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省级比较

2015-04-29张菁晶

时代金融 2015年11期
关键词:寿命人类影响

张菁晶

(南京审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一、引言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1990 年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人类发展指数。自此以后,人类发展指数就被广泛用于测度和比较各国的相对人类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HDI 的关注度也是相当高。梁辉(2013)从人类发展指数角度分析了湖北省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并提出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建议;田辉、孙剑平(2007)等人则基于人类发展指数(HDI)着手研究东部六省市可持续发展状况,为客观评价六省市可持续发展状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纵观近年文献发现,大部分学者还是关注HDI 的测度方法以及使用其对局部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这些视角大部分都偏重于微观,而本文将从宏观层面观察全国各省市的HDI,并从三个方面分析各省HDI 差异的影响因素,由此提出提高人类发展水平的意见与建议。

HDI 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衡量人类发展的工具。HDI 较好地概括了人类发展的目标和宗旨,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已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并广为接受。[1]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合理有效的衡量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并有针对性的提高社会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探寻我国各地区人类发展指数的影响因素着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人类发展指数(HDI)体系的创建

(一)理论背景

人类发展强调人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发展的目标是成立一个能使人们自由享受长久、健康和富有创造性的生活环境。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就是为了扩大人们的选择范围并提高生活水平。

(二)创建过程

HDI 作为一个衡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体系,其计算公式为:一个国家的HDI=(生命指标+教育指标+GDP 指标)/ 3,[2]由此得到的HDI 介于0 和1 之间,并且值越大越好。

经济增长虽然是发展健康和教育的基础,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较长的生命、接受初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增加都会进一步促使人均GDP 的增长,而教育、健康与经济增长这三者是在互相促进中不断协调发展的,HDI 则反映了这种动态关系。[3]HDI 的生命预期和教育指标均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一个国家是如何有效地将经济增长转化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在中国当前的大发展环境下,深入开展HDI 反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创造性研究,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和实践指导意义。

三、区域人类发展指数的空间差异

HDI 是预期寿命、教育和GDP 指数这三个指数的简单平均值,其值也在0 到1 之间,越接近于l 说明人类发展水平越高。[4]由此,本文利用《2013 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取的相关数据,通过前文所论述的HDI 计算方法,计算出了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HDI 数值,并研究分析如下:

我国整体上处于中等的人类发展水平,但局部地区已达高等人类发展水平甚至以上,但各省间的人类发展指数相差不大,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从东到西,人类发展指数数值梯次递减。东部的浙江、福建、江苏、山东、广东的HDI 值都大于0.7,上海市的HDI 值甚至高于0.8,它们的HDI 数值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次之为湖北、河北、海南、江西、湖南、河南、安徽、广西等9 个省区,它们的HDI 值在0.5~0.7 之间,主要为中部省区。对于西部的新疆、宁夏、甘肃、云南、贵州等省区,其HDI 值普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进一步的,通过对各省市三个指标间的对比,我们发现处于高层人类发展的行政区,其三项指标均表现很协调,除了吉林省的人均生产总值指数相对于其他高等人类发展水平地区过低,这可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进程比较慢有关。而处于中层人类发展的行政区在预期寿命方面与高等人类发展水平地区相差并不大,这些地区大部分都在经济发展与教育这两个指标上或多或少的出现薄弱之处。因此,后文将分别用与经济发展、教育及预期寿命相关的影响因素来对HDI 做回归分析,利用OLS 分析方法,分别找出三个指标中对HDI 影响最深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四、HDI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正如前文所论述的,教育指数是由用成人识字率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共同衡量的。在探寻教育指数方面,可能对HDI 的计算带来显著影响的因素过程中,我发现教职工总数、网络普及率的p 值均小于0.01,而图书馆数量的p 值仅小于0.05,因此在所观测的教育方面影响因素中,教职工总数与网络普及率是影响HDI最显著的两个因素。

(二)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在HDI 指数的计算过程中,经济方面我们使用的是购买力平价指数,我发现失业人数以及城镇化率这两个指标的p 值均小于0.05,通过对比其他变量,这两个经济指标对HDI 的影响相对较深。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失业人数与城镇化率显著影响人类发展指数。从现实经济的角度来看,地区越发达,其城镇化率越高,相应的失业人数也会越多,而失业人数的增加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单纯的因为失业人数与人类发展指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而提出增加失业率。

