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泉旅游在辽东旅游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分析及建构思路

2015-04-16高杨武英宇

商业文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辽东温泉资源

高杨 武英宇

温泉旅游重游率高、季节性强、休闲特征明显、具备旅游核心产业开发的牵动力,辽东地区温泉资源富集、品质优势明显、依托旅游资源条件好,以温泉旅游为核心发展辽东旅游产业能提高辽东旅游产业发展的水平,进而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辽东旅游产业发展中建构温泉旅游核心地位的思路。

温泉旅游/旅游产业/核心地位

温泉旅游是旅游者以体验温泉、感悟温泉文化为主题,达到温泉养生、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辽宁省温泉旅游资源主要沿东北-西南方向分布,其中东北方向集中于以东汤、五龙背、温泉寺、汤岗子、仙人泉、汤沟等为代表的辽东地区。辽东地区温泉旅游资源的的丰富和集中,增加地区内部温泉旅游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辽东多个城市都把温泉旅游作为重点项目,尤其是距离较近的辽东温泉密集地区如鞍山、丹东、本溪、辽阳等市竞相亮出温泉旅游的招牌,产生了客源市场重叠、温泉产品结构雷同、特色不鲜明等突出问题。

以温泉旅游为核心进行辽东地区旅游产业错位发展,在辽东地域尺度上开展温泉旅游不同的功能布局,进而以温泉旅游带动相关旅游产业集聚,会促进辽东地域内旅游资源、产品的优化和共赢,从而提升整个产业发展的水平,形成辽东旅游产业的特色品牌。

一、温泉旅游的特征

温泉旅游是旅游产业中的朝阳产业,也是休闲经济下、体验旅游时代中的新兴时尚产业,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重游率高

温泉旅游不同于普通的观光旅游。温泉旅游的理念特征是追求身心的愉悦和健康,温泉旅游者愿意在舒适的温泉环境中调节和放松疲惫的心智,以康体、娱乐为主要目的温泉旅游者则会频繁的光顾其中意的温泉旅游地。加之温泉旅游多为短距离旅行,或者周末节假日出游,花费时间较短、出游成本也不高,并且人们对保健需求的急剧增长,使得温泉旅游的重游率较高。

(二)季节性强

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温泉旅游更是如此。每年的10月、11月、12月和1月是温泉旅游旺季,6月和7月是温泉旅游淡季,其他月份是温泉旅游平季。冬季气温度低,人的血液流速慢,沐浴温泉可以加速血液流动和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康体疗养与避寒。6月、7月为夏季,天气炎热,需降温防暑,此时泡温泉不益于康体疗养。

(三)休闲时代特征明显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需求之间存在密切关联。2013年辽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78元,突破了3000美元的界限,辽宁休闲度假旅游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温泉旅游因其融合休闲、度假、娱乐、体验、观光等多种要素,满足疗养、保健、养生、康体等功能,成为休闲度假和商务会议旅游市场新的热点。2013年上半年,辽宁省温泉旅游接待人数3620万人次,实现温泉旅游总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25%。

(四)具备旅游产业核心开发的牵动力

温泉旅游资源组合良好,既能与自然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也能与人文景观相互呼应,具备核心地位开发的优势。随着康乐疗养型、养生休闲型、旅游度假型、农业观光型、生态园林型、历史文化型、运动游乐型等特色温泉层出不穷,温泉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的先导产业、动力产业。温泉旅游与其他旅游资源融合互补能放大拉动经济作用,让温泉周围聚集更多的产业,成为带动区域泛旅游产业(会议会展、体育运动、农业观光、娱乐、购物等)的整合源。

二、温泉旅游在辽东旅游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分析

温泉资源是温泉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核心资源和物质基础,其质量高低将直接左右温泉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和旅游吸引力。

(一)辽东温泉旅游资源富集度高

辽东温泉资源富集,大小温泉遍布全境,本溪市现已发现温泉资源8处,已开发温泉4处,分别为温泉寺温泉、汤沟温泉、大川温泉、三江小区温泉。丹东开发利用的温泉共计9处,分别是五龙背温泉、炮守营温泉、汤池温泉、北井子温泉、椅圈温泉、东汤温泉、草河山东沟温泉、刘家河北汤温泉、宝山温泉。鞍山现已发现8处温泉,包括汤岗子温泉、千山温泉、海城腾鳌温泉、海城耿庄温泉、台安唐家温泉、岫岩仙人嘴温泉、岫岩沟汤温泉和岫岩玉龙山温泉,还有抚顺章党温泉、抚顺县后安镇温泉、辽阳汤河温泉等等。这些星罗棋布的温泉聚合程度高,水质优,储量丰,便于规模开发和整合,并依据地域文化和资源禀赋形成温泉产业品牌。

(二)辽东温泉旅游资源品质优势明显

矿物质、出水量和水温是温泉旅游的必要资源品质,也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主要因素。而辽东温泉大部分符合温泉的品质要求,量多质优(见图1)。素有东方“维西”之称的汤河热泉源于30多米深灰岩裂隙,仅次于法国维西温泉,日可开采量1.1万立方米,温度60℃至72℃,富含氡元素及20余种有益微量元素,为优质高温医疗氡泉;鞍山汤岗子温泉长约110米,宽约100米的天然热矿泥区,在国内居于首位;五龙背温泉以其水质纯净,硫磺气体少而饮誉全国。本溪汤沟出露地热水面积达20余亩,热泉日涌流量3000余吨,出地表水温高,居辽宁省首位。

