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路精神”的成功艺术展现

2015-04-16张武明

群文天地 2015年2期
关键词:现代戏李军京剧

张武明

大凡一部成功的戏剧作品,特别是京剧现代戏,总是蕴含一种深刻思想或严格的批判精神。这种思想或精神不是直白和公然的宣示,而是用京剧艺术的手段,让观众在艺术欣赏中自然感受而获得。剧作的艺术性愈强,主题思想也就愈能感染人,影响人。这就是业内经常提及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好戏标准。由著名词作者、诗人朱海编剧,国家一级编导邢时苗导演,国家一级作曲朱绍玉作曲,国家一级舞美设计高广健、刘文豪(灯光)设计,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杨派(宝森)老生李军等担纲主创主演,由青海省演艺集团京剧团创编演出的京剧现代戏《七个月零四天》就是这样一部成功之作。它好看好听,真实感人,成功展现了川藏、青藏公路建设的“两路精神”,使久违了的当代筑路英雄模范人物登上了京剧舞台,回到观众心间。从京剧艺术本身来说,主创集体做了大胆尝试与探索,恰当地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大胆创新又不离京剧本源,达到了现代与经典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艺术风格,把京剧现代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戏曲现代戏的繁荣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启示与思考。

我觉得,《七》剧的成功与选材立意看得准选的对不无关系。一是每个剧种的表现能力是不同的。慕生忠将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慨,率领两千人的筑路大军勇闯生命禁区,以热血和生命铺就通天“神路”,谱写了世界筑路史上伟大篇章。这一气势恢宏、惊魂动魄的真实事件,完全适合京剧艺术形式来表现。二是经过几十年的宣传、教育、学习,慕生忠与青藏公路的故事在我省基本上已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特别在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的重要批示,更加提振了全党全国人民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关注。特别是在川藏、青藏两条公路通车60周年之际,能在舞台上看到这段历史的再现,成为人们的一种期盼。可以说是观众与艺术家心心相印,共同铸造了这一艺术成果。

创编者如何把修建青藏公路这一波澜壮阔、宏巨悠长的真人物真事迹搬上京剧舞台?做了深入思考并做了符合京剧艺术规律的合理安排,这也是《七》剧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能明显地感受到该剧作者处理安排戏剧冲突轻车熟路,是一位驾驭生活与写作的高手。他不求故事完备齐全,更不搞人海战术,始终围绕“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结构故事来展现人物。既考虑到了故事的清晰,又突出了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情节;既注意了英雄群体的塑造,又赋予了慕生忠、驼工小韩等主要英雄人物更多的浓墨重彩。他把整个事件压缩到序、尾和五场戏中,全剧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只有六人。从序幕到尾声,每场戏都以慕生忠为中心,一环扣一环,每场都有一个小高潮,至第五场小韩牺牲,形成全剧的最高潮,也是观众最受感动、最为动容、最受鼓舞的时刻。由于作者的精心安排设置,使得故事情节顺畅清晰,慕生忠等主要人物形象完美突出,为各艺术部类二度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以剧本为基础,以导演为中心,各艺术部类主创人员共同遵循“用歌舞演故事”,以虚为主,虚实结合的戏曲美学原则,不拘一格创新发展,大胆融化吸纳其他可用素材,是该剧开创京剧现代戏新局面,形成演出新样式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我看过不少戏曲现代戏演出,有的戏布景道具堆满舞台,唱、念、做不讲节奏,看不到表演程式的作用,严格讲也就是话剧加唱。所以,我不止一次的呼吁:戏曲剧目的创作演出必须要戏曲化。看了《七》剧演出之后,我说,这是一出真正的现代京剧!其含意就在于它既是戏曲艺术,又是典型的京剧现代戏。《七》剧舞台上没有一片景片,只有几条10米长,1.5米宽的氨纶白布从台顶吊杆垂至地面,在灯光的配合下由相应演员用手势掌控变换,根据剧情的需要,时而幻化为风雪,时而幻化为帐房……。还有一队时隐时现相当人数的合唱队,通过合唱和队形变化,也能幻化出雪山、道路及战士等各种形态。通过这些幻化,观众完全能感受到物质和环境的存在,台上虽只有几个演员,却能感到有无数筑路人征战在青藏线上。这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段,不仅不影响戏剧效果,反而精练了时空转换过程,为演员展现精湛的表演提供了更大天地。据导演介绍,这种合唱队形式来源于古希腊戏剧的唱颂班。由这一介绍,我又自然想到了《七》剧的音乐设计。该剧的音乐从唱腔、器乐曲到乐队伴奏,一方面烘托了剧情发展与人物塑造,同时又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与品格。他的唱腔设计在赋予人物性格与心态特征的前提下,好听好唱好学,既传统又新颖。把藏族的弦子、拉伊及青海花儿等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化入全剧音乐之中,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写到此处,我忆起张庚先生在《戏曲规律与戏曲创新》一文中的一句话,“把全世界可用的艺术手段都运用到戏曲艺术中来而不失戏曲本色,那才是本事”。本剧主创集体勇于吸纳,锐意创新,有胆有识,令人敬佩,值得学习。

