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组织自治可行性论证

2015-04-18郑永红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学生自治高校学生学校

郑永红

(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1)

在构建和谐校园工作中,校园管理显得尤其重要。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学生工作主要由四个行政体系共同管理。一是由校学生工作部、团委、宣传部、组织部、社科部等部门与各院系辅导员组成的管理体系;二是由校教务处、人事处、工会等部门与全校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体系;三是由校总务处、保卫处、后勤集团等组成的后勤管理体系,服务于整个学校的学生教职工后勤事务,是学校中除了教学以外非常重要的管理部门;四是由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各院系负责,以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为依托的学生自治管理体系。一方面,从管理组织体系设置上看,四个部门看似分工明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四个部门协作不足、缺乏交流,导致高校管理效率低下。常常发生问题出现后,责任归属不明确,甚至在各部门间的相互冲突。另一方面,高校本应该以教学和科研为本,但是在我国现在执行的高校管理体制中,体现不出“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取代了“学术权力”。并且“为管理而管理”,并不考虑这样的管理对于增加院系的办学活力以及促进院系的发展是否有利。将整个管理的权力集中在行政部门,忽略了管理的民主化需要。

从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中四个部门的分配可以看出,学校党政机构是前三个体系的主体,学生是被管理的客体。只有第四个体系才有学生的参与,参与的学生既可以向学校管理层反映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要求,也可以向其他学生传达学校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等,可以很好地实现学生和学校管理部门的沟通。但是,学校管理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前三个体系中,第四个以学生管理为主体的体系权力相对偏弱,并不能发挥其很好的作用。目前,第四个体系的组织形式,主要是高校的学生会,学生会产生的模式,主要是通过校园内或者是班级内的选举,以及学生自愿参加面试等方式进行。目前,很多高校学生会成员选拔的透明度偏低,且民主参与范围有限,部分高校存在暗箱操作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不满。此外,由于学生会的经费主要来自学校的拨款和校外的一些赞助,这就决定了学生会服务和负责的首要对象是校方或赞助方,而不是学生群体。因此学生会的实质并不是代表校内的全体学生,更多的是从属于学校党政部门的一个学生组织,在目前“行政权力独大”的高校管理体制中,学生的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其主动性严重缺乏。

一、我国高校自治组织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自治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载体依托,那么自治组织就产生了。国内高校的自治组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管理型,主要进行行政管理,学校内各级学生会一般属于管理型组织;二是教育型,主要是学生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组织起来的,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学生自治组织的成员在家庭背景、性格爱好、知识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管理中,这些自治组织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设置和人员选拔不合理

在组织机构设置方面,学生自治组织内部职务冗杂、结构陈旧、职权设置失衡,缺乏活力。很多部门存在“纳新忙一阵,纳新结束休一年”的现象,这大大降低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另外,在人员选拔的过程中,选拔制度不健全,方式不科学,选拔成员的主观性较强,削弱了组织的公信力。

(二)自治意识薄弱和工作效率低下

由于学生在大学以前,一直是在父母和学校的包办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的依赖性很强,习惯了按照指令来办事,自治的意识非常薄弱。更有很多学生习惯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中或者沉溺于网络世界,不愿意参加校内自治组织。由于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还是以专业学习为主,同时兼顾综合学习和自治组织,这种时间上的冲突就会导致开展活动时,有很多成员无法做到全力以赴。此外,在举办活动的时候,有些领导和学生干部经常滥用权力、独断专行,不和其他成员交流讨论,完全忽略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导致学生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

(三)自治和他治的界限模糊

共青团组织与共青团领导下的学生自治组织兼具执行学校管理和代表学生利益与需求的双重功能。目前,共青团组织和学生自治组织在实践中的角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共青团组织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立场与利益,主要的工作职能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负责学生活动的经费管理和人员管理。同时,学生自治组织的“行政性”过于突出,使得某些学生干部权力欲望膨胀,学生组织沦为滥用权力的工具。在学生组织的管理上,学生组织内部未达成一致性,无视学生集体利益,只对学校领导负责,严重阻碍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双向沟通。

二、我国高校实行学生组织自治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自治,就是在高校学生接受教育阶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实行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其存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等。从对学生的发展以及当前教育的发展要求来看,我国高校有实行学生自治的必要性。

