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品课堂中创造性使用教材资源

2015-04-17吴志建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品德教材儿童

吴志建

(安溪县实验小学,福建 安溪 362400)

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视角揭示了《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新课程与原有相关课程有着根本的区别,教材与原来的《思想品德》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根本的不同。它需要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得以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之特点。

一、树立新的教材观,做到“三不”

1.不照本宣科

“按图索骥”“照本宣科”是“品德与生活”教学之大忌。教材呈现的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身边的生活事件,然而,由于时空,地域的差异,教学对象的不同,所呈现的情景必然与实际有区别,如果不经过教师的消化、加工,拉近书中的情境与真实情境的距离,尤其是书中的榜样人物与现实中的教育对象的距离,就不能拨动学生的道德情弦,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必然架空,更何况教材是个例子,期盼教师去“薄书教厚”“厚书教薄”。如教学《危险在哪里》(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话题,以下列举均为教科版)这一主题时,教材中列举生活中的危险的场景有:一个小孩要在标有禁止放烟火标志的仓库旁放鞭炮;一个同学上下学要经过标有注意山崖落石标志的山路;等等。这些场景对于城里的孩子比较陌生,教学时不要简单地复制课本,可以增补或替换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危险的场景进行教学,教师更不能把教材当作浓缩的知识体系一成不变的复制给学生。因此,使用教材不能照本宣科。

2.不上成“看图说话”

新教材呈现的方式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图”是作为《品德与生活》的教育载体而专门设计的。在使用以图为主的新教材时,我们不能上成语文课的“以图读图”“看图说话”,要让课堂中的儿童进入教材情景,让他们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这样教材中的人与景和现实中的人与景融为一体,从而潜移默化、巧妙地渗透道德情感与理念。

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看看时间》这一主题,教材安排了十幅图,在教学中,不应只简单引导学生看图,回答书上的儿童是怎么做的,我们不要向他那样做,而要通过书中的小男孩行为引发学生思考,找出更多的造成迟到的可能原因,为找出有针对性地解决的办法打下基础。可以这样教学,在学生熟知第一到第六幅图后,教师先夸夸本班学生:我们班同学都能按时上学不迟到,大家都有自己好的生活习惯。紧接着问:现在我们以小小组交流下自己的做法,帮帮奇奇找找迟到的原因,为奇奇出出主意,告诉他怎么做才不迟到好吗?然后分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这样用教材作为引子,让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对话,从而引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也使教材中用图片无法表达的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活动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教材的思想性、情感性、范例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只有教师针对性地设计、引导,课堂上学生才能与教材中的儿童不断对话,才能引起课堂学生与教材儿童思想的碰撞,观念的融合。使他们相伴而行,共同成长。

3.不抛弃教材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源于生活的话题学生滔滔不绝,有感而发。它又是一门活动型课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他们兴趣盎然、忘我参与。但这是不是可以抛开教材不用呢?听课中常见到一种教学现象,当教师引入本课课题后就一直引导学生去说,去议,去思辨,去展开各种活动,根本不去接触教材。一堂课中,课本从不翻动一下,学生盲目跟从,不知道上课内容是在课本的哪一页。陶行知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把社会上、生活中的东西搬一些到学校里,好比搬一些树枝到鸟笼里,但鸟笼毕竟是鸟笼,决不是鸟的世界。新教材在关注生活的同时更关注儿童,关注儿童的发展。它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引起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思想活动,自我建构。教材是一把“拐杖”扶着学生去学走路,它又是一个个“范例”,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去交流、对话,碰撞思想,擦出火花,得到德育效果。因此,教学中不能孤立教材,抛弃教材不用。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中的“好好走路”这一话题时,因为现在一年级学生大部分是家长接送,他们自己走路上学的生活经验不多,这时教材资源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此话题教材给提供了一个个范例:两位小同学背着书包,挂着水壶,昂首阔步地走;三位同学有序地从公交车上下车;一位小男生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手紧紧抓住坐垫把杆……这些范例就像“拐杖”,让学生扶着去模仿、体验、养成,在点滴的生活中塑造品德,从而体现了教材的价值。可见,抛弃教材不用,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更不利于目标的达成。

