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埋豆法在乳腺癌康复中的应用*

2015-05-05熊秀英翟晓蓉李华玉熊秀兰张文丽郑德松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4期
关键词:耳穴患肢根治术

熊秀英 翟晓蓉 李华玉 熊秀兰 张文丽 郑德松

乳腺癌目前治疗以外科改良根治术治疗为主,虽然手术方法在不断更新,但患者术后常有不同程度的患肢胀痛、疲乏、麻木而导致患者的睡眠质量差、焦虑、消化道反应等一系列互为因果的不适症状[1-4]。目前,临床主要是加强患肢功能的锻炼,来缓解身体不适和促进患肢的康复,但起效慢,作用的大小也取决于患者是否坚持了功能锻炼。本科通过对210例患者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数字疼痛量表(NRS-10)对乳腺癌术后的病情进行康复测评。其中,加用了耳穴埋豆法的患者,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护理依从性也得到相应提高。该埋豆法操作,安全无痛、无创伤、无副作用、简单易行,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21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199例单侧乳腺癌,11例双侧乳腺癌患者,年龄31~76岁,平均(51.5±2.5)岁,均为女性,手术方式均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将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5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在常规进行术后功能康复操锻炼的基础上,应用耳穴埋豆法。B组采用目前临床常用的锻炼方法即患肢渐进式功能康复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期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数字疼痛量表(NRS-10)及睡眠疗效进行测评,分析两组患者乳腺癌术后疾病的康复效果。耳穴临床应用实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 理论培训 临床护士对耳穴的相关知识较为生疏,为了顺利开展该项新技术,本科特邀中医学专家进行授课,对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并现场进行操作演示,交流经验。然后将资料整理成册,要求中级以上护士都应掌握,反复理论学习,操作练习,获得耳穴埋豆资质。其次对焦虑自评量表(SAS)、国际通用的0~10数字疼痛量表(NRS-10)及睡眠疗效观察的再次培训,统一认识,统一操作流程。

1.2.2 耳穴选择 可根据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常选用神门、胃、心、内分泌、三焦、耳尖,并可根据症状予以增减耳穴[5]。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胃: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心:在耳甲腔正在凹陷处,即耳甲15区;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底部,即耳甲18区;三焦: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耳尖:在耳廓向前对折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

1.2.3 耳穴作用 神门主治:失眠、多梦、高血压、神经衰弱等;胃主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压痛、失眠等;心主治:神经衰弱、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内分泌主治:更年期综合征、痛经等;三焦主治:上肢外侧疼痛、腹胀便秘等;耳尖主治:发热、牙疼、失眠、高血压、麦粒肿等[6-7]。

1.2.4 耳穴埋豆法手法 也称压丸法,压丸就地取材,如王不留行籽、油菜籽、绿豆、小米、白芥子等,笔者多用王不留行籽,因其表面光滑,大小和硬度适宜。应用时先用酒精擦拭耳廓待干,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6 cm×0.6 cm大小的胶布中央,用镊子夹住敷贴在选用的耳穴上,一般采用患侧耳穴,有利于患侧手的锻炼,自行按压3~5次,按压30~60 s/(次·穴),刺激强度依患者病情而定[8-9]。一般乳腺癌术后1周内或急性疼痛宜用强刺激法,反之为轻刺激法。贴穴周期为1周,贴穴时需注意,操作轻巧、准确、力度适中,耳廓冻伤者、炎症和习惯性流产孕妇禁用;贴穴期间皮肤保持局部干燥,若有潮湿、红肿破损,需及时消毒,去除穴贴,严防耳膜炎。

1.3 测评标准 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10]。数字疼痛量表(NRS-10)中0表示无疼痛;1~4表示轻微疼痛(如不适、重物压迫感、钝性疼痛、炎性痛);5~6表示中度疼痛(如跳痛和痉挛、烧灼感、挤压感和刺痛、触痛和压痛);7~9表示严重疼痛(如妨碍正常活动);10表示剧痛,剧烈疼痛(无法控制)[11]。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睡眠疗效测评,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12]。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埋豆效果评价标准 首先由培训后的责任护士,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第1天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主诉:患肢胀痛、疲乏以及麻木、睡眠质量、焦虑、失眠、多梦等不适症状。将量表SAS、表NRS-10和睡眠状况在开始治疗前由患者自评1次,然后在治疗后48 h即一般在术后4~5 d再让其自评1次,以便通过量表SAS、量表NRS-10总分变化来分析自评症状的变化情况以及睡眠质量变化情况。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分值降低确定为改善,否则视为无效。应用耳穴埋豆法期间使用促进睡眠止痛药物者将其例数在本组中剔除,本组无此情况发生。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焦虑评分比较 A组SAS焦虑自评量表自评得出的问卷总均分值(58.01±1.25)分,B组为(69.02±2.36)分,A组SAS焦虑分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程度比较 例(%)