(一)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求高校实行学生组织自治

高校实行学生自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培养塑造大学生的独立品质。大学生在自治的环境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管理,而是主动地参与管理,角色由“被动”到“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力,学会在生活中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其次,在学校管理自治中,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逐渐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不足。最后,在学校学生自治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丰富的文化生活,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得到锻炼,实现健康发展。

(二)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要求高校实行学生组织自治

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由国家出资的精英教育被个人花钱上学的大众教育所取代。尽管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是现在高校的学生已经不再是以前受恩惠接受教育,而是花钱来享受教育服务。为了适应这种转变,高校的管理决不能再沿袭以前的行政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要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律、组织自律等。近年来,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加快,高校作为民主思想的发源地,学生对民主的要求逐渐提高。这就要求高校管理体制不能坚持以前的行政化管理,要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去,积极吸纳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的各项决策与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三)高校学生组织自治符合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中,一直是一种由“高到低”的单向传播模式,学生作为教育的着眼点和重心所在,一直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传播模式本身缺乏教育者与学生互动性,学生的反馈几乎不被重视。以教学为例,传统教学一直强调由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传授知识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实践环节薄弱,教学不灵活,教学效果一直为人所诟病。而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高校需要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创新、自立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传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等各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和突破,实现学生的自治管理。

三、我国高校学生组织自治的实践路径

(一)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学校的管理

大学生在学校要由被动的“被管理者”转变为主动的“管理者”,要实现学生的自律。高校要鼓励学生做学校的主人,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当然,这首先需要教育者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让学生参加管理”与“学生健康发展”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尽量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自我的管理中。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管理观念

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管理正在凸显一系列问题。在浓重的“行政化管理”氛围中,学生只是扮演着一个被动的服从者,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一方面,从事学校管理的校领导以及辅导员,整天忙于日常事务或者某些琐事,没有充足的时间关心学生,无法知悉学生的真正需要,把握不清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学生自治的呼声日益高涨,高校出于对管理权力由“管理部门”到“学生团体”的过渡不愿意、不放心,一直迟迟不愿学生自治。对此,各高校应转变教育观念和管理观念,由“教师为主导”逐步过渡到“以学生为主导”,相信学生的自治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

(三)为高校学生组织自治创造环境,实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要想实现高校学生组织自治,就要为学生组织创造自治的环境,让其在“优越”的环境中施展自己的才能,不能空喊口号。环境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学生是高校的主体,高校要发挥学生的自治作用,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让每个宿舍成员参与宿舍管理。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地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和要求,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参与进去。

(四)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引领作用

学生干部是学生组织自治的中坚力量,是学生与学校、教师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在学生组织自治的过程中,学生干部最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如何做好学生自治最有发言权。因此,高校要积极培养学生干部,正确地指导学生干部的工作,要放手让他们干,不能老是取代他们的工作。同时要注重发挥学生干部的榜样作用,逐步培养全体学生的自治精神。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上,要始终贯彻“有能力的上,没能力的下”的原则,以学生自治工作开展得好与坏,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可作为选拔学生干部的标准。高校要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传播民主、平等、自治等理念,引导学生干部在学生自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有实行学生组织自治的必要,这一举措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主意识、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调动学生自治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同时也将高校的领导们置身于更有利的监督下,促使他们勤奋、认真地工作。从长远来看,它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对学校的长远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陈林刚.试论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学生自治管理[J].高等农业教育,2006(11).

[2]王晓路.高校学生自治组织运行现状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8).

[3]李冉.当代中国高校学生自治研究[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

[4]开芳,魏勇.陶行知学生自治思想在民办高校中的实践及启示——以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8).

[5]颜三忠,洪萍.试论高校学生会利益协调功能的完善[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

[6]周湘林.试析我国高校学生自治权的现状及其保障——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9(9).

[7]李春光.权力与权利之间[D].北京:清华大学,2005.

[8]张林.高校大学生自治组织管理问题初探[J].管理观察,2014(8).

[9]王守刚,封雪,畅军亮.高校学生组织自治运行模式及机制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6(9).

[10]陈小军.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和途径浅析[J].镇江高专学报,2010(1).

[11]梅向晖,黄沆.浅谈高等学校学生自我管理[J].科技信息,2010(11).

[12]罗竞红.当代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13]赵永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沈阳农业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0 年总结与回顾[J].高等农业教育,2009(2).

猜你喜欢

学生自治高校学生学校
以学生自治推动学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以学生自治推动学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职院校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对于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论民国中后期武冈中等师范学校训育实践*——以武冈境内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为例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校推介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