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性学习社区环境构建与活动设计

2015-04-19杨梦佳詹青龙郭桂英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指导者社区活动移动性

杨梦佳,詹青龙,郭桂英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天津 300222)

移动性学习社区环境构建与活动设计

杨梦佳,詹青龙,郭桂英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学院,天津 300222)

在构建实体学习型社区视角下审视社区成员互动形态,根据基于移动设备的学习型社区环境构建维度与活动设计原则,对移动性学习社区环境构建以及社区活动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耦合移动设备和技术到社区活动中,以期促进学习型社区朝着学习化、互动化、移动化、个性化方向进行构建。

学习型社区;移动学习;环境构建;活动设计

社区是社会成员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载体,是贯彻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的切入点[1]。学习型社区是以社区为依托,以终身学习为目标,采用物联网技术、移动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相融合为技术支撑,通过开展互动学习活动,促进社区成员全面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凝聚力而创建的一种新型社区。实体社区中社区成员互动形态分为以活动为载体的面对面互动和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交流互动。目前,在社区建设中通过活动面对面互动居多,存在互动途径单一、时间固定、活动地点容纳量有限等问题。为了解决实体社区中以活动为载体面对面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移动设备的学习型社区环境构建与活动设计,在建构主义、活动理论等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设计软件,从而促进社区中多样化互动活动的开展,增强活动趣味性,激发居民学习创造性,提高社区凝聚力。

1 移动性学习社区环境构建维度

1.1 耦合云计算和移动技术到社区的融合性

云计算、移动技术等新型技术具有便捷性、高效性、情境性、深交互性等特点,这使得耦合云计算和移动技术到实体学习型社区成为可能。设计开发出以移动设备为依托的实体学习社区互动系统,构建出移动化、互动化、学习化的实体社区具有现实意义。

1.2 促进多层次不同维度的交互性

学习型实体社区互动系统具备深层次交互。根据陈丽[2]的“教学交互层次塔”可知,学习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从“操作交互”和“信息交互”到“概念交互”,交互行为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循环连续的过程。通过不断交互,社区指导者与学习者在这个动态过程中自身得到发展。在互动过程中实现认知和情感的交互,实现社区指导者、社区学习者与移动客户端的多维互动,在交互中完成对所学理论与技能的意义建构。

1.3 强调策略与需求支持性

移动性学习社区环境构建应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一方面,学习型社区互动学习系统提供多样的互动形式供教师选择,支持社区指导者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任务模拟训练式、竞争式、个体探究式、协作式等。另一方面,丰富的互动方式支持不同层次社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层次性不仅体现在个体初始能力、认知方式、学习风格等方面,而且还体现在不同人群方面,如青中年人、老年人、病人等。例如,病人遇到突发事件,可通过系统的求助功能向社区工作者求助。

2 移动性学习社区环境构建

移动性学习社区环境是指在紧密耦合移动设备和技术到实体学习型社区活动后所创设的环境。移动性学习社区物理技术环境构建如图1所示,社区指导者利用指导者移动端发起活动,社区学习者利用学习者移动端通过WIFI/3G/4G无线网络,进行验证登陆后参与到活动中,社区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指导者进行互动反馈。移动端通过服务接口与云服务器相关联,社区指导者和管理者通过管理接口对活动进行管理。

图1 移动性学习社区物理技术环境构建

2.1 社区学习者移动端构建环境

社区学习者移动端构建环境包括社区活动、活动评价、个人及软件设置,社区学习者客户端功能图如图2所示。社区活动模块是核心部分,包括不同互动形式与活动项目;活动评价为社区学习者提供参与活动评价、查看综合反馈等功能;个人模块下设活动签到、查看个人信息等功能;软件设置模块则可以对网络、隐私、账号与安全等进行设置。

图2 社区学习者客户端功能图

2.2 社区指导者移动端构建环境

社区指导者移动端主要包括活动管理、发起活动、活动评价、个人、软件设置等5大模块。活动管理模块是对各个活动模块进行管理,发起活动模块帮助社区指导者发起并监控不同互动活动。活动评价、个人、软件设置等模块与社区学习者移动端类似。

