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泉州社区教育发展路径探究

2015-04-17杨永清黄丽明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泉州市闽南泉州

杨永清 黄丽明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泉州分校,福建泉州,362000)

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途径。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如何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泉州社区教育四年多的探索实际,点面结合,突出重点,以地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丰富内涵,构建媒介网络学习平台促进融合,打造社区教育活动品牌突出特色等方面入手,探讨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发展路径。

一、大力推进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追求目标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习气,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泉州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主导作用;强调依托省电视大学泉州分校、县(市、区)电大工作站,重点建设一所地市社区大学和5所社区学院,建设数字化、网络化终身学习平台等,使其成为我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基地,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学习型社会是十八大提出的现代社会发展的追求目标,学习型社会建设是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蓝图,学习型社会使教育学习成为每个居民的需求与乐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核心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二)发展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区教育具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全员教育,面向社区全体成员。二是全面教育,面向全方位学习需求。三是全程教育,面向社区成员终身学习。这三个基本特征,体现了现代社区教育的特色。

社区教育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的终身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基本立脚点。抓住这个点,以点带面,聚沙成塔,学习型社会才能找到发展的具体途径。社区与社会,二者的关系就像树木与森林一样。学习型社区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追求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必须从社区教育做起,社区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可以有效地将个人,家庭、学校及社区连为一体,形成一个生活、学习的社会环境。所以,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一种重要途径。

(三)建设学习型社会对社区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

学习型社会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终身学习成为每个居民的需求与乐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社区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其发展方向是推动各种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其“全员、全程、全面”的特点与学习型社会发展目标高度契合。

社区教育要体现全面发展的特征,服务并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就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社区教育要拓宽教育对象覆盖面。教育对象范围应包括从婴幼儿的教育、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到老年人教育;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与下岗职工再教育培训;市民综合素质提高的各项培训及外来人员的培训等。

其次,社区教育要努力拓展延伸教育培训内容。既包括学历教育培训,又要涵盖非学历教育培训。课程建设要有面向全体居民的文化知识、职业技术、休闲生活等各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

再则,社区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整合优化资源,提升现代远程教育手段,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以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丰富社区教育课程的内涵,积极运用和发挥移动远程教育优势,构建各类互联网学习平台。

二、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审视泉州社区教育面临的困境

泉州社区大学于2010年9月28日挂牌成立, 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实践,社区教育初见成效,但作为地市级社区大学,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上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发展任务重,人口多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泉州以8128530的人口数和22.03的人口比重居全省之首,人口基数大。全市485万从业人员中,文盲占1.3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0.6%,中职(高中)占11.6%,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6.44%。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已远远无法适应新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机制差,经费少

1.社区教育法规建设上“缺力”。政府制定真正具有“刚性”的不多,可操作性也不强,管理体制流于形式,运行机制不畅,教育主管部门难以协调推动,终身教育委员会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2.社区教育队伍建设中“缺人”。泉州社区大学(泉州电大)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机制,目前全校正式编制只有40人,社区教育专职人员只有3人。政府在这方面还缺乏相应的社区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政策。泉州中心城区共有182个社区,加上各郊县市区有两千多个社区(村),社区教育上人力物力都难以承受,杯水车薪的瓶颈难以突破,无法在数量和质量上较好地完成社区教育新任务。

3.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上“缺量”。 经费投入是社区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很多地方并没有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荐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所规定的,按社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少于1元和2元的标准,来提供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泉州社区大学每年30-50万不等的社区教育经费远远满足不了社区教育正常开展和健康发展。

(三)居民学习意愿低

今日泉州,民营经济活跃,市场充满活力,商业气息浓厚。但城市文化氛围差,居民学习意愿低,学习内驱力小。2011年泉州市民社区教育需求调查中,市民中对社区教育非常了解的仅占12.1%,一般了解的占56.68%,听说过的占19.79%,不了解的占11.34%,该调查数据表明了泉州市居民当前的终身教育理念尚未形成,离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构建尚有很大的距离。