总之,在用新教材时,即要看到教材的学习资源是有限性,而教材和学生由此创造出来的学习资源却是无限的,更要看到教材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不仅要用教材,而且要理解教材,吃透教材,优化教材。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做到“三要”

作为面向全国的教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要认清它只是一个凭借、范例,实际使用中要联系实际,灵活运用。那么该怎样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灵活运用教材进行教学?

1.要符合当地实际

一个国家之大,东西南北中各个地区的环境条件、人的生活习惯千差万别,学生的生活视野也完全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亲亲大自然》这一主题,因为条件的限制,好多农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大面积、快速高效地再现国内外的美丽大自然,让学生听到自然的语言,如虎啸、猿啼等。但是大自然的美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丰富多彩的,是花香、草香、果香,是泥土的芬芳,也是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开展“亲亲大自然”的活动,先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给他们取个好听的名字,然后带领他们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去听、闻、看,摸……从中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美妙,体验喜爱大自然的情感。这是城市学校和教师学生都难以做到的。

2.要回归学生生活

(1)结合学生日常生活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因此,品德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品德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的老师真好》这一主题时,如果一上课就让学生说喜欢哪个老师,为什么喜欢,学生可能一下子说不上来。教师可借助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这些图片都是平时在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中拍摄下来的场面,有音乐教师给孩子们排练舞蹈的场面,有语文教师在给同学们辅导功课的场面,还有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的场面,学生一看到这些图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都非常激动,七嘴八舌地便说起了自己最喜欢的教师。由于图片再现了生活实景,让学生感到了教师的亲切,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巧妙运用“图片”来唤起儿童亲切追忆中的对话、体验、感悟,就能诱发并培养了学生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2)联系学生非日常生活实际

教学除要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外,还要巧妙填补“真空”,联系学生未亲身经历的生活。例如:一年级上册《平安回家》这一主题,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他们已认识城市交通、交规……都有初步认识和亲身体验,活动起来比较容易,也比较有现实意义。而农村的学校,学生见到的交通标志较少,知道的交通规则也较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确有距离,活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或者结合当地交通情况设计相应的活动,以填补“真空”、缩小“距离”。可这样设计,教师先准备一些红绿灯标牌,在操场上画出人行道,启发学生动手制作小安全帽等。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模拟在十字路口看着红绿灯的指示过马路的表演,表演时教师可当总指导,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要扮演的角色(交通警察或行人或红绿灯)。活动中,学生还可轮流交换表演角色,让每个人都有过马路和拿标牌的机会。这样,学生通过模拟演习如何过马路,不仅熟悉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学会了怎么安全过马路,还增强了安全意识。

3.要结合教学实际

在教学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到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差异性,不可照搬教材。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看看我们的学校》时,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学校,熟悉校园环境;认识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设施,会用这些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培养热爱学校的情感。如果单凭书上列举的学校软硬件或特色,告诉学生,这就是可爱的学校,很可能既不符合授课学校的实际,也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因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不同的环境和设施,教学就要从各校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这一主题时,可以结合本校特点安排活动,先确定参观路线,让学生讨论参观校园的办法,再进行参观。这样,学生对自己的学校不仅心中有数,也易激发爱校之情。

教材体现自由意志,要开放,得用多形式、多层次的资源。品德与生活课程,作为教材,它不只是课程载体,它还是教育的“抓手”,是师生对话的“引子”,是提升学生“知、情、意、行”的“利器”。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只有紧扣地域特点,灵活运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1]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王爱芳.构建生活化的小学思品课堂[J].广西教育,2014(29).

猜你喜欢

品德教材儿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