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观渗透

2015-04-20刘斌

教育界·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渗透价值观

刘斌

【摘 要】中学数学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运用完善的数学体系,挖掘数学中的美育素材,结合教学实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通过开辟“第二课堂”,渗透价值观的教育,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    价值观    渗透

中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应充分体现其教育性。数学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在教学中,渗透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及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刻苦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抓住数学教学特点,注意路径和方法,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一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运用完善的数学体系,渗透人文价值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的。在数学教学中,应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要求数学教师从三维教学目标出发,充分发掘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让课堂充满人文灿烂的阳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深化。

数学的演进和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这套体系包含丰富的人文价值。在教学中,可充分渗透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教学,例如: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第一个算得圆周率的近似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这项记录保持了近1000年之久;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2”的论证,并被世人称为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皇冠的人等。通过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刻苦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关注人的发展。

二、挖掘数学中的美育素材,熏陶学生思想情操

数学是理性思维和想象的结合, 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数学不仅有严谨性,而且还具有内在美。”

数学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诠释美学。数学美主要有统一性、对称性、简洁性。例如,初中数学中的解析法、三角法和图解法等具体方法,都可以统一于数形结合法;力学的数学化使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化学的数学化加速了化学这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向理论科学和精确科学过渡。这些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立体几何图形中的球形和平面几何图形中的圆形两类图形在各方面都是对称的;二次函数图象和等腰梯形面积公式都是对称的。1+1=2.F=ma、logx及用1和0表示两个数码等,这些数学的简洁美推动了数学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及诱发了数学灵感。

三、结合教学实际,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都在运动、发展和变化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比比皆是。例如加法与减法、正数与负数、个体与总体、 等式与不等式及原函数与反函数等等,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哲学思想 。另外,教学中涉及的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直观与抽象、量变与质变、有限与无限、偶然和必然,在数学的一些概念、公理、定理和法则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充分说明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努力挖掘教材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教学中渗透唯物辩证法主义观点,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

初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除在教学中讲述一些数学人物外,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亲身示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并循序渐进塑造健全的人格。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职责,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文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的全面发展;正确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这比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根本性。所以,教师要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谐的师生关系、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主导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课堂教学;教会学生创造,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

五、开辟“第二课堂”,增强学生集体主义情感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过程中, 而且要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实丰富精神世界的“第二课堂”中进行教育。比如,适当组织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实践活动、数学主题活动等,帮助学生了解集体,认识社会,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增强中学生的学习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

总之,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德育课,寓价值观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 是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的。在教学中,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长期地熏陶、渗透价值观教育于教学之中,才能达到学校教育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教学渗透价值观
试论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
更新观念,创设自主灵动课堂
中学生数学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能力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