三、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泉州社区教育发展路径探究

如何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追求目标?依托社区大学拓展社区教育,从行政组织的角度看,存在着组织层面的先天不足;从办学模式的角度看,随着成人教育补偿学历教育历史使命的弱化,电大办学面临着自身发展的巨大压力,拓展社区教育还未成为电大办学的主业。如何解决人口基数大、专项经费少、专职人员缺、学习意愿低的矛盾?必须立足泉州市的经济文化社会实际,积极发挥电大系统办学优势,把拓展社区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办学转型的战略目标,确定“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促进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积极探索社区教育的发展路径,扎实推进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

(一)地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

泉州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作为国家24个首批文化历史名城之一,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具有鲜明的闽南地域文化特色,是一座社区教育取之不尽的文化宝藏。将地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注重挖掘地域文化优势资源,有助于形成泉州社区教育的特色。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开发既能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又有泉州地域特色的社区教育资源,是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1.打造地域文化特色课程

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建设,而课程建设的核心就是特色课程的构建。特色课程是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社区教育品质和特色的主要切入点。

泉州市社区教育以社区大学为龙头,探寻符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努力打造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征的特色课程。这是植根于泉州的自然特色、民俗特色、人文特色等的必然选择。

泉州文化底蕴丰厚,历史积淀丰厚,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和集聚地。如惠安的石雕文化,安溪的茶文化,晋江石狮的鞋服文化,南安的石材文化,泉港的石化文化,鲤城的古城文化,德化的陶瓷文化,永春的芦柑文化等等。各具特色,个性鲜明。把这种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纳入社区教育,有助于形成泉州社区教育特色。

泉州社区教育充分凸显文化个性特点,努力打造“一县(市)一品,一县(市)一特”。2011年起泉州陆续开发文都系列地域文化读本,《闽南民俗文化》、《泉州十八景》、《泉州城的古街老巷》等读本尤其受市民的喜爱;2013年南安市贵峰的“中华第一诗村”、梅山实验学院的“蓉中村创意文化品牌”获得省社区优秀品牌。2013年泉州市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案例,被教育部收入《全国社区教育100特色案例》一书。

2.增强文化认同提升素质

为弘扬传统文化,普及民俗知识,2013年泉州社区大学联合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总工会、《海峡都市报》等6家单位,举办泉州市首届闽南文化(民俗)知识竞赛。为配合大赛活动,社区大学完成编撰《闽南文化知识(民俗)读本》上、下册,并印发8000套免费发放给市民。来自社会各界共4865人参加了比赛,参与人数之多超乎预期。本次大赛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弘扬闽南文化、传承民俗知识,对社区教育形式进行了一次成功探索。竞赛活动激发了泉州市民和“新泉州人”的爱乡情感,增强了他们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为延续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2014年泉州社区大学继续举行泉州市第二届闽南文化知识(文都)微信大赛,编撰《泉州十八景》、《泉州城的古街老巷》、《泉州市民礼仪知识》三套读本。两批《新市民学习手册》内容面向社区、面向百姓、面向生活,形式雅俗共赏、图文并茂、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深受市民欢迎和好评。

(二)构建媒介网络学习平台

1.构建媒介学习平台

泉州社区大学积极和主流媒体《海峡都市报》,泉州网合作,在《海峡都市报》和泉州网开辟终身教育专栏。创建泉州社区教育手机网和泉州市终身教育小报。大众传媒积极发挥引导优势,强化终身教育的意义及终身学习观念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

2.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平台和管理模式是电大的办学特征和优势,远程教育的学习效益大大提高。一是可以同时让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学习;二是网络课程形式多样,图文声影并茂;三是学习者可以像在超市里挑选物品一样挑选海量课程;四是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学习过程趣味盎然,生动活泼。

依托电大拓展社区教育,必须积极运用和发挥远程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构建居民网络学习平台。泉州社区教育积极搭建“泉州终身学习在线”平台(网址http://qz.fj51e.cn/)。为丰富在线平台的内容,社区大学每年投入10万元购买流媒体学习资源,组织专人充实并优化网络平台内容,宣传引导社区居民上网学习,获取相关知识。

