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景区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2015-05-04户文月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5年6期
关键词:景区因素理论

户文月

(浙江工商大学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旅游景区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户文月

(浙江工商大学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拥挤现象已成为景区发展的困境,在破坏景区环境质量的同时降低游客游憩体验品质。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将影响拥挤感知的因素划分为情境因素(包括游憩环境特征、景区开发建设和社会情境特征)、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社会经济背景、人格特质、游憩动机、游憩期望、游憩偏好、游憩经验、游客使用特征)、他人因素(包括:感知遭遇人数、感知相似性、游客行为)、其他因素(包括调适行为和调查方式)以及密度因素,并结合期望理论、社会干扰理论、刺激超载理论、生态理论和密度强化理论建构拥挤感知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在分析模型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础上为景区管理者和游客提供指导性建议。

游客;拥挤感知;研究进展;理论模型

引言

有关人类拥挤的研究先前主要集中在居住区密度这一问题上,随后在户外游憩研究领域中广泛运用。拥挤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在旅游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经常被用做社会承载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1-2],同时也是研究游客体验,尤其是体验过程满意度的重要指标[3-4]。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旅游业进入起步阶段并持续快速增长,旅游发展不断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包括环境污染、文化冲击、资源破坏、景观质量下降等,给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带来了巨大压力,其中景区游客超载问题已经成为景区管理者及相关部门所面对的首要难题。以“十一”黄金周为例,2000年至2013年14年间游客量增长6.2倍①。2014年“十一”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4.75亿人次,同期增长10.9%,旅游人数剧增带来的行路难、住宿难、用餐难、购票难等问题愈加凸显,游客和媒体纷纷“吐槽”黄金周变成了“黄金粥”②。完善拥挤感知研究对目前景区建设管理和游客体验具有重要意义。客观了解影响游客拥挤感知的影响因素,可以有效地帮助景区管理者采取策略缓解游客的拥挤压力,提高游客的游憩体验品质和满意度,促进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一、文献回顾

(一)拥挤感知的界定

有关人类拥挤问题的研究源于动物行为研究论证的结果:高密度情境会导致物质和社会机制的失调。基于这一结果,拥挤通常被界定为是一种对社会密度和情境的消极评价[5],包含对密度和遭遇他人人数的价值评价[6]。Stokols将拥挤感知定义为“在某种程度的密度下,个人所产生的负面感受”,并认为拥挤感知是“当一个人在某种心理层面的压力之下,其对于空间的需求若超过实质环境可以供给的时候,就会产生拥挤感”[7]。我国台湾学者陈水源认为,拥挤感知是太多的刺激,太多对行为的限制,太多对不喜爱的社会接触或干扰,以及资源的不适宜,使人感受到密度的负面影响,因而有拥挤感的产生[4]8;Lee and Graefe将拥挤定义为:对一给定区域密度等级的负面评估[3]2;吴瑞瑜将拥挤定义为:于某种程度的密度下,个人所产生的负面感受[8]。由以上有关拥挤感知的定义可发现,大多数研究者是基于拥挤感知是负面评价感知的视角展开相关研究。而Montano和Adamopoulos在1984年指出,拥挤感知受到不同拥挤情境、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且拥挤感知并非全然是负面的感受[4]69。Bryon和Neuts认为拥挤本身并不具有消极的影响,之所以呈现出拥挤感知的负面影响是因为过去的研究调查对象多在低密度使用地区,调查的游客偏好低使用率[9]。

在此,本文并不设限拥挤感知必须是正面或负面的感受,而着重于游客个人的主观评估,将拥挤感知视为一种中性概念。

(二)拥挤感知研究理论视角

1.环境心理学中拥挤感知理论

在环境心理学中拥挤感知大致上可从生态模型理论(Ecological Model)、密度强化理论(Density-Intensity)、刺激超载理论(Overload)、控制理论(Personal Control)和激发状态理论(Arousal)来探讨(引自林宏政,2007)[7]。生态模型着重于因“人数”与“资源短缺”而造成环境中资源竞争,从而导致拥挤的感觉;密度强化理论认为密度仅是中性的概念,但其会加强原本已经存在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高密度且不愉快的情境导致拥挤的发生;控制理论认为个人可从认知、行为与决策上来减轻拥挤的压力;刺激超载理论认为当社会刺激超越个人所能负荷,导致认知、行为、决策控制的障碍,便会产生拥挤;激发状态理论假设个人将个人空间被入侵的原因归咎于环境中的他人则会产生拥挤的感觉。

