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分析

2015-04-26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2期
关键词:单剂中药饮片处方

索 姣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某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分析

索 姣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了解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存在的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某院1个月份的中药饮片处方29 77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对所选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某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平均药味数为14.93味,平均单剂重量为250.7g,同时存在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等问题。结论:医师和药师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医师书写处方和合理用药的能力,加强药师审核处方的能力,以提高门诊处方质量,确保合理用药。

中药饮片处方;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处方是指由注册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1]。处方是医生对病人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具有法律、技术、经济责任。处方分析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作为“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门诊患者较多。为提高我院门诊处方的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现对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处方来源

本研究所统计处方均来源于我院2013年其中1个月的中药饮片处方,共29 770张,包括门诊所有医师的处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分析方法与结果

抽取门诊中药饮片处方29 770张,采用Excel软件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1 处方组成药物味数

29 770张中药饮片处方中,组成药物味数以16味最多(3 743张),15味次之(2 972张),平均味数为14.93味。见图1。

2.2 处方组成单剂重量

29 770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单剂重量以200g为最常见(3 193张),但平均单剂重量为250.7g。见图2。

2.3 处方组成单味药使用频次

29 770张中药饮片处方中,单味药使用频次以甘草最高(10 300张),茯苓次之(10 149张)。见表1。

3 结果分析

3.1 药味过多过杂

由图1可以看出,中药饮片处方的药物味数以16味最为常见,且12味以上所占比例为83.7%,一方面可以看出我院门诊医生在对患者的诊断过程中进行了充分辨证,实施了全面治疗,但另一方面也显现出我院门诊医生组方不够严谨,对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认识不够,每张处方包含十几味药物,其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共存,大大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图1 处方组成药味数

图1中,药物味数为1的处方所占比例偏高,一是由于我院门诊医师开具处方时会有个别贵细药单独开具或开配药用;二是个别科室开具的单味外用处方“大青盐”较多。

图2 处方单剂重量

被后人遵为“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中的处方每方药材在10味以上的仅占4.2%,大部分为1~7味。《伤寒杂病论》以其组方严密、主次分明、配伍得法、药少而精、疗效确切而为后人称颂,被视为祖国医学的经典。中药的配伍讲究七情,方剂的组成应符合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方得当,往往几味药就能起很好的疗效。因此,我院门诊医生在组方上仍需进一步规范。

表1 单味药使用频次 (n)

3.2 处方单剂重量

由图2可以看出,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单剂重量以200g居多,但平均单剂重量达到250.7g,基本符合中医治疗的特点,因为按照目前的汤剂煎煮服用方法,每剂药约400~600mL,基本符合煎煮要求。

3.3 配伍基本合理,单剂量使用过大

所抽取的29 770张处方中,出现配伍禁忌的有4张(半夏与淡附片);重复用药9张,主要是由于处方中药味偏多,导致医师不能仔细核查处方,往往出现一张处方中某一味药前后出现2次。

药材单剂量使用过大已成为目前的普遍问题,个别药用量可达到60g、120g。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药的用量都超过了药典规定量,有些医师试图通过增大用量来提高疗效,这是不可取的,只会造成药材浪费,增加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4 讨论

对处方的书写规范性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1 处方书写不规范

调查中发现,随着医生工作站的应用,处方书写方面的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处方书写不完整。按照医院要求,处方中所有项目均不能缺项,否则不能保存,但个别医生采用符号填写以保证不缺项,主要存在临床诊断填写不规范、用法用量填写不完整等现象[2]。例如,个别医生为了不缺项将临床诊断采用“1”“﹣”代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个别医生害怕麻烦,不想打字,二是我院是中医院,国医堂年长医生较多,大多对电脑操作不熟练。

4.2 处方中某些中药的用法不明确

根据不同的质地和成分,中药的煎煮方法要求也不尽相同。需要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的药材应标明,如“辛夷”,医生在一张处方中标明需另包,而在另一张处方中未标明,调剂人员按照处方调剂完毕后,患者要求将“辛夷”挑出来,这给调剂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也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4.3 处方修改不规范

《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涂改,应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日期”[3]。但有时医生为了方便,随便划掉错误的地方,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态度,也违反了《处方管理办法》。

5 结语

根据以上对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分析,可以看出我院的处方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领导给予重视。除对临床医生进行必要的培训之外,还应加大对合理用药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开展中药临床药学,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同时,药学人员也应该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审查处方的能力,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45-743.

[2] 王昕,古丽·佳那提.我院门诊处方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3):10-11.

[3] 刘芳.医院门诊处方处方点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23(11):51-52.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03-12

索姣(1986-),女,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师,研究方向为临床合理用药。

R95

A

1673-2197(2015)12-0131-02

10.11954/ytctyy.201512071

猜你喜欢

单剂中药饮片处方
联合用药防治扶桑绵粉蚧田间药效评价
人间处方
不同剂型布地奈德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处方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
祝您健康处方(7)心悸、过早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