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病床护理对25例脑梗死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5-04-21许红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病床后遗症脑梗死

许红芳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30

家庭病床护理对25例脑梗死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许红芳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30

目的:观察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家庭病床护理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5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实施家庭病床护理的25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出院后由家庭自行实施护理的2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经过家庭病床护理,观察组25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功能、活动能力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家庭病床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梗死;家庭病床护理;康复

脑梗死是中老年患者神经系统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高致残率的特点,后遗症通常较为严重,如:偏瘫、偏身麻木以及口齿不清等,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沉重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为了保证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能在出院后继续接受康复治疗,我院实施了家庭病床护理,医护人员以患者家庭作为护理场所,为患者实施医疗以及护理服务。从2012年开始,我院对25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实施了家庭病床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实施家庭病床护理的25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35~82岁,平均(57.8±11.2)岁,将其作为观察组;并分析同期出院后由家属自行实施护理的25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5~82岁,平均(57.5±12.3)岁,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在自愿原则下,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25例患者由家属自行实施护理,包括肢体活动和语言练习等;观察组25例患者实施家庭病床护理,相对于对照组的护理方法更为系统,合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健康教育 向脑梗死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讲解针对后遗症实施家庭病床护理的重要意义,使患者了解康复的整个过程,以保证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康复治疗[2]。

1.2.2 预防褥疮 护理卧床的重症患者,首先要保证床单、尿垫平整、干燥、清洁,帮助患者勤翻身,防止局部皮肤压力过大,定期查看皮肤的颜色、压迹和破损,预防褥疮[3]。

1.2.3 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训练 脑梗死患者病情稳定后,在医生指导下和家属帮助下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和语言训练,以患者自主用力收缩患肢肌肉结合他人被动活动患者患肢肢体肌肉,做伸屈、抬举、内收、外旋等动作,每天10~15次,每次3~5min;待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辅助医疗体育器械进行锻炼,以降低患者的伤残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1.3 疗效评价标准[5]护理6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用巴氏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的活动能力进行评定[2];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形式考查患者对于服务的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表1结果表明:经过家庭病床护理,观察组25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功能、活动能力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分析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梗死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约75%的脑梗死存活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康复治疗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患者由于康复过程缺乏医护人员的监护,致使不遵医嘱行为的发生,使后期康复治疗缺乏延续性。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家庭病床护理,很大程度保证了前期治疗和后期康复的一体化,节约了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保证了康复效果。家庭病床的开展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使患者在家里得到和住院基本相同的治疗和护理,家庭成员的介入也减轻了患者心理方面的障碍,成为了患者和家属最乐于接受的一种康复治疗形式,在我国比较受欢迎。本文结果显示,经过家庭病床护理的观察组25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运动功能、活动能力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家庭病床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孙菲,徐燕.我国家庭护理发展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42-43.

[2]李晓华,朱炳英.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家庭病床电针治疗及护理体会[J].护理学报,2007,14(10):78-79.

[3]朱佩芳.脑卒中家庭病床照顾者护理技能培训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4,30(2):215-217.

[4]温慧君,邹先梅.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家庭病床护理康复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4):133.

[5]兰丽梅.家庭病床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4):1654-1655.

R473.74

A

1007-8517(2015)07-0159-01

2015.01.17)

猜你喜欢

病床后遗症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春天的“后遗症”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多功能病床
基于单片机的病床呼叫系统设计研究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病床变轮椅
久病床前无“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