目前,开设共有“五分钟微课程”等14大类。学习栏目各具特色,平台资源丰富多彩,各类学习资源已达四万多学时,实现了网络课程从年龄到领域的纵横覆盖。2013年《闽南文化·民俗篇》读本一上网络学习平台,就受到广泛的欢迎。第一届闽南文化知识大赛充分显示了网络的覆盖功能,发挥了推广和普及地域文化的作用,泉州市政府充分肯定社区大学的地域文化网络推广普及形式,列为文都地域文化知识推广普及十大工程之一。

3.构建移动学习平台

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实现了人人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学习,移动学习的便捷性、个性化、碎片化的特点,与社区教育的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目标高度契合,对社区教育的学习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移动学习将成为一种新的趋于主流的学习方式和发展趋势。构建一个传承地域文化的社区移动学习平台,是泉州社区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泉州社区大学以电大的优质资源和远程教育技术为依托,充分运用自媒体进行社区教育,2014年4月,与时俱进、率先积极筹划建设泉州“微学堂”社区微信学习平台。发展模式上借鉴O2O商业发展模式,以线上按文都知识和生活知识课程,每周发送微信和线下互动(学习答疑和领取奖品)相结合的方法,扩大社区教育的覆盖面和实效性。2014年举行的泉州市第二届闽南文化知识(文都)微信大赛,就是以微信为移动学习平台、以大赛的形式进行的闽南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互动的一次积极探索。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泉州社区教育通过建设和整合,搭建了一个传统媒介+新兴媒介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社区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形成了报、刊、网、手机四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对于不同的受众,众多媒介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形式与内容,同时也更好地推进了社区教育品牌发展。

(三)铸造社区教育活动品牌

“所谓的社区教育品牌是对具有一定影响力或公众认可度的社区教育活动项目进行加工和提炼形成的社区教育名片,是区域教育发展的代表性标签。”[1]在社区教育本土特色与品牌建设的过程中,铸造社区教育品牌,是提升社区教育内涵和品质的主要途径和突破口。“是提升社区教育辐射力的必然选择,也是社区教育深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

从教育品牌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市有一个鲜明的活动品牌来引领和辐射社区教育,无疑对提升社区教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有益处的。泉州社区大学在四年多的探索发展中,开展了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教育活动。通过不断积淀创新,形成了自己的、贴近生活、群众满意、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社区教育精品项目。

1.打造富有古城特色的刺桐社区讲坛

作为福建省第一批社区教育活动品牌——刺桐讲坛,是泉州社区大学和泉州市妇联联合举办的一个社区讲坛。

讲坛秉承面向社区、面向生活,面向百姓的宗旨,从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社区出发,努力追求大众化、本土化、人文化、多元化的风格,以社区居民喜闻乐见、普遍关心的议题为切入点,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市民文化素养。

讲坛邀请各行业、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及专家学者作为主讲嘉宾,深入各社区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盛宴。

刺桐讲坛作为一个流动的多元化的社区教育平台品牌,成为泉州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载体和抓手。

2.举办具有地域特色的闽南文化知识竞赛

2013年,为弘扬传统文化,普及民俗知识,泉州社区大学(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泉州分校)联合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总工会、《海峡都市报》等6家单位举办泉州市首届闽南文化(民俗)知识竞赛。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参赛者近万人,共收到4856份完整答卷,满分卷为704份,其中“新泉州人”(非泉州籍)作答的有1855份,满分卷为571份;泉州籍市民作答的3001份,满分卷为133份。

首届闽南文化(民俗)知识竞赛活动,是对大力弘扬闽南文化、传承民俗知识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也是泉州社区大学开展社区教育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形式新颖,亮点纷呈。2014年延续对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依托移动学习平台,泉州市第二届闽南文化知识(文都)微信大赛正在火热的进行中。

社区教育作为传统教育之外的一种特殊形式,要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品牌建设不仅是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也是提升社区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唐晓明.论社区教育品牌的价值[J].天津电大学报,2014,(6).

[2]张燕.社区教育学习品牌及构建策略[J].当代继续教育,2014,(6).

猜你喜欢

泉州市闽南泉州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闽南文化传承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幼儿园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闽南,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