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建设探析

2015-04-23周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辅导员

周涛

摘 要:在综述国内关于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建设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部对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首次提出辅导员所应具有的三种核心职业能力:职业化层面的“融合能力”、专业化层面的“钻研能力”和专家化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能力”,并对这三种核心职业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概念阐释和关系界定。最后,围绕辅导员承担着的“成己”与“成物”双重责任,提出了“构建矩阵式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和“构建围绕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内容与结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引领模式,以将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建设落到实处。

关键词:辅导员; 核心职业能力; 融合能力; 钻研能力; 引领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6-0124-04

一、引 言

辅导员职业能力是指成功地从事高校辅导员职业所必备的一系列稳定的、综合性的专业能力。

当前,国内关于辅导员职业能力界定、职业能力类型、结构与特质等方面的分析,主要有:从职业能力类型看,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制度建设能力、学习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从结合辅导员个体职业能力特点看,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优势能力与非优势能力等;从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看,包括专业能力、方法(发展)能力和社会能力,而健康、知识、技能、态度则是形成职业能力结构的四个主要素;从辅导员职业发展需求角度看,包括政治引导能力、工作业务能力、动机支撑能力等;从辅导员职业发展进程看,又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等。可以发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体系庞杂,内容丰富,目前研究存在着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界定模糊、维度不够清晰简明、职业能力要素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停留于简单罗列层次的不足。

同时,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相关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厘清:

一是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的学科视角多样,尚未达成共识。二是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和操作性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指导方案。比如,很多研究都强调了辅导员应当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引领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能力,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实现对学生的信仰引领等,在实践和理论层面都缺少应有的论证和切实可行的设计,最终很可能会沦为空谈。三是理论和实践都强调了辅导员对各种职业技能的掌握,进而在某个领域达到专业化水准,却忽视了对多种能力、知识和经验的融合能力,这也导致专业化建设举步维艰,而反过来又影响到辅导员队伍的整体职业化水平。从已经举办的三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来看,参赛项目包括基础知识测试、博文写作、自我介绍与展示、主题班会、主题演讲、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等七个方面,主要是对完成工作的技能检验,并非基于职业能力的系统设计,多种技能融会贯通使用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验证。可以说,当前国内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在特殊规定性尚未达成共识,其内涵以及实践仍处于一个开放、争议和谋共识的阶段。

基于上述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方面的思考,深刻意识到,要能真正科学地指导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就必须要厘清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关键因素与本质内涵,不能简单地“大而全”罗列,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抓住主要矛盾,提炼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核心竞争力,然后围绕核心职业能力,去系统设计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方能实现对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有效深化。

二、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内涵分析

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文件中针对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提出的具体能力要求和等级划分,本文把高校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界定为:职业化层面的“融合能力”、专业化层面的“钻研能力”、专家化层面的“引领能力”。

1.理论分析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关于“类本质”的经典界定:“人是类存在物”,这是因为“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1]。简而言之,人所拥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恰恰在于每个人都能够在其具体生命活动中自由且自觉地将其自身力量外化或对象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这一外化或对象化过程被更为明确地判定为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而人的本质也进一步明确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如果我们对实践活动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内在本质的外化与对象化,我们并未对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类本质加以充分理解。在对象化活动中成就的外在于人的自然关系或社会关系,应当重新回到人自身,对人的内在能力与品质进行重新塑造,体现“外在实现”与“内在完善”的同步进行。美国蒂利希教授曾深刻指明,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价值和意义,价值和意义的向度是人作为类本质所固有的。[3]换言之,人能自觉意识到价值和意义的存在标志便是树立了集中反映和根本体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信仰”,这也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

再拉回到现实中,我们教育的最终指向应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和培养却将精力过多地倾注于人“成物”方面的造就,即改变世界的外显性技能的造就,而冷落了人“成己”方面的养育,即自我的内隐性价值意识、价值意义和价值精神的养育[4],亦即“信仰”的塑造。

因此,我们在强调辅导员掌握职业技能,进而成为专业化人才,做好对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外在实现”同时,决不能忽视对学生还肩负着“内在完善”的使命,即辅导员在掌握、运用这些职业化、专业化技能的过程中,最终都应指向对大学生信仰层面的引领,从而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这种“引领能力”。当然,这三种核心职业能力所带来的“外在实现”与“内在完善”,同样也是辅导员自身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需求。

