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5-05-05冯晓霞李艳平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4期
关键词:植入术眼压乳化

冯晓霞 李艳平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病情进展快,对视力损害严重,给患者的工作乃至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手术治疗是唯一治愈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但在实施手术治疗后,极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相关报道显示,糖尿病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6倍[1-2]。所以,配合细致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成功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至关重要。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4月共对400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本文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400例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均进行了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其中男270例,女130例,患者年龄60~85岁,平均(65.3±6.4)岁;入院空腹血糖7.6~14.5 mmol/L。术前查视力眼前指数0.05者290例,0.05~0.20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TO诊断标准,确诊为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患者,两组的性别、年龄、血糖、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2.1.1 术前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本来就面对着对环境改变的不适、知识的缺乏等问题,加之手术对机体都是应激因素,这就使得老年患者容易对手术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恐惧与焦虑,会引起机体一过性血糖升高,影响手术效果[3]。因此,护理人员手术前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详细说明白内障与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术中配合要求、预后以及术后注意事项,还要教会患者抑制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眼球向下方注视等。

1.2.1.2 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内科检查,全面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按眼科手术准备,术前1 d开始滴抗生素滴眼液,3次/d;术前给予冲洗泪道、清洗结膜囊,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感染几率;术前1 h予复方托品酰胺眼药水滴眼散瞳,以扩大瞳孔,利于晶状体植入[4]。

1.2.2 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将其体位摆放正确,给予鼻导管吸氧,密切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及反应,加强心电、血压、脉博、呼吸的监护。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可采用音乐辅助治疗,放松患者身心,避免造成血糖一过性增高,不利于手术的进行[5]。

1.2.3 术后护理

1.2.3.1 术眼护理 手术当天术眼敷料覆盖,术后第1天打开敷料开放点眼,常规观察术眼敷料渗血、渗液情况,观察术眼感染、疼痛情况,如发现剧烈疼痛,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则怀疑为眼压升高,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6]。嘱患者禁止用手压、揉、碰术眼,术后不可自行打开眼罩。

1.2.3.2 并发症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对手术的耐受力较差,相关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患者,因此,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是预防术后并发症[7]。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如眼内炎、眼内出血、眼压增高、人工晶体表面沉着物等。(1)眼压增高:每天监测眼压变化,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眼胀等眼压增高的症状。一旦发现遵医嘱给予降眼压药物。(2)眼部感染:症状多在术后2~3 d出现,密切观察切口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尽量清除眼睑及结膜囊分泌物,医嘱应用抗生药物及激素类滴眼液,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若有渗湿,及时更换。(3)眼内出血:少量出血时1~2 d可自行吸收;出血多时,可有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遵医嘱给予适量止血药物。

1.2.3.3 术后心理护理 术后应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和心理负担。白内障通过手术治疗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复明效果,一些患者因此产生兴奋和激动的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该嘱咐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因情绪波动过大会导致眼压升高、前房出血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8]。同时向患者讲解有关术后恢复的知识,如应减少眼球转动、不宜在暗处久留,勿突然做大幅度运动、避免咳嗽、打喷嚏等,以防止眼出血。

2 结果

2.1 两组的血糖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前、术后血糖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的血糖比较(x-±s) mmol/L

2.2 两组的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0±2.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5±4.6)d,并发症发生率10.5%(2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48/2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开展使得糖尿病不再列为眼科手术的禁忌证,而护理措施的得当与否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与疾病的疗效与转归也有很大关系[9]。本文的研究显示,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术前、术中、术后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地帮助了护理人员与患者良好的沟通,让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过程,从而减少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地发生,同时本组患者加强了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有利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恢复,也提高了治疗的疗效[10]。本文观察组患者血糖下降明显,且更加平稳,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提示了围手术期整体的护理措施有利于老年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成功接受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

[1]巩丹慧,孙萌,刘亚頔.112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7):126.

[2]王娟,汤欣,张帅,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J].中华眼科杂志,2008,44(12):1066-1071.

[3]胡蓉.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5):284.

[4]王晶霞.老年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要点[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181-182.

[5]薛楠,李麦芳.白内障病人的术后护理[J].全科护理,2009,7(24):2217.

[6]彭妙,李淑明.85例老年糖尿病白内障围手术期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3,13(8):97-99.

[7]黄晓燕,叶亲颖,邓小宁.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与疗效的关系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5):870-871.

[8]王秀丽,海燕,张忠静.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4):198-199.

[9]曾选昭,邓理直,陈玲.全程护理干预预防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24(8):60-61.

[10]吕国钧,张晓菲,吴铁生.老年人眼病手术中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1):2065-2066.

猜你喜欢

植入术眼压乳化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