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电影《红字》中的清教思想

2015-04-24陈文玉

山花 2015年2期
关键词:清教徒珠儿梅斯

陈文玉

解读电影《红字》中的清教思想

陈文玉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长篇小说《红字》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本文对《红字》进行影像阐释,所要评论的是由拉里·达莫尔作为制片人,罗伯特·G.维格诺拉导演的黑白电影。电影版的《红字》弥漫着清教思想,同时隐含着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个人主义思想,女主人公海斯特自我救赎的行为体现了这一思想。本文分析电影《红字》中的清教思想及海斯特。

清教徒与清教思想

“‘清教徒’一词始于16世纪60年代,指英国中产阶级中一部分激进分子,他们主张清洗圣公会内部天主教残余影响,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的腐败现象,提出改革繁文缛节的宗教礼仪。”[1]清教徒认为教会已经腐朽,应该进行净化,要求英国国教在政治上隔断和罗马教皇的联系,在教义和仪式上进行改革。清教徒视自己为上帝的选民,受上帝的恩赐,上帝对他们进行救赎。清教徒接受命定论,原罪,有限救赎。“基督教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因违命偷吃禁果而犯下了‘原罪’。‘原罪’代代相传,于是世人天生都带有罪性而且无法自我拯救。只有万能的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只有上帝的‘选民’才能得救。”[1]清教徒相信勤勉工作,品行端正是上帝选民的标志之一。清教徒反对享乐,他们的生活是自律和艰辛的,清教徒视快乐和笑声为一种罪的症状,对相异的事物不妥协、不接受。清教徒人人都要读《圣经》,建立个人与上帝的联系,领会上帝的意志。

“清教主义思想是个包括宗教、政治、家庭、社会生活、经济、艺术和科学等近乎涉及人类生活每个方面错综复杂的观念。”[1]清教主义是集神学、哲学、意识形态等于一体的思想体系。“清教作为北美的一个系统的宗教分支是在它吸收了加尔文主义之后才逐渐趋于完善的。”[2]加尔文是法国神学家,认为只有部分人受上帝的恩典,被选为选民,是上帝的旨意把他们带到荒野,建立一个新的伊甸园,在荒野他们享受和天堂一样的幸福。在新的家园,他们建立起强调努力、节俭、虔诚、认真的生活方式。违反清教教规者,触犯《圣经》十诫者等都要进行处罚。轻者被戴上枷锁,公开示众,进行侮辱;重者被处死。当时的宗教统治扼杀人性,除了施刑外还进行精神暴力。

清教思想对霍桑的影响

霍桑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镇,父亲是一名船长,在他四岁的时候病死,母亲从此很少踏出家门,对他和他的两个妹妹也不太关心,他的童年是孤独、不快乐的,加上他的祖先中有两个人在新英格兰迫害异教徒方面给他留下了阴影,导致他形成了阴郁的性格。两个祖先中一个是法官,参与了迫害贵格会教徒,另一个是1692年“塞勒姆驱巫案”三法官之一,年幼的霍桑意识到祖先的不端行为,明白罪恶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家族的清教传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他受清教主义传统影响,相信原罪,所以赋予他的人物罪恶,探索人的阴暗面,暴露人心中的恶,不赞成爱默生超验主义的乐观态度。他对科学持怀疑态度,在他的许多作品里知识分子都是坏人,如在《红字》里,罗杰·齐林渥斯是个满腹经纶的学者,精通医术,但是他却怀有一颗恶毒的报复之心。在电影中有一场景:他把自己的姓氏Prynne(普林)改为Chillingworth(齐林渥斯),chill是“使人寒战”的意思。他对阿瑟·丁梅斯代尔从精神上进行折磨,不断对后者试探,旁敲侧击,每次的话语都使后者受到折磨,痛苦万分,精神恍惚,觉得罪孽深重,最后被折磨致死。

霍桑从缅州的博多因学院回到塞勒姆镇,待了12年,他通过观察和听镇上的人讲故事,收集写作素材。他和老水手、农民、老妇人聊天,听他们讲奇闻逸事,大量阅读清教时期的记录和年鉴。