2.户外游憩中拥挤感知理论

户外游憩中主要从期望理论(Expectation Theory)、差异理论(Discrepancy Theory)、刺激超载理论(Stimulus Overload)、社会干扰理论(Social Interference)和生态论(Ecological Theory)来探讨拥挤感的成因。期望理论假设当游客看见比预期的还要多的人数时会感觉拥挤;差异理论认为期望情况与实际感知情况的差异会影响拥挤感知;刺激超载理论认为当其他游客或实质环境引起过多心理上的压迫,调节策略又无法排解刺激时便会产生拥挤;社会干扰理论假设当密度限制了或影响到个人的活动目的时便会产生拥挤;以生态观点解释拥挤状况,认为在人数过多时,有限的资源会导致拥挤的体验。

(三)文献评述

虽然现有关于拥挤感知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与模型建构上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依然存在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首先,研究理论欠缺整合。后续研究文献并没有对有关拥挤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验证,大多数研究只涉及相关理论的一部分,且主要集中在期望理论、刺激超载理论和社会干扰理论方面,且缺乏对有关拥挤感知的理论进行整合研究,限制了拥挤感知在环境承载力等相关研究中的作用与应用。其次,影响因素验证存在矛盾与遗漏,且相关因素影响作用存在不一致的结果。如,游憩经验对拥挤感知存在相反的两种作用影响。同样在个人社会经济背景中的学历、年龄、性别与收入也存在同样的研究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有待依据具体调查对象做进一步的检验与分析。最后,研究对象不足,现有国内外拥挤感知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海岸带游客拥挤感知、湖泊船只拥挤感知和荒野地区游客拥挤感知等,虽然近几年研究视角开始关注高密度使用地区,但相关研究依然较少,且得到的结果有限,尤其是针对湿地公园这一特殊景区游客拥挤感知研究更少。

二、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探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将影响游客拥挤感知的因素归类为个人因素、他人因素、情境因素和其他因素,并通过密度强化各影响因素形成动态模型。

(一)游客拥挤感知个人因素探讨

1.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难以衡量,少有研究针对人格特质对拥挤的影响作探讨,一些学者在探讨拥挤模式时,将人格特质纳入影响因素中,且认为内向性的人较不喜欢高度接触的社会互动[4]1;卡和瓦和布雷布纳研究结果发现,拥挤的情况与结果不确定的期望,对外向人格的影响,显著大于内向人格[4]2。有关人格特质分类中学者认为五大人格特质模式有足够的理由可作为人格特质建构的分类基准,且大多数研究发现,五大人格特质[(五大人格特质将人格分为五大类:紧张型(Neuroticism)、外向型(Extraversion)、开放型(Openness)、友善型(Agreeableness)以及谨慎型(Conscientiousnes)等[4]15]的5个因子是稳定而不会变动,并不会因样本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2.游憩动机

先前的研究显示游客的游憩动机会影响游客的拥挤感知[8][10-11],不同游憩动机会对拥挤感受有所差异,拥有不同动机的人,即使在相同的环境特征下,也会有不同的反应[11]13[12]。而吴瑞瑜在对森林游客区游客拥挤感知进行研究时发现拥挤感知并不因游憩动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8]8。

3.游憩经验

有关游憩经验与拥挤感知的相关性在先前研究中有过探讨,游客到访次数影响拥挤感知。一些学者认为游憩经验越丰富者,对于高密度地区的拥挤感知越敏感,即越容易感知到拥挤[13],然而,也存在相反的结果,游憩经验越丰富的游客,越不容易感受到拥挤[14],但有些研究也显示过去的游憩经验并不会影响到拥挤感知[4]30。

