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献血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1~5系统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

2015-04-17徐向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泰州市多态性抗原

徐向华

江苏省泰州市中心血站检验科,江苏泰州 225300

人类血小板抗原(HPA)位于血小板膜糖蛋白上,这些膜糖蛋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在临床和输血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血小板上有血小板特性性抗原,是血小板抗原重要抗原之一[1]。一般情况下血小板抗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血小板抗原与其他组织或细胞共有的抗原,一类是血小板本身所特有的抗原,就是我们所说的HPV,血小板抗原不合能够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出血后呈现不良症状以及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等。传统的血清学分析方法不能清晰的获取高质量、高特异性抗血清多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血小板分型工作的深入发展[2]。该研究特选取200例泰州市献血人群人资料进行血小板抗原1~5系统基因多态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的检测标本随机选取泰州市没有血缘关系的200例健康献血者静脉血0.5 mL(EDTA抗凝)。在进行血小板采集的所有人的身体健康指标必须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单采前献血者外周血PLT≥150×10 9/ L,HCT≥0.36,献血过程中的间隔至少要大于1个月,在5 d内不能服用消炎类药品[3]。

检测仪器选用由Promega公司生产的Tap DNA聚合酶;HPA1~5系统基因特异性引物由美国GT公司合成;凝胶图像分析系统采用UVP公司提供的系统;PCR扩增仪采用德国公司生产的产品;DNA提取采用德国QIAamp DNA Mini Kit[4]。

1.2 方法

1.2.1 DNA血样提取 献血人群的外周血提出方法采用Pel-freez公司的快速盐析法进行提取,操作方式按照说明书严格执行。

1.2.3 电泳 对HPA基因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处理需要配置2%的琼脂糖凝胶,然后从HPV产物中取5 l 的量,将它直接点样到凝胶孔中,采用0.5×TEB缓冲液,然后以10 V/cm电泳处理20 min。然后在紫外光下拍摄记录凝胶图像,观察处理结果,并做好记录工作。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所有献血人群的基因频率按照基因计数法进行统计,采用c2检验,不同人群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比较也采用c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

2 结果

该研究中200名献血人群HPA-1a、2a、3a、4a、5a基因频率分别为:0.942、0.741、0.926、0.945、0.773,HPA-1b、2b、3b、4b、5b基因频率分别为:0.058、0.286、0.084、0.045、0.227,各系统均呈多态性分布,ab杂合子依次为64和30例,-2bb类型4例;HPA-3和-15高度杂合,aa基因型依次为112和80例,很多献血人群属于bb基因型。见表1。

3 讨论

人体血液HPA一般有染色体双等位共显性基因组成,其基因遗传性一般呈多态性分布(除了3个碱基因缺失以外),其他抗原一般是由单核苷酸组成,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其多态性分布一般具有某种差异[6]。另外,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具高度多态性,它的多态性是由位于血小板上的糖蛋白上的单个碱基取代而导致相应氨基酸的改变而形成,血小板抗原多态性分析在疾病的防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一种,也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体血液对其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7]。

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以及微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人体血小板抗原的研究不断 深入,促进血小板检测方法的进步,目前人类已经掌握以DAN为基础的HPA基因分型方法,利用新型基因检测方法能够准确的检测、分析人类血小板抗原1~5系统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特点,能够检测出人体血液中血小板抗原1~5系统10个等位基因,进而分析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中合子表达状态,为临床医学做出很大的贡献。该文采用PCR-SSP方法对泰州市献血人群HPA1-5系统进行基因分型处理,结果发现泰州市人群中HPA1-5系统10个等位基因据能够检测到,这10个基因在不同的个体中以纯合子和纯杂合子状态表达,而且HPA2-5系统的杂合度比较高,处理HPA4系统系统以外,其余系统均检测出bb型纯合子个体。从泰州市献血人群的血液不配合率来看,HPA4、5系统的不赔率相对比较高,提示临床上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在血小板的输注中首先要警惕此类基因系统的血液,以免发生注射风险[8]。

应用PCR-SSP技术对健康献血者HPA1-5系统等位基因分型,能够清晰的掌握部分已知血小板血型献血者的资料,既可为临床上因血小板免疫反应导致的PTP、PTR等患者及需反复、多次输血的患者提供HPA相配合的血小板,提高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有效性,又可根据已知的HPA基因型组建HPA谱细胞系,对特异性抗体进行鉴定等。HPA基因多态性的分子基础的阐明及基因分型技术的普及,为筛选及建立已知HPA供者库奠定了基础,同时为诊断、治疗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提供了研究手段,该资料在作为群体遗传学资料的同时,也将有利于临床血小板输注治疗。

该研究中200名献血人群HPA1-5基因系统均呈多态性分布,ab杂合子依次为64和30例,-2bb4例;HPA-3和-15高度杂合,aa基因型依次为112和80例,很多献血人群属于bb基因型。其中本地区人群的HPA-1-5系统的不配合率为14.35%、28.94%,所以说血小板抗原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在以后的临床输血中要特别注意HPA5系统多态性到指定额血小板输注风险。HPA-1-5是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血型系统,而且HPA-5系统在5各系统中的杂合度最高,此类基因系统比较容易发生血小板免疫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应该高度重视。

表1 本地区献血人群HPA-1-5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n(%)]

综上所述,该地区献血人群HPA1-5系统基因均呈多态性分布,其中HPA-3、-2和-5的a与b基因杂合率较高。提示在临床血液输注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此类血液的输注,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1] 杨兰,梁秀云,曾江辉.广西地区壮族瑶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基因的多态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0):2644-2647.

[2] 张刚,曹丽群,谢毓滨,等.长沙地区汉族人血小板抗原(HPA1-17)基因多态性调查[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2):331-333.

[3] 刘群.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4):32.

[4] 梁秀云.广西瑶族人群血小板抗原1~17系统基因多态性研究[J].广西医学,2011(12):156-158.

[5] 蒋钰瑶,黄宏亮.盐城地区汉族人血小板抗原HPA-1~17,Caba基因多态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3):3266-3268.

[6] 周丹,张印则,李大成.北方汉族人群血小板抗原1~6、15系统基因多态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10):1009-1013.

[7] 李杪.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表达及意义[J].中外医疗,2014(9):32-33.

[8] 杨芳,黄吉娥,曾小菁,等.贵州省黔东南州侗族献血人群HPA-1~5多态性分析及随机输血不配合率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3(11):1090-1093.

猜你喜欢

泰州市多态性抗原
泰州市打造“五个过硬”的应急队伍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泰州市以“四行”下好精准执法“先手棋”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为靶标的放射免疫治疗进展
蒙古斑在维吾尔族新生儿中分布的多态性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