戏剧作为综合艺术,特别是京剧,各艺术部类的完美固然重要,但决定一个剧目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通过演员特别是主要演员的表现来完成。扮演一号人物慕生忠的演员李军,具备好演员的一应条件,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和很好的演唱技巧。他扮演的慕生忠气质庄重,举止稳健,又显得自信自如,平易可亲。他的表演富有节奏感和雕塑感,一招一式清晰准确。他的演唱字正腔圆,高亢低回,控制恰当,舒展自然且富有感情。听起来颇受感染而又过瘾满足。在作者和导演的安排下,李军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塑造人物。剧中唯一的道具是一把铁锨和一根红柳。这把铁锨两次曾用来展现慕生忠的思想情感:一次是他痛感西藏所需物资无法运达,决心修好青藏公路,以细腻的情感,在铁锨柄上刻下“慕生忠之墓”,以表达他誓死要修通此路的决心和态度。另一次是西进到离省会西宁800公里处时,需要为此地命一地名。在人们的期待下,他稍加思考,舞动手中铁锨,有力地戳在地上,同时有节奏地喊出“格尔木”三个字,加之配一集体亮相,这一细节处理取得了极好的戏剧效果。在修改修路方案时,他尊重科技人员意见,不揽功不诿过,丹增遇险,他带病搜寻抢救,对藏族老阿妈关心照顾。特别第五场小韩牺牲,他伤痛至极,通过核心唱段表达出了他的真情实感,为纪念英灵把洋八井大滩命名为“韩滩”等,都生动塑造了慕生忠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英雄人物形象。李军的表演之所以成功,还与他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与他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不无关系。李军是参加习主席文艺座谈会72位成员之一。对于他的思想收获和扮演慕生忠的体会,他说:“我演这个人物,不是为得奖,而是为了让人们记住慕生忠将军,记住为青藏公路做出贡献和牺牲了的人们”。他还说:“演好这部戏,对自己的人格是一种提升”。这说明,演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对演好舞台人物有着多么重要的关系。剧中扮演驼工小韩的花脸演员李为群和其他几位演员也都能胜任自己的角色,为全剧的成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最后还需提及的是,《七个月零四天》的成功,与邀集多方面多艺术品类的高端人才参与主创主演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或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在当前主创人员普遍稀缺的情况下,采用这种强强联合,成果共享的做法对于创编精品力作乃至整个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措施与方法。对于我们青海来说,通过名人名家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经验与素质,不断壮大本土创导表演队伍,逐步“硬翅膀,放单飞”,“强基固本”更为重要。在实践中培养一支“不走的文艺团队”,应该是我们服务青海各族人民的一项不能忽视的举措。

猜你喜欢

现代戏李军京剧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浅谈初中化学的多种解题策略
戏曲化妆造型漫谈
埋在心底的秘密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26届年会在京召开
王正福、龙超云、李军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