2.概念阐释

职业化层面的“融合能力”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辅导员应具备顺利开展工作所需要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相关学科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基本技能:学业指导、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辅导等技能。二是辅导员还应具备“通用技能”[5]或是“核心技能”[6]。如适应能力、思辨能力、人格魅力、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持续的学习研究能力等。三是辅导员更应具备将上述各种能力、知识以及实践经验融会贯通使用的能力,达到1+1>2的功效,即“融合能力”。这是基于辅导员“角色综合化”的显著特征而导致的对各种知识与能力的复合性要求与综合运用的内在必然。

专业化层面的“钻研能力”,是指在实现“融合能力”的基础上,加入辅导员的意愿、态度等个人属性,强调职业能力个性魅力,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兴趣及优势聚焦学生工作的某个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钻研,取得较为突出的工作实绩和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从而成为某个领域的专才。

专家化层面的“引领能力”,是指辅导员必须具备引领大学生塑造信仰的能力。“信仰是人类在无限的空间和永恒的时间中建构的‘宇宙图式,在盲目的人生旅途上认定的目的和归宿,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确定的‘社会模式和价值尺度。”[7]信仰的结构绝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一个由生活信仰、道德信仰和社会政治信仰这三个能级构成的完整的信仰结构体。这其中,生活信仰是基础层,道德信仰位于中间位置,而社会政治信仰则高居顶层,是生活信仰与道德信仰的真正价值的源头,它具有主导和统摄地位,是每个个体人生发展与追求的总轨迹。因此,本文把“引领能力”界定为辅导员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政治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能力。这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职责,也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也唯有具备了“引领能力”,“融合能力”才不会缺失重要一环,而具有“钻研能力”的专才也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专家。

3.关系界定

从历时性角度来看。三种能力自身都存在着由低到高的发展脉络,同样,在三种能力之间,也存在着一种递进演变的关系。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遵循着由“职业化”到“专业化”再到“专家化”的客观规律与内在追求,而“融合能力”、“钻研能力”、“引领能力”则是上述三个职业发展阶段所蕴含着的核心能力要求。因而,这三种核心职业能力之间必然也相应存在着递进演变的规律,这要求我们在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的群体实施侧重点不同的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从共时性角度来看,三种能力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构成了统一的有机整体,在每一位辅导员身上都应该同时具备这三种能力。这要求我们在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决不能把这三种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割裂开,简单化地以为培养好一种能力后,再开始培养下一层面的能力。要知道,“引领能力”的获取与实现,有赖于其他两种能力在现实中的运用,唯有从实践中获取,或经实践检验与改造的思想和理论,才能被真正掌握,内化为自身的信条,再通过实践外化为引领能力,一旦脱离了现实的土壤,一切“引领”就会如希腊神话中双脚离地的安俄泰斯一般变得孱弱无力。而“融合能力”与“钻研能力”的获取与实现,也有赖于正确信仰和人生境界的引导,否则,这两种能力在实践应用中是苍白无力的,难以走进学生内心,甚至走向反面,产生极大危害性。同时,“融合能力”是“钻研能力”的基础。当今世界,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结果。[8]同样道理,多种技能与知识的交叉融合也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创新的源泉。因此,辅导员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项技能或学科知识的掌握,必须学会融会贯通,否则不但无法应付工作,也无法为钻研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钻研能力”又是“融合能力”的发展动力。在某个领域取得的重要理论启示、深刻的经验总结或对问题的深入剖析等成果,反过来会促动更高层面的技能融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融合上。

三、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建设路径

根据上节的理论分析,可以把“融合能力”与“钻研能力”归结为辅导员在“成物”方面的能力,二者紧密联系、协调一致,因此,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考虑建设策略。另外,“引领能力”可以被归结为辅导员在引领学生“成己”方面的能力。所以,在路径建设上,我们便从“成己”与“成物”两个层面来进行实践探究。

1.“引领能力”建设路径

首先,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在引领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过程中,有一个突出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那就是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到底是什么并不清楚,而在我们的党员干部、辅导员中间,情况也不容乐观。大家基本上都学过马克思主义,但不少人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科学理论和方法工具,而没有把它当作自己的信仰,或是其本人都不清楚它是不是自己的信仰。因此,很有必要从正面了解和把握我们所应皈依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是由哪些方面组成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刘建军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由“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由而全面的人生追求”、“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四个部分组成的,这其中,“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信念”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9]

