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

2015-04-23宋美霞

档案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档案馆智能化素质

宋美霞

1 大数据的相关概念

大数据(Big Data)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其作用堪称一次新的工业革命。最早提出大数据概念的美国麦肯锡公司给大数据下的定义是:“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这一定义也被维基百科认可收录。当然,在研究界,还有从其他角度定义大数据的,例如,国际数据公司提出大数据的4V定义,认为大数据除了容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速度(Velocity)之外,还应具有价值(Value)。笔者认为,这一定义从大数据特性出发,更具合理性。

所谓容量,就是指大数据的数量维度,大数据就是海量数据的集合,是人们无法短时间内搜集、理解的数据,它的技术单位不是传统的MB、GB,而是TB乃至PB。多样性不仅仅是指数据类型的增多,还指数据的生产、传播方式增多。就数据类型上,有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就数据的生产与传播上,数据不再停留在单一的来源,我们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速度是指大数据的时效性,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流传速度增快,信息的“保质期”更短。而价值作为许多学者的争议点,认为大数据不仅是指数据的量,还应该包括数据的质这个维度,这里的质是指数据的精确性与价值性。

2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档案馆

2.1 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是在传统档案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同于传统档案馆管理单一,服务意识低等,数字档案馆具有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意识明确,信息的传播、组织网络化、数字化等特点。当然,并不是说数字档案馆在大数据时代就完全取代了传统档案馆,它们之间在服务领域上有所区别。所以,虽然存在继承与被继承、竞争与被竞争的关系,数字档案馆是在依托网络与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实现档案的资源管理,它具有的优势就是检索与使用方面,信息服务的种类多,面向用户,但它还是要依托传统档案馆的信息基础。在实际的应用中,因为传统档案馆从无到有,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被大众接受和认可,而作为新兴事物的数字档案馆无论是服务模式还是运行成本,都相对处于不利地位,并且数字档案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复杂、信息用户需求多样化、信息设施建设落后、信息人员素质不高、安全问题,等等。所以,如何认清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数字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

2.2 大数据数字档案馆面临的问题

2.2.1 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复杂。传统的档案馆之间几乎没有联系,信息的搜索难、利用效率低,数字档案馆虽然依托于大数据的海量数据,但是,在资源的建设初期,各个档案馆之间的数据与信息往往也处于同样的分散状态,而大数据信息就有时效性。所以,档案馆里始终存在数据的搜集、整理这一步骤,这也就导致各个档案馆之间的信息不对等、信息交流障碍多,没有真正实现大数据时代下数字档案馆应有的自由、灵活、方便的信息数据交流模式。

2.2.2 信息用户需求多样化。数字档案馆在大数据时代面对的困难是信息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服务难度提高。大数据时代,许多信息中心,都积极建立新的搜索引擎与数据服务,例如,图书馆在应对大数据时就非常注意结合用户需求积极开发新服务。而数字档案馆由于在基础工作中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用户的个性化与定制化需求越来越多,所以数字档案馆长期存在对用户的多重需求的满足度不够这一问题。

2.2.3 信息设施建设落后。大数据带来了大量的、复杂的、需要多重分析的数据,而单靠传统的计算机配置与相关软件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复杂的数据分析要求,所以,就要求数字档案馆有较高的信息设施。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设施建设就是档案馆的软硬件建设,这不仅包括一些硬件的革新,包括计算机的升级换代、服务器的换代,还包括一些软件开发与引进。所以这就要求数字档案馆可以评估自己的投入成本与运营陈本,尽可能地改善软件硬件条件,为迎接大数据作准备。

2.2.4 信息人员素质不高。信息人员的综合素质间接决定了数字档案馆服务的好坏。综合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工作服务素质、管理素质等。业务素质是指数字档案馆在面对大数据的环境下,必须做到掌握较高的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以及数据的开发、编辑等技术;工作服务素质是指工作人员要有服务意识,要积极迎合用户的需求来提升服务质量;管理素质不仅仅针对数字档案馆的管理人员,即使是基层员工,也应该具有管理意识,管理好本职工作。但是,实际的档案馆中,存在着技术人才缺乏,管理意识与能力低等问题。所以,档案馆可以根据自己面对的实际问题,结合自己的人事规划,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引进人才,只有“内提高、外引进”才能不断提升整个工作团队的素质,提升档案馆的数字化程度,创造更有价值的服务。

