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居民休闲行为研究
——以福州市闽侯县甘蔗街道为例

2015-04-18黄红迷骆培聪宋朱元

关键词:城镇居民居民

黄红迷,骆培聪,宋朱元,欧 翠

(福建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城镇居民休闲行为研究
——以福州市闽侯县甘蔗街道为例

黄红迷,骆培聪,宋朱元,欧 翠

(福建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以福州市闽侯县甘蔗街道居民为调查对象,现场随机选取202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从休闲时间、休闲动机、休闲障碍、休闲方式,休闲消费等角度描绘了不同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收入的城市近郊居民的休闲行为特征,并针对发现问题,提出相关改善建议.研究发现居民工作日和周末及节假日的休闲方式几乎相同,以与家人在家、看电视、上网和逛商场为主,最大的休闲障碍是时间,其次是兴趣,当地居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居民的休闲质量偏低.

城镇居民;休闲行为;建议

21世纪的休闲价值观是“自由、快乐、承担社会责任”.休闲程度是一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同时也是这个地区文明程度的体现[1].因为休闲产业能以更灵活的方式吸收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就业门槛低,故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对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困难、持续创造就业岗位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休闲产业的大发展,有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发展.休闲具有放松身心和社交功能,激发创新的灵感和智慧,产生创造力、推动智力的再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对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工作压力过大而造成长期紧张、焦虑,以及不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而导致的一系列现代病、心理疾病,使居民心理和生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引导当地居民形成科学健康的休闲行为,不仅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爱好和专长,还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同时,国民生命质量和幸福感的提高依赖积极健康的休闲活动.

休闲理论在西方已经有100年的历史,其中瑞典天主教哲学家皮普尔的《休闲:文化的基础》被誉为西方休闲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在书中,他指出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态度,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由空闲时间决定的,更不是游手好闲的产物[2].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著名休闲领域研究学者约翰·凯利(John.R.Kelly)在其代表性著作《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休闲应当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的存在空间,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从某种意义上讲,休闲既是“成为的状态”(state of becoming),也是“存在的状态”(state of being)[3].美国著名休闲学研究专家杰弗瑞·戈比(Geoffrey.Godbey)说:“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4].然而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探究休闲学,并且大都是对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的调查分析,城镇居民休闲行为的文献研究相对欠缺.杨国良(2002)指出收入越高,居民消费支出越多,而且职业和教育程度的不同所持有的休闲态度也不同[5].郑怡清(2006)从休闲偏好、休闲时间、休闲花费、休闲态度4个方面分析上海市居民休闲行为特征,并列举出制约上海市居民休闲的6种因素[6].金倩、楼嘉军(2006)指出在休闲伴侣选择上,武汉市居民进行休闲活动时选择朋友做伴侣的比例高于家人;从不同性别比例来看,男性倾向于选择娱乐性室内活动,女性则更多地选择购物逛商场[7].王斌、王照丽(2008)将休闲动机分为娱乐消遣类、修身养性类、康体健身类、教育发展类和社会交往类,分析休闲动机和行为的差异,从根源上找出阻碍大连市居民实现休闲行为的制约因素[8].严亦雄(2011)调查发现福州市居民的休闲活动状态已经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影响福州市居民休闲驱动的因子为休闲方式性质、休闲设施及服务、个人健康心理、个人社会经济和群体支持[9].叶爱青(2013)描述了厦门市岛内居民休闲行为,并对岛内的一些休闲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10].周慧玲、王爱娥(2009)运用spss15.0软件中的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对湖南永州市城镇居民的休闲状况进行定量研究,探讨当地居民在休闲空间、次数、花费、同伴选择和目的等休闲行为特征[11].唐雪琼(2004)对云南蒙自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的休闲空间主要集中在自家以及距自家3 km范围内,外出休闲活动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12].罗淑梅(2012)以湖南廉桥镇居民为研究对象,小城镇居民休闲的基本特征包括休闲行为社区交往性、休闲方式单调而随意和休闲消费保守但有潜力[13].