(三)温泉旅游弥补辽东气候短板

辽东地处东北并且多为丘陵山区,由于北方气候的特殊性,辽东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半年的淡季是辽东地区旅游发展的短板,导致辽东冬季旅游吸引力大大降低。而温泉旅游旺季在冬季,尤其是辽东“冰雪+温泉”是辽宁冬季旅游组合资源条件最好的,温泉旅游可以辽东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用温泉旅游来弥补辽宁冬季旅游市场的空白。这一主导思路使辽东旅游发展摆脱了受淡季制约的困境,破解了辽东冬季旅游半年闲的问题;将辽东地域优势与温泉融合,使冰雪、森林、山地、生态、民俗等有着浓郁辽东特色的旅游产品与温泉旅游联手,将为辽东旅游打上了独特的“辽东标志”。

(四)温泉旅游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温泉旅游发展具有区域不平衡的特点,位于不同区位上的温泉地投资回报率具有较大差别。位于主要大城市周边1小时车程距离内的温泉资源是十分稀缺的,其投资回报率高,是投资最密集的地区,辽东地区的温泉地基本都是依托城市周边1小时车程距离内的近郊温泉,区位条件好意味着会有较高的投资回报,(见图1)。

图1:辽东温泉旅游资源禀赋图

温泉地 区位距离 温度 矿物含量

丹东东汤 距凤城21km 78℃ 重碳酸、硫酸盐弱碱钠型含氟27种微量

丹东五龙背 距丹东17km 69℃ 重碳酸盐 断裂型

本溪温泉寺 距本溪21km 44℃ 属硫酸钾钠型、含钙离子、弱碱性

鞍山千山 距鞍山15km 68℃ 硫酸钠、硫酸碳酸钠类型

鞍山汤岗子 距鞍山14km 57~65℃ 全国最大的天然热矿泥区 20余种化学元素

本溪汤沟 距本溪50km 76℃ 碳酸锰、碳酸钠等多种化学元素和矿物质

辽阳汤河 距辽阳35km 72℃ 高氧弱碱性重碳酸硫酸钠型

(五)依托其他旅游资源条件好

综合地域分布来看,辽东集合了国门江城丹东、生态绿洲本溪、历史古城辽阳、清前故里抚顺、中国玉都鞍山五个特色城市,总体的旅游资源组合状况和质量水平较高。依托辽东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挖掘辽东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价值,整合工农业观光游、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沿边沿江、奇山异水等区域资源,建设特色温泉旅游区切实可行。

三、温泉旅游在辽东旅游产业中核心地位的建构思路

温泉旅游在辽东旅游产业中核心地位的建构应该分成两个思路进行,一个思路是以辽东地域为整体合理布局,对辽东温泉旅游的地区形象、市场、产品进行统一合理规划和细分定位,形成辽东温泉旅游的总体特色和主题形象;同时,在辽东温泉总体形象下,各个温泉项目彼此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把辽东温泉旅游做强。另一个思路是以温泉旅游为核心,形成疗养保健、康体养生、白色冰雪、地质科考、度假休闲、节事节庆等多种旅游需求相互结合、相互依托的多样化、个性化温泉旅游市场需求结构,从而形成以多种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整合为主要内容,以温泉旅游资源为核心的辽东旅游产业品牌。

(一)塑造辽东温泉旅游地的特色品牌

塑造温泉旅游地的特色形象和主题是辽东温泉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所在。

辽东温泉旅游发展应该注意挖掘辽东温泉禀赋、地域风物和文化民俗积淀,坚持特色化和差异化的发展思路。辽东温泉地大多数是植被覆盖率很高的天然氧吧,是兼具温泉资源、山水资源、植被资源和满族文化资源的区域,具有辽宁高蓄水塔、辽宁绿色屏障、满清风韵龙兴之地、东北道教祖庭、沿边沿江、中国枫叶之乡、世界地质奇观等七大优势,特别是宽甸、岫岩、桓仁等地区,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各异,依托辽东地域独特条件并将辽东地区资源充分整合形成合力,以森林温泉、红叶温泉、洞穴温泉、红酒温泉、康乐温泉、玉石温泉、滑雪温泉等为主题培育辽东温泉旅游的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创建辽东温泉旅游地的特色品牌。

(二)错位发展辽东温泉旅游产业

辽东地域集独特温泉旅游资源、优异自然风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为一体,能形成辽宁旅游产业核心的能动主体。桓仁五女山高句丽山城、国门第一山凤凰山、亚洲最大的天然溶洞—本溪水洞、后金的第一都城赫图阿拉城、明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虎山长城、中朝边境“一步跨”、东北道教发祥地—九顶铁刹山、这些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具有打造特色品牌、错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通过温泉旅游与这些旅游资源的融合,打造休闲旅游、观光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地质旅游、宗教旅游、民俗旅游复合型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业机构,错位发展提高旅游收益。

(三)实现多元化产业体系的支撑

以温泉旅游为核心错位发展辽东旅游要有多元化产业体系的支撑。要充分利用温泉对于旅游产业、休闲产业的聚集效应,带动会议产业、疗养产业、体育产业、游乐产业、观光农业、房地产业,高水平开发利用这些依托的相关产业资源,使得诸多产业在温泉周围聚集,形成温泉产业聚集区的整体发展模式结构,促进辽东旅游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构建温泉旅游产业聚集区延长温泉旅游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编著. 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报告2012[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12.2.

[2]王艳平,孙巧耘,傅轶.温泉旅游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3]王华,彭华.温泉旅游的发展与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4).

[4]陈才.辽宁温泉旅游发展对策.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4).

猜你喜欢

辽东温泉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心向辽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大棱镜温泉
资源回收
蝉诉
明人马文升镇抚辽东诗作略论
“箕子东适”考辨
用温泉解冻你的旅程
露天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