电影《红字》中的清教思想及海斯特

霍桑让读者感受到清教给予人性的压抑和摧残,男女主人公都受到精神方面的暴力。常耀信认为霍桑这部小说关注的是“罪恶从道德、情感和心理上对人的影响”[3],而影片更让读者感受到清教思想弥漫其中。影片的片头字幕就定下了基调:“这不仅仅是一个女子的故事——它描绘了美国生活的清教时期。虽然对我们来说,习俗似乎恐怖,惩罚严厉,但是它们是时代所必需的东西并帮助形成一个国家的命运。”这个基调足以证明导演想要借助影片表达他对小说的理解,他把清教思想贯穿于整部影片。

年轻美丽的海斯特·普林被年老的丈夫齐林渥斯送到新英格兰,在那里她和年轻英俊的牧师丁梅斯代尔相爱,生下了他们的爱情结晶珠儿,她触犯了十诫中的第七诫:不可奸淫,也触犯了七宗罪中的第七条罪行“色欲”。七宗罪是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列举出各种恶行的表现,分别是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她被判通奸罪,本应用石头砸死,由于两年过去,没有看见她丈夫的影子,所以改判终身佩戴表示adultery(通奸)的首字母“A”字在胸前。

原著中的主要场景均被忠实地搬上了银幕,影片也增加了许多场景和细节。影片开始增加了小说中没有的场景,这些场景表现清教教规的苛刻。电影首先给一张破旧的纸张一个特写,上面写着:因故意喋喋不休,搬弄是非的费思·巴里太太将带上裂开的棍子,时间是1642年6月15日,签署人是R.贝林厄姆。紧接着的镜头是一个高高瘦瘦女人的嘴巴中卡着一节棍子,胸前挂着“搬弄是非的人”的牌子,站在路边,路过的人对她进行嘲讽。第二个场景是一根树桩上挂着“因在安息日发笑”的牌子,一个小个子男人坐在地上,其双手被锁在伽手架里。小个子男人辛普森·古德费洛因在安息日发笑双手被戴上枷锁。犹太教的安息日为星期六,基督教的安息日为星期日,安息日为不做事情,专门祈祷的日子。下面的细节也是原著没有的:海斯特示众受辱之后,镜头切换到一个牌子上,上面写着“女裁缝海斯特·普林”,从而交代海斯特以裁缝为生。紧接着的镜头是丁梅斯代尔走进海斯特的家,看望她并向她述说自己的痛苦,想承认自己是孩子的父亲并提出和她结婚的要求,海斯特不同意,担心会破坏丁梅斯代尔的形象,破坏教民对他的信仰并叫他离开。海斯特和丈夫齐林渥斯非因相爱而结合,海斯特说:“我没有感觉到爱情。”影片增加珠儿被欺负、丁梅斯代尔和海斯特相见的场景:珠儿被一个小孩推倒后,一群小孩拿泥土往她身上砸,海斯特被小孩的母亲阿比盖尔夫人呵斥,引来丁梅斯代尔救驾,二人又一次见面。这个场景体现了清教思想的道德上的不容忍主义,母亲遭罪,小孩也受到牵连、歧视。

清教思想对当时美国殖民地和后来的美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教思想包括尊重教育,道德上的不容忍主义,一种使命感,个人主义,努力工作,强调勤奋、节俭、虔诚、认真的生活方式。在片中这些思想都得到了体现。如在影片中,牧师们担心海斯特会把珠儿教坏,想剥夺她抚养珠儿的权利,丁梅斯代尔的话语为海斯特夺回抚养权,州长要求海斯特把珠儿送到丁梅斯代尔那儿接受教育。海斯特把珠儿送到丁梅斯代尔那儿,女房东阿比盖尔夫人不让海斯特进屋,把她拒之门外。这个场景体现了清教思想,既尊重教育,同时又体现了道德上的不容忍主义,阿比盖尔夫人对海斯特的态度便是证明。又如节俭也在影片中得到体现:五六个女人在河边洗衣服,阿比盖尔夫人心疼她的一件已经穿了五年的衣服。影片中还有个小说里没有的场景,大个子巴塞洛谬·霍金斯因为看见阿比盖尔夫人的内衣就得娶她,尽管他不喜欢她,喜欢她的小个子辛普森是第二个看到内衣的人,虽然他爱她,追了她五年,由于霍金斯是第一个看到内衣的男人,他坚持霍金斯娶阿比盖尔夫人。丁梅斯代尔最初不答应海斯特离开波士顿,是因为有一种使命感,他虔诚地布道,人们对他尊敬有加。道德上的不容忍主义也体现在海斯特在刑台上受辱示众三小时,她站在刑台上受到围观人群的语言暴力,骂她是“烂货”“不要脸”等,她被判胸前终身佩戴A字。这一切均是严厉苛刻的清教教规、清教思想在影片中的体现。