由于休闲这种行为活动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例如它既可以包括精神层面的心理活动,又可以指生理层面机体活动),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休闲的内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如果试图找出一个可以放置四海而皆准的定义是极其困难的,或者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本文通过对几位著名学者关于“休闲”概念的分析,认为“休闲”一般具备以下两个主要的特征:首先,“休闲”是人们摆脱某种压力(包括外部的和内心的)而获得内心平静、安宁,而感到“自由”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其次,“休闲”为人们提供一种积极美好的体验,为人们提供一种获得自身发展和创造崭新自我的适度空间.

1 研究区域概况

甘蔗街道前身甘蔗镇成立于1973年,2005年11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镇改街道,2006年4月28日正式挂牌,地处闽江中下游,是闽侯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福州市西郊,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十分便捷,距福州市仅15 km,115县道、闽江、来福铁路贯穿街道.辖区总面积46.8 km2,老城区4.86 km2,新城区面积3.26 km2.设14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居委会,是“华侨之乡”和“橄榄之乡”.先后荣获全省百强城镇、经济强镇等称号.辖区内昙石山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昙石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目前,已成为福州市主要的卫星城镇之一,镇党委、政府带领群众狠抓城镇基础设施硬环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安定稳定,为居民休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城市居民享有便利的交通、齐全的基础设施、种类繁多的娱乐休闲场所等,因而对休闲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本文以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独有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活动以及休闲制约因素.

2 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调查范围选择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城镇居民休闲行为进行抽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230份,现场全部回收,有效问卷202份,有效率为87.83%,从休闲动机、休闲时间、休闲消费、休闲方式和休闲满意度等方面,运用SPSS17.0统计计量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城镇居民特有的休闲特征和生活风貌.

3 休闲行为分析

3.1 人口统计学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性别结构中,男性占59.9%,女性占40.1%,男女比例接近1∶1.调查对象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以19~45岁的中青年为主要调查对象,这一群体是未来休闲消费的主力军.在职业构成中,涉及学生、农民、公司员工、企事业管理层、公务员和个体户等群体,以公司职员和个体户为主,从其学历来看,大专及以下比重为80.7%,文化程度明显低于城市居民;高学历人群优先选择经济发达、基础设施、交通等方面有优势的中心城市作为其工作、生活和休闲的“栖息地”.月收入者2000以上~4000元最多,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只占6.4%.从总体看,本次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婚姻、学历、收入这6个方面还是具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出城镇居民休闲生活的基本情况.

表1 受访居民基本信息Tab.1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surveyed residents

3.2 休闲时间

休闲主要以本地为主,双休日和日常8 h以外的生活.从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居民拥有不同的休闲时间.在工作日,在1~2 h和8 h以上这2个时间段,男性的休闲时间多于女性,中间的2个时间段,恰好相反.女性和男性的休闲时间主要集中在2~4 h和4~8 h.据美国劳工局统计局统计,从时间角度来看,美国人休闲时间平均占每天的1/5至1/4[14].前3个年龄段群体总的休闲时间比较多,而后4个年龄段群体总的休闲时间相对少;18岁以下的学生每天大概有2~4 h的休闲,本次调查的初中和高中生,面临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受到长辈的监督,学习是他们每天最主要的任务,不得不把玩的时间腾出来让给学习.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19~25岁的年轻人闲暇时间相对较多,会拿出来一部分时间为自己及时“充电”.26~35岁的年轻人拥有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还没有孩子的牵绊,4~8 h的休闲时间足以将他们从压抑紧张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调整好身心,迎接明天的到来.56岁以上的老年人,白天看小孩,做家务,晚饭以后才能闲下来,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所以休闲时间比较少.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有小孩的人认为其休闲时间最少,未婚和已婚无小孩的人分别有2~4 h和4~8 h的休闲时间.此次的访谈中,还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加有计划地安排休闲活动,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男性的理性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

表2 休闲时间与性别、年龄和婚姻Tab.2 The relationship of recreational time and the gender,age and marriage

