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甸水利枢纽的改建对通南地区水利条件的影响分析

2015-04-17赵越男

江苏水利 2015年9期
关键词:控制工程泰州枢纽

赵越男

(泰兴市水务局,江苏 泰州 225400)

0 引言

面向长江,开发利用江水资源,这是通南地区建国以来的成功治水实践。2014年10月,作为通南地区一座入江控制口门,马甸水利枢纽改建工程进入实施阶段。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工程以重建马甸抽水站、新建马甸船闸为主要建设内容。工程建成以后,枢纽的引、排、航能力将迅速得以恢复和提升,特别是抽水站的重建,会极大地改善古马干河沿线泰兴北部地区乃至整个通南区域的供水条件,为通南地区更好地适应工情水情的变化,在新时期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水生态与水安全的要求,创造良好的水利基础条件。

然而,通南地区水资源、水生态与水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区域灌排标准的大幅提高,一方面要紧紧依靠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控减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前提;另一方面,要以充分发挥沿江闸群调度与分级控制运用整体效能,畅通内部河网水系为基础。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通南区域控制工程,建立通南区域水资源调度控制网络,以期实现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治理水环境的长远目标。

1 通南地区水利工程现状

通扬运河以南区域习惯称通南地区,地处苏北沿江,涉及扬州、泰州、南通三地,包括江都、海陵、高新、高港、姜堰、泰兴、靖江、海安、如皋、通州十市(县)区大部或全域,总面积4700 km2,其中,泰州地区总面积2678.5 km2,占通南区域总面积的57%。泰州通南以江平公路及靖泰界河为界,分为高沙土平原区与沿江沿靖圩区两片。高沙土地区面积1672.5 km2,因地势相对高亢,水安全要求包括灌溉与排涝两个方面;沿江沿靖圩区面积1006 km2,自流灌溉条件较好,通常情况下以排涝为治水重点。

泰州西濒长江,江水自通南外围过境,一方面给通南地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另一方面也给通南区域防洪除涝构成威胁。经过几十年水利建设,依托长江,通南区域的重要河流皆属引江工程,泰州引江河的建成直接为提升通南地区水利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泰州通南腹部,现状骨干河网自成体系,引排结合,包括老通扬运河、南官河、周山河、中干河、南干河、宣堡港、古马干河、如泰运河、天星港、焦土港、靖泰界河、两泰官河、羌溪河、新曲河、东姜黄河、西姜黄河、季黄河、增产港、夏仕港等,诸多骨干河道共同构成通南骨干灌排水系。长江是通南主要供水水源地和区域涝水外泄通道,长期以来通南地区内河引排水方式一直以自流为主,通过沿江节制闸调度控制,沿江已经建成口岸、马甸、过船、天星、焦土、界河及夏仕港共7 个通江口门。沿江闸群与内部骨干河网共同构成通南十分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为保障通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供给与水生态保护作用。

2 马甸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马甸水利枢纽系通南区域性骨干河道古马干河的入江控制口门,位于泰兴市滨江镇马甸社区,距江口5.2 km,由抽水站、节制闸及上游公路桥组成,抽水站位于古马干河南汊,节制闸位于古马干河北汊。节制闸原建于1958年8月,为5 孔中型节制闸,每孔净宽7 m,总净宽35 m,其中,北边孔为通航孔,该闸设计排水流量180 m3/s,2002~2004年,江堤达标建设时对该闸进行了除险加固。抽水站原建于1974年,按灌排两用泵站设计,设计总流量100 m3/s,总装机5600 kW,原设计水泵电机20台套,单机流量5.0 m3/s,限于当时技术、经济及施工条件不足,实际安装10台套,装机流量50 m3/s,泵站建成后仅运行7 次,累计抽水1.16 亿m3。经过近40年闲置,机电设备自然老化,锈蚀损坏,工程难以发挥效用,几乎报废。但是,古马干河沿线及周边地区灌溉排涝的需求始终存在,当地工农业生产一直深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2002~2004年江堤达标建设期间,单从防洪安全角度考虑,在马甸抽水站下游170 m 处填筑了一道挡洪坝,堤顶设挡浪墙,而未能考虑枢纽的灌溉、排涝和航运等多重功能利用。

为有效提高古马干河沿岸泰兴中北部地区乃至整个通南区域的灌排标准,充分发挥马甸水利枢纽灌、排、航综合功能,保证干旱年份及特殊干旱年农业灌溉用水需要,保障大水年份正常排水,使内河与长江黄金水道畅通无阻,同时提高冬春枯水期内河水位,也为改善通南内部河网水环境创造条件,“十二五”期间,重建了马甸抽水站。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重建60 m3/s 泵站一座,满足黄桥老区及沿线地区灌溉引水需要;新建排涝流量113 m3/s 的套闸一座,增加排涝口门,提高区域排涝标准,同时改善航运条件。

3 马甸枢纽工程对改善通南区域水利条件的影响分析

马甸水利枢纽改建工程的实施为有效解决通南地区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短缺、水生态与水环境恶化问题找到了新途径。然而,通南地区水资源、水生态与水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要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控减入河污染源排放,执行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前提,以充分发挥沿江闸群调度与分级控制运用,尽可能实现江水大引大排,畅通内部河网水系为基础,同时,还需要完善通南区域配套控制工程建设,建立相应的水资源优化调度管理系统。因此,马甸水利枢纽改建以后,欲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需对上述相关工作认真分析研究,及时跟进,及早决策,以求实效。现就马甸枢纽工程的改建对通南区域水利条件的影响作初步分析。