4.游憩期望

依据期望理论,当所遭遇的人数超过个人所期望的水平时,游客便感知到拥挤。一些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同时指出,对游客人数有预期的游客,拥挤感知越低[8]9。然而,也有结果显示,期望的接触遭遇人数与拥挤感知并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15]。

5.游客使用特征

成员间的关系通过影响游客间的交流与互动程度,进而影响游客的拥挤感知[13]3。游客自身团体成员的数量会影响拥挤感知,成员人数与拥挤感知具有显著性影响且呈现负相关[7]26。而范盛桢对于塔塔加游憩区的研究调查却显示同行人员越多则拥挤感知越高[11]64。卡利什和卡拉拍哈在研究游客的满意度时指出,游客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被领导的和独立型的。被领导的游客对拥挤拥有更好的容忍度,独立性的游客对拥挤更加敏感[16]。对等候时间的感知同样影响拥挤感知,感知拥挤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而降低[6]6。然而,随后也有学者验证发现游客在一景区停留时间越长,拥挤感知越高[17],同时也存在着拥挤感知和使用时间不存在相关性的研究结果[18]。人们之间接触的频率和接触的地方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3]8[19]。

上述文献显示有关拥挤感知影响因素中旅游特性指标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究其原因可能为测量指标的选择和调查目的地性质的不同。因此,这一影响因素有待做进一步实证研究。

6.社会经济背景特征

个人社会经济背景中的教育程度与个人收入等因素显著影响拥挤感知[8]2。范盛桢指出游客的平均月收入高低与拥挤感知有显著性的差异[11]53。吴瑞瑜发现个人收入越高则拥挤感知越高[8]3。Westover和Collins表示游客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越不容易感知拥挤[7]8,而一些研究却显示个人社会地位越高对拥挤的容忍度越低[4]26。关于性别方面,研究显示女性相比男性更具有容忍度[20],同时,游客的年龄也会影响其拥挤感知,张嘉宇研究显示年龄越大、教育程度越高者,越容易感受到拥挤感[15],其次拥挤感知随游客来源地不同而不同[6]3。

在个人因素方面,社会经济背景与拥挤感知的关系在不同的研究中并未得到较一致性的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假设原因之一是样本数据的代表性存在问题;其次是动机测量题项的设置并不完全与密度拥挤问题相关。

(二)他人特征

1.感知使用水平

关于遭遇到的人数与拥挤感知的相关议题研究,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均证实遭遇到的人数与拥挤感知具有正相关,亦即遭遇到的人数越多则越易感受到拥挤感。另有学者从个人标准规范入手,研究游客感知遭遇人数与标准规范间的关系,证实当游客遭遇人数超过个人的标准规范时,较易感知到拥挤[21],且游客通常偏好较少的人数,因为较少的人数意味着较少的冲击[22]。而没有清晰界定他人人数的游客,拥挤感知不敏感,对拥挤现象的容忍度较高[19]2。Grieser和Fellow认为团体大小对感知拥挤影响较大[23],Roggenbuck指出超过6个人的大型旅游团队会降低野外体验的品质[24]。

2.与其他游客的互动与相似性

拥挤感知与互动水平存在负相关,且拥挤感知与游客间的相似性存在负相关,即当游客间的互动水平增加时,游客的拥挤感知降低,当其他游客与自身相似性增强时,游客的拥挤感知降低[17]3。

3.游客的行为

游客的不当行为会影响拥挤感知,国外学者指出在高密度情况下看到其他游客不当行为时有47.9%的游客感到拥挤,没有看到不当行为的仅有6.7%感到拥挤[8]。当他人行为不符合自身规范和价值观时会导致冲突和刺激[21],进而增加拥挤感知的敏感度[13]2。范盛桢研究显示公园游憩区的拥挤感知主要与刻字涂鸦、任意采摘花草树木、猎捕或喂食动物、破坏或污损公共设施等不当行为有关[12]5。

