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医院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

2015-04-16高艳丽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现金流量现金医疗

高艳丽

新形势下医院现金流量的管理与控制

高艳丽①

文章结合医院现金流量的特点,对现金流量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方法,提出相应的对策。

医院 现金流量 问题 对策

随着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现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具有流动性强、控制风险高等特点,比起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变化更能及时、客观地反映医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营运能力。对于医院来说,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不仅有利于保障资金的有效供给,而且对于合理规避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医院现金流量的构成和特点

医院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主要为医院的业务收入,以住院收入为主,现金流出为医院购买药品、耗材及管理费用的支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收回的现金,现金流出为基建项目及购买大型设备的支出;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为医院理财产品及银行存款的利息,现金流出为归还借款的利息支出。现金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每月的流入和流出都很大,流入量相对均衡,而每月流出量较为集中,呈波动性变化,月末和年终现金结余较少。医院的现金流入来源较为单一,基本是靠医疗业务收入,而现金流出的管道很多,这就造成了医院现金流入和流出在数量和时间上不匹配,使得医院现金流管理尤为重要[1]。

2 目前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主要问题

2.1 现金预算的制定和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 目前医院编制现金预算表时基本是依据医院历史数据按计划增减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大型综合医院科室多,预算工作量大,尚不能对经营项目的预期和变动进行合理评估。不少医院虽然制定了各种预算,但只突出中长期预算,忽视了短期预算调整,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如连续出现多起医疗纠纷,涉及赔偿金额较大时,医院就会出现现金短缺的尴尬现象。部分医院对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主要依据主观意愿,而忽视了其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

2.2 经营性现金流入流转曲折 现金流动及时性与管理审批失时性之间存在矛盾 药品零差价及药占比指标考核制度转变了以往的以药补医机制,同时减少了经营性现金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防止了不正之风,同时造成医院药品纯收入下降;持卡就医、实时结算方便了广大参保人员,但复杂的资金上缴、考核、返还环节严重影响了现金正常周转;例如非税收入是按月上交财政,但财政回拨手续复杂,持续时间长,致使医院可支配资金短缺,造成资金运转长期“体外循环”,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资金周转。此外,由于医保部门的滞后支付,会造成当期医疗收入与相应的现金流入量不等;如果浪费资金的时间价值,更会造成医院营运成本的上升。

2.3 医院在存货、应收款项、引进设备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医院的药品和器械支出占据成本支出的大部分,如何形成合理的存货采购和储存体制对成本核算至关重要。鉴于医疗器械价值高和药品流入流出量大的特点,目前医院的购置成本和储存成本过大等问题仍然存在。近年来,医院获得的财政拨款越来越少,医疗费用的大幅提高和昂贵药物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的收入,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院的应收医疗款是其执行社会保障功能必然面对的问题。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会致力于提升自己的硬件设施,尤其是大型综合医院,会竞相采购较多的高精尖医疗设备,这些设备价格高且维修费用高昂,每月大额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加重了医院的成本;高额的检查费也难以被病人接受,很容易造成设备利用率低下,加重医院的负担。

3 加强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对策

3.1 编制现金流量表并深入分析 医院日常的现金流量在会计账簿和报表上都有一定的反映,但来源比较分散,不能系统地、清晰地反映现金流动的整个过程。医院管理者进行现金调配时,如果不能准确地掌握资金的来源和最终使用方向,就会导致经济决策判断出现误差。因此,医院应当效仿企业的做法,尝试编制现金流量表。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将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进行分类并计算出现金净流量,揭示出资产、负债、权益变动的资金原因,进而对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进行重要补充。

按照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中的规定,现金流量表应当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各自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反映,同时考虑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以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等因素。当现金流量净值超过当期收支结余时,说明医院的收支有充足的现金进行保障,反之,医院则缺乏足够的现金进行保证。医院财务部门要根据现金流动情况,编制一定期限内的现金流量分析报表,可采用差异分析及趋势分析法,对医院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与流出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异常的收支项目,从而判断出医院的经营情况,积极采取措施,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3.2 加强现金预算管理 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规划性 现金预算的编制要根据相关卫生政策并结合医院的经营计划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从而为医院运行提供依据。要积极建立内部弹性预算机制,最重要的是对结构比率和弹性进行科学分析。对闲置资金进行提前规划,确保最优现金持有量;在进行现金持有量的规划时要对突发事件进行考虑,确定一定的弹性范围,以确保对突发事件能够很好地应对。财务科作为预算编制的核心科室,主要承担统计和汇总工作,应将医院现金预算层层分解到各科室,各科室负责人必须认真组织实施,落实到位,如建立预算考核制度,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科室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结合年度内部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等。

3.3 开展设备更新投资科学论证 关注投资产生的现金流量变化 医院固定资产,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占用了医院的大量资金,因此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加强事前管理和事中监督。在采购这些设备前,要结合医院的发展规模和计划,对设备采购的必要性进行充分有效的论证。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考虑投入产出比,深入联系执行科室并对设备引进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对于确实需要的医疗设备的购置要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执行,减少设备闲置。也可采取实地考察法,借鉴已引进该设备的医院的经验教训;设备更新后,必须加强成本核算,建立成本数据库,跟踪其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3.4 加强应收款项管理 加快资金循环 医院应收账款主要是欠费形成的坏账损失及医保基金无法全额到位。在应收账款的催收上,应全院结合,多方位控制坏账的发生率。其中,财务科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定期发放催收函;病区应完善医生责任制,明确主诊医生的权限范围,建立欠费的考核制度,将员工的绩效奖和本病区欠费数额挂钩;信息科应完善相关的信息系统,设定就诊权限,对于病人就诊卡余额不足的,无法检查开药。医务部严格控制绿色通道的开通条件,明晰与协议单位的签约条款,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划分到位。对于长期不支付的医药费,适当时候可借助法律手段,把坏账损失率控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另外,随着医保人数逐渐增加,为保证医疗基金能足额得到偿付,医院必须树立基本医疗保险意识,明确各病种的用药和检查范围。加强物价管理,降低药品比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现金流量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医院应积极编制现金流量表并对其深入分析,结合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考察医院资金周转情况,从而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医院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改进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并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1 贝晓威.医院现金流量管理[J].现代医院,2009,9(2):118-119.

2 田起顺.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探讨[J].现代医院,2012,12(9):127-128.

3 吴聪妫.关于运用现金流量表以提高医院财务内控效度的探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22):18-19.

·本文编校 李 敏·

2015-07-21)

①江阴市人民医院财务科 江阴市 214400

猜你喜欢

现金流量现金医疗
强化现金预算 提高资金效益
制造型企业现金流量管控浅谈
“刷新闻赚现金”App的收割之路
只“普”不“惠”的现金贷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企业现金流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利用Excel 2007轻松编制现金流量表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