(三)预期寿命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计算HDI 指数中的寿命方面,联合国规定是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虽然我们发现与人类寿命息息相关的环境与社会基本保障的p 值均小于0.05,但通过对比二者的系数与p 值,我们发现社会最低保障对HDI 的影响最为深远。

通过分析上述三个回归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得到这几个不同方面中对一个地区HDI 值影响最大的因素,包括教育指数方面的教职工总数与网络普及率,购买力平价指数方面的城镇化率以及预期寿命指数方面的社会最低保障。

五、对策、建议

从前文我们已经分析出了HDI 指数计算中,来自三个不同指标的最大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将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各行政区域的人类发展指数,进而推动我国的人类发展平稳有序的提高。

(一)教育方面的建议

中国长久以来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将其令人瞩目的收入增长转化为非收入方面人类的可持续增长。因此,结合中国实际与上文所讨论出的教育方面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加大投资于教师队伍的教育,稳步提升教育支出额度。教育的带头人是教师,从而教师质量的高低与数量均极大影响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这一论断从上文的回归分析中也很容易可以看出。因此,当地政府应当至少做到以下几点:(1)加快教育事业的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立法监督工作的开展。(2)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扩大教育经费总支出,进一步提高对教师队伍的教育投资。(3)完善财政教育支出构架。政府应当优化三级教育的支出结构,明确提出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优先地位,把教育经费更多比例地投入到基础教育中去。[7]只有当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开始实行倾斜政策的时候,不断投入对贫困地区以及家庭的直接资金补助,才能使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获得切实有效的政策扶持。

2.适当提高网络普及率,加强网络监管。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网络极度发达的群体,网络逐渐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如今的教育领域也早已离不开网络的辅助。学生可以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的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对于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政府应当加大投资,扩大网络普及率,帮助偏远地区的学生学习更多更深的知识,从而提高当地教学质量,进而提高教育指数。但是,网络也有弊端,可能带来一些不良的现象,政府也应当建立完善监管与严惩制度,同时,学校应当制定相应的校规,严格规范学生的上网学习行为,共同提高当地的网上学习效率与质量。

(二)经济方面的建议

通过探讨上文中对经济方面影响HDI 因素的分析,我们发现城镇化率与HDI 的指标值有着相当显著地关系。因此,我们从经济方面针对性的讨论如何提高当地HDI 数值的时候,主要从如何提高城镇化率来分析。

首先,发达的经济体一般可以通过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推进人口质量的提升。本文建议国家在政策制定以及资金投入上,着重把中西部贫困地区作为优先考虑领域,进而逐步缩小地区间差距。[8]其次,我国要城乡互动,比翼齐飞。各省政府均应当高度重视农业以及农村的发展,把其作为城镇化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促进各省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在适应国情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三)预期寿命方面的建议

我们已经分析了影响预期寿命的两大基本因素,一个是环境,一个是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同时,通过回归分析,我们也清楚的发现这两个因素都显著地影响着当地HDI 的数值。因此,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1.合理提高环境保护支出,优化国土生态环境。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带来寿命的延长,同时,一个地区甚至于一个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都是离不开一个好的生态环境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国各地区,尤其是一些环境比较恶劣的省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以提高当地的人类发展指数:(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全面推进资源节约,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3)加大投资于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政府部门可以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2.加大社会救助投资,提升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目前我国两极分化严重,使得我国出现了富人很富而穷人很穷,甚至温饱都无法确保的现象。政府应当加大社会救助,提升社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而确保大部分甚至全体人民的温饱得到满足。

六、结论

根据上述对2010 年区域人类发展指数的分析,本文认为,在中国今后的区域发展战略中,我们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为导向,以提高人类发展水平、缩小区域之间差异作为主要战略目标。积极处理区域人类发展中存在的发展水平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等问题,各省应当有针对性的分别从教育、经济以及寿命方面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当地的人类发展水平。只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才能帮助中国在经济复苏的浪潮中走的更加坚定。

[1]李晶,庄连平.HDI是测度人类发展程度的可靠指数吗?[J].统计研究.2008(10).

[2]李红.谈人类发展指数的理论评价与应用[J].经济问题.2007(5).

[3]梁辉.从人类发展指数看湖北省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13(12).

[4]吴映梅,普荣,白海霞.中国省级人类发展指数空间差异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8).

[5]草成林,罗庆.中国区域人类发展差异研究[J].经济经纬.2004(6).

[6]郭利平,方远平.中国各省市人类发展指数的比较与分析[J].学术探索.2001(5).

[7]陶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8]申蔚.从HDI指数看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5).

猜你喜欢

寿命人类影响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