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的樱花文化

2015-04-23

科技视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吉野武士赏花

宋 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 青岛 266580)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南北狭长,呈现弓形,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四周分别是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太平洋。日本纵跨亚热带与亚寒带,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每年6月上旬至7月下旬,高温多湿的梅雨时节降雨绵绵不断。而8月至10月则是台风肆虐的季节。大部分日本人喜欢的季节是春天和秋天。春天草木变绿,樱花盛开;秋天菊花散发着香气,人们陶醉在遍山红叶中。每年的三四月份是日本人赏樱品樱的美好时节,在天气从冬季的沉闷中开始转暖的时候,人们内心也不禁骚动起来,早早打算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公园抑或山间欣赏期盼已久的樱花。但是日本人并非自古以来就喜欢樱花热爱樱花,全民赏樱花的。在整个日本人赏花的历史中,赏樱的历史远没有赏梅花的历史悠长。以下,本文从日本人赏樱的历史、现代人赏樱的习惯及赏樱名胜地、樱花与日本人的国民意识三大方面来阐述日本人的樱花文化。

1 日本人的赏樱历史

日本人赏花的历史起源于奈良时代(710~784年)。奈良时代的日本与当时古代中国的唐朝关系友好,日本派遣遣唐使来到大唐,把大唐的赏花宴会带回到日本。日本宫廷内开始赏花。奈良时代日本人观赏的是从中国引进的梅花,到平安时代(784~1192年)逐渐被樱花取代。平安时代盛行和风,宫廷内赏花由梅花转变为樱花。那时开始“花”是樱花的别称,提到花就指樱花,提到赏花就指赏樱花,日语中赏樱花为“花見”。

最初的赏樱花在日本宫廷内部进行,真正在百姓中流行开来是从江户时代(1603~1868年)开始。开始只有皇族赏樱花,持统天皇特别喜爱樱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观赏樱花。有日本嵯峨天皇有花道始祖之称,每年春天举办“观樱之宴”。“花见”的习俗逐渐由皇室推至贵族及武士。到江户时代,赏樱活动由权贵阶层普及到平民百姓中,形成传统的民间风俗。在当时鲜有娱乐的江户平民当中赏樱迅速普及开来。从那时开始,日本人便开始了带着便当和酒,去赏樱胜地赏樱野餐的习俗。

2 现代人赏樱习惯及赏樱名胜地

日本跨热温寒三个气候带,受大陆和海洋气候的双重影响,气候变化大,四季分明。日本的海洋性气候适合需要滋润环境樱花的生长。经历代选育,樱花在日本得到了良好的推广,最终遍布全日本。每至花期,从冲绳到北海道,樱花由南往北依次盛开。花开时节,从日本的地图上来看,就像一条从南往北移动的线。樱花的花期不长,像一片粉色的云彩由南往北飘过整个日本,每到樱花满开的日子,人们争相观看,有的甚至追随樱花开放的足迹,从最南的冲绳开始,一直到北海道,由此产生了“樱前线”这个日语词汇。电视专门有“樱前线”信息报道,告诉人们今天樱花在哪里盛开,开到什么程度,是“三分开”、“五分开”、“七分开”、“盛开”,还是“开始飘落”等,让人们提前做好赏花的准备。

现代日本人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或者和同学朋友,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载歌载舞,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欣赏樱花美景。人们早晨做好便当,在樱花树下铺上毯子,边说边笑边唱边赏樱。中午日本人拿出便当,在樱花树下品尝。

日本樱花名所有上百处,最为著名的是日本三大樱名所,分别为京都的吉野山,青森的弘前公园,长野的高远城址公园。京都的吉野山樱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据传丰臣秀吉在此举办过赏花宴。吉野山的樱花以野生樱树为主,每到开花时节,全山约三万株樱树同时盛开,装扮着吉野山,成为人们争相赏樱的佳地,每天有约2万人上山赏樱,吉野山有祭祀的日子里一天人流量达40万人。

其次为青森县弘前市的弘前公园,栽种有约50种、2600株樱花。除了白天可以赏樱以外,晚上也可以,晚间赏樱被称为夜樱,在公园灯笼的灯光下,樱花更纯白,随微风而动,像飞舞的雪花一般。

