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白皮汤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

2015-04-26李虹英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肺型桑白皮阻塞性

李虹英

(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大安 131300)



桑白皮汤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

李虹英

(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大安 131300)

目的:观察桑白皮汤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制桑白皮汤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52.5%,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32.5%,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白皮汤治疗痰热郁肺型急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效果显著,通过整体调节,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痰热郁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桑白皮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目前其病因尚未明确,资料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是由于有害气体导致肺部发生炎症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率较高,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较大影响。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患者易受其他因素干扰,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标准分级[1],排除耐受度低的Ⅳ级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1~66岁,病程4~40年;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3~65岁,病程3~3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中相关标准,分级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1]。中医学辨证诊断参照“喘证”和“肺胀”中痰热郁肺型有关标准[3]:①主症:患者出现咳嗽、喘息过重、痰多且白黏色黄等症状,咯痰不清、舌苔呈黄色、舌质呈鲜红色,脉搏虚弱;②兼症:患者出现胸口发闷、发痛等症状,体温升高,口渴,面色呈猪肝色,尿黄,大便不畅且干结;③诊断:患者出现咳嗽、喘息过重、痰多且白黏色黄症状,还出现发热、口渴、大便干结、舌苔呈黄色、脉搏虚弱等症状,可诊断为痰热郁肺证。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4],每次100~200μg,每天2~3次;茶碱缓释片口服,每次0.2g,每天口服2次,进行适当吸氧治疗;口服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

1.3.2 治疗组 患者采用自制桑白皮汤进行加减治疗,药方主要为:桑白皮20g、瓜蒌20g、生石膏15g、川贝母10g、紫苏子10g、苦杏仁10g、炙黄芩10g、焦栀子10g、法半夏6g。辨证加减:患者出现胸闷气逆、痰黏不爽等症状,可加用瓜蒌皮15g、鱼腥草12g、海蛤粉10g、金荞麦10g,以起到清热化痰、舒气利肺的效果;患者出现喘息过重、无法平卧等症状,可加用葶苈子12g、射干10g,以起到平喘的效果;患者出现伤津舌燥症状,可加用天花粉15g、芦根10g、知母10g,以起到生津润燥的效果;患者出现大便不畅、腑气不通等症状,可加用芒硝6g、大黄6g,以起到通便通腑的效果;患者出现阴伤少痰,可适当减少苦杏仁用量,加用沙参12g、麦冬10g,以起到养阴的作用。上述药材加1 000mL清水武火煎熬,水沸10min后,使用文火煎煮,取汁400mL,将渣滤出,药汤装入保温瓶中;二次煎熬时,加水1 000mL,煎煮取汁400mL,停火,滤出,装瓶。每天分3次服用,连续服用1个月。

1.4 疗效判定

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综合疗效、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进行评价。临床控制: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均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80%;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5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均有所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均无变化,甚至出现恶化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

显效率=(临床控制+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52.5%,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32.5%,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喘证、肺胀等范畴,主要由久病郁虚导致[5]。中医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即气虚、阴虚,标实即痰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痰热郁肺证为主,治疗原则为“先治标,再治本”。本研究使用自制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可起到降气平喘、清热祛痰的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桑白皮汤具有降气平喘、清热化痰的作用,对炎症细胞和介质的释放具有抑制效果,从而减轻患者肺部的炎症感染程度,减少肺部炎性渗出,减轻肺部组织的损伤,抑制气道黏液受到炎症感染而分泌,从而避免气道出现阻塞,起到降气平喘的作用,进一步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促进血气恢复,减轻患者炎症感染的痛苦。

综上所述,桑白皮汤治疗痰热郁肺型急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效果显著,通过整体调节,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69-1471.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 翁维良.中药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7.

[4] 方锦波.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4):122-123.

[5] 陈卓.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1):87-88.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2-26

李虹英(1965—),女,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

R259

A

1673-2197(2015)12-0126-02

10.11954/ytctyy.201512068

猜你喜欢

肺型桑白皮阻塞性
不同影像学征象对手术切除的浸润性黏液腺癌预后影响的M eta 分析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与肺功能、CAT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桑白皮中sanggenon B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桑白皮对肾源性水肿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UPLC法同时测定桑白皮中8种成分
射干麻黄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成人风寒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