2.3 后台管理系统构建环境

后台管理系统构建环境包括用户、活动资源、评价和系统等各项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是对用户权限、用户信息等进行管理,各项活动资源管理模块提供对资源的添、删、改、查等功能,评价管理模块是对社区学习者各项活动作品以及评价信息的管理,系统管理模块提供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维护。

3 移动性学习社区活动设计原则

社区活动采用詹青龙[3]提出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框架进行设计,遵循如下设计原则:移动学习活动的转化性、移动学习的双重建构、移动活动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学习型社区活动不同于一般移动性学习活动,社区活动设计强调凝聚性、互动性与层次性。

3.1 凸显学习型实体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共同体在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4]。社区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需要通过树立内在和谐的“大文化”观念、构建社区文化多元主体和谐互动机制[5]以及多样化活动等日积月累的建设中进行构建。因此,活动应以解决居民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的现实问题为着眼点,设计小组合作、任务模拟等活动,提高内部凝聚力,打造独具文化特色的学习型社区。

3.2 重视教育理论支撑

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因此本研究以情景认知、建构主义、活动理论等理论为指导,开展实体社区活动的设计。基于情景认知学习的研究表明,真实生活的实践应用是知识获得的重要途径[6]。在此理论指导下,任务模拟训练、问题传递和呈现问题等互动活动设计以生活工作的真实情景为基础进行创设,满足社区居民学习的实践需求。建构主义理论在小组活动、资源设计等方面给予了重要指导。活动理论使用“活动”作为研究人类实践的基本单位,突出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工具中介的,突出了物理工具和智力工具的中介性质[3]。学习型社区活动设计强调在教育理论的支持下对基于移动设备的社区活动类型、活动主题创设、激发学习动机方式等方面进行设计。

3.3 强调互动性与层次性

移动性社区活动互动性指基于移动设备,在主题选择、目标制定、方式设计、策略选择、活动反馈等方面,社区学习共同体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互动交流进行社会知识意义建构。层次性体现在活动设计满足不同层次社区成员需求,例如老年人书法协会通过拍照反馈活动、分享学习活动等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社区通过激发社区成员互动的积极性,提高社区的团结性与凝聚力。

4 移动性学习社区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是指学习者以及与之相关的学习群体为了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活动的总和[7]。本研究的学习活动是指在学习型社区中,紧密耦合移动设备和技术到社区活动中,提高居民凝聚力,以构建良好的学习型社区为目的的活动的总和。

社区活动设计是移动性学习社区的核心部分,共划分为协作式活动、虚拟情境式活动、基于问题式活动、自主探究式活动、竞争式活动、反馈式活动等6大类型学习活动。

4.1 协作式学习活动

移动性学习社区协作式活动主要包括小组活动和谁是卧底活动。

小组活动是指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活动中,2个或2个以上社区成员结合1组,通过3种划分方式分为不同组别,使其具有异质性、多元参与、共享观念与资源等特点[8]。通过在活动中学习共同体的创建达到知识社会构建,提升社区凝聚力。小组活动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小组活动流程

互动交流采用谁是卧底的活动游戏形式,它是比拼语言表达能力、知识面与想象力的游戏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激发社区居民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活动参与度。在“后教育时代”中,借助移动技术等新型技术能更好地实现人、教育以及生活的全方位整合[9]。该活动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谁是卧底活动流程

4.2 虚拟情境式学习活动

虚拟情境式学习活动是指模拟真实生活和工作中的任务与问题,使社区学习小组根据给定的任务进行实践训练。该活动具有实用化、互动化、情境化、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等特点,它能够增强社区成员的专业学习兴趣与信心,提升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10]。例如,通过社区消防模拟演示训练、模拟处理突发性公共危机等任务能够提高社区成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而构建和谐社区。该活动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虚拟情境式学习活动流程

4.3 基于问题式学习活动

基于问题式学习活动是指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置于真实的问题场景中,社区学习者通过小组协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过程中社区学习者可以选择向其他社区成员提问,使提问传递进行。

4.4 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

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是指以简单快捷的方式对活动进行材料补充,如将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的资料设置成二维码,社区学习者通过扫描进行资源下载,创造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情景。该活动流程如图6所示。