2.2 两组NRS-10测定结果比较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第1天初评A、B两组患者NRS-10患肢疼痛评分依次为:(7.59±2.06)分、(7.62±1.45)分,经康复治疗1周后疼痛评分依次为:(2.48±1.52)分、(5.29±2.07)分,可见A组测量疼痛评分较低,有轻微疼痛。A组第1天初评与康复治疗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第1天初评与康复治疗后疼痛评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康复治疗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初评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乳腺癌术后睡眠状况比较 A组患者睡眠状况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乳腺癌术后睡眠状况疗效比较

3 讨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国外研究证实,恶性肿瘤作为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具有强烈应激效应,30%~6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13-14]。在我国乳腺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的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由于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多数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抑郁和恐惧。患者在手术康复期间出现紧张、失眠、患肢胀痛、疲乏、麻木等不适症状,但程度差异较大,这可能与自身的心理阈值等因素有关,心理负担的加重促进了心理障碍的形成。本组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问卷总分均高于正常分界值50分,提示患者存在广泛而严重的心理异常。对于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疼痛、焦虑、睡眠状况不良等适症状,现代医学主要采用镇痛、镇静、催眠药物,或者应用中医针刺推拿等缓解不适症状[15-17]。临床上多因存在治疗过程中的复杂性、药物的耐药性、依赖性或其他毒副作用,多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疗效。

耳为十二经脉之所聚,颅面神经丛中三叉神经、面神经等均有一部分分布于耳廓。刺激耳部穴位,通过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对人体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有很好的调治作用,从而达到治疗身体疾病的目的。耳穴埋豆即是根据人体脏腑经络与腧穴分布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相应穴位达到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络等功效。临床实践中有研究显示,耳穴辨证施治贴压对改善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8-20]。为了促进乳腺癌术后的康复进程,提高乳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改变过去仅单纯加强患肢的康复运动外,采用耳穴埋豆法[21-23]。此法即为耳穴表面贴敷压丸替代埋针的一种简易疗法,此法既能持续刺激耳穴,又安全无痛,无副作用,用胶布将药豆(王不留行籽)准确地粘贴于患侧耳穴处并给予适度地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24-25]。笔者通过对A组患者的应用,其焦虑程度明显低于B组进行常规功能锻炼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康复治疗后NRS-10疼痛评分比较,A组疼痛评分较B组低,疼痛缓解疗效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乳腺癌术后睡眠状况总有效率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耳穴埋豆治疗可以改善乳腺癌术后的康复进程,但在应用时注意贴穴疗程,夏季可贴2~3 d,冬天3~5 d。贴压后患者自行按压时,用力不可过猛,切不可揉搓,以免按破或挫伤皮肤。乳腺癌术后采用具有中医特色的耳穴埋豆法治疗结合患肢的康复运动疗法,对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肢疼痛不适、焦虑等有明显的疗效,同时该操作具有安全性高、简单易行,对提高患者的康复生存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1]韩卫星,陈洪生,周淑筠.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引流方式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174-175.

[2]程艳珍.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58-60.

[3]张凤云,严茂春,全丽萍.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6):14-15.

[4]廖洪叶,郭巨江.乳腺癌预防性治疗的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147-149.

[5]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95-297.

[6]王春华,成海燕.耳穴埋豆改善慢性肝炎伴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上海护理,2011,11(6):31-33.

[7]陈月峰,陈卫衡.耳穴埋豆治疗骨科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4):10-12.

[8]李平安,王海腾.柏子仁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30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1):44.

[9]袁欣,尚晓颖.耳穴埋豆的临床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29(1):35-36.

[10]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38.

[11]胡雁,陆箴琦.实用肿瘤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31.

[12]郑筱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2-106.

[13]唐静雯,王绍霞.耳穴压豆加心理暗示、行为干预对化疗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3,25(5):640-641.

[14]宋江艳,王维利,李惠萍,等.肿瘤化疗患者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相关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报,2010,17(5):5-8.

[15]司玲,许建阳,刘静,等.针刺强刺激足三里穴治疗失眠症80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6):74-76.

[16]张文丽,詹宇豪,沈俊明,等.针刺对慢性脑缺血脑皮质区自由基相关指标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5):31-33.

[17]邱秀琼.针刺内关及足三里抑制顺铂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9-20.

[18]皮衍玲,王翔宇,杨震,等.耳穴辨证施治贴压对失眠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2,27(1):37-38.

[19]万凤琼,胡晖.耳穴压籽治疗不寐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2(5):124.

[20]姚红芳,张海峰,陈小丽.头穴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症33例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2,37(5):394-397.

[21]吴清时,伦丽芳,陈红梅.阶段性功能锻炼操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2):42-44.

[22]阳瑾.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31-32.

[23]徐卫英,黄诚.乳腺癌术后运动计划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6):67-69.

[24]郑春英.耳穴压豆法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2014,12(12):72-73.

[25]李艳,李杰.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耳穴埋豆治疗老年失眠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0):1126-1127.

猜你喜欢

耳穴患肢根治术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