2.2.5 安全问题。大数据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档案馆的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档案馆不同于图书馆,它的安全性要求高,因此开放性低,所以,在刚开始面对大数据时,不少学者和专家都对数字档案馆是否可行有所思考。

数字档案馆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安全性受到威胁,这是因为,首先在数字档案的生成过程中,就面临着泄露、损坏的风险,因为技术人员如果不了解档案的制作以及保存要求,就很可能在制作的过程中造成数据的丢失与损害,使得数据的保存效果不佳。其次是在数字档案传播过程中存在风险因素,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技术的革新,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可控因素,例如病毒、黑客攻击等会对档案的管理带来很大威胁。所以面对大数据环境下,要更注意数字档案馆的安全问题。

3 大数据数字档案馆发展前景

3.1 走智能化道路。笔者认为,所谓走智能化道路,就是指数字档案馆在发展过程中要逐步摆脱传统档案馆低效率工作,引入智能化系统,不断提高对数据信息的处理、编辑、分析能力。走智能化道路包括了三个途径,分别是档案信息资源智能化、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以及智能化的满足用户需求。首先,是档案信息资源智能化,信息资源智能化涉及了很多内容,包括信息的搜集、建立、分析、传播、保存各个方面。举个例子,以数据的传播为例,传统的档案馆中,信息的传播方式非常单一,信息的传播速度低,但是数字档案馆一旦引入智能化的软件技术,就能加速数据传播,并且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广,智能化的传播中,可与用户的浏览历史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推荐新的数据信息,这样既可以减轻档案馆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其次,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这就是指数字档案馆要不断提高软件硬件的配置,大数据时代就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数据爆炸,这些数据的分析与利用离不开相应的软件硬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智能化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据调查,“我国90%以上的省市档案机构已经建立了档案网站,但在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方面还存在对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挖掘不足,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不强,档案馆信息共享不畅通等不足之处”。面对这些问题,数字档案馆必须学习先进经验,努力开展各项工作,例如,建立新的交流平台,数字档案馆可以把个性化服务与群组服务联系在一起,大力开展定制服务,不断完善用户信息与使用体验,从而促进数字档案馆的良性发展。

3.2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数字档案馆的服务质量与服务能力,没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就没有高效率的档案管理工作。大数据时代,数据类型呈现多样化、速度快等特点,对于信息的处理难度不断增大,这就要求数字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有较高的工作素质。新时期数字档案馆必须走人才发展之路,一方面,数字档案馆可以加强人员培训,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讲座、交流与进修学习,以信息技术、档案管理的计算机云操作等技术为重点,不断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科技素质。另一方面,档案馆可以根据实际的人事计划,积极引进科技人才,提升软件的开发实力。

3.3 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档案馆的管理对象与传统档案馆存在明显区别,是现代化的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它的产生与发展为档案信息动态管理与长期保存提供了可能,借助移动互联网系统与信息管理平台,将档案馆管理员从繁重的信息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但是大数据具有复杂性,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下,数字档案馆面临着安全风险,所以,数字档案馆必须不断完善各项安全保障措施来保护信息安全。首先,尽可能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只有加强管理水平,建立检查监督制度,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才能保证数据在生成、保存阶段的安全,实现建立稳定、安全的数字档案馆的目标。其次,是加强技术的革新,只有不断升级服务器的安全级别,才能在数据传播的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完整、安全。最后,是强化科技人员的素质,只有科技人员掌握了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才能保证信息的安全。所以,面对数字化时代与海量数据的冲击,档案馆必须端正管理态度,走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的道路。

大数据时代,数字档案馆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了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复杂、信息用户需求多样化、信息设施建设落后、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数字档案馆能否良性发展。数字档案馆只有不断走智能化道路、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与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借助高新科技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保证数字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来稿日期:2014-12-11)

猜你喜欢

档案馆智能化素质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