因此,无论是我们辅导员自身的信仰确立,还是引领学生的信仰塑造,都应该重视对这四部分内容的把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髓。

其次,要注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一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必须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首先,信仰的承载体是文化。经过传统文化涵养出来的人文素养所体现的是人对自身的反思并由此引起的价值思考,其所具备的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抱负等因素,都是信仰得以造就的坚实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特有的范畴、概念和理论思维方式,但必须要学会运用中国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得到他们的文化心理认同才能真正在中国发挥作用,才能真正转化为中国人自己的思想,实现从思考马克思思想,到用马克思思想去思考的转变。

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首先,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具有世界性的科学理论,易于在不同民族文化中扎根。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和而不同,具有海纳百川的极大包容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内在精神的融通性。对于“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观点,对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产生亲切感,打下心理基础;对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传统文化中“大同世界”与共产主义社会美好远景的同异之处,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进而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对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与党的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同异之处,使其深刻领悟“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内涵及意义;对于“自由而全面的人生追求”,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理念”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实质的同异之处,引导学生把握人生追求的关键在于“发展”,而不是精神的“解脱”,更不是生活的“享乐”。

2.“融合能力”与“钻研能力”建设路径

构建矩阵式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可以作为一种有益尝试。

纵向的辅导员团队是“工作室”,侧重专业化层面“钻研能力”的培养。可按照辅导员工作的三大专业化方向:大学生事务管理、大学生发展指导和大学生思政教育成立相应类别的辅导员工作室,实现工作与教科研重点的聚焦、工作与教科研重点方向的统一。围绕“知识结构专业化、能力结构丰富化、从业资格健全化、工作研究养成化、作用发挥示范化”的目标,按照“开展学术研究、创新工作理念、打造优秀团队、嵌入优势资源、推广教育成果”的要求,注意将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教学资源、学科资源、科研资源、学校人文资源等予以系统整合,嵌入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中,创新三个课堂(第一、二课堂和网络空间)有机结合、五支队伍(社会专业人士、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党政机关干部)优势互补的现实路径,推动辅导员在专业化层面的“钻研能力”取得有效进展。

横向的辅导员团队是“辅导员沙龙”,侧重职业化层面“融合能力”的培养。该团队由各工作室的成员构成,他们角色类型互不相同,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定期围绕某一个专业化方向主题,从自己擅长的学科或优势领域去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当然,多种技能集于一身并不代表着就一定能够将它们融合、内化,形成严密、深厚的个人职业化技能体系,发挥出1+1>2的功效来。要做到融合,需要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钱学森在《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曾指出:“艺术上的修养使我具备了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缺少了这种宏观形象思维,自然会限制住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消磨了想象力,便难以打通各种看似并不相关的技能和知识的界限,无法将它们融为一体、贯通使用;要做到内化,管理者需要巧妙运用外部刺激,辅导员本人需要注重自我反思,以强化自身认知结构中的“认同点”,使之成为优势观点,才能真正被自己掌握。这一原理的实质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费期汀格所说:“改变人们观念的方法只是现象,实质上是同化了人们已有的认同点。”这个认同点即主体认知结构中与外部刺激一致的观念。[10]

通过构建矩阵式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在破解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只有群体,没有团队”的困境方面可以发挥出积极的效用,是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建设的最佳平台,能够有效推动“融合能力”与“钻研能力”的相互促进,而且,还可以催生出辅导员团队文化,有助于最终塑造出职业灵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 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 崔振成.现代性社会与价值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

[5] 杨建义.辅导员职业能力状况与专业化发展——基于就业能力模型的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4(3):96-100.

[6] 韩冬,毕新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22-124.

[7] 冯天策.信仰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4.

[8] 河北北方学院.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高校创新能力[N].科技日报,2013-08-06.

[9] 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结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3(2上):36-39.

[10] 宗昊璇.“内化”原理及其德育意义[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36-37.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对策
刍议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策略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与对策
高校辅导员队伍有效激励的最新研究综述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100系列”丛书(四册)
“有为”也应“有位”
辅导员待遇,职业幸福感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