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主体地位质疑

2015-04-23陈忠海常大伟

档案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主体地位档案馆

陈忠海 常大伟

摘 要: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化工作,如编制档案检索工具、编辑出版档案史料和档案参考资料等,不能等同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而应将其理解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准备工作。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有别于档案馆传统意义上的提供利用工作,它强调社会需求与用户的实际利用动机和利用行为对运用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既包括对档案信息的获取、组织、加工和利用等一般形式,也包括利用档案信息生产新信息、新知识或新理论等高级形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仅是档案价值实现的条件,而且是档案价值实现的一种形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应是档案价值实现的主体。以此为基础,通过理论推导、范式分析和模型论证,得出两点结论:由于档案馆在档案价值关系中处在档案客体和用户需求之间,其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并不能够直接实现档案价值,只是为用户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价值奠定基础,提供条件,因而档案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发挥的主要是基础性作用。由于用户是作为档案价值关系的需求方存在的,用户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可以保证档案价值的直接实现,因而用户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发挥的是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档案用户;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开发;主体地位

Abstract: The orderly working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uch as compiling the archival retrieval tools, editing and publishing the historical archives and archival reference material, cannot be equ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it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a preparation for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provide-use work of archives , and emphasi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ocial needs and the user's use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and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archives. The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cludes the general form, such as Acquisition, organization,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and advanced form, such as using archival information to produce new information, new knowledge or new theories. The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is not only a condition but also a form of archival value to achieves. The subject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should be the subject of the archives value realization.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oretical derivation, paradigm analysis and model demonstration, the article draws two conclusions: Because the archives are in archival Valu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ves object and user demand and develop the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cannot be directly achieved Archives value and provide foundation and conditions for the use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value the archives ,the archives play a basic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Because the users are the demand side in archival value relationship and develop the archiv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can directly the archives value, the users play the main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Keywords: Archives user; The archives; The resource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 The dominant position

1 引言

传统理论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就是档案部门根据社会需要采用专业方法和现代化技术,发掘、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所收集档案中的有用信息,方便利用者利用,以实现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并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档案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1]在此基础上,档案学界提出了以档案馆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开发理念和开发模式,以求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档案学界,即如何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档案信息需求的有效匹配,能否解决这一问题,决定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价值的大小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成效的高低。虽然有学者提出了基于用户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理念和模式,但由于档案信息需求的多样性、偶然性和时效性特征,以及档案馆人力资源、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供给等方面的有限性,这个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为解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档案信息需求的有效匹配,首先应当明确的一个问题是,由谁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更有助于档案馆档案价值的实现,因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模式、路径等具体问题都是围绕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展开的。本文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定义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指在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和获取便利性的基础上,因用户利用需求和利用行为而引发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的获取、组织、加工和利用等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新信息、新知识或新理论生产的一种过程。据此,可以认为:1.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化工作,如编制档案检索工具、编辑出版档案史料和档案参考资料等,不能等同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而应将其理解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准备工作;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有别于档案馆传统意义上的提供利用工作,它强调社会需求和用户的实际利用动机与利用行为对运用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3.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既包括对档案信息的获取、组织、加工和利用等一般形式,也包括利用档案信息生产新信息、新知识或新理论等高级形式;4.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仅是档案价值实现的条件,而且是档案价值实现的一种形式;5.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应是档案价值实现的主体。以上述五点认识为基础,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从理论推导、范式分析、模型论证等三个方面对档案馆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观点提出质疑,同时论证用户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观点。

2 用户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主体地位定位的依据

2.1 基于档案价值实现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定位。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它是主体(档案利用者及其利用需求)与客体(各不同时代的各种类型、载体、内容的档案)之间的关系范畴。档案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统一和结合。主体的需要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前提条件,而客体的属性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客观基础。[2]本文以此作为定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档案馆与用户在档案价值实现过程中分别扮演的角色,来确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

