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建设的思考

2015-04-16王相峰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医风医德党风廉政

王相峰 刘 丹

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建设的思考

王相峰①刘 丹①

在各医院人才、技术、设备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医德医风水平的高低成了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因素。所以,医院必须了解新时期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1 医德医风影响因素

医德医风,不是孤立的伦理道德问题,而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医疗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笔者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探讨,发现有如下制约及影响因素。

1.1 体制因素 首先,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基于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由原来的公费医疗转为个人账户付费,大大增加了个人对医疗费用的承担比例。其次,普遍存在的药价虚高和因物价上涨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带来医疗费用上涨,使社会低收入阶层对医疗费用承受能力进一步下降。第三,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医疗机构被推向了市场,但其本身要承担的社会功能和责任却不断加重,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1.2 经济因素 目前政府给大多数医院的拨款存在不足,有些地方甚至难以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福利。所以,大多数医院主要靠自身经营,靠放开某些政策,允许一些遵循市场规律的行为以维持生存和发展。包括将检查费用、药品销售额等与医生收入挂钩,依靠检查费、药品销售等增加医院收入等。医务人员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经济收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医生队伍中的一些人。

1.3 人文因素 医学从本质上讲是人学,它关注的是病痛中挣扎的,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所以,医学被认为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医学的异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专科化模糊了整体性的人,技术化忽视了人的心理,市场化淡漠了人的情感,利益化腐蚀了人的灵魂。医学在20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医院配备各种诊断治疗仪器设备,医生注意力从关注病人转移到寻找病因,医护人员更加关注躯体问题,而忽视病人的情感。在现代医学的词汇中病人一词被分解为单个词素,病人的痛苦被转化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如何把人文关怀引入医学,端正医学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恢复它本真的人文底蕴,是当前医学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医德问题。

1.4 医学因素 医学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使漏诊率降低,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大型医疗设备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使用,又加重了患者费用负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的若干规定》以“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规定,使医务人员本能地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1]。一部分医生求稳不求进,遇到高风险手术不敢做,遇到疑难病患不敢收;一部分医生不得不扩大检查、治疗的范围,以备留取尽可能完善的证据。这种防御性医疗行为,对患者安全和医疗费用上涨有很大的影响。又由于医学具有高风险性和不可预见性,以及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医学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在医疗诊治过程中,医务人员有时会显得无能为力或难免发生医疗意外,有时可能导致实际治疗效果与患者期望值之间的偏差。

人们对医疗和药物的需求很大,难以因价格和服务的原因而放弃就医看病,使得医疗卫生服务成为典型的卖方市场,患者难以获得医方所提供的卫生服务质与量的最准确信息,对医疗服务的选择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收取贿赂和索要红包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医德医风建设。

1.5 人员因素 (1)医务人员方面。一些医务人员价值观不清,只注重自身的价值和权益,向患者暗示红包、吃请;有的医务人员不能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看不到或不重视患者情感思想意识等的影响,服务态度欠佳;有些医务人员缺乏服务艺术或有性格缺陷,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不善于与病人交流,使医患之间有隔膜;有的医务人员缺乏自制力,易与病人发生争执等。(2)患者方面。就医期望值高,要求患病后能看上病、住上院,及时得到诊治,尽快治愈;要求延长寿命。一些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缺乏科学的理解,对医学水平和技术的发展程度缺乏公正客观的认识。少数病人道德水平不高,不尊重医生的人格和尊严,轻则态度生硬,重则谩骂甚至动手殴打医务人员,严重损伤了医务人员的自尊心。有的病人对医疗效果不满意,乘机要挟医务人员,提出无法满足的苛刻要求。最新调查显示医务人员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35%和13.28%。近3年,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多赔付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10.81万元[2]。医疗纠纷的增多导致部分医生在工作中因缺乏安全感而采取规避风险的防御性医疗行为,使医患关系陷入持续恶化的怪圈。

2 具体做法

2.1 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制度建设。把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教育纳入宣传教育工作总体部署,融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个环节,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全过程。二是坚持按需施教。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既注重全面覆盖,抓好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日常教育,又突出教育重点,抓好重要部门、关键岗位人员有针对性的教育。三是坚持注重实效。贴近医疗卫生改革发展实际,贴近党风廉政建设和卫生行风建设实际,贴近教育对象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搭建干部群众乐于参与、方便参与的教育实践平台,着力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辐射面,使各类教育活动入情入理、入脑入心[3]。

2.2 要完善三项制度 一是学习制度,二是调研制度,三是督查制度。从制度上堵住可能产生不正之风的漏洞。坚持反腐倡廉方针,以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着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各项制度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善、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体系。根据上级纪委和医院党政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完善各项制度,使医院的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建设有章可循,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个人和部门的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4]。

2.3 要开好“三会” 一是纪检监察工作专题会议,二是党支部书记和专兼职纪检干部会议,三是党务、医疗器材、药剂、后勤等相关部门和重点科室负责人联席会议。不断探索、建立我院预防腐败长效机制及制度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力度。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党政领导班子负总责”的规定,把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年度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范围。进一步落实支部书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违反职业道德和市场规则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加强对各级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和廉政建设教育,将其作为每位职工上岗前培训的重要一课,并将参加培训情况列入职工年终考核依据之一。

2.4 要创新三种方式 一是创新学习载体,二是创新学习方式,三是创新学习阵地。以《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有关规定为依据,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体系。依托新兴手段开展教育,充分运用公众媒体、网站网页、手机短信、微信平台、数字课堂、视频互动等现代传播手段,兼顾不同对象的教育需求和教学特点,增强教育活动的感染力与辐射面。抓住重要时点开展教育,每年组织开展“5·10思廉日”活动,在节假日来临前夕向领导干部早打招呼、防微杜渐,增强教育活动的说服力与针对性。

2.5 要继承三种模式 一是注重日常教育,二是抓好特色教育,三是突出现场教育。安排院一把手上好1堂廉政党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和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通过党员大会、院周会等多种形式,对党员领导干部及医务人员进行正面教育、警示教育,规范日常行为[5]。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加强管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定期举办法制系列讲座、案件剖析的辅导报告,提高全院职工的法治意识;组织重要岗位、关键部门人员外出参观,接受法制法规教育,从实例中接受警示教育,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同时加强正面宣传教育,组织观看廉政建设先进人物电视和法制教育录像片。

1 郭清秀.医学伦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9-83.

2 王庆.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及对策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5.

3 刘虹,张宗明.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追问[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4):28-31.

4 李洪兵.我国医院集团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2):9-12.

5 赵增福,李兵,邹伟.医院管理伦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2-5.

·本文编校 李 敏·

2015-07-21)

①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无锡市 214000

猜你喜欢

医风医德党风廉政
通过医德医风智慧考评体系建设正向激励医务人员行为导向
县级医院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工作研究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浅谈促进现代藏医药发展的医德医风问题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问题探讨