而过去有关游客行为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当行为的探讨,而忽视了游客行为存在两面性的事实,该文将游客行为中的不当行为和友善行为同时纳入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模型的建构中,以全面理解游客行为对拥挤感知的影响作用。

(三)游憩情境特征

1.环境情境因素

游客环境冲击影响游憩体验进而改变重游意愿。Sterl认为游客在野生生物环境下更易体验较低的拥挤感知以获得愉悦的划船环境[18]2;同时自然声音可以降低拥挤感知,提高对他人的容忍度[14]3;罗国瑜研究发现游客在不同景观空间所感受的拥挤程度不同[26]。同时,一些学者研究显示景区是否配置有轨电车会影响游客的拥挤感知[27],且拥挤感知与景区资源的丰富度(吸引物的数量)、可利用性、可进入性和便捷性具有相关性,因为资源的有限性会导致游客接触频率的增加,进而易引起游客间的冲突[25]2,根据社会干扰理论,游客间的冲突会导致游客拥挤感知的增加;Choi所提出的拥挤模型指出温度、噪音、湿度等也会影响拥挤感知[7]20,而也有学者的研究显示游玩时气候的舒适度对拥挤感知并没有显著性影响[7]27。

2.社会情境因素

相遇区位会影响游客的拥挤感知,在不同的场地相遇游客的拥挤感知不同[21],拥挤感知因区位场地的不同而不同,在入口与出口感知拥挤低[6],而Shelby指出区位差异并不影响拥挤感知[28];行动方向会影响游客的拥挤感知,Kim 和Shelby发现当偶遇的人是移动状态时,使用者倾向于感知更多的拥挤[29],Arnberger和Haider认为,所遭遇的游客与自己同向行走较反向行走造成更大的拥挤感知[30],而斯特瑞丽在国家公园中的划独木舟的人的社会承载力研究中显示,在相同的使用水平下,迎面过来船只会降低游客的体验品质[18];同时,拥挤感知随使用时间和季节而变动[28]5,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点,游客拥挤感知不同。

3.景区建设因素

景区标识信息与游客的拥挤感知存在相关性,获取相关信息的人,拥挤感知较低[8]2。Richard and Kaminoff以室内大堂空间为例,指出信息标志可以有效地减轻游客员工等人的拥挤感知,尤其是在高峰时间段[31]。针对这一特点,探讨在户外游憩活动中,景区标识是否与游客的拥挤感知存在相关性;另一方面,一个真实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会有效的控制情感,调节感知拥挤的影响[32];景区设施建设影响拥挤感知,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景区内设施的数量影响到游客的接触频率,进而会影响游客的拥挤感知,然而,吴瑞瑜在对森林区游客的拥挤感知进行研究时,发现当游客感知实质设施不足时,拥挤感知并没有增加[8]1;谢尔比认为拥挤感知与景区管理行为存在相关性[28]12,如景区有序的排队等候管理可以降低游客的拥挤感知。

在情境因素游憩环境特征中,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景区开发程度和吸引物与拥挤感知之间的关系,较少有文献研究景区内生物的存在与拥挤感知间的关系;其次拥挤感知研究中忽略了景区整体形象对游客拥挤感知的影响;在社会情境中,有关游客行动方向的研究较少,对此有必要在模型中予以强调。

(四)其他因素

1.调适行为

调适反应与拥挤感知不存在双向反应[8]2。所采取的调适行为与游客的拥挤感知不存在显著负相关,即采取调适行为并不能减轻游客的拥挤感知,调适行为对游客的拥挤感知并不具有显著的影响[15]95。

2.调查方式

现有相关研究尝试从不同的调查方式研究拥挤感知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实验模拟等方法。这些方法偏向于现场调查,而并没有关注游客游后的拥挤感知是否与现场拥挤感知存在差异,虽有学者指出现场调查和邮件调查与拥挤感知并不存在相关性[33],但这一结果有待作进一步的验证。

