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科研推进之道

2015-04-29张凤良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32期
关键词:课题活动学校

学校科研的难点,我体会有两点,一是学校与教师没有内驱力,没有需要。通俗地说没有科研也能混,那又何必去自讨苦吃呢?科研很难也很繁杂,说的都是比较前沿的、理论的东西,现行体制下束缚的因素很多,做开放性、前沿性的教育教学探索,有必要吗?我们听人讲,学校教育不是要教学生适应现实,而是要教学生创造未来。那么教育科研是什么呢?教育科研是不是就是要引导教师创造科学教育的未来,而不是教教师适应强势机制的现在?学校一方面在千方百计地迎合现行体制,做体制下的模范履行者;一方面又在追捧前沿的所谓现代化教育思想,把它做成一个让学校发光发亮的品牌。我们大部分学校,是不是有些群体性的行为“分裂”?学校科研没有干净的土壤,没有适宜的阳光和水,怎能健康成长,怎能开花结果?

第二个难点是学校科研真的很难。学校里的大部分老师既没有兴趣,也没有相应的能力,学校科研仅仅局限于学校里的某些人、某些科室和某些教学时空,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地区,像我们这样很年轻的学校,它既没有前承,也没有后续。所谓体系,起码应该有个存活的生态链。年轻教师群体师范教育的“假大空”,和后续性的工作实践的导师缺失、引领缺失,不要说科研,就是一些操作层面上的发展,也显得气喘吁吁,步履蹒跚。所以,学校科研的定义也在被挟持、被改变,不断地降低要求再降低要求,最后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科研呢?它肯定不是传统范畴里的纯粹科研,也不是有一定品质的草根科研。有些不伦不类的,朝着一个方向的,但又时常中途迷失一下,走走又回来的,部分人在前、部分人已不知掉队在哪里的一个态势。

所以,要安静下来厘清一下。或者,拿出来讨论一下,澄清一下。

我们学校的课题《支架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研究》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然而,真正开始走向全体教师的课堂里,挂在教师们的嘴上,是2013年8月25日开始的,而且,是以另外一个研究称谓启动的。大家很好奇这是一个如何奇怪的开场,是的,连笔者现在想来,这多少有些不合逻辑,甚至是有那么点随意。

2013年8月25日,我们启动的不是《支架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的研究》这个课题的范式研究,而是另一个项目的研究——“课堂观察”。研备组上课,观察组分项目观察,然后观察组和研备组之间产生互动,推动课堂完善,提高教学质量。起步是每个人都要学习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坐在哪里,记些什么,待会儿怎么报告,最后怎么形成文字。我之所以比较具体地报告大家这个奇怪的课题研究的开场白,就是想导入本文的主题:关于学校科研的推进之道。

为什么这个课题需要课堂观察这个技术工具来推进,因为“研究”这个工作内容,从教师层面来讲,能走进大家的,能产生实际成效的,是先要明明白白地要求大家怎么做,怎么合适地做。设计者要花很大的心思,是基于课堂实践层面上的,基于教师能力和精力层面上的行动设计。课堂观察的第一个亮点是“奇”。形式上的奇,一奇在要坐在学生堆里近距离地听、看、记,有时候还要与学生轻声聊上几句;二奇在怎么记,那就不是简单地记教学流程了,因为教学流程事前已经公布了,记什么呢?大家不会,又必须学会,多么尴尬的窘境;三奇在要报告,观察完了要向“组”报告。怎么报告,报告得好不好,会不会没话可说,或者乱说,这是个难题;四奇在互动,因为研备组和观察者要互动,互动的内容是事前定好的主题,定好的几个板块,怎么互动又是个难题。完全是个技术活、专业活。这其间的坎坎坷坷,磕磕碰碰,数言难尽。有的人学得快一些,有的人学得慢一些,还有的人仍然一窍不通,个中滋味人人不同。从校长到教师,都在这场行动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表达着不同声音,就像一个大考场,一张众人百态图。

后来,这场课堂观察行动继续在发挥着它杠杆的功能。同时课题研究渐渐地回复原位,尴尬逐步消退。这场行动弄得老师一直好奇地问,我们的课题是支架式教学研究还是课堂观察研究。尽管现实确实有些啼笑皆非,但总体上我们判断,行动之背后的教师良性发展应该要远远大于这种过程中的尴尬的名分之争、概念之争。合理的行动设计和行动组织,当为推进学校科研的首要法则。

