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果园“变身”记

2015-04-29吴晋斌吕兵兵田宝宗

果农之友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临猗县变身间伐

吴晋斌 吕兵兵 田宝宗

《农民日报》编者按 什么是老果园?这是一个与“新”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指果园生产功能老化,树龄过长、植株抗性变差等。这种老化会影响果园整体效益的提升,甚至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实施老果园改造,不仅有利于提高水果品质,让果农实现省力化栽培,还是当前我国水果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请看山西、山东等地老果园的华丽“变身”。

合作社的故事——

张庄村把阳光引进果园来

最近,山西省临猗县闫家庄工贸区张庄村煜明果业合作社的早熟苹果正是上市季节。村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周培青说:“果子大,价格就能要起来,今年的地头价在1.5元左右。”2014年,全村2 000亩苹果园平均卖到6元1千克的农户占80%以上,收入超过20万元的农户有20户,这么高的收入在过去几乎不可能。

有着23年苹果种植历史的张庄村,这两年的变化源于临猗县果园间伐阳光工程的实施,不仅让果树见了阳光,也给煜明果业合作社的生产方式和市场理念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砍树——“一行就全砍了,好几个月都不痛快”

2011年,针对全县果园普遍树龄较长、果园密闭的实际,临猗县开始实施老果园改造的间伐阳光工程。

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革新,对果农来讲还是一场思想革命。间伐会造成暂时减产,很多农户在看不到未来收益的情况下,更心疼眼前损失的经济利益。

“我在外头打工,培青给我打电话,说是要间伐,我就同意了。回来一看,一行就全砍了,心疼得我,家里人也跟着骂,好几个月都不痛快。”几年后,合作社社员张乃学回忆起周培青间伐他家果园的事情,还能听出当年的埋怨。

临猗县果业局局长杨勇说,参观完陕西洛川的果园间伐后,果业局和果农代表形成共识,要间伐就一步到位,虽然不能和日本一亩地11棵树相比,但是一定要消灭一亩40棵树以上的果园,彻底打开果园的风道光道,减少病虫害,提高果树寿命,让果树的平均寿命从30年提高到50年,保证新老果树的更替和产业的可持续。

2013年,下定决心的合作社理事长周培青实施了隔行间伐,带领社员将合作社老果园的树砍掉了一半。

收益——“一口价5.9元1千克,少一分都不给他”

间伐减密带给社员们的收益是实实在在的,果品的商品性大大提高,去年,全村直径75毫米以上的苹果占80%以上。

记者在合作社的间伐减密示范园看到,隔行间伐的果树长势良好,很多打开的通道上,两边的树枝已经舒展地蔓延开来。“这两年基本上没有了病虫害造成的果树枯死毁园的现象发生。”周培青说。

今年全村的秋果套袋工作已经结束了,共套袋1 300万个,这样统计果树的产量已经接近间伐前的水平,质量比之前提升了不少。“卖相可好了,去年果客在地头自己摘苹果,一口价5.9元1千克,少一分都不给他。”社员张成功说。

“去年,收入最多的周仲弟家20亩地收入40多万元。以前,全村一亩地的收入也就是五六千元,多也超不过1万元。”社员张同兵说。

根据临猗县果业局的规划,间伐后的果园平整后,要逐步推广机械化作业,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

变化——“在喇叭上一广播,精耕细作的积极性更高了”

间伐过后的煜明合作社耕作理念也有了变化。首先是对土壤状况的关注度增加。大部分社员不仅不再喷洒除草剂、中耕除草,还开始在行间种植白三叶等草种。

“这种草能固氮,不会与树争水肥,长到30厘米以上时,用割草机或人工留茬15厘米还能起到降温的作用,割下的草覆盖于树冠下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杨勇介绍,实施间伐工作以来,临猗县果园的土壤状况整体呈上升趋势,张庄村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8%以上,全县最好的果园达到1.9%以上。

间伐提升了苹果品质,合作社也开始打出自己的“煜明”品牌。“一个膜袋9厘钱,一个纸袋5分钱,套两个袋的人工费4角多,秋天能多收一元钱。”张同兵说,“今年在喇叭上一广播,各家各户精耕细作果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由此,以间伐为龙头的六大技术集成作为临猗县实施果品提质、农户增收的重要抓手,已经深入人心。该县“万腾”“万保”“老吴”等品牌苹果获得了出口认证,近年来每年向俄罗斯、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直接出口水果1亿千克。

猜你喜欢

临猗县变身间伐
一周水果变变变
学校的变身日记
梨园间伐改形技术探索与建议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工作组赴临猗县调研“双减双抢”和灾后重建工作
临猗县:及时防治苹小卷叶蛾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简易图形的变身
临猗县: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