在其他因素方面,有关调适行为和拥挤感知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在现有文献中较少研究,大多数研究的视角仅是单向的研究。其次在调查方式上关注度较低,即使有少量的文献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现场调查和邮件调查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对此结果有待作验证。

三、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一)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建构

本研究在对现有文献分析与梳理的基础上,构建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模型。其理论借鉴现有拥挤感知理论、拥挤感知模型和相关文献研究,整合期望理论、社会干扰理论、刺激超载理论、生态理论和密度强化理论构建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有关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文献的整理,期望理论、社会干扰理论、刺激超载理论和生态理论中所描述的影响游客拥挤感知的因素大致可归类为个人因素、他人因素、情境因素和其他因素。本研究模型以密度为中立的概念进行展开,个人因素、他人因素、情境因素和其他因素在密度的强化下相互影响,通过期望理论、社会干扰理论、刺激超载理论和生态理论影响游客的拥挤感知,基于上述描述,构建如图1所示的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图。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1 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图

(二)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模型建构

图2为影响游客拥挤感知的因素模型,该模型部分来自不同游憩场地有关拥挤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图2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流程图而不是统计意义上的路径分析图。它显示了影响拥挤感知的一般因素和这些因素可能会被修改调整的路径,包括递归的反馈回路。这一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复杂的“环境—感知—调适行为”反应关系的一个基本简单的陈述。

如图2所示的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模型,个人因素中的社会经济背景和人格特质共同影响游客的游憩动机、游憩期望、游憩偏好和游憩经验,进而影响游客的使用特征选择偏好。遭遇人数、遭遇团队数、遭遇团队的大小影响游客使用水平感知,他人与自身的互动程度和相似程度影响游客对他人感知的相似度,附加游客的行为因素共同构成拥挤感知影响因素中的他人因素。情境因素包括游客环境特征、景区开发建设和社会情境特征三部分。景区内的野生生物、背景声音、景区类型和景区旅游资源吸引物及旅游时的天气气候共同构成游憩环境特征;景区开发建设包括标识信息、形象宣传、景区设施、景区管理行为;社会情境特征则包括相遇区位、行动方向。情境因素作用于个人因素和他人因素中,并影响密度的强化作用。个人因素在情境因素和他人因素影响基础上,产生拥挤感知,通过密度的强化作用,进一步显露出来。游客拥挤感知产生后会采取调适行为,进而改变其旅游动机、期望、偏好而影响拥挤感知,整个模型图形成动态循环过程。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2 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模型图

四、总结

本文通过汇总整理现有相关文献,构建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整合现已存在的观点和模型,通过结合“反馈回路”,论证“环境—感知—调适行为”互动的动态性。其次,虽然该模型存在不足,如该模型是根据已有的文献研究所提炼的,可能会不完善,后续可通过实证研究予以证实,构建的对象立足于游客且关注的场地主要立足于户外游憩场地,但因旅游涉及范围广的特征因素,该模型依然可以被运用到多种不同的场地,从野外场地到城市公园到商业游憩场地和其他公共场所,这一模型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通过关注游憩体验的动态属性,研究游客的动机,期望和偏好如何在游憩过程中进行改变。

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该模型丰富拓展现有理论结果,为后续有关环境承载力和游客体验满意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其次拓展完善现有拥挤感知理论模型,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验证多种不同拥挤理论;其次,对拥挤感知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汇总,并新增游客友善行为和调查方式对拥挤感知影响的验证,同时,将调适行为融入模型中并形成动态循环模型,丰富了现有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指标;另一方面,该模型对景区有关拥挤管理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意义。