3.3 休闲方式

休闲活动各种各样,人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而选择不同的休闲行为.从图1来看,工作日白天受到工作的限制,城镇居民的休闲方式主要以静态的室内休闲为主,其中上网的比例为17.5%,与家人在家的比例为15.3%,看电视的比例为12.4%,说明可利用的休闲时间越短,居民将室内作为休闲场所的意向越强烈.室外嘈杂的环境和疲倦的心情,使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外出休闲,在家上网,看电视,陪家人聊天等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休闲方式,走出家门,逛商场是他们首选的室外休闲活动,离家近,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和心思.在周末和节假日中,逛商场的比重增加到14.1%(见图2),伴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加,居民更愿意花费时间逛商场,不仅是为了购置生活日用品,还是为了娱乐放松心情.与工作日相同,呆在家里,看电视,上网仍然是他们主要的休闲方式,户外活动的比例从工作日的6.4%上升到7.7%,单调枯燥的工作环境使得他们筋疲力尽,对于在周末和节假日休闲方式的选择有更大的空间,已有一些居民开始考虑进行远距离的旅游,换个环境,换个心情.

图1 工作日休闲方式Fig.1 Recreational behavior at workdays

图2 周末和节假日休闲方式Fig.2Rrecreational behavior at weekends and holidays

3.4 休闲动机

休闲动机指的是促发一个人从事获得身心愉快、精神满足、自我实现与发展活动的内在驱动力.补偿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最普通但最实用的休闲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活动,工作是苦差事,休闲是发泄工作中的压力和痛苦,在休闲中寻找工作领域中无法得到的快乐,以休闲得到的快乐来补偿工作的痛苦,是对苦差事的补偿.问卷调查中,休闲动机由强到弱的排序为:35.6%的人认为调整身心是他们的休闲动机,“锻炼身体”的比重为19.2%,“拓展视野”的比重为15.3%,“消磨时光”的比重为13.2%,“增进感情”的比重为10.1%,“培养能力”的比重为6.5%.可见,甘蔗街道居民的休闲观念还是积极健康的,积极意义的休闲动机产生高质量的休闲行为.由于每天都要处理忙碌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们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大大增加,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通过欣赏赏心悦目的环境,看电视,体育锻炼等休闲方式,使其暂时转移注意力,消除生理性紧张.与此同时,在休闲的过程中,离开固有的工作圈,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不仅消磨时光,锻炼身体,无形中培养了能力,还在忙里偷闲的时光,与家人和朋友增进了感情,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

3.5 休闲障碍

国际著名休闲学研究专家杰弗瑞·戈比教授(GeoffreyGodbey)对美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人们不参加休闲原因的调查中指出:调查者认为投入工作限制其休闲(71.7%),娱乐设施和场所混杂(64.4%),找不到同伴(58.3%),不能在家附近参加(57.2%),忠实于家庭(56.2%),娱乐装备价格(53.1%),娱乐设施入场费(45.3%),不知道场所(43.1%),不知道可以学习的地方(31.6%),不好意思在大众面前参与(28.7%).从图3看出,31.2%的受访居民认为时间是制约他们进行休闲的最大障碍,休闲时间足够多的话,他们选择的休闲活动就越丰富多样化,相应的休闲质量也会提高.“兴趣”的比重为21.2%,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部分人不知道那种休闲行为是适合自己的,什么形式的“玩”才能满足对休闲的渴望,只能盲目选择大众性的休闲方式,如看电视,上网.另外,一些休闲门槛相对过高,使得中等收入水平以下的居民对休闲可望而不可及,休闲水平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娱乐活动.另一方面目前城镇地区基础设施缺乏,环境质量不高等原因,阻碍了居民追求更高层次的休闲.

图3 休闲障碍Fig.3 Recreational barrier

3.6 休闲同伴

在休闲择伴上,如图4,朋友占据最大比重48%.其次是与情侣(23%),再次是独自一人(15%),最后选择与家人一起休闲的居民为14%,人们更倾向于和朋友一起休闲,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友谊,结交新朋友,相互倾诉工作和生活的烦恼,交流心得,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大部分的已婚人士会选择家人作为休闲伴侣,和他们在一起有很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3.7 交通方式

从本次调查结果发现:在开展休闲活动的交通工具选择时,202名被访者中,16.3%选择自驾车,比例相对较高.但绝大多数的被访者(25.2%)还是愿意选择方便简单、价格适中的公共交通作为出行工具.公交车是被访者在闽侯县出行的最主要工具,这也说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对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此外,电动车是当地居民出行的另一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居民一般会选择骑电动车购物,走亲戚,去江滨散步.

