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导师制”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策略初探

2015-04-29沈娟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32期
关键词:导师标签德育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说:“我了解到我作为一个老师的天赋是与我的学生共舞的能力,是共同创造一个我们大家都能够亦教亦学的脉络情景,而且,只要我对学生的本性保持着一种开放、信任和期望的态度,就可长久发挥这种天赋的作用。”[1]其实,德育导师也需要这种与生共舞的能力,在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中机智地运用有效的策略,方能在德育的大舞台上舞出属于导师和受导学生间的精彩。

一、循序渐进,接纳认同

德育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指导者,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辅导者,要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德育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指导,常常需要制定量身定做的方案,与受导学生建立良好甚至亲密的关系。但一些受导学生情况可能比较特殊,一开始对导师并没有什么好感甚至强烈排斥,所以首先要赢得受导学生的认同感。

1.尊重学生,摒弃“负标签”

导师选择的受导学生在品德或行为能力上往往有些欠缺,这些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很难自觉调整自己的行动、情绪,他们过于顽皮甚至常常做出“出格”的举动,上课不遵守纪律,爱做小动作,在活动中和同学吵嘴、打架……一些教师会自觉不自觉地给他们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这个学生上课老是开小差,是个“多动症”;那个学生遇到一点小挫折或者有点不愉快就哭闹,是个“爱哭鬼”;还有一个学生总是欺负学生,是个“调皮蛋”。一个人被别人下了某种结论后,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吻合。如果导师经常用“负标签”来看待自己的受导学生,就很容易使他们朝着“负面”的方向发展,德育素养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德育导师在对受导学生进行教导的过程中要巧用“标签效应”,正确地使用“标签”。对于“多愁易折”的学生,可以贴上“更加坚强勇敢”的标签;对于“多动”的学生,贴上“学会安静”的标签;对于“调皮蛋”的学生,则贴上“注意遵守纪律”的标签……让“负标签”成为“正标签”,时刻提醒着导师,也提醒着学生自己,让学生在快乐的情感里生活,被接纳,被呵护,被理解,感受到导师的温暖,从心理上产生对德育导师的好感。

2.亲近学生,远离“消极语”

德育导师的教导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很多时候受导学生的情况会反反复复,有时进步很大,但多数时候还是老样子,需要导师们有更大的耐心去教导、激励,千万不要用消极的语言刺激学生。“你怎么总是改不了!”“你再这样下去,老师也无能为力了。”诸如此类的话,让他们听了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久而久之便会在心里筑成一道屏障,对导师产生抗拒。所以,导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时,要多一些正向激励,多一些情感的渗透,如“遵守纪律的孩子,人人喜欢呀!”“你真是越来越棒啦!”这样才能与学生形成心与心的交流。

3.以心换心,激起“认同感”

德育导师要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敏锐捕捉到学生的心声,相信学生,帮助学生,才能“俘虏”他们的心。对于一些品德与行为有些缺陷的学生,更要耐心、细心,特别是在学生打他“小报告”时,一般不要把小报告的信息作为批评的证据而草率地做出判断,而应细致地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站在他的立场去思考后再做出判断。这样的换位体验与思考,往往更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与感激,打开学生心门也就容易得多了。

德育导师要用自己的诚心赢得受导学生的信任,用自己的爱心去抚慰受导学生受伤的心灵,用自己的关心激发受导学生的真情,只有这样,才能被受导学生所接受。被接受、被认同,德育导师与受导学生相互信任,这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

二、齐抓共管,创意体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取得受导学生心理上的接受认同、相互信任后,导师开展德育工作就顺利得多,这时就需要利用多种渠道,寻求多方配合,齐抓共管,开展多种创意活动,帮助受导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在品德、行为习惯上的欠缺,在导师的帮助下尽力改正,培养良好的德育素养。

1.认识自我,明确方向

一个人的真正成长,往往是从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开始的。学生发现了自已的所短与所长时,才真正有了方向,有了自信,有了改变的勇气和前进的动力。