图6 扫描二维码活动流程

4.5 竞争式学习活动

竞争式学习活动是指将知识设置成题目,通过竞争方式,把传统枯燥的提问方式变成在竞争中展示自我,通过表达交流,将内隐知识外显化。该活动流程如图7所示。

图7 竞争式学习活动流程

4.6 反馈式学习活动

反馈式学习活动包括拍照反馈、活动求助、投票表决和活动评价。

拍照反馈活动是指让社区学习者对有趣的活动场景、技能学习过程等进行拍照,然后制成视频文件上传到平台。这种活动形式有3方面的特征:一是增加社区学习者学习趣味性;二是打造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方式;三是可以对活动过程进行有效反馈。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在各类层次的教育中,学业求助是自主学习的元认知策略,它与学业成就、学习满意度等密切相关,是学习者自我监控程度的体现[11]。在社区活动中设置活动求助能够帮助社区学习者解决遇到的问题,满足其求助诉求。该活动流程如图8所示。

图8 求助活动流程

投票表决活动是指在社区中开展选举社区业务代表、优秀之星等投票活动。同时,当社区指导者让社区学习者判断某一操作正误时,学习者可以进行投票表决,采用该方式统计回答的正误率。

评价活动是指对活动中社区学习者的参与度、活动偏向等进行可视化评价,通过对可视化数据的统计分析,进而为下次活动提供策略选择依据。基于移动设备的活动过程记录和数据统计,能够保证活动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活动评价包括社区学习者作品展示区域、参与评价、查看反馈结果等功能。

5 结束语

学习型社区作为整个国家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奠基石,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前提条件和保障。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移动技术等新型技术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端的普及,给构建良好的学习型社区提供了技术和环境的支持。本文以情景认知理论、活动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基于移动设备的灵活便捷、多媒体呈现等特点及环境构建维度,提出构建移动性学习社区环境;根据移动设备的学习型社区活动设计原则,进行了移动性学习社区活动设计。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对社区活动系统进行开发,从而为构建学习型实体社区良好媒介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撑。

[1]胡慧芳.关于我国学习型社区构建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

[2]刘英杰,杨雪,马捷.远程学习的情感与认知交互层次塔模型的构建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6):23-25.

[3]詹青龙.活动理论视域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2):58-62.

[4]刘友梅.城市社区文化发展模式的定位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5]孙春.苏南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常州市钟楼区为个案[D].苏州:苏州大学,2007.

[6]孙颖.网络环境下基于情景认知学习模式的构建[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7]罗均,刘革平,谢涛.基于SecondLife的虚拟图书馆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远程教育,2011(1):79-82.

[8]卢强.学习共同体内涵重审:课堂教学的视域[J].远程教育,2013(6):44-50.

[9]刘琼.“后教育时代”的新兴教学媒体——国内“教育游戏”相关硕士论文综述[J].远程教育,2011(1):96-104.

[10]赵崇辉.模拟教学法在中职学校专业课中的应用研究——以建筑专业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11]王广新.网络远程学习者学业求助行为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9(10):98-102.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and activity design for mobile learning community

YANG Meng-jia,ZHAN Qing-long,GUO Gui-y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 300222,China)

Interaction forms of community members are inspect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solid learning community,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dimensions and design principles based on mobile devices,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for activity design are elaborated.Coupling mobile devices and technology go to community activit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oriented community towards the learning,interactive,mobile,personalized direction.

learning community;M-Learning;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ctivity design

G434

A

2095-0926(2015)02-0054-04

2015-04-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ZH040).

杨梦佳(1992—),女,硕士研究生;詹青龙(1970—),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猜你喜欢

指导者社区活动移动性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①
——基于目标理论
与5G融合的卫星通信移动性管理技术研究
“小队活动菜单”引领社区活动的“三步走”
怎样有效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社区活动
摄影作品电脑后期制作的重要性研究——以井冈山不可移动性资源题材摄影为例
面向5G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探讨
善倾听会提问
善倾听 会提问
基于泊松分布的无线物联网延迟接入路由研究
浅谈群众文化活动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