档案馆作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编研和统计档案信息资源的机构,在档案价值实现过程中更多扮演的是一种档案信息与档案价值转递平台,即便是开展的档案编研工作也是为了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其本身并不构成档案价值实现的需求部分,也就是说,档案馆的管理工作本身不能实现档案价值。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两个基本问题:1.档案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如何实现与档案信息需求的有效对接;2.假如档案馆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档案信息需求的有效对接,又如何保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档案信息需求。从档案工作实践以及现实的档案信息服务能力出发,我们认为,以档案馆的条件解决上述两个基本问题是值得怀疑的,同时,档案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主体地位也是值得商榷的。但这并不否认档案馆在档案价值实现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即档案馆的管理工作为档案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档案价值的实现是以用户档案信息需求得到满足为标志的,用户实际利用档案信息便意味着档案价值关系的形成,因而,用户在档案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代表着档案信息的主体需要。如果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理解为一种新信息、新知识或新理论的生产过程,那么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本身就是档案价值实现的一种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档案馆将馆藏档案信息进行有序化处理并予以公布,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基础;另一方面,用户以相应的档案信息需求为动力,实际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但也有一个基本问题需要解决,即用户档案信息需求的差异性及其所具备知识、智力、技术和经济资源的分散性,能否承担得起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重任。这也是传统理论认为档案馆以其高度的组织性能够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依据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平台的构建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其中,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比,甚至更大。[3]将长尾理论应用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领域,档案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搭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平台就将小众化的档案信息需求转变为大众化的档案信息需求,将分散化的档案信息开发资源聚合为具有规模效应的档案信息开发资源,从而解决由于用户档案信息需求的差异性及其所具备资源的分散性不能承担起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重任的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从档案馆和用户分别在档案价值实现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来看,档案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馆藏资源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但不适宜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而用户因其具备的档案信息需求动力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条件,在档案馆提供有序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前提下,是可以承担起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责任的。

2.2 基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范式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定位。范式是研究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一套概念、方法及原则的总称。[4]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范式是在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认知一致性的基础上,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思想与开发模式的集合,以及由此衍生的不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手段与开发路径的总称,其中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认知的一致性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范式的根据所在。根据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认知的不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范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档案馆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开发范式,另一种是以用户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开发范式。以档案价值的实现为依据,对基于不同主体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范式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可以看出,由用户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合理性及其在促进档案价值实现中的优越性。

档案学界对以档案馆为主体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范式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种不同导向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一种是以档案馆馆藏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另一种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以档案馆馆藏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将档案馆馆藏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出发点,强调有效地利用馆藏优势,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化,大力开发档案编研成果,为档案价值的实现提供便利。[5]但这种开发模式没有实现档案信息资源与用户需求的有效衔接,致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效不显著,造成档案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针对这种情况,档案学界又提出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以求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用户需求的统一。[6]需要指出的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在理论上相较于以档案馆馆藏为导向的模式在满足用户需求和促进档案价值实现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因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偶然性和时效性,以及档案馆缺乏有效的用户需求预测机制和满足用户需求所必需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条件和手段,这种开发模式在实践上效果反而不如以档案馆馆藏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以档案馆为主体的两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之所以具有这种根本性矛盾,从本源上来讲是因为以档案馆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开发范式是一种需求预测型开发范式。档案馆不能有效地预测用户需求也就决定了这种开发范式只能是一种档案价值实现的间接范式,也必然是一种低效的开发范式。

相较而言,以用户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开发范式是一种资源需求型开发范式。在这种开发范式中,用户以其需求为动力、以自身资源为基础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对档案信息资源呈现出一种社会需求,从而为档案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主体需要,构成了档案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当用户以需求为导向、以利用为目的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时,意味着档案信息资源与用户需求实现了统一,也就是说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本身成为档案价值实现的一种手段而非一种条件。可以说,以用户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开发范式是一种档案价值实现的直接范式,也必然是一种高效的开发范式。

综合对两种不同主体开发范式的分析,我们认为,以用户为主体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范式相较于以档案馆为主体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范式更有助于档案价值的实现,因此,从范式分析的角度来讲,以用户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成立的。

2.3 基于SWOT分析模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定位。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和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如SO分析(一种发展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策略)、WO分析(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策略)、ST分析(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影响的策略)、WT分析(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策略),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7]通过构建以档案馆为主体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范式的SWOT分析模型,并对模型给出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可以探明档案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实际所处的地位。现将以档案馆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开发范式的SWOT分析模型作如下描述:

(1)以档案馆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开发范式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分析。内部优势主要包括:馆藏资源丰富,利用档案资源方便;档案馆作平台,一方面可利用国家提供的人员、资金、技术等资源,另一方面不同档案馆之间的档案信息资源流动相对方便;具有资源开发的团队和经验。内部劣势主要包括:相对封闭,与用户沟通不畅;难以有效预测用户需求,对需求变化的灵敏度较低;缺乏开发档案信息的动力;不具备满足用户不同档案信息需求的能力。

(2)以档案馆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开发范式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分析。外部机会主要包括:国民素质提高,用户信息意识增强,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增加;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档案信息传播提供了条件;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参与档案信息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外部威胁主要包括:网络平台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了各种途径,档案馆作为信息源的重要性进一步降低;用户对获取信息的速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处于碎片化状态的档案信息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3)以档案馆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开发范式的应对策略分析。优势—机会(SO)策略主要包括:充分利用馆藏优势,开发符合用户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成品;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序化加工并适时予以公布,扩大档案馆影响力;构建网络开发平台,吸引用户参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弱点—机会(WO)策略主要包括: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用户需求,提高对用户需求变化的感知能力;将档案信息资源上传至云端,扩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容量,为用户参与开发提供基础。优势—威胁(ST)策略主要包括:转变服务理念,了解用户需求,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档案信息推送;开展个性化服务;加大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力度,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弱点—威胁(WT)策略主要包括:通过机制创新,应用互联网思维探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新模式、新路径;积极利用社会力量,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队伍,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部分任务转交给用户。

以档案馆为主体的开发范式的SWOT分析模型应对策略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档案馆利用各种手段预测用户需求以开发出符合用户需要的档案信息成品,另一种是在充分做好档案信息资源整序的基础上吸引用户参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正如上文所述,档案馆在预测用户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档案馆采取的第一种应对策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档案价值与用户需求的匹配问题;而档案馆的第二种应对策略从本质上来讲是变相地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权利转交给用户,也就是说档案馆开始不自觉地扮演起一种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角色。

如果利用同样的分析模型对用户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策略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用户为了满足档案信息需求,将应对策略的重点放在了档案信息资源的获取上。在档案馆充分提供档案信息资源获取途径的前提下,用户可以直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需求与档案信息资源供给的有效匹配,即用户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无需经过其他环节就可以直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通过SWOT分析模型的论证,可以发现,档案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所发挥的是档案价值转递平台的作用,而用户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档案价值实现的统一体。从这一点来讲,档案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居于基础地位,用户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居于主体地位。

3 结论

以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新的理解为基础,通过理论推导、范式分析和模型论证,我们得出两点结论:一、由于档案馆在档案价值关系中处在档案客体和档案需求之间,其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并不能够直接实现档案价值,而只是为用户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价值提供基础和条件,因而档案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发挥的主要是基础性作用;二、由于用户是作为档案价值关系的需求方存在的,用户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可以保证档案价值的直接实现,因而用户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发挥的是主体作用。

在以用户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的理念指导下,为了实现档案价值,应积极发挥档案馆的基础性作用和用户的主体作用。档案馆一方面应充分收集和有效保管档案信息资源,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另一方面应对所收集和保管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序并通过各种渠道适时予以公布,保证档案信息资源获取的便利性。用户应通过搭建档案信息需求表达平台,完善档案信息需求表达方式,在充分聚合档案信息需求和档案信息开发资源的基础上,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的模式,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以有效实现档案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智为,邓绍兴,刘越男.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53.

[2]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7.

[3]朱孔涛.长尾理论[EB/OL].[2014-11-24]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27983/5047777.htm?fr=aladdin.

[4]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6-43.

[5]杜建中.谈谈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措施[J].档案学通讯,1989,03:13-16.

[6]王娟,黄存勋.谈档案馆普通用户需求的特点与满足需求的途径[J].北京档案,2010,10:22-23.

[7]larrygao. SWOT分析法[EB/OL].[2014-11-24]http://baike.baidu.com/view/3892.htm?fr=aladdin.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来稿日期:2014-12-18)

猜你喜欢

档案信息资源主体地位档案馆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档案信息服务创新的内驱力研究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理论探析
试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社会组织参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