法则之二,让其瞩目,“给面子”。“其”是什么,是人,是科研行动的主体。“默默无闻”是要很大声提倡的,但是“默默无闻”中多数会走向消亡,让这个课题研究在教师行动中逐渐淡出,直至彻底退出。不让它淡出、退出,就要让其瞩目,找大家来看、来评、来争议、来品头论足,让它最大限度地暴露在大家的视野中。这其实就是个策略,因为它遵循一个普适性的规律——有压力才有动力。人总是要面子的,为了这个面子,大家都会紧张,都会努力,都会一致对外。不要在众人面前丢面子,尤其不要在外人面前丢面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早做准备,做好充分准备。所以我在这场“面子之争”中做了两件事,一是找人来看,搞活动。两个学年,学校大部分学科——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信息技术、科学、体育逐一做市级及市级以上的开放性科研活动,有的学科还不止一次。活动的效果是总体上大家都给了“面子”,有些活动还给足了面子。二是鼓动策划,全程监控。之所以上述活动我都要全程参与(各学科的筹备活动都应该在10次左右),是因为,一方面是由我来领导和监控,老师自然也多给我一些面子,不好马虎;另一方面是我协调起来比较利于活动的开展。无疑,我在其间的作用也值得大家争议,但我自知,两个学年的全程参与,自身学习不少,领悟很多。人都希望做成事,而且做成后能得到大家认可,赢得大家尊重,这是激发大家继续做好事的法则。学校科研是件难做的事,上述这一法则应该要不遗余力地强化运用。

法则之三是造就不平衡与平衡。行动与思想之间的不平衡,或者说原有的平衡被破坏,是诱发大家前行探索的策略。基本平衡或者不去打破平衡,大家都会安适现状,没有改变的需求。就像常态的听课形式,不去打破,大家都会感受毫无障碍,最后沦为毫无兴趣。现在去打破它,并且一开始就要呈现出要大家往前赶的,比较清晰的但又离大家有些远的目标来。我们大力推动这种被打破的平衡逐渐走向新的平衡,产生出新的常态来。在这其中,每个人都会受到这种新常态的刺激,都会因此感受某种失衡下的压力,某些在活动中莫名的慌张和现场的困窘。这种刺激哪里来的,是活动形式带来的,是一群人在形式要求下产生原有格局被打破后的心理挑战和积极应对。如果这种挑战,大家渐渐适应了,演化成一种比较稳定的新常态,那么设计者又开始根据新情况策划新方案,再一次打破这种逐渐没有新鲜感、没有刺激感的平衡。做事的起源是因为某种不平衡的存在,修复其平衡,平衡之后再发生新的不平衡,于是再修复……如此循环。在循环中大家获得成长。

如果说造就“不平衡”是为了激发大家的斗志,鼓动大家迎接挑战,那么造就“平衡”,那就是要着力营造学校科研的安全心态和和谐空间。人的心态和心境,一般状态下,都多多少少有些不够平衡,也因为这种不平衡的普遍存在——个体内的不平衡和群体间的不平衡,会衍生出很多问题和疾病。我说的问题和疾病是指学校团队,对于学校科研来讲是指科研本身和科研主体这支队伍。而要做好这场人性和人心的平衡战术,很值得玩味,很值得探索。而我却鲜有经验。但有一点可以共享的心得是,科研尽量要做成一个大家分而享之的蛋糕,而不局限于某些人的利益圈,让其他人出力不讨好。两学年的全程参与,我使用了校长赋予的权利,让团队中的大多数人,特别是比较勤奋的人既出力又讨好。所以设计的各学科的开放性活动形式,基本上都是贯穿一条主线——大家一起上。每次活动有三个集体性的“一”,即一堂课衍生的一场沙龙,一次活动衍生的一串足迹回顾,一个主题衍生的一组文章。唯一有些失衡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是“上课人”是谁,其他的都尽量大而化之,群而享之。为了淡化上课人的光环,活动设计时就是把其他环节做大,大到盖过这堂课的吸引力,而且上课人是谁,最好由这个团队形成的“约定俗成”而产生。学科组与学科组之间也需要更大视野中的平衡,考试类、考查类学科不能有主副之说,大组与小组不能有强弱之别,都要支持,都要亮化。大家都被重视,最好是大家都能在这样的科研活动中获得利益获得发展,形成学校科研的安全空间和活力源泉。

综上所述,形成一句比较扼要的汇报,学校科研推进之道,首先着眼、着力的是“形”——抓其形,然后是“神”——唤其神,最后是“魂”——铸其魂。其间要义,大家一定更有高见。愚先大言不惭,乏陈拙见,不得要领,然心态诚恳,学而不厌,在学校科研上做些初探,以求教于大家。

(张凤良,昆山市振华实验小学,215300)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课题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学校推介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