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课堂,让数学教学更有效

2015-04-29包永芬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农田长度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中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然而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认知的建构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很多的障碍,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根据学习的内容适当调整学习场所,像一些计量单位的教学、有关测量的教学以及需要学生亲身体验规律的课程,不妨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身实践,在另一种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一、走出教室,真实体验

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只满足于课堂上的体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数学知识是对生活问题的抽象,而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具体的感受,就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甚至有些还很难理解,《千米的认识》就是这样的内容。

对于“千米”,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看到,偶尔也能使用,但对于“千米”的了解往往停留在经验层面,是点状的。同时,对于“千米”的学习,又与其它长度单位的有所不同,“米、分米、厘米、毫米”学生都能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其长度,比较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对于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他们的想象力有限,如果单单靠想象“1千米”、认识“1千米”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而且“1千米”在生活中也很难准确地找到参照,更不要说找许多学生都熟悉的场景。

就拿《千米的认识》这课教学来说,一般老师是这样教的:

1.想象1000米的长度:现在请大家轻轻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走100米,然后再走回来,你们走了多少米了?(200米)又走过去,走多远了?(300米)再走回来……刚才你们走了多少个100米?(十个100米,是1000米)你们觉得1000米远吗?

2.1千米和1000米的联系:那一共是多远呢?请你写下来。(1000米、1千米、1KM、1公里)这些写法之间有什么联系?(都相等,都表示同样的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读法不同)

3.一个小朋友伸开双臂两手间距离大约是1米,大约多少个小朋友手拉手才有1千米呢?(1000个)……1千米中有10个100米,1000个1米。

4.人步行100米大约需要1分钟,走1千米要15分钟。人步行100米大约需要走200步,走1千米要2000步。

5.你能说说你对1千米有什么印象了吗?

6.(一个中等生的)作业反馈:

一座楼房高16(千米)

我国古代建筑长城大约长7000(米)

人步行每小时行5(米)

长江大约长5000(千米)

由于学生对于“千米”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书本上,感受不深,所以在作业反馈时出现了“一座楼房高16千米”之类的错误。如果有可能的话,让学生出去走一走,真实地感知1千米的长度,加强对1千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也许更加准确。

在教学“千米的认识”的前一天,我找了一条离学校比较近的直路,每100米标一个记号,一直标了1000米,也就是10个100米。课前我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来引出新知,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要求,引领学生走出课堂,体验、建立1千米的长度认识,组织学生到已准备好记号的直路上实践体验:要求学生沿直路走第一个100米,并记录下所用的时间和步数,然后通过计算、推测、估计,得出1千米的步数和时间,初次感受“1千米”的路程,然后再让学生走1千米。当他们走完1千米,再回过头看看起点是那么遥远,发现这1千米真的很长。学生从推算和亲身体验两个方面感受了“1千米”,在课外切身体验1千米要比坐在教室里学习推算想象1千米,效果要好得多。

二、走进生活,积极动手

前不久,我听了一堂“认识千克”的课,听课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坐得端端正正地听老师讲什么是千克,1千克有多重,可总有几个学生心不在焉,眼睛常常盯着自己带来的水果等物品,还时而去摸几下。我忍不住提醒他们要认真听讲,可不一会儿,他们的注意力又放到带来的东西上去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中提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如果学生不动手动脑,只有教师讲台上的侃侃而谈,其结果可想而知。就拿这节课来说,千克这样的重量单位更多地要靠学生亲身的感知才能掌握,光靠老师讲1千克有几个鸡蛋、几个苹果,而不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亲身感知,很难真正地掌握知识、发展认知。

课堂上,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很多时候可以设计成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生动活泼的“活动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亲身经历数学的探索、交流过程,在“动”中学,在“动”中体会理解。

像《认识千克》一课,我们可以带着孩子走进生活——去水果超市认识1千克。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动”起来,去找一找,掂一掂,拿出1千克物品(学生在生活中对1千克已有初步的认识),已经知道千克的学生,可以再次亲身感受1千克的重量,对于那些认识比较模糊的学生来说,通过这次找一找、掂一掂的活动,会有初步的感知甚至是深刻的印象,可能会比坐在课堂中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1千克有多重多重的效果要好得多。

走进现实生活后,教师再来讲千克是什么,1千克到底有多重,学生就会更有兴趣。而且在外面,教师没有了讲台,少了与学生的距离,师生一起在玩中学,在玩中发现,在玩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此时的学生尽情表达着自己的所想、所思、所为,数学教学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生命活力。

三、走向社会,主动交流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身体素质和情趣爱好,这种种不同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交往圈子,有不同的小伙伴,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认知经验。如果能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将进一步激发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与主动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教学《认识公顷》一课时,我正在思考着怎样才能让学生形成“1公顷”的表像,无意中从种田大户那里了解到学校门前的农田大约有1公顷。如此好的教学资源怎能放过呢?放学前我把学生带到这片农田边,让他们估计一下面积。学生七嘴八舌,有的猜7000平方米,有的猜5000平方米,有的甚至猜10000平方米。

我追问:“你们的猜想有什么依据?”学生顿时静了下来,大部分人摇了摇头,只有一两个轻微的声音:“它好像比我们学校的操场大多了!”当时我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上网查资料,也可以向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求助——这片农田的占地面积到底有多大。

第二天早上,学生对前一天的作业议论开了。小诺骄傲地说:“我爷爷说的,这片农田的面积大概是100亩!”坐在他旁边的小晨说:“不对,我妈帮我上网查了一下,这片农田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0000平方米!”正当他们争得起劲的时候,坐在后面的小翔插了一句:“会不会100亩和10000平方米是一样大的呢?我听爷爷说过1亩地是很大的,所以亩这个单位很大,说不定还有其他更大的面积单位呢。”他们的争执非常可贵,有了这些争执和经验,认识公顷对他们来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从教室搬向社会,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与社会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完善认知,不仅激发了学习热情,更使他们的潜能彰显,灵性涌动。

(包永芬,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2144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农田长度数学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1米的长度
爱的长度
怎样比较简单的长度
农田创意秀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农田制作所
不同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