图4 休闲伴侣Fig.4 Recreational partners

3.8 休闲消费

据福建省2013年统计年鉴显示,2012年闽侯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76元,比上年增长了12.8%.根据凯恩斯对收入假说,决定消费支出的因素有很多,如收入、商品价格、年龄等,表明在休闲方面的支出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存在一定的联系.在表3中,月工资水平在2000元以下的群体能接受周休闲花费100元以下的占48.4%,月工资水平在4000以上至6000元的群体能接受周休闲花费100以上至300元之内的占62.5%,美国人的休闲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5%.从总体来看,将100以上至300元作为休闲花费的居民比重最多(53%).月工资水平在8000元以上的群体能接受周休闲花费500元以上的占53.8%.居民收入与休闲支出呈正相关关系,即收入越多,在休闲方面的支出就越多,反之亦然.

表3 居民收入和休闲消费Tab.3The relationship of residents’income and recreational consumption

3.9 休闲重要性

如图5所示,休闲重要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14.4%的人认为“很重要”,“较重要”占45.5%,“一般”占38.1%,“不重要”占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越来越意识到休闲的重要性,据《孔子家语.观乡射第二十八》记载,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孔子曰:“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驰,文武弗能;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可见,在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休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意义.人们在进行休闲活动的过程中,身心往往可以摆脱外在的束缚,进而能够得到适度的放松,心境归于平和、安宁,思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各种新颖、出奇的观念、想法便涌入到脑海中,也就是在这种时刻,人们的思维才最大限度的被打开,这时候的思维也是最活跃的,人们的创造性便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据预测,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可见休闲在人们生活中充当的角色不可小觑.

图5 休闲重要性Fig.5 The importance of recreation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本次调查中发现城镇居民的休闲质量不高,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上网、逛商场、看电视、与家人在家都是他们最常参加的休闲活动.这是因为休闲时间比较零散,居民更愿意选择消遣娱乐类型的休闲.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居民由娱乐消遣类低层次休闲向教育发展类等更高层次的休闲跨越,提高居民的精神文明和陶冶居民的情操.

2)35.6%的休闲动机是调整身心,消磨时光动机为13.2%,表明他们的休闲活动是积极有意思的.在工作日,大多数居民认为有2~4 h的休闲时间,并且44%的被访者感觉有休息的时间,每周休闲消费集中在100~300元,休闲障碍为时间.笔者还了解到,达到市区的公交只有33路和38路,车费一般3.5元,需要1 h才能达到市区,这也成为居民局限在当地活动的原因,而且市区人口密度大,噪音污染,交通拥挤,导致当地居民更愿意在当地社区活动.

3)江滨楼房拔地而起,休闲场所匮乏是不争的事实,休闲方式单调、无计划性,如大多数居民在江滨、公园、广场散步或者跳广场舞.除了居住的地方,街心公园是当地老年人活动的另一个重要休闲场所,清晨5:00—8:00这个时段,老年人陆陆续续来到在公园活动,倾听鸟语花香,呼吸新鲜空气.傍晚时分(15:00—18:00)是一天中公园人数最多的时段,打牌聊天是老年人在那里最主要的休闲方式,在走访的过程中,除老年人外,其他居民通常在家中打牌、看电视等,可见可供居民选择的文化休闲场所(如棋牌室)比较缺乏.

4.2 建议

1)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城镇居民的休闲意识.受传统文化价值观影响,城镇居民对于休闲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比较低级的层次,人们普遍认为休闲就是工作以外的吃喝玩乐等娱乐活动,这种浅层次的理解与休闲的核心内涵相距甚远.这就要求当地政府部门要运用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手段加大对正确休闲观念的宣传,传播积极正确的休闲理念.比如,在电视、网络、报纸等平台上对体育锻炼,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登山探险等野外活动进行报道,向人们传达一种积极正确的休闲方式.