高远城址公园的樱花明治8年(1876年)开始栽种,园内栽种有约1500株樱树,到了赏樱时节,每年有约20万人进入高远城址公园。

樱花一夜之间全部凋谢也是日本人竞相欣赏的美景之一,称为樱吹雪。

3 樱花与日本人的国民意识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人把樱花与富士山视为两大象征。樱花渗透到了日本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日语古谣“さくら さくら やよいのそらは みわたす かぎり かすみか くもか においぞ でずるいざや いざや 見にゆかん”。意思是“樱花啊,樱花啊,暮春三月晴空里,万里无云多明净,花朵灿烂似云霞,花香四溢满天涯,快来呀,快来呀,大家去看花。”从歌曲里我们可以体会出日本人对樱花淡淡的、幽幽的、哀怨的心情。

在古代,樱花被日本农民认为是谷物之神依附的地方,弥生时代樱花就被当做田神之花。对农民来说,樱花自古以来非常重要。对现代日本人来而言,樱花是春天来临的使者,樱花在初春一起开花宣告春天到来。樱花的盛开意味着人生新旅程的开始。

樱花与日本人生活息息相关,与日本人的思想意识产生共鸣。从日本人对樱花的感悟和热爱可以看到日本这个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

因日本自然资源匮乏,自然灾害多,使日本人形成一种岛国意识,造成日本人时时刻刻都十分小心谨慎,在自然灾害面前,必须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困难,因此日本人集团意识特别强烈,重视“和”。

樱花只有5~7天的盛开时期,对日本人来说,樱花突然开花后,又突然消逝的短暂和果敢,与日本人自身的精神特质产生共鸣。樱花绽放时让人感受到生命力的顽强,而凋谢的短暂,又让人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义无反顾的绽放和果断飘散被认为是樱花最美的地方。日本人对人生的变幻无常之感,如忽然盛开又突然凋谢的樱花一样,在炫目之美过后,留下的是无限的虚幻之感。

随着明治近代国家的建立,樱花被植入“国家”这一共同体,此时樱花被赋予“民族”、“国民”、“武士道”乃至国家等象征意义。明治时期,文人和政府利用了樱花的凋零无常进行宣传。人生不过樱花一瓣,生死忽然,人生最高荣誉不过做“人杰”武士,军人即为当代武士,因此不应俱死,当以生命效忠军国。就如樱花注定五日七日之后就会凋谢一样,武士从上战场就知道要战死沙场,如樱花一般,不能苟且偷生。日语有“花数樱花,人数武士”之说,樱花生命短暂,像樱花凋谢一般的死才是武士道的体现。

日本的切腹也缘于追随主君、自责、感于人生无常等。切腹自尽在源于平安时代末期。(12世纪初期)。切腹自尽不仅是求死,而是故意将此当做承受剧烈痛苦的死亡艺术。日本人用樱花比喻武士,认为樱花最美不是盛开而是凋谢。樱花一夜之间全部凋谢,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耀眼的美丽中达到人生的顶峰后毫无留恋的结束生命。武士切腹自尽包含着这种对死亡的美化。

现在,樱花已经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日本人不仅赏樱花,还品尝樱花,用樱花做外交。日本人在樱花的旺季用樱花做成各种料理食用。有腌樱花花朵、腌樱花叶子、樱花馅儿、樱花点心、樱花酱、樱花面包、樱花慕斯、樱花冰激凌、樱花馅包等等。日本通过把樱花赠送给友好国家并派专人辅导种植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随着樱花在世界各国的普遍种植,每年三四月份,世界各国的人们也纷纷观赏起樱花来,只是那份观赏的心情大概与日本人是截然不同吧!

[1]闫志章.樱花和日本国民性[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12):102-105.

[2]贺杰婵.从樱花透视日本民族精神[J].科技信息,2009(23):119.

[3]李响.日本人的樱花情结[J].科技信息,2011(31):204.

猜你喜欢

吉野武士赏花
一樱开全球,是壮美还是哀歌?
春天到,赏花去
仙境的摹写
——论《怀风藻》吉野诗
赏花海
走,赏花去!
武士与龙
“武士”挡道
去茶园住账篷体验安吉野奢农业
剑龙是武士吗?
暗黑武士 六步接触雷克萨斯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