海斯特身上体现了个人主义、努力工作的清教思想,她的个人主义也体现了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思想。以爱默生为代表的新英格兰超验主义,其中的一个特征是“超验主义者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对于他们来说,个人是社会最重要的元素”[3]。霍桑曾经到布鲁克农场的乌托邦社团待了六个月,后来对超验主义的乐观主义表示怀疑,进而离开了布鲁克农场,对爱默生等超验主义者保持一定的距离,持观望的态度。虽然他纠结于清教思想和超验主义思想,但他还是相信个人能够自我救赎,从其塑造的海斯特人物形象身上可以看出他的这种思想。她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时,受到精神创伤之下,勇敢地面对清教统治的世界对她的凌辱和精神暴力,正如霍桑在小说中写道“阴险清教徒法庭所发明的永无休止而又层出不穷的审判不断地变尽花样来折磨她,使她的内心无时不处在痛苦的悸动之中”[4]。影片中虽然她对丁梅斯代尔说,你我的拯救来自天国,但她通过努力工作,以行动洗净自己的罪恶,进行自我救赎。通过高超的针线活挣钱养活自己和珠儿,通过为病人洗衣服、看望及照看病人等最终赢得街坊对她的认可和尊重。海斯特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善行自我救赎,最终成为天使。

影片最后,丁梅斯代尔站在刑台上解开胸前的衣服,胸前有个“A”字,他对大众吐露真相,自己是珠儿的亲生父亲,然后倒地,在海斯特的怀里死去,这时刑台下的人群都跪下,为他祈祷。影片就在众人为他跪下祈祷中结束了,没有像小说那样交代齐林渥斯的死,他的遗产留给珠儿,也没有告知海斯特和珠儿离开波士顿,后来海斯特回到波士顿,死后埋在丁梅斯代尔的身边。

霍桑不敢大胆抨击清教主义,他是隐性地进行批判。他对海斯特和阿瑟的爱情是矛盾的,既隐性地同情和赞扬他们的爱情,让两人相爱,却又让他们受了折磨,让他们一个佩戴红字,一个死亡,当然,他也让代表清教的州长齐林渥斯死去。罗伯特导演在电影中增加海斯特和阿瑟见面的次数,这些增加的场景使海斯特在观众的心中树立起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感受到她和阿瑟是真心相爱的。观众可以看出她的内心逐渐变得强大,她敢于面对所受的精神暴力,不畏清教法庭的迫害,通过自身努力,自我救赎,使胸前的“A”字不再是罪恶的象征,而是天使、艺术家的象征,超验主义的个人主义思想得到体现。罗伯特导演把霍桑隐性地对两个人爱情的同情和赞扬通过银幕显性地呈现出来。

罗伯特·G.维格诺拉导演的电影《红字》有着时代的烙印,承载着当时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影片增加了一些原著中没有的场景,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可信,凸显出清教思想的严酷。解读影片中的清教思想及海斯特,使我们深刻了解清教思想对人性的压抑、摧残和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对霍桑小说《红字》进行影像阐释,使小说的意义增值。

[1]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美)霍桑.红字[M].曹航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

[3]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第三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57.

[4](美)霍桑.红字[M].熊玉鹏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6:30.

本文为海南省社科联立项项目《19、20世纪英美小说女性与海南女性形象建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HNSK(Z)12-65,本人为主持人。

陈文玉(1968— ),女,文学硕士,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清教徒珠儿梅斯
请四大天王来我家唱歌
《红字》珠儿人物形象研究综述
霍桑是清教徒吗?——从《红字》中的“罪”谈起
美国醉酒史
北美殖民地时期清教的教育活动及其影响
《清教徒》中理查·福思咏叹调《我永远的失去了她》的音乐分析及演唱处理
雨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