导师要帮助受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在愉悦的交流环境中了解自己在品行、素养上的欠缺,制定改正的措施。比如在培养学生“三有三讲”的德育素养时,对于责任心缺失的学生,导师可以给受导学生安排一些岗位,让他们在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岗位上理解责任的重大和重要;对于自卑与缺乏进取心的学生,导师要多鼓励,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也要尽可能及时发现,帮助他们在鼓励中培养自信,在自信中学会进取。

2.常规教育,点滴渗透

培养学生的“三有三讲”德育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一次活动、一次教育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以培养感恩心为例,让学生认识“感恩”,可先从“感谢”入手。平时,在对受导学生进行常规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先从浅显明了的、学生容易做到并且体会到的“感谢”出发,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身边的小伙伴,要切实地让学生明白并做到:当别人帮助你或为你做一件事的时候,要向他表示感谢,简单的一句“谢谢!”,是你对帮助者最好的回报。作为德育导师,身教大于言传,批阅作业时学生为你递上一支红笔,要及时回应:“谢谢你,你真是老师的好帮手!”就餐时为你送上一张餐巾纸:“谢谢你,真是个贴心的孩子!”生病时听到学生轻声的问候:“谢谢你,这么关心老师!”这些都会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明白感谢就是从身边做起,唤醒他们心灵中感恩种子的萌芽。

3.体验活动,深入人心

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简简单单地进行常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更要适时开展多种体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量。

以培养感恩心为例。要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在某种环境下体验,变换角色,换位思考,开始学会为他人着想,培养感恩的行为。德育导师要想方设法地为受导学生创设多种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通过自我的体验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比如“护蛋行动”,学生的天性是好动的,蹦蹦跳跳、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在这种天性与游戏规则的矛盾交织下,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尽力保护鸡蛋的艰辛,同时通过德育导师适时的点拨,真正感受到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从心底里萌生出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护蛋行动”结束后,德育导师可以趁热打铁,开展“调查了解父母的一天”活动。特别是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都是12个小时两班倒,同时还要做家务,教孩子,其间的辛酸劳累,一些学生是体会不到的。让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时间分配表了解父母的一天,他们会在显性的数据中更多地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和对自己的付出,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4.具体行动,落到实处

有了前期的认识和体验之后,德育导师就要半扶半放,先扶后放,更多地鼓励受导学生自发地以实际行动去落实“三有三讲”,逐步形成德育的素养。

还是以对父母的“感恩心”的培养为例。当理解了父母的辛劳与对孩子的关爱之后,如何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的恩情?德育导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节日为契机,践行感恩。比如“三八”妇女节,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送一张自制的贺卡;重阳节给爷爷奶奶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如果不在身边,就打一个电话问候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更要自觉地付诸回报行动,逐渐养成感恩的习惯。

三、内化成长,融入生命

师生相互信任,学生在导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进一步认知自我,努力改正行为品德上的陋习,长此以往,就能内化为德育的素养。

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2]德育素养的养成同样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学生的体验、感悟。生活是德育教育的课堂,学生通过导师的教导,在学校大多能做到“三有三讲”,但最终他们还是要回归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只有将在导师的帮助下形成的这种品质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并不断完善自我,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德育导师要多为受导学生创设校外的体验情境,比如和敬老院、孤儿院联系,让受导学生在与孤儿、老人的接触中,学会照顾别人,回报社会,做个有感恩心的人;和社区、校外体验实践基地联系,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学会做个有责任心的人;鼓励受导学生多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增长见识,克服困难,做个有进取心的人;遵守社会公德,从小事做起,公交车上让座,捡拾垃圾纸片,碰到叔叔、阿姨等认识的长辈及小伙伴们,也要主动打招呼,做个讲礼貌的人。在校外也要像在校园中一样,行文明事,做文明人。校内校外的德育教育双管齐下,受导的学生才会由内而外地得到改变,真正将逐步生成的德育素养融入生命,使生命更有意义。

德育导师与受导学生共舞,所舞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美丽的瞬间,更是一台魅力无穷的人生长剧。

参考文献:

[1]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2]姚利民.中外著名教育家选介──第斯多惠[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8(2).

(沈娟,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2152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导师标签德育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V eraW an g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导师榜
标签化伤害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