模型具有一定的现实实践价值。在实践上,提高游客的游憩体验品质和满意度;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整理相关拥挤感知文献,构建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模型,基于模型的基础上,对景区管理者而言在后续景区建设管理中,可在游憩环境特征、景区开发建设和使用水平感知上影响游客拥挤感知。如在游憩环境特征上,维持保护景区良好的自然环境,并有意识的配置适合该景区的背景声音可以降低游客的拥挤感知;在景区开发建设中,通俗易懂的标识信息,数量充足的基础设施,与景区相符合的形象宣传可以有效降低游客的拥挤感知;在使用水平感知上,通过限制入园人数以及团队个人及每个团队人数可以降低游客拥挤感知水平;在社会情境因素中,通过规范游客行走方向,避免游客间直面行走,可以降低游客的拥挤感知。另一方面,对游客自身而言,避免自身不当行为,在出游前根据自身的旅游经验,确定恰当的旅游动机与期望。

最后,拥挤感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或是一系列离散的因素的机械式组合。不同影响因素依据个人和客观场地情境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需要后续依据不同场地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致谢:感谢《旅游论坛》匿名外审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

注释:

1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a/20140925/42080324_0.shtml.

2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10/01/c_1112701061.htm.

[1] Stewart WP,Cole DN.Number of encounter and experience quality in Grand Canyon Backcountry:Consistently negative and weak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01,33(1):106-120.

[2] Manning RE.Crowding and carrying capacity in outdoor recreation:From normative standards to standards of quality[J].Expariencing Leisure,1999,19(3):323-334.

[3] Lee H,Graefe AR.Crowding at an arts festival:Extending crowding models to the frontcountry[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1-11.

[4] Ji YY.Visitors` crowding perception and coping strategy in a frontcountry setting[D].Taibei:Graduate School of Tourism Ming Chuan University,2006[纪宜颖.台北:高密度游憩区游客拥挤感知与调适反应[D].台北:铭传大学,2006.]

[5] Westover TN.Perceived crowding in recreational settings:An environment-behavior model[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89,21(3):258-276.

[6] Vaske JJ,Shelby LB.Crowding as a descriptive indicator and an evaluative standard:Results from 30 years of research[J].Leisure Sciences,2008,30:111-126.

[7] Lin HZ.The study of social-psychology carrying capacity on national Nengao Cross-ridge Historic Trail[D].Taibei:Shih Hsin University,2007.[林宏政.能高越岭国家步道社会心理承载量之研究[D].台北:世新大学,2007.]

[8] Wu RY.A study on visitor`s crowding perception in Tungshih forest recreation area[D].Taizhong:National Zhongli University,2003.[吴瑞瑜.森林游乐区游客拥挤感知之研究:以东势林场为例[D].台中:中兴大学,2003.]

[9] Bryon J,Neuts B.Crowding and the tourist experience in an urban environment: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J].Foresty,2008,81(4):559-571.

[10] Gnoth J.Tourism motivation and expectations form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4(2):283-304.

[11] Fan SZ.Study of social carrying capacity in Yushan National Park[D].Taizhong: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5.[范盛桢.国家公园社会心理承载量之研究:以玉山国家公园为例[D].台中:朝阳科技大学,2005.]

[12] Zhuang YK.Determinate recreation carrying capacity for Tai-chung Metropolitan Park:A management approach[D].Taizhong:Tunghai University,2002.[庄怡凯.台中都会公园游憩容许量之评定:经营管理策略之探讨[D].台中:东海大学,2002.]

[13] Budruk M,Manning RE,Valliere WA,et al.Perceived crowding at Boston Harbor Islands National Park Area[A];Northeastern recreation research symposium[C],USDA Forest Service Northeastern Research Station,2001:32-35.

[14] Kim SO,Shelby B.Effects of soundscapes on perceived crowding and encounter norms[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1,48:89-97.

[15] Zhang JY.A study on coping mechanism adopted by tourists in crowding recreation area:A case study of Janfusun Theme Park[D].Jiayi:Nan Hua University,2004.[张嘉宇.游客面对游憩区拥挤所采行调试机制之探讨:以剑湖山主题游客园游客为例[D].嘉义:南华大学,2004.]

[16] Kalisch D,Klaphake A.Visitors’satisfaction and perception of crowding in a German National Park:A case study on the island of Hallig Hooge[J].Forest Snow and Landscape Research,2007,81:109-122.

