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影响研究

2015-04-26朱江波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中药房调剂处方

朱江波

(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 ,河北 秦皇岛 066100)



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疗效影响研究

朱江波

(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 ,河北 秦皇岛 066100)

目的:研究中药房调剂质量对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中药房处方分析。结果:实施中药房强化调剂质量监督管理之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25%,实施之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药房强化调剂质量监督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保证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中药房;中药调剂;调剂质量;不良事件;药物与临床

中药房依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将中药饮片制作成能够供患者直接使用的药剂的过程称为中药调剂。中药调剂过程主要包括六步,即审方、计价、调配、核查、包装、发放。而中药调制药物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药物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研究中药房调剂质量的控制效果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笔者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180例中药调剂管理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某院开具的180份处方,将开处方时间在2013年的规定为监管前组,共80份处方;将开处方时间在2014年的规定为监管后组,共100份处方。两组处方用药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采用传统的中药房管理制度作为管理措施;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将中药房强化调剂质量监督管理作为监管的主要措施。中药房强化调剂质量监督管理细则如下。

1.2.1 建立监督小组 组建专门的中药调剂质量监管小组对调剂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并建立健全明确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度。监管组的组长由院长担任,中药师、临床医护人员以及信息处的相关工作人员任小组成员。监管小组的职责主要是建立健全中药房的规章制度,明确各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对中药房调剂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予以判断,并进行周密的岗前培训,保证调剂师的专业素养以及道德水准。对中药房的卫生情况予以定期检查,对中药处方的开具情况以及实施情况也要定期检查,并对出现不良药物反应以及药物开具不合理的情况进行统计。

1.2.2 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力度 对中药房调剂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①对处方审查力度要加大。处方审查是药物调剂的第一步,开具处方的医师应该在开处方的过程中,注意书写规范,保证字迹清晰,对于药物名称、试剂用量以及使用方法等内容要详细标注,注意脚注内容清晰全面。开具的药物一定要与临床诊断症状相吻合,错别字以及药物重开等现象一定要严厉禁止。②保证调剂师与处方医师之间的沟通,对用药规律牢记于心。一旦出现配伍禁忌,或者出现明显的药物剂量超标等状况时,需要第一时间与处方医师进行联系。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个别习惯使用别名或者特殊方法书写的医生的书写习惯。③规范处方。医生开具的处方,要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调配过程对于脚注内容应重点注意,不能怠慢,对于处方药中的生熟区要注意区分,以避免影响处方的治疗效果。依照临床处方用药的实际需求,将没有加脚注的但需要特殊对待的内容,按照《中药药典》中的方法进行操作,保证用药的准确性以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④对药材的称重过程予以规范。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临床疗效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可以接受的用药称重误差应该控制在±5%之内,对于贵重药物以及有毒药物的误差应当控制在±1%之内。严禁药剂师依据主观估计来控制药物的用量,以避免由于药物总量或者单项药剂用量不达标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⑤对中药饮片的质量予以大力监督。中药饮片的种类很多,其成分也十分复杂,如果加工、处理、收集以及储存的过程没有严格按照既定标准进行,很容易引发药物成分变质,为此,药物调剂人员应该对中药饮片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于伪劣、变质的药物应严禁予以调配卖出,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⑥对于包装的复核阶段以及药物的发放阶段要严格控制。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性,药品调配完成之后,主管药师需要进行再次检查,在确认准确无误后签字,并于包装袋上写明使用患者的姓名、药物的剂数、煎制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保证开据的药物准确无误之后,发放给患者,并当面交代该药的熬制方法、服用时间以及服用过程的禁忌等。

1.3 观察指标

对于实施强化调剂质量监管前后的药物配伍禁忌情况、处方出现错误的情况、饮片质量问题、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由于未执行脚注而发生不良事项的发生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中药房强化调剂质量监督管理之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25%,实施监管之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实施中药房强化调剂质量监管前后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于中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加强对药物调剂质量的控制,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已经逐步成为影响临床效果的关键之一。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治疗过程的简单、高效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中药房调剂药物质量的制约。

为了研究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笔者选取了2013年1月—2015年1月180例中药房处方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监督小组以及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的监管力度两个方面予以完善,收集不良事件发生有关数据显示,实施中药房强化调剂质量监督管理之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25%,实施之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对中药房调剂质量进行大力监管,对于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具有显著效果。

此外,除了可以通过本文中描述的人为因素对药物质量予以控制之外,还可以通过对硬件条件的控制来确保调剂药物的质量,这里所指的硬件条件主要是指:①采用自动化管理。使用电脑开具处方,以保证审方的准确性。传统的手写方式因为医生字迹潦草以及某些主观因素的存在很容易出现调剂人员辨认困难等问题,由此引发的错误比比皆是。采用电脑处方之后,能够有效地缓解由于处方辨认困难而导致的药物发放错误等危险事件。②对饮片的模式进行改革,以改善称量准确性问题。目前有两种常见的饮片模式,即中药免煎颗粒以及定量小包装饮片,这些新的饮片方式的出现,不但为服药提供了便利,也可以让病患在服药之前进行自主校对,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③零库存管理。随着物流业不断发展壮大,医院可以不再大量囤积药物,这样既可以节省场地和资金,还能够有效避免由于长时间囤积而导致的药物变质以及周转缓慢等问题,能够从源头上改善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以及疗效。

综上所述,提高中药的监管力度,能够有效保证中药临床使用效果,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与预防过程中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医药应该加大对于中药房调剂药物的监管力度,提升调剂师的专业素质,明确配药人员的工作责任,从硬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对中药房调剂质量予以管理,以保证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1] 何瑰玉.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在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的价值分析[J].北方药学,2014(2):107-108.

[2] 覃媛,姜珂,邱洪,等.浅谈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561-1562.

[3] 王晶,刘博,杨春梅,等.中药房不良因素及科学规范化服务保证调剂准确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33):108.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5-02-26

朱江波(1977-),男,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主管药师 ,研究方向为中药调剂。

R288

A

1673-2197(2015)13-0136-02

10.11954/ytctyy.201513070

猜你喜欢

中药房调剂处方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要不要服从调剂?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人间处方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处方
“虚拟中药房”破中医药服务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