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合理性分析

2015-04-21麦子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合理性不合理输液

麦子泳

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基层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合理性分析

麦子泳

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的合理性。方法:对门急诊3000份静脉输液处方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筛选出不合理处方211张,占抽取处方总量的7.03%。结论: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静脉输液滥用现象也较为严重,有必要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处方管理,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及时分析、筛选,保证用药的合理性。

基层医院;静脉输液;处方;合理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有1 /3 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在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1]。静脉输液是基层医院门急诊临床治疗的主要用药途径之一。因此,静脉输液处方的合理性不仅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还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2]。鉴于此,笔者选取3000例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筛选出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门急诊开具的静脉输液处方3000例作为研究,选取的处方样本基本覆盖了门急诊各科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研究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药品说明书、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4]的要求,医院管理部门有必要加强对中药处方的管理,并对抽取的3000张静脉输液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

2 结果

2.1 不合理处方情况分析 通过对3000张静脉输液处方进行筛选发现,共筛选出不合理处方211张,占抽取处方总量的7.03%。主要问题包括: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占27.96%、用药不符合诊断占21.33%、联合用药不合理占19.91%、用法用量不合理占17.06%、重复用药占13.74%,详见表1。

表1 不合理处方情况分析

2.2 不合理处方各科室分布情况 211张不合理处方,主要分布在内科,其次是外科、儿科,详见表2。

表2 不合理处方各科室分布情况

3 分析

通过对3000张静脉输液处方进行筛选发现,共筛选出不合理处方211张,占抽取处方总量的7.03%。主要问题如下:

3.1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部分处方中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临床医生并没有完全按照根据《处方管理办法》、《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开具处方,致使我院的静脉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且处方中静脉输液的花费通常较高,大大增加了医疗成本和患者的负担。因此,处方应更合理地为患者选择价位相对低廉的药品,尽可能减少静脉输液滥用的现象[4]。

3.2 用药不符合诊断 目前,静脉输液处方中,无适应症处方所占比例也较大,由于诊断书写不全、所开药物超出疾病诊断范围,直接导致用药不符合诊断的现象出现[5]。如:处方诊断为“多处开放性外伤”,使用了喜炎平注射液静滴,该药主治: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用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等。处方诊断为“急性咽喉炎”,使用注射用葛根素静滴。以上例子都存在明显的无相关适应证用药现象。

3.3 联合用药不合理 在临床联合用药上,只有当多种药物发生沉淀、变色等肉眼可见的反应时才能识别,没有外观变化的降效反应则很难发现,因此,药物联合应用,既要考虑到药物的理化性质,还要注意到药理配伍是否得当[6]。如:维生素B6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产生混浊沉淀而降低效价;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左氧氟沙星同时使用可以增加发生CNS刺激和抽搐发作的危险;因此,临床医生对于药物联合应用必须慎重,认真把握药物的各种理化性质,避免或减少出现药物的毒性反应,使药物发挥最大的效能,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3.4 用法用量不合理 ①溶媒不当:合适的溶媒是合理静脉输液的前提,但是,个别处方中存在溶媒选择不当的现象,如青霉素类药物,选择葡萄糖做溶媒,不仅加速了药物的分解,还增加了致敏物质,故应选择氯化钠注射液作为合适溶媒[7]。②给药途径不当:如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用肌注的方法给药,根据药品说明书该药只可用于静脉内注射。③药物用量不当:将药物剂量控制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也是合理用药的根本。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急诊3d、门诊7d用量,适当延长用药天数未注明原因,过长运用抗菌药物易造成二重感染或耐药。

3.5 重复用药 重复用药在临床静脉输液处方中也比较常见,临床医生常常会选择药理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进行配伍应用,这样不仅会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必须引起重视。如有的处方中会同时开具阿奇霉素注射剂输液和阿奇霉素片剂,由于阿奇霉素半衰期较长为14h,且有很强的抗菌后效应,每天用药1 次即可,这种重复用药方式完全没有必要。

4 讨论

静脉输液是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是门急诊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静脉输液处方的合理性对于保证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规范书写处方,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不仅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对于医生也是极大的自我保护[8]。为了最大程度提高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的合理性,院里应组织各科临床医师定期参加药品知识培训,了解新药品的相关资讯,保证处方中用药的合理性,加大处方点评、公示及奖惩力度,切实发挥医院管理系统的药品使用监测分析功能。药剂科要仔细整理全院常用药物的中英文名、规格、适应证及用法与用量,供医生参考应用,避免出现用药差错。药房调剂人员要加强处方的审核力度,严格遵守四查十对,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职责,加强责任心,最大程度减少不合理处方。抗菌药物给药原则是轻症感染并可接受口服给药者, 应选用对病原菌敏感且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 不必采用注射给药;重症感染者应予静脉给药, 待病情好转且能口服时, 及早转为口服给药。随着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医院有责任、有必要加强处方合理性的管控,通过实施电脑全面管理,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及时分析、筛选,加强宣教和交流,互动学习,尽量避免不合理处方的出现,最大程度减少静脉输液滥用的现象,保证用药的合理性。

[1]孙培,王燕.30000张门诊电子处方点评与用药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157-159.

[2]林丽芳,于静,肖钦.我院静脉配置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调查与分析[J].海峡药学,2008,20(7):141-142.

[3]夏国俊主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27.

[4]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S].卫医管发[2010]28号,2010.

[5]孙卫东.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25):435-436.

[6]赵东玲,李瑞林,张仁汉,等.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2,27(2):183-184.

[7]苏强,郝伟迤,唐捷,等.我院门诊处方合理性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5):474-476.

[8]王海芸,陈上超.医院5694张急诊处方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11(31):120-122.

The rationality analysis of basic-level hospitals this intravenous fluids prescription

MAI Zi-yong

Guangdong zhongshan hospital districts,Zhongshan 5284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rescription of basic-level hospital this vein infusion.Methods summarized analysis 3000 intraes fluids.Results out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 211 zhang,accounting for 7.03% of the total extract prescription.Conclusion Our this vein infusion prescription has certain irrationality,intravenous fluids abuse phenomenon is relatively serious,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escription,prescription management,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for timely analysis,screening,to ensure the rationality of drug use.

basic-level hospitals;Intravenous fluids;Prescription;rationality

R197.323

A

1007-8517(2015)07-0169-02

2015.01.01)

猜你喜欢

合理性不合理输液
碰撞合理性问题的“另类”解决方法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奇遇
关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甘肃:放射卫生监督员配置的合理性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安徽输液“负面清单”效果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