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链球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015-04-18李艳梅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氨苄西林肉汤猪链球菌

李艳梅

(青海省西宁市畜牧兽医站,81000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无菌采集青海省某猪场病死猪的肠系膜淋巴结、心包液、肝脏、肺脏、心血及病变关节液。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普通琼脂、鲜血琼脂、血清肉汤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匹克氏增菌液按常规方法制备;罗红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头孢拉定、链霉素、青霉素钾、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13种药敏纸片。

1.1.3 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

1.2 方法

1.2.1 细菌分离:将病料分别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然后无菌采取病料于鲜血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37℃有氧条件培养24h,可疑菌落接种于匹克氏增菌液,37℃培养24h,挑取单个菌落经涂片、染色、镜检,证实为纯培养物,将其接种于鲜血琼脂斜面上进行培养,得到纯培养物。

1.2.2 形态结构、染色特点与运动性检查按常规方法进行。

1.2.3 培养特性试验:分离菌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血清肉汤、鲜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等培养基中,37℃有氧条件下培养观察其生长表现。同时另一组置于厌氧罐中37℃培养观察其生长表现。

1.2.4 生化试验:用分离菌纯培养物进行甘露醇、葡萄糖、蔗糖、棉实糖、山梨醇、水杨苷、菊糖、乳糖、马尿酸钠试验。

1.2.5 动物致病性试验:选用约20g重的健康小白鼠5只,腹腔接种分离菌血清肉汤培养物0.2mL,另设5只分别腹腔注射0.2mL血清肉汤作对照。隔离饲养注射后的小白鼠,并察其发病及死亡情况。

1.3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将纯菌株接种至马丁琼脂斜面,37℃培养24h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并稀释菌液浓度约为200万个/mL;用灭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均匀涂在琼脂平板上,待平板稍干后用镊子将各种抗生素药敏纸片平置于平板上,轻压使其紧贴平板表面。将贴好纸片的平板于37℃培养24h后观察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菌鉴定:①细菌分离结果:从病死猪肠系膜淋巴结、心血、肝、肺等均分离到一株具有α 溶血的纯细菌培养物;②形态结构和染色特点: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菌体呈圆形,多呈双球形或短链状,液体培养物中链较长,通常由8-15个球菌排成链状,无荚膜、无鞭毛、无芽胞,无运动性,无粘液层,无两极着色现象。③培养特性:分离菌为兼性厌氧菌,见表1;④生化试验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分离细菌的生化反应结果均符合猪链球菌的生化特性,表明分离菌是猪链球菌;⑤分离菌对小白鼠致病性:小白鼠于感染不到24h全部死亡,剖检可见脾、肝、肾肿大,胸腔积液,用心血和胸积液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大量单个、成对或短链革兰氏阳性球菌;对照组小白鼠未见异常。

表1 培养特性

表2 分离菌生化试验

2.2 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株对罗红霉素、利福平、头孢拉定、氨苄西林、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钾中度敏感;对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红霉素、庆大霉素及链霉素不敏感。

3 结论与讨论

3.1 通过菌体(落)形态、染色特点、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系统鉴定,确定为猪链球菌Ⅱ型。

3.2 猪链球菌有Ⅰ、Ⅱ两个型(Ⅱ型最多见),可引发猪脑膜炎、肺炎、关节炎、心内膜炎及败血症;理论上有诸多药物可治疗猪链球菌病,然而,从药敏试验和临床治疗中可知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很低,多呈耐药性;主要与临床上抗菌药物的普遍应用和滥用,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日趋增强有关。此外,猪链球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养殖人员和兽医等在接触病猪、处理污染物和剖检病死猪时应注意自身的防护,防止被感染。

3.3 日常要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对发病猪隔离,采用氨苄西林和利福平配合治疗,使用药物治疗时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可几种药物交替使用。

[1]付梦玉,林丽萍,郭道初,等.一株临床2型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5,07.

[2]冀贞阳.“药敏试验”选药治疗猪链球菌病[J].小康生活,2005,10:33.

猜你喜欢

氨苄西林肉汤猪链球菌
电沉积制备纳米金-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测定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氨苄西林联合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细节护理探讨
猪链球菌与猪流感病毒混合感染促进溶血素基因缺失型链球菌侵入呼吸道分子机制的研究
半胱氨酸蛋白酶ApdS介导猪链球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变质的肉汤
商品化猪链球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猪链球菌病临床特征和防治对策探讨
合作
儿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