3.1 马甸枢纽的改建为提高通南灌溉保证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长期以来,通南地区农业灌溉用水80%依靠引江供给,受内部河网蓄水容量的限制,每年6月上旬水稻栽插期间,仅依赖内河蓄水量几乎不能满足水稻栽插高峰的用水需要,大量农业用水主要依靠沿江闸群自流引江供给。但是,干旱年份或特殊干旱年,如果遇长江低潮位,沿江闸群自流引江条件不足,会加剧农业供水短缺矛盾,农民抢水、水稻难以栽插、栽插以后秧苗枯死等现象时有发生,农业灌溉保证率一直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提高。随着马甸水利枢纽的改建,抽水站建成以后,水稻栽插期间高峰用水条件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通南地区灌溉保证率将从80%提高到90%以上。

3.2 马甸枢纽的改建为通南冬季内河补水创造了条件

通南地区引江条件较好,但节制闸引水直接受江潮控制。汛期内河平均水位通常在2.2~2.6 m 之间,通过强化管理,提高闸群引排频度,及时补足水源,河流水质状况相对较好。但在冬春枯水期,泰兴境内干河水位经常在黄桥水位1.8~2.2 m 间徘徊,遇低江潮,难引难排,通南腹部地区河流长期低水位给水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一些典型时段,沿江闸群需要关闸保水,期间内河水位不断下降,内河水质急剧恶化,水体污染物在浓度成倍增加的同时,滞留水中的时段也被迫延长,使河流水质恶化程度进一步加剧,特别是中心城市、小城镇等人口密集区,河流承载的污染物总量严重超标,河流水质经常处于Ⅳ~Ⅴ类甚至劣Ⅵ类水平。马甸枢纽的改建,抽水站的建成,必将有效地改变这一不利现状,给腹部地区河流冬季补水创造条件。

3.3 配套控制工程及相关管理措施的落实影响了马甸水利枢纽效能的发挥

马甸枢纽改建工程实施以后,如果相关配套控制工程不能及时实施,枢纽对通南整体灌排能力的提升作用将极其有限。泰兴通南地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地面高差平均在2 m左右,虽然马甸抽水站正常工作,能迅速抬高古马干河水位,但古马干河水流也会迅速经两泰官河、羌溪河南流,流入低洼圩区,这对保持通南内河水位无疑于杯水车薪,事倍功半。因此,相关配套控制工程,如泰兴城区水环境治理控制工程、沿靖控制工程等,皆需要尽快规划实施。

3.4 通南地区优化调度体系建设对马甸枢纽工程改建后的影响

鉴于通南区域范围较广,涉及三地十县(市)区,水资源管理必然受行政区划制约,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无序的各自为政现象,迫切需要做好通南水资源优化调度工作,建立和运用控制管理系统实现通南水资源统一管理。

4 充分发挥马甸水利枢纽效能的几点建议

4.1 规划好、同步建设好通南分级控制工程

对通南地区统盘考虑,按地形条件、地面高程、城乡统筹,划分通南区域分级控制边界,提出各级各自水位控制标准,建立通南区域分级控制网络。建议分三级控制,即按泰州核心区一级控制、古马干河南岸边界通南片区二级控制和焦土港南岸边界通南片区三级控制,实现北高南低、西引东排、北引南排的分级控制格局,保障高水高蓄、低水低蓄、由高而低、水体环流。确保长江水提得上,蓄得住。建议上级部门及时规划好、建设好通南地区控制建筑物。

4.2 综合利用引江河与马甸泵站提水能力

引江河泵站是对泰州通南地区建设水利的回馈,为保证本地区的生产发展、水生态改善,建议上级部门组织规划设计单位,根据夏季保农业,确保工农业生产用水,冬季补河水,促使水体流动,改善水生态要求,统筹引江河水利枢纽和马甸水利枢纽的泵站提水能力,协调制订两枢纽泵站及控制建筑物的运行规划。据此,建设本地区自动控制系统,使系统工程按照运行规则有序高效运行。

4.3 提升马甸枢纽管理职能

马甸枢纽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实施后,必须统一调度工程运行,由此,将牵涉到两市四区,如仍然沿袭原有管理机构的职能和管理队伍,将很难适应大调度的格局。历史上,在扬州市管辖时,马甸闸管理处是属于高配的。现鉴于马甸枢纽的整体效能在通南区域大范围提升,为方便管理、方便运行、方便协调,建议借鉴原扬州市的做法,将马甸闸管理处升格为马甸水利枢纽管理处,恢复高配格局,为副处级建制,上划给泰州水利局直接管理。

5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马甸枢纽工程再有两年左右时间就会竣工,其系统配套工程建设,刻不容缓,为充分利用目前良好的发展氛围,建议市委、市政府尽早规划运行体制,并积极向上争取,以达到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真正使马甸枢纽成为造福泰州通南地区人民的民生工程。

猜你喜欢

控制工程泰州枢纽
幸福水天堂——泰州
枢纽的力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分析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泰州古韵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
浅谈控制工程质量方法的实践
浅析机械制造与控制工程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