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公民进行休闲活动(例如旅游、节事活动、文艺类演出等等)提供各种政策、财力、物力等的支持.像2012年“十一黄金周”假日期间小型客车高速公路免通行费,部分景区门票打折等等就是促进国民休闲的有效举措.景区景点逐步实行低票价,让更多人有平等享受休闲的机会.也要在社区中多配套一些体育健身设施,健身器材,提供特定的体育休闲场所,如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等等,鼓励民众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美化公园环境,改善公园环境卫生,多提供一些休息长椅,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建设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休闲场所,如图书馆、村镇文化中心、博物馆、艺术馆等.

2)作为社会的个体——人,要正确地认识到休闲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地投入到自身的建设中去.城镇居民受经济条件,文化素养等制约,对休闲概念、休闲理念和休闲内涵的理解较城市居民落后.人们应该采取一种积极端正的态度来看待休闲,要逐渐从低级浅层次上升到休闲的核心层次.休闲不是闲散、空闲,更不是懒惰,休闲也不等同于“休息”和“玩乐”.人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认清休闲活动对于提高完善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意义.人们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和其他必需条件,以使人们更加“自由”地从事休闲活动,以帮助人们获得提升,从而“成为人”.休闲不是生活方式的补充,而是有质量地享受,有文化的体验,有品味的生活.

[1]吴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 1994,2(49):117-126.

[2]马惠娣.西方休闲学研究一瞥兼及中国休闲学研究的思考[EB/OL].[2001-01-16]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29/163/20010116/379574.html.

[3]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4]Godbey G C.Recreational in Your Life:An Exploration[M]. State College,PA:Venture Publishing,1999.

[5]杨国良.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特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2(17):52.

[6]郑怡清,朱立新.上海市民休闲行为研究[J].旅游科学, 2006,2(20):60.

[7]金倩,楼嘉军.武汉市居民休闲方式选择倾向及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2006,1(21):40-43.

[8]王斌,王照丽.大连市民休闲动机与行为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9(7):35-38.

[9]严亦雄.福州区居民休闲行为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96-99.

[10]叶爱青,骆培聪,王娟,等.厦门市岛内居民休闲行为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9):108-112.

[11]周慧玲,王爱娥.城镇居民休闲行为特征研究——以湖南株洲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30):121-123.

[12]唐雪琼.县级城镇居民休闲行为研究——以云南蒙自县为例[J].人文地理,2004,4(19):42-44.

[13]罗淑梅,汤杰.小城镇居民休闲行为现状透视——以廉桥镇为例[J].湘潮,2012(1):48-49.

[14]环球网.统计称美国人每天平均工作不到4h睡9h[EB/ OL].[2013-06-25](2014-10-30)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3-06/4058591.html

责任编辑:黄 澜

Research on Recreational Behavior of Town Residents at Cane Street in Minhou county,Fouzhou City

HUANG Hongmi,LUO Peicong,SONG Zhuyuan,OU Cui
(College of Tourism,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

This article for Minhou county residents in Fuzhou as investigation objects,randomly selects 202 samples,then questioning and interviewing the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reational time,motivation,barrier,modes and consumption, the paper describes recreation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suburban residents in view of the different age,occupation,edu⁃cational level,marital status and income,finding potential problems,and to put forward relevant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modes of leisure of suburban residents during workdays,weekends and holidays are almost the same.Together with families staying at home,watching TV,surfing the Internet and shopping is the major recreational mode. Meantime,is lack of time recreational,the second is tack of interest.Furthermore,averay levd of the local resideuts is not high,resulting in low residents'leisure quality.

town;residents;recreational behavior;suggestion

F 592.7

:A

:1674-4942(2015)01-0076-06

2014-10-30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14B003)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居民
大山里的居民(中国画245cm×120cm 2020年)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石器时代的居民
为居民提供“叫醒式”服务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高台居民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