[17] Neuts B,Nijkamp P.Tourist crowding perception and acceptability in cities:An applied modelling study on Brug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2,39(4):2133-2153.

[18] Sterl P,Wagner S,Arnberger A.Social carrying capacity of canoeists in Austria`s Danube Floodplains National Park[J].Working Papers of the Finnish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2004,2:256-263.

[19] Patterson ME,Hammitt WE.Backcountry encounter norms,actual reported encounters,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wilderness solitude[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90,22(3):259-275.

[20] Gao Lijia.Climbers` encounter norms in Chi-Lai Campsites[D].Hualian: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2006.[高俪嘉.奇莱宿营地山客接触规范之研究[D].花莲:东华大学,2006.]

[21] Needham MD,Rollins RB,Wood CJB.Site-specific encounters,norms and crowding of summer visitors at Alpine Ski area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4,6:421-437.

[22] Bakhtiari F,Jacobsen JB,Jensen FS.Willingness to travel to avoid recreation conflicts in Danish forests[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14,13:662-671.

[23] Grieser KA,Fellow P.Qua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ecreational paddling on Tivoli Bays and Constitution Marsh[D].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06.

[24] Roggenbuck JW,Williams DR,Watson AE.Defining acceptable conditions in wilderness[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3,17(2):187-197.

[25] Jacob GR,Schreyer R.Conflict in outdoor recreation: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leisure recreation,1980,4:368-379.

[26] Luo GY.A study on soci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s[D].Taizhong: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2.[罗国瑜.社会心理承载力与情绪体验关系之研究[D].台中:朝阳科技大学,2002.]

[27] Kim SO,Shelby B,Needham MD.Effects of facility developments and encounter levels on perceptions of settings,crowding,and norms in a Korean Park[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4,53:441-453.

[28] Shelby B,Vaske JJ,Heberlein TA.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rowding in multiple locations:Results from fifteen years of research[J].Leisure Sciences,2009,11(4):269-291.

[29] Kim SO,Shelby B.Effects of movement when using visual media to determine encounter standards[J].Korean Society of Environment and Ecology,2009,23:309-316.

[30] Arnberger A,Haider W.Social effects on crowding preferences of urban forest visitors[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05,3:125-136.

[31] Wenen RE,Kaminoff RD.Improving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Effects of signs on perceived crowding and behavior[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83(1):3-20.

[32] Hui MK,Bateson JEG.Perceived control and the effects of crowding and consumer choice on the service experience[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1,18(2):174-184.

[责任编辑:谌世龙]

A Model of Tourists` Perceived Crowding in Recreational Settings

HU Wenyue

(TourismandCityAdministrationDepartment,ZhejiangGongsh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18,China)

The crowding phenomenon,which can damage the quality of the scenic spot environment and reduce the quality of tourists` satisfaction of travel experience at the same time,has become a trouble situation of the scenic spot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issue of crowding in scenic spot has attracted relative attention in tourism industry and some basic models of solving this problem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this study, the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perception of crowding have been divided into situation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feature of travel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cenic spot and feature of social situations), personal factors (including personally soci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personality, motivation, expectation, preference,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he feature of tourists’ usage), other individual factors (the number of encountering the perception, the similarity of perception and tourist behavior), other factors (adjustment behavior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s) and dens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ativ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literature. Furthermore,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crowding percep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xpectation theory, social interference theory, stimulus overload theory, ecological theory and density of reinforcement theory. The future study and application for this model have been discussed as well, then provide suggestions to the scenic managers and tourists.

tourists; perceived crowding; research progress; theory mode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111)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451063101006300)资助

2015-03-31

户文月(1990- ),女,河南鹤壁人,浙江工商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规划、景区管理等方面研究。

Hu WY. A model of tourists` perceived crowding in recreational settings[J].Tourism Forum,2015,8(6):30-35.[户文月.旅游景区游客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模型建构[J].旅游论坛,2015,8(6):30-35.]

F590.3

A

1674-3784(2015)06-0030-06

猜你喜欢

景区因素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