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015-04-20欧阳禄

教育界·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观察力问题

欧阳禄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学教育的地位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初中时期, 由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格还没形成一个完整而成熟的体系,所以需要科学的教育作为引导。数学教育是贯穿我国义务教育体系的一门主要学科,但是由于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特点和逻辑特点,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研究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将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    观察力    问题 对策

1 引言

观察力是人在探索过程中具备的一种特殊能力,即针对目标对象的特点进行信息收集的能力。而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特别是在数学这种逻辑比较复杂的科目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可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抓住学习的要点以及解题的切入点,从而保证学习掌握。而笔者将通过本文,就初中教学方面,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

2中学数学教学问题

2.1 注重结果,忽略过程

一句脍炙人口的谚语是这样说的,“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但对于数学学习来说,这种观念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为数学学习是一个层次阶段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知识越来越精炼,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越来越简单。但是就目前中学数学解题来说,一些教师只关注结果,即学生得出的答案。一道数学题无论学生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解题思路和答案正确即可,很少有教师会注意学生解题过程是否高效简洁,这也是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的误区之一。

2.2 追求应用,缺乏掌握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科目,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数学教学偏重应用的原因,相反,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应用的前提基础。但是目前很多初中教师对于数学的教学采用的是概念简单介绍,进行广泛“题海”训练作为巩固,一方面在单调且缺乏科学性的量化训练中消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虽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了解某一类题型的解题运用,但数学题型是千变万化的,而这种变化也是围绕基础概念为核心,所以不懂得掌握,对于数学的应用也仅仅是一些表面化地学习 。

2.3 例题讲解,缺乏启发

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教师喜欢奠定讲解例题,即对课本一些例题直接进行演示和讲解,导致学生虽然看懂了解题过程,但是对例题的题意和知识考查都缺乏初步地了解,最终只是短期的方法记忆;教学过程也缺乏启发性,不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进行结合思考。

3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对策

3.1细节观察,提高观察阶段发展

一般思维下,人对事物认识都是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而追求事物全面性也是观察的最终目标,通过全面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当然这也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所以对于初中数学学习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阶段性数学分析题,让学生进行分析求解训练,从而保证全面观察。例如,在“几何起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阐述几何是一个从点到面、从平面到立体的学习过程,所以认识几何,需要提升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如图1所示,A、B、C、D、E、F是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六个点,那么请思考一下问题:1.在图中总共有多少条线段?2.以A为端点的线段数量又分别是多少?3.在以上两个问题中,观察分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通过三个问题的阶段递进,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观察方式的理解,以完成观察。

图1

3.2 反复观察训练,保证抓住题目重点

反复观察是保证观察效果和观察准确度的重要措施,一方面,通过一次又一次反复地观察,学生可以从数学题目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通过梳理这些信息的联系,获得解题思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反复观察分析抓住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帮助解决问题。例如“等腰三角形”的课程教学可以通过以下例题培养学生反复观察的能力。“如图2所示,在三角形ABC中,AB=AC,而P作为BC的一个点,且作线段PE垂直于AB,线段PF垂直于AC,并且已知CD垂直于AB,证明CD=PE+PF。学生获取这道题时可能会感觉无从下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第一遍观察,找出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反复观察分析图中的全等三角形,从而将两个观察结果相结合进行练习,完成解答过程。

3.3评估和引导教学,提高观察学习效果

为了保证学生具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行观察,教师需要在学生进行学习观察过程中完善评估,肯定学生的观察学习成果,通过正面教育让学生对观察过程充满信心、耐心以及细心,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养成戒骄戒躁的良好习惯,为观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奠定基础。例如:学生对一些不太直观的数学题可能难以观察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难免会出现着急、不安的情绪,反而影响了学生的观察效果,这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地推敲引导,从学生思路盲点出发,进行合理地提示;而对一些具有一定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积极鼓励,让他们脱离焦躁的状态,保证正确的心态 。

4结语

初中是学生思维和思想形成的过渡期,而在数学学习中对学生观察力进行培养,将为学生未来自我能力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时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难度,简化了教师教学的过程,这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王秋影.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现代交际,2014,06(06):169.

[2]闫艾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学周刊,2014,10(10):165.

[3]彭亮,孙威虎.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J].教师,2014,09(27):41-4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教学观察力问题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试论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
更新观念,创设自主灵动课堂
中学生数学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