面的掌握儿童的体质和营养状态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干预,制定合理的改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祖国医学认为,中医体质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相关的机体疾病是以体质为基础的,体质的分型决定了疾病发生的倾向性[5]。儿童往往存在营养失衡的现象,不仅对目前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营养失衡也可能造成儿童成年后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笔者通过对本社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筛查营养相关性疾病发生情况,了解营养状况在儿童的分布状态,结合中医体质分型,为减少儿童营养不良发生及降低成年后心脑血管发生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参照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学》中关于体质分类,针对本社区儿童521例进行中医体质的分类,主要有下述几种类型,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血瘀质、阳虚质、阴虚质[6]。(1)平和质主要特征是阴阳气血调和,面色红润、目光有神、鼻色明润、精力充沛、唇色红润、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舌色淡红、苔薄白,脉搏和缓有力,性格开朗乐观。(2)气虚质主要是指元气不足,出现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气短等表现,舌苔红,脉搏较弱,性格相对内向。不同原因造成的肺、脾胃、肾脏等功能低下,是气虚体质形成的病理性基础,如果饮食失调,会造成中气虚损、气虚阳微。相关学者曾认为“血实气虚则肥,气实血虚则瘦”[7]。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中曾认为“人之肥者必气虚”,提示气虚者可能津液生成、分布和排泄发生失常,津液停则凝聚为痰,湿痰则慢步周身腠理,湿痰停滞则肥胖。(3)气郁质主要是气机郁滞所致,神情抑郁、忧虑,形体较瘦弱,情感脆弱、烦闷不高兴,舌淡红,舌苔薄白,脉弦,性格敏感多虑。人体气机的运行主要依靠肝的调节,气郁主要表现在肝经所经过的部位气机不畅,所以气郁质也被称为肝气郁结。(4)特禀质主要是先天市场,多数是生理缺陷、过敏性反应为主要的表现,也可见哮喘、鼻塞、喷嚏,属于过敏性体质。中医认为“肾乃先天之本”,特禀质儿童要以健脾、补肾气为主,从而增强卫外功能[8]。(5)血瘀质因血行不畅造成的,往往是肤色晦暗,有色素沉着、瘀斑,口唇暗淡,舌质紫黯,脉涩,心理情绪上比较烦躁、健忘。有资料显示,血瘀质往往眼睛里的红丝很多,刷牙时牙龈常会出血,性情方面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6)阳虚质是阳气不足,往往有畏寒怕冷、精神不振、手足不温、喜热饮食,舌质淡,胖嫩,脉搏沉迟,心理方面内向、沉静。阳虚质的脏腑功能活力功能较差,温煦功能明显衰退,出现的恶寒喜暖证状。(7)阴虚质主要是阴液亏少,往往以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喜欢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为主,脉搏细数,心理方面急躁,外向好动。阴虚质主要是先天不足,如孕育之时父母气血不足,或母亲年龄较大受孕,早产等;后天失养,往往因年少之时,血气方刚,阳气旺盛导致阴虚质[9-10]。但是其主要是面对成人开展的研究,没有特别对儿童少年进行开展,儿童是否也可以按上述标准进行体质分类,目前尚比较少人研究[11-13]。

本研究的目标人群针对学龄期儿童,填补了该研究领域上的空白,笔者通过选取本社区儿童52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参照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学》中关于体质分类,身高体重计对儿童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计算BMI指数,分析儿童不同体质类型和BMI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11岁年龄段儿童的中医体质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重儿童体质主要是以平和质为主252例(56.7%),轻度营养不良儿童中气郁质和阳虚质较高2例(28.6%),超重儿童中主要是气郁质2例(28.6%)、特禀质5例(26.3%)、气虚质6例(25.0%),肥胖儿童中主要是血瘀质1例(50.%)比例较高。BMI和气虚质、特禀质和阳虚质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提示气虚质、特禀质和阳虚质儿童营养状态不良,应注意进行防治和治疗,从而降低其成年后疾病的发生率[14-15]。

综上所述,通过儿童不同体质类型和BMI的相关性情况,可以更好的进行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能进一步规范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1]柳红芳,王皓,胡照娟.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与肥胖、血脂、血凝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0):702-706.

[2] Ragvin A,Moro E,Fredman D ,et al.Long-range gene regulation links genomic type 2 diabetes and obesi risk regions to HHEX,SOX4,and IRX3 [J].Proc Nail Acad Sci USA,2010,107(2):775-780.

[3]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4]王琦,朱燕波,吴承玉,等.中医体质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9):9946-9950.

[5]欧爱华,麦润汝,原嘉民,等.亚健康状态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对应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11-14.

[6]陈燕,龚玲,谷政,等.重庆市不同地区中小学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4):3058-3059.

[7]孙竹花,陈燕,万婧,等.普洱市初一年级学生体质与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9):116-117.

[8]李琳,汪振宁.体穴与耳穴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3(26):173-176.

[9]杜杰,邬盛鑫,杨忠.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BMI与素质指标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291-1292.

[10]蒋玉艳,唐振柱,苏冰.学龄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矿物元素相关性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2):77-80.

[11]陈天娇,季成叶.北京市中学生腰围与体质指数及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状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3):355-358.

[12]张晓阳,徐幽琼,李红,等.福州市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11):67-70.

[13]戴昕,韩东硕.北京市视力残疾青少年BMI与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关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2):86-89.

[14]吴华,向开富,王传媚,等.营养不良儿童血清瘦素水平与BMI、能量摄入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3):222-223.

[15]吴秋桃,胡蓉,叶春姬.青年大学生BMI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及运动干预实验[J].重庆医学,2012,41(12):1173-1175.

猜你喜欢

气郁质阳虚气虚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体质及其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阳虚质备孕女性针灸调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药线点灸治疗气郁质型功能性胃肠病30例
中医体